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入幕之臣[重生] > 第13章 死地

入幕之臣[重生] 第13章 死地

作者:楚天江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0 00:35:35 来源:文学城

013/楚天江阔

时隔三年,再度得知蔺阡忍的消息,嬴夙自然是十分欢喜的,但年听雨刚刚说的话让他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这几年发生的事太多了,所以嬴夙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蔺阡忍中毒的事,可经年听雨这么一提醒,嬴夙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件事,然后心里越想越不安。

赢夙在蔺阡忍的灵位前站到深夜才离开。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他第二天的早朝告假了,直到年听雨离开的前一日才回来。

***

虽说赈灾之事刻不容缓,但从户部调配物资和银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年听雨第三天上午才顺利出发。

从盛京城到北境快马加鞭尚且需要三天时间,如今又带着这么一大批的东西,最快也得花费七天。

只愿北境能撑住。

年听雨坐在马车里心想。

......

......

这次物资的护送任务由苏家名下的长缨骑执行,其实让年家军来护送会更好,毕竟年家军是大乾最骁勇的铁骑,是大乾的开国功勋。

但现在的年家军早已不是年听雨的父亲年战北在时的样子了。

眼下的年家军内部分裂十分严重,一半誓死效忠年战北的老年家军,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年战北留下的唯一一个继承人,也就是年听雨。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年战北战死沙场后,由年听雨的叔叔年战西发展出来的新年家军。

这一队新人视老年家军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又无法将其肃清,因为年家军的功勋是这批老人打下来的,和他们这些新人没有关系。

所以要是想继续吃朝廷的福利,就必须保留这批年家军。

既然无法肃清,年战西便想将其吸收。

可年战西清楚,只要年听雨在一天,他就永远无法统一年家军。

因此年战西一直想要暗中解决年听雨,让年家军只听他的一个人的。

而此次护送任务若是让年家军来执行,年听雨相信,以他叔叔见缝插针的性格,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往队伍中安插刺客,然后取他的性命。

年听雨从不做冒险的举动,所以他宁可选择长缨骑也绝不会可能年家军的。

长缨骑到底是开国皇帝组建起来的军队,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大乾子民受苦。

不过年听雨是个凡事都喜欢做两手准备的人,等队伍出了盛京城,年听雨撩开马车的帘子,把跟在后面的侍女叫了过来,压着声音问道:“铃兰,我们的人跟上了吗?”

铃兰是年听雨亲自从宫外买进来的人,也是影卫的老大,所以年听雨对她的信任比何福生还要多。

而影卫则是年听雨入宫后悄悄组建起来的一小股势力。

这只队伍人不多,算上铃兰一共只有二十个人。

虽然人看起来真的很少,但影卫的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比如铃兰最擅长的便是制毒。

当年他当着赢夙的面服下的毒就是铃兰做的,只要有铃兰这个毒师在,就算他把解药给了赢夙又如何,反正他早在服毒的第二天就把毒给解了。

年听雨到底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所以无论何时,他都不会把自己的命交由别人来拿捏。

而这也是年听雨建立影卫的初衷,让他始终可以在无路可走的紧要关头拥有保命的手段。

为了让年听雨相信影卫的人确实跟上了,铃兰冲年听雨张开了手心,一条艳红色的小蛇显露出来,然后铃兰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细语:“您看,这是小九最喜欢的那条小可爱。”

除了铃兰,其他的十九个影卫按照自己加入队伍的时间取名。

人如其名,小九是第九个加入影卫的人。

年听雨点了点那小小的蛇头:“跟上就好,叫他们藏好了。”

“他们最会的便是隐藏,君上放心。”见年听雨伸手点了蛇头,铃兰扭头就把蛇扔了出去,皱眉道:“君上还是不要碰这个了,太危险了。”

“嗯嗯嗯,知道了。”年听雨十分敷衍的应声:“下次一定不碰了。”

面对年听雨这副随意的样子,铃兰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她刚想说些什么,年听雨直接将帘子放下了,懒洋洋的说:“孤累了,孤要睡觉了。”

铃兰:“......”

