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24章 一二三、烈焰永安城(下)

来的当然不会是“魏”国的军队。来的是魏延。

看清帅旗上的字和军阵中的人,我整个人都激动得微微发颤。我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与蜀国名将魏延正面相遇。这太让我兴奋了!

我一直觉得魏延是个被《三国演义》耽误的角色。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也是一员威名赫赫的猛将。在魏**界,每每讨论起蜀军将领,从不会忽视魏延。只可惜他后来在诸葛亮死后的权力交替中失败了,身死名坠。

但是魏延不是一直坐镇汉中吗?诸葛亮连他都带了过来,看来汉中真是没人了。

不过,我们自己在汉中也没人了。曹真病逝,司马懿还没过去履职,关陇地区应该是老将张郃暂时代管。

顾不上胡思乱想,我的准备充分让我能在第一时间迎着敌军摆出阵势,牢牢接住了这波偷袭。

对方显然没有料到我仍坚守在城北军营。

纯黑烈马、青绿战炮、锁子精甲、凤翅钢盔,手中一杆长刀,魏延并没有因为战术未能奏效而泄气,仍是威风凛凛杀到阵前,抬手横刀指向我,中气十足大声喝问:“本人大汉征西大将军魏延!对面何人,报上名来!”

先礼后兵。我按住环首刀的刀柄,昂首挺胸,用丹田之气回应:“本人夏侯称,大魏征南将军,为朝廷讨逆而来!久仰魏延将军大名,佩服将军之能。劝将军弃暗投明,归降正统,天子定不会亏待将军!”

魏延哈哈大笑,刀尖指向我:“你就是那个夏侯称?号称智勇双全,拿下了永安城的,可是你么?”

这种场合不需要谦虚,我果断回答:“区区一点虚名,算不得什么。魏延将军若是愿意缴械下马,某倒是可以陪将军好好谈论风雅!”

“笑话!我看是你该明白,曹氏反贼篡权夺位,合当认罪伏诛!夏侯称,早早归降大汉,或能保住一条命!”

我故意大声冷笑,拔出环首刀:“看来是多说无益了,魏延将军。”

口水战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彼此都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我和魏延几乎同时下达了攻击的命令。这种对阵形势也不需要迂回什么,真刀真枪开干就是了。

一场货真价实的混战。

永安城北虽然相对开阔,说到底也不是大兵团作战的平原地形。我投入战斗的兵力五千多,魏延带来的蜀军看起来也差不多。万把人展开混战,战场已经显得十分拥挤。

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讲究排兵布阵,纯粹是拼武力和士气的时候。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我这边有特种兵,对面也有!魏延手下有一群黑衣士兵,装扮与普通蜀军明显不同,和荜红棘的荆楚兵杀得难解难分、不相上下。

应该也是南中兵吧,我边观察边暗想。看来南中兵的单兵战力虽然不如荆楚兵强悍,数量上却占据优势。这次战役中,我已经不止在一个战场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不过我不担心整体战况。蜀军偷袭不成,先机已失,并且定然是轻装潜行,不会带重装备。只要抗住这一波,不难将他们打退。

当然,还有个前提是城池本身不要有失。这一点我只能相信星寰和司马懿。

对我个人而言,我的目标是寻求与魏延一战。

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与魏延的首次正面接触虽然没有在战略战术上分出个高下,至少能试试个人武艺的差距。

巧的是,对面显然也抱有与我同样的念头。

我的环首刀很快与魏延的长柄大刀碰撞在一起,不由分说连下三招。

我内心丝毫不敢懈怠,见面三招使出了全身气力。没想着凭借区区三招分出胜负,只希望不要一照面便落了下风。

魏延的威名,可是我当初隐姓埋名在蜀汉混迹的时候便听说过的。当时他以镇远将军的头衔担任汉中太守、镇守汉中,不在成都。可是我从赵云以及关兴口中都听说过他,他们对他评价都很高。

其实刘备应该也很欣赏他。汉中太守的重任,可是刘备力排众议选定的魏延。

魏延的长相是所谓的浓颜系,五官颇为立体,整个人看起来带着些阴郁的凶相。我双手握紧环首刀抵御他大力的正面攻击,被他那双阴鹜的眼睛瞪着,心里还是有几分发怵的。

魏延冷笑对我说:“你比我所想还要年轻不少。如此盛名在外,魏国怕是没什么人了吧哈哈哈!”

我微笑:“总比汉中王麾下缺乏后起之秀,只能靠阁下这种老前辈硬撑强得多吧?”

魏延嗤笑:“伶牙俐齿!嘴皮子倒转得快!”

“彼此彼此!智勇双全魏文长,嘴上功夫也不弱。”

我的回敬却让魏延变了脸色:“你如何知道魏某表字?”

