月底,夏侯和去了一趟夷道城,送去一批粮食、木材等补充物资。夷道城比江陵城规模小,位置又在长江南岸,从功能上来说两城互为犄角,从规格上来说比江陵低一个层级,因而张灿直接听从我的命令,夷道城的物资保障也由江陵统一调配。这本是一趟例行联络,这一次夏侯和回来,却急三火四地单独找我——蜀汉可能有动作了。
从江陵、夷道这两座城再沿长江上溯,便进入蜀汉实际控制的地区,以著名的长江三峡为自然分界线。进入三峡就进入了蜀汉的巴东郡,其中第一个重要据点便是秭归城,随后则是当年刘备败退的永安宫白帝城。而现在担任巴东郡太守、把守蜀汉东大门的中都护、都乡侯李严,驻地就在永安。
自从夷陵之战中曹魏和东吴联手击退刘备的大军,之后又用计策夺下江陵、夷道两座城池,曹魏便硬生生插进了吴、蜀两方势力范围的正中,让荆州变成了真正的三战之地。他们两方都看江陵、夷道不顺眼。孙权先后两次兴兵,分别攻打江陵和江夏,蜀汉诸葛亮虽然把重心放在汉中,但李严却打过夷道的主意。上一次他让薛礼做先锋攻打夷道城,我从江陵派兵前去支援,顺利打退了薛礼的进攻。从那以后这一两年间,蜀汉方面再没有发起军事行动,一方面肯定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汉中的北伐上。但另一方面,其实是更多地集中精力在隐蔽战线上。在军事力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能通过间谍活动找到一些机会,无疑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思路。
刘权、薛礼、陈灵燕三人被斩首之后,首级被装在木盒中,专门派使者乘坐快船送到了永安,交到李严手上。李严斩杀了使者,并依样画葫芦,派人把使者的首级丢到夷道城外。消息传回江陵,上到曹叡、下到我们这些本地将官,大家都很生气,但也不能把李严怎么样,就这么不了了之。后来曹叡离开江陵,忙忙碌碌又到了年关,三个多月下来,蜀汉也没什么动静,我也渐渐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现在想来,以牙还牙斩杀使者,实际上释放了一个信号。李严并不打算掩饰自己的愤怒,也不想继续维持表面上的和平。但他需要时间准备。何况曹叡御驾在的时候,江陵兵力太多,他也不敢贸然行动。
夏侯和报告说,张灿前几天派出去的一个探子没有回来。他去夷道时,恰好赶上这个探子的尸体被找到。发现尸体的位置在城外一条小河边,尸体身上有多处箭伤。虽然因为河水将尸体泡得变形,无法详细比对伤口,但他们推测身受多处箭伤不会是被猎人误伤,很有可能是撞见了蜀汉或者东吴的士兵。不管是哪一方,夷道城周围都将不再宁静。
张灿加强了夷道城的警戒,同时让夏侯和回来跟我商量一下,看是否需要增援。他自己也吃不准,到底是真的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还是遇上了偶然事件。他只能确定,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蜀汉方面有调兵迹象。
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夷道城的兵力和兵种配置。夷道是个小城,兵力不算太多,总计一千多人,战船六艘,以防守为主要目的,六艘战船都不是主力攻击型的船只。即便只有这些兵力,敌军若想攻下这座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上李严能够调动的兵力有限,我不认为他能集结出超过一万人。总的来说,我是不太担心的,但似乎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问夏侯和:“你认为是否需要增援夷道?说说看你的意见。毕竟这段时间你也多次去过那里,比我更清楚近况。”
他十分认真地想了想,答道:“我认为有这个必要!张将军虽然没有说,但我看得出,他还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兵力。”
“可也许只是张灿自己心里没底……”
“那也没什么损失啊!即便蜀汉不来攻打,调拨过去增援的士兵也随时可以撤回。有备无患,总比后悔莫及来得好!”
我笑了:“看你说的这么起劲,我猜你该不会是想主动请缨、带兵前去增援吧?”
他顿时来了精神:“三哥说对了,我就是这么想的!”
“不许叫我三哥!军中要以军职相称。”我调侃。
“是!恳请夏侯将军派末将带人前去增援夷道城!”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行了个礼。
我笑着点了点头:“正合我意。否则,我为何要把定期联络的职务交给你?”
夏侯和抬起头,笑得见牙不见眼。
在他心里,大概是把这件事当做一项重大任务,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郑重其事来对待。当天我便召集了主要将官一起开会,商量这个议题,众人都没有反对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决定由夏侯和带领五百精兵、战船两艘,加强夷道城的守备力量。夏侯和无论官职、资历、还是年龄都在张灿之下,过去之后接受张灿的指挥也比较合适。
夏侯和热火朝天满怀热情地准备妥当,增援队伍在四天后出发了。我亲自把他送出城,千叮万嘱,让他务必小心,遇事不要冲动,虚心接受张灿的指挥,不许闹出主客不合的事来。他一一答应,最后实在不耐烦,顶了我一句“三哥比母亲还要啰嗦!”我想想自己好像确实担心过度。别说李严不一定会攻打夷道,就算真的来了,两城之间相隔不过一天路程,分分钟能够赶去增援,也没那么容易被打下来。
尽管道理我都懂,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把亲弟弟派出去独当一面,我心中还是忐忑不安。目送夏侯和带着两艘战船逐渐远去,我回到城里,第一时间找到了正在自己房间里摆弄药材的星寰。
“先生,夷道城不会有事吧?”