每次都是这样,她一要说些什么,她这位主子就睡遁,谁也不知道是真睡假睡。

以往年听雨都是假睡,因为年听雨实在不想听铃兰老妈子似的唠叨,但今日年听雨的确是困了。

此次年听雨离开盛京,快则一个月内回来,刚好赶上蔺阡忍的祭礼,慢则就不确定了。

不论快慢,年听雨都必须做好离开的准备。

临近年关,大大小小的事都变的多了起来,年听雨便参照往年的准备,用两日的时间对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一些事提前做了安排。

为了安排好这些事,年听雨这几两日几乎没怎么睡觉,他从坐上马车那一刻起就开始犯困,但还是强撑到出城才睡。

有影卫暗中跟随,年听雨睡的还算踏实。

可马车终究不是宽敞柔软的大床,再加上北境偏僻荒凉,沿途的驿站少的可怜,就连夜晚也是睡在马车里的时间居多。

年听雨抵达北境以后,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得劲的地方,从头到脚哪哪儿都疼,人就像被什么碾压过一样,简直快要散架了。

上一次体验这种感觉,还是蔺阡忍将他翻来覆去折腾后发生的事。

北境太守程良知晓来路不易,再加上他得知是年听雨亲自来赈灾,早早就备好了膳食和住处。

不过,年听雨抵达的时间比程良预想的早了很多。

按照时间算,年听雨应该是第七天中午抵达北境,但他在第六天晚上就到了,整整提前了一夜多。

接到人,程良道:“君上一路劳累,臣已为您备好了住处,今夜君上先休息吧。”

年听雨很想这么做,但他还是忍着身体上的不舒服,在去往住处的路上追问道:“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情况不是很乐观,医馆人满为患,很多无主的房子眼下都成了停尸间。”程良说着说着叹了口气,道:“当年若不是您在先帝面前夸赞了臣一句,臣也不会成为一方父母官,所以不瞒君上所说,您再晚来几天,臣这太守府估计就不存在了。”

年听雨接过何福生递过来的暖炉抱在手里:“为何会不存在?”

程良道:“这次寒灾本可以避免的,但臣之前呈递的好几份奏折都石沉大海了,北境的百姓就只能硬抗,再加之死了这么多人,北境的百姓已经有点不信任朝廷了,扬言要火烧太守府。”

年听雨的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你说你往朝廷呈递了好几份奏折?”

“是,臣从十一月初便开始往朝廷呈递奏折了,但直到这一份才有回信。”说完,程良意识到什么,神色一诧:“君上您难道只收到了这最后一份奏折吗?”

年听雨点头,程良失色,顿时跪了下去:“君上,臣绝对不会对您说谎,臣确实呈递很多份奏折!细细算来应该有五份!”

“跪什么,起来。”将人叫起来,年听雨道:“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孤一眼挑出来的人,孤自然是会相信你的。”

程良神色感激,年听雨话锋一转:“不过,其余几封奏折孤确实没有收到。但奏折凭空消失是不可能的,所以问题只能处在两个人地方,要么是送奏折的路上,要么是抵达盛京以后。”

“那臣即刻派人去查。”程良道。

进了程良为他准备的住处,年听雨叫住了程良:“这件事暂时不着急,重要的是先稳住这里的百姓,你即刻就叫人去把物资分发下去。另外,孤再问你一件事。”

程良站定:“君上但问无妨,臣定当言无不尽。”

屋内很热,年听雨解了大氅:“孤且问你,孤之前给北境拨的物资和银两都用去什么地方了?孤算过,那些物资足够今年抗寒,北境的百姓为何还会遭受寒灾?”

闻言,程良懵了一瞬,然后脱口而出:“君上您给北境调拨过物资和银两?”

两人的情况瞬间掉了个个,年听雨恍惚了一下:“孤半个月前,不对现在差不多快一个月,那个时候孤感觉到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冷,就提前给北境派了一大批的物资和银两,你没有收到吗?”

程良摇头:“没收到。”

年听雨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但他还是把程良上次“收到东西”后传回来的奏折拿了出来:“那你看看这上面的字,是不是你的笔记。”

程良打开折子一看,瞬间大惊失色道:“这折子上的字虽然和臣一模一样,但绝非臣写的,臣对天发誓!”

年听雨把折子拿回来,又仔细审视了一遍上面的内容,这一细看竟发现和前两次收到的折子无二差别。

将折子重新收起来,年听雨问:“孤在向你确认一件事,前两年孤特意分发给北境的物资和银两你收到了吗?”