我恍然想起,人家跟我一点都不熟,实打实第一次见面,我没资格叫人家的字,甚至也没有理由会知道。脑中念头一转,我何不趁机套个近乎?

“自然是因为仰慕魏将军大名已久!”我大言不惭地说,“比起左右骑墙、虚有其表的孟子度,魏将军的才干和人品,大魏先帝和今上提起来无不赞叹有加。”

魏延微微蹙眉。我紧接着压低声音:“只是将军锋芒太胜,在庸人济济的成都小朝廷未免惹人记恨。将军,多为自己的将来想想。”

“放屁!”魏延勃然大怒,举刀向我当头劈下:“魏某对大汉和先主的忠贞之心,岂容你这反贼宵小挑拨离间!”

我硬接了他这一刀,震得虎口生疼,但仍不忘大笑:“你这不也说了,对先主的忠贞!你们汉中后主,当真有那份足以令人效忠的才德么?”

他没再回应我,只是一张脸冷得厉害。我也适可而止,为了保命专心应战。

其实魏延本来应该在汉中。在刘备入主成都之后,他便受命长期驻扎在汉中,屡次为蜀国击败魏国的进攻,使得汉中牢不可破。

现在他在这里,是不是说明汉中空虚?是不是也说明,永安对蜀汉来说实在太重要,诸葛亮集结了能够动用的全部力量,力求尽快将永安夺回?

我不能有任何掉以轻心的想法。

我什么也不再多想,沉下心来竭尽全力,应付魏延带来的沉重压力。一个身经百战、年富力强的武将在自己的巅峰状态有多能打,我切身领教了。

战到五十回合朝上,我渐渐感觉有些疲惫,但对方的攻势也明显放缓,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不如最开始那么迅猛。

如果不出意外,这场对决大概率是平手,因为场外原因导致我们相互分开,结束战斗。

场外因素就是蜀军阵营中忽然绽放出的绚烂烟花。

说是烟花可能有点过头,但蜀军后军中伴随着巨响接二连三升起的爆炸火花,即便我这个始作俑者也觉得灿如烟花,美丽而又恐怖。

我的埋伏奏效了。

我也不是说一开始就预判到有人会来偷袭,但驻扎下来之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着实令我感到不安。尤其是来的时候一路惊险,更是显得这些天的平静很不正常。

不安排点什么,我实在不放心。

我让陈庆亲自监工,在附近的树林中安排了陷阱,把星寰从江陵秘密带来的□□预先埋设,安排最信得过、最有能力的亲兵轮流藏身在埋伏点。

这些陷阱并没有设在大营周围,而是有意拉开距离,设置在外围。我征求过星寰的意见,他赞同了我的想法。

这么做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或许不一定用得上。但是万一有人来偷袭,这些外围埋伏可能会成为改变局面的关键。毕竟敌人也不会想到本该起到杀手锏作用的埋伏竟然设在那么外围的地方。

眼前的局面就是那个“万一”的时刻。在下令全军应战的同时,我也给陈庆下达了“伺机发动”的命令。

□□并不是当做地雷使用的。在陈庆的号令下,埋伏点的士兵用明火点燃炸弹的引信,再迅速利用小型投掷装置将炸弹抛掷到蜀军的后军之中。

威力不大,震慑不小。

一波连续五六个炸弹遍地开花,蜀军顿时阵脚大乱。士兵和将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这诡异的攻击从何而来,更不知道后续还会不会有更猛的,士气一下子就散了,顿时被我方压制。

实际上,我麾下那些没什么见识的禁军也被吓到了。好在,我把自己的江陵兵都留在身边,他们对火药作战早已熟悉,尽管不清楚我设下陷阱的内情,遇到这个场面也不惊慌,反而打得更猛。在他们的带动下,禁军便也明白那些怪异声响和火花是“自己人”、不必害怕。

就连魏延也受到了影响,明显动容,被我的刀锋划过手腕。没受伤,但受惊不小。

我趁势暴喝:“大势已去!魏将军,还不撤军么!”

魏延瞪大眼睛看我,我横眉怒目毫不示弱。没错,我也只希望让他退兵,并没有将他阵斩当场的野心。

老实说,以现在的局面,要想斩杀魏延还是有点费力的。而且我心里着急城南那把火是怎么回事,无心恋战。

好在魏延似乎也无心恋战了,打马与我拉开距离,长刀一举,发出了撤退的信号。

他留下一句话给我:“夏侯称,魏某记住你了!”

无所谓,以后肯定还有再战的机会,就是不知道蜀汉还能不能撑到诸葛亮的命定死期!

哎呀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啊(捂脸)

其实后续一些大脉络已经陆陆续续在隔壁剧透出来了

要不,大家脑补下、咱就当写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4章 一二三、烈焰永安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