星寰头都没抬,淡淡地回答:“予不是跟将军说好了?一城一地、一人一事,不可能事事皆排盘推演。占算卜卦,本就是窥探天命运数之举,不宜多行,多行反败。”
“我知道,我知道。”我喃喃地说,“只是有些担心义权……”
“命数天定,将军不必过于担心。”
看样子他是不打算多说什么。我心里很清楚不能把他当成游戏攻略,遇到什么大小事情都来找他问吉凶,蹉跎片刻便识相地放弃了。
“先生要分什么药材,我也来帮忙吧。”我挽起袖子走上前去。
他看了我一眼:“将军有空闲?”
“今天不忙。”我嘿嘿尬笑,其实是想找点事情来做,借此平复内心的忐忑。把注意力放在琐碎而具体的事情上,总比空想要好得多。
“这样整理药材,好像回到从前跟先生一起游历的日子呢。”心情渐渐放松之后,我开始享受难得的闲暇。即便星寰回来,毕竟形势已经今非昔比,我再不能跟从前无官无职一样,每天闲得发慌,缠着他没事找事做打发时间。
他手上不停,淡然笑道:“将军放下军务,本该稍作休息。难得将军还没忘记如何分类这些药材。”
“当年先生教得仔细,记忆深刻。”
“将军天资聪颖,一学便会。前几日晚上听见将军抚琴,琴技似乎又精进了。”
“先生过奖。军中没有消遣,只好抚琴自娱,并非刻意练习。”我说的有点谦虚,实际上我穷极无聊,已经开始尝试自己作曲了。在这个没有娱乐产业的时代,有大把的时间不知该如何打发,只好发展琴棋书画这些在现代人看来的高雅爱好。实际上,这不过是古人的正常娱乐项目。
“可惜将军的琴不太好。”他又淡淡地说,“木质过沉,琴音不够通透。琴弦使用时间过长,已经出现磨损。与其保养,不如换一床更好的,方才配得上将军如今的琴艺。”
“先生真厉害!仅凭一点琴声就能听出这么多信息?”
他莞尔一笑,不置可否。我轻轻叹了一声。
“其实我也发现那床琴出来的音色不如从前。可这床琴是我弟弟夏侯荣的遗物,我不舍得替换。”
“将军可将此琴好好保管,一样是对令弟的纪念。”
“嗯,也对,下次有机会,我差人送回洛阳家中,让二哥帮我保管起来吧。可是要另觅一床好琴,似乎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我边说边摇头,“江陵前线,终究不比京都洛阳。”
星寰笑了笑,没有接话。
我陪着他忙活了小半个时辰,把所有的药材整理完毕,刚要坐下来喝口水,一个亲兵忽然匆匆而来,报告说从上庸来了一个使者,说是孟达将军派来问候我的。我跟星寰对视一眼,让亲兵把使者领了过来,却发现是孟达身边的亲兵队长,名叫郑虎。
这个郑虎进来,看了一眼星寰,却不肯说话了。
“夏侯将军,小人奉孟达将军的命令前来问候将军,还望将军屏退闲杂人等。”
“这位不是闲杂人等,是我最近招募的军师。你有什么话可以直说,孟将军究竟有何指教?”
郑虎踌躇片刻,起初还是不肯说,见我执意坚持,只好说道:“我家将军要小人送来一封写给将军的信,将军的意思皆在信中。只是这封信,将军的本意是不能为第三者见,具体内容是什么,小人也不得而知。夏侯将军请斟酌。”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封火漆印密封的信,恭敬地呈递给我。我暗自觉得这封信来得蹊跷。我对孟达防范之心很重,他心知肚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我心里也一笔笔都记着,没扯开来说就是了。平时除了万不得已的公文,我和他从未有过书信联系。突然叫人送来这么一封密信,到底是想干什么?
不管怎样,看还是要拆开看的。我接过那封信,当着郑虎和星寰的面拆开,但也没有马上给星寰看,而是自己先浏览了一遍。还没看完我便心跳加速,收起信对郑虎说:“孟达将军希望我能给出回信,交由你带回上庸。这样吧,我先让人带你去安顿下来,待写好回信后,你再带着信回去。”
郑虎行礼道谢,但并不意外,显然出发前应该被叮嘱过要带回我的回信。我叫人带他去安顿,等他走后立刻关上房门,把那封信递给了星寰。
“先生仔细看看吧。刚才我都没敢看完。”
孟达写给我的确实是一封“密信”,信的主旨是向我透露了一大堆司马懿迫害他的事例,并表示自己打算向曹叡递交奏折为自己伸冤,反过来指责司马懿的权力迫害行径,邀请我和他一起“联名上书”。他同时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什么要考虑为自己多留几条后路,“手握兵权、镇守边地,当有远虑。”并且还邀请我,如果方便可以亲自去上庸一叙。
“看他这个意思,是想要郑虎拿回我的答复,要不要跟他一起联名上书。这家伙自己跟司马懿有嫌隙,关我什么事?干嘛要拉我下水!”
星寰浏览完毕,轻轻一笑:“这不刚好是个机会么?”
“机会?什么机会?他反正本来也斗不过司马懿,我不必趟这趟浑水吧。”
“可若是放任不管,收回新城郡的功劳便是司马将军的。若将军抓住机会,未尝不可将这份功劳变成是将军的。”
我有些惊讶:“先生的意思是……假意答应孟达?”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将军可以回一封信给孟达,同时让予随那名亲兵队长走一趟上庸,探一探孟达的虚实,为将军铺路。”
我更惊讶了:“先生亲自去上庸?太危险了吧!要是他扣下先生,不放你回来怎么办?”
“若将予扣留,等于要挟将军,予会告诉孟达此举弊大于利,对他没有好处。而且,予也不会孤身前往,还是要向将军借人同行。”
“好!这当然没问题!就让陈庆带人做先生的护卫!”
他摇头:“无需带人,也不必让陈庆前往。予还是要奚英姑娘同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