“君上您前两年也派了?”程良震惊,随之是骇然。

如果一批物资没接到也算了,可连着三年的物资都没有接到,这其中的猫腻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

而且,最重要的是,物资和银两都去哪了?

总不可能凭空蒸发吧。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也没有必要继续追问下去了,年听雨告诉程良他前两年也派过粮食和银两这件事以后,就让程良退下去了。

躺倒床上,年听雨久久不能入睡,后脊止不住的发凉。

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三年做的很好,不仅守住了自己手中暂掌的权势,也成功稳住了朝局,可谁曾想还是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捣鬼,私吞了那么多的物资和银两。

这些被私吞的物资和银两总得加起来完全能养活整个北境的人,那么自然也可以组建一支精锐部队。

要是真被用于这件事,大乾怕是又要乱了。

可眼下又被赈灾的事绊住脚,无法分太多神来查这件事,只能被迫先放下调查。

但无论如何,最后他都必须找到丢失的物资和银两,免去所有的后顾之忧!

***

北境的灾情远比程良说的还要严重,年听雨次日一踏上街道,脑海中便浮现“路有冻死骨”这五个字,但好在朱门的酒肉还不臭。

为了安抚百姓,年听雨加入了赈灾的人员当中,亲自给百姓施粥放饭。

而当他听说一个住在山上的村子需援助之时,便亲自带着人前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消息是假的,是村子的人故意放出来。

山路崎岖狭窄,临近山顶又有分岔路,所以村里派了一个年轻的男人来迎接。

大家本就同情北境的百姓,也觉得这些住在深山之中的百姓很是纯朴不会有什么恶意,便也没有过多的防备。

谁曾想,就是这份疏忽大意,给了男人动手的机会。

在所有人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男人忽然一把抱住年听雨的腰,带着他冲下了旁边的悬崖。

就连铃兰都没有反应过来,随行一众人更是全都懵了。

等所有人回神,立即全都冲到了悬崖边,但他们只能看见年听雨极速下坠的身形,最终化为一个小点消失不见。

铃兰的眼睛瞬间充满了血丝:“留十个人送物资,其余人全都跟我下悬崖找人。”

没有人敢说什么,即刻照着铃兰说的做。

可最终一行人无功而返,他们只在悬崖下找到了那个年轻男人摔变形的尸体,并没有发现年听雨的踪迹。

年听雨坠崖失踪的消息是七天后传回盛京的。

彼时蔺阡忍已经将政事堂的文书典籍都整理好了,对这三年发生的事也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但这些还是不够,于是蔺阡忍打算趁年听雨不在的这段时间夜探兰安宫主殿,去找一找那些被他藏起来的秘密文书。

由于年听雨不在皇宫,所以这几日蔺文冶的请安也免了,基本没怎么来过兰安宫。

但今日蔺阡忍还没踏进兰安宫,就远远的听见了蔺文冶的哭闹声。

“我要去父君,赢夙叔叔你带我去找父君好不好。”

蔺文冶说话的声音,因为哭泣变的一抽一抽的,甚至连宫廷礼仪也忘了。

眼下的北境危险莫测,赢夙必然不可能带蔺文冶过去,而他也不能轻易离开盛京,否则盛京必然大乱。

嬴夙没有选择,只能轻声安抚道:“君上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陛下就在盛京和臣一定等君上回来,好吗?”

“不好!”蔺文冶看见了站在门口的蔺阡忍,匆匆跑过去:“赢夙叔叔不带我去,荣侍臣你带我去找父君好不好,求求你了。”

小皇帝哭的眼睛都红了,到底是儿子,蔺阡忍蹲下问:“为什么忽然要去找人?”

“北境.....嗝,”蔺文冶打了一个哭嗝:“北境太守传来消息,说父君坠崖失踪了,我要去找父君!”

说完,蔺文冶哇的一声又哭了,蔺阡忍的脸色也再瞬息间沉了下来。

他毫不客气的将蔺文冶扔给赢夙,转身就踏出了兰安宫。

赢夙冲着他的背影问:“天都黑了,你上哪去?”

蔺阡忍:“找人。”

年听雨是他的人,生与死都应由他说了算。

所以没有他的允许,谁都不能动年听雨,哪怕年听雨自己也不行。

感谢观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死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