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戎州策 > 第3章 天泽寺香火与风云

戎州策 第3章 天泽寺香火与风云

作者:留三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7 15:18:46 来源:文学城

清荷坐在闺房的窗边,手中绣着一幅精致的荷花。针线穿梭间,杏儿端着热茶走进来,轻声道:“小姐,时辰不早了,今日得去街上采买些布料和香料,咱们得早些出门,省得人多拥挤。”

清荷点点头,将手中的绣活放到一旁:“好,杏儿,去叫枣儿一起,我们尽量早些回来。”

不一会儿,枣儿提着一个小巧的篮子走了进来,笑盈盈地说道:“小姐,今日街上有集市,听说有南边来的客商带了不少稀奇物件,或许能淘到些好东西。”

清荷抬眼笑了笑,柔声道:“那我们去看看,不过不要太过张扬,买些需要的就好。”

街市上人声鼎沸,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果蔬与烤饼的香味。

三人穿梭在人群中,枣儿最为活跃,不时停下脚步看看这里的丝绸,摸摸那里的首饰盒。杏儿则一直留意四周,目光时刻注意着清荷,生怕她被人群挤散。

“小姐,这里的丝绸颜色真好看,买一些回去做几身衣裳吧。”枣儿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摊上的一匹浅粉丝绸。

“小姐,咱们是来采买嫁妆的,粉色倒是不错,但还是以雅致为主吧。”杏儿笑着提醒道。

清荷含笑点头:“就选这一匹粉的和那一匹素白的,搭配着做几件简单的衣裳。”

采买完毕,三人便转道去了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

寺庙名为“天泽寺”,坐落在江州一片山水环绕之地,依山而建,朱红的寺门肃穆庄重,香火氤氲,钟声悠悠。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长阶从山脚蜿蜒而上,两旁种满苍翠古柏,风拂枝叶,带来阵阵松香。

清荷在杏儿和枣儿的陪伴下缓缓登上石阶。她头戴帷帽,身着素雅的青衫,与身旁众多锦衣香客相比显得格外低调。杏儿捧着一盘供品,枣儿则提着一个小香篮,两人紧紧跟在清荷身边。

大雄宝殿内,香客如织,三丈高的金身佛像端坐莲台,慈悲的目光俯视芸芸众生。

“小姐,香已点好。”杏儿轻声提醒。

清荷缓缓起身,捧起杏儿递来的香烛,小心翼翼地插入香炉。殿内烟雾弥漫,佛乐声声,似能洗涤一切俗世烦扰。

清荷虔诚地上完香,心中默念着母亲早逝后常对她嘱咐的祷词,盼望家人安康,也希望自己能平安度过即将到来的变故。

杏儿上前扶住清荷的手,笑着问:“小姐,您这次可祈得一切如愿?”

清荷微微一笑,未多言。她目光扫过寺庙的大殿前坪,发现香客络绎不绝,梵音伴着香火烟云,营造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氛围。

“人多了,咱们早点下山吧。”她低声吩咐,杏儿和枣儿连忙点头,护着她朝寺外走去。

一路上,香火缭绕,木鱼声回荡耳际,让她心绪稍显安宁。她低头理了理披肩,刚走到庙门前,便看到几个人迎面而来。

为首的是一位男子,身材修长,步伐沉稳。他虽身着素朴,但眉目间隐隐透出一丝不容忽视的威严。他与身后的人低声说了些什么,语气淡然,仿佛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交谈。

清荷下意识地停了片刻,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像是在昨日见过。她回想起府中那些前来接亲的人,恍然觉得这应该是其中之一。不过她也只是淡淡一瞥,随后收回目光,带着丫鬟走下庙阶。

而此时,杨百济的注意力全然放在随行的手下与身边的安排上。他神色专注,未曾注意到从庙门方向擦肩而过的女子,更不知那正是即将成为他夫人的陈清荷。

他抬头望了眼这座古刹的大雄宝殿,目光沉静如水。他低声对身旁的随从吩咐道:“传话给主持大师,就说杨家晚辈前来求见。”

随从闻言立刻快步离去,杨百济收回目光,走到寺内的偏殿处稍作等待。寺内香火缭绕,钟声悠远,他却无心留意这些。脑中反复盘算着接下来需要与主持商议的重要事项。

这次前来江州,表面上是为联姻而来,实则是为拉拢当地的隐秘势力。而这座天泽寺的主持大师,正是杨家所仰仗的重要盟友之一。他心中清楚,这位主持不仅佛法高深,更是在江南与朝廷各方都有颇深的影响力。

天泽寺偏殿内,主持大师静坐于蒲团之上,手捻佛珠,目光似云烟般缥缈。檀香在昏黄灯影中氤氲,似乎将世俗的一切纷争掩盖。

杨百济双膝跪坐,神情凝重:“晚辈杨百济,奉三殿下之命,前来向大师请益。”

主持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杨公子远道而来,不知三殿下此时有何嘱托?”

杨百济稍作停顿,目光微沉,语气低沉道:“如今局势扑朔迷离,皇帝身边太监专权,朝堂乱象丛生,三殿下虽有贤能之名,却难以在乱局中占得上风。若太子真有弑君之举,恐怕三殿下将会成为第一个被清算的对象,倘若此时殿下再无布局,恐怕会处于被动。此次联姻之事,正是为了巩固江南势力,为日后争局筹谋。”

主持静静地看着他,缓缓开口:“杨家虽是三殿下的心腹之力,但戎州的局势,公子比我更清楚,尚未完全掌控边疆兵权,三殿下若欲依靠杨家,是否还言之过早?”

杨百济微微点头,坦然答道:“大师所言极是。杨家虽未握兵权,但多年暗中积蓄,也并非毫无底气,只是边疆纷争不断,局势错综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明面控制局势。此次与陈家联姻,也是为了通过江南的商路建立更隐秘的物资流转途径,借陈家在江南的深厚根基掩护杨家的动作。大师以为,这条路是否可行?”

主持将佛珠缓缓转动,眼神幽深:“陈家在江南盘根错节,商路四通八达,确是极好的掩护。但公子不得不防,陈家家主陈阎虽为当家人,家族中却暗藏另一股力量——陈安远。此人虽低调,但心机深沉,手段颇为老练,或许并非完全效忠陈阎。若杨家过于依赖陈家,便如将命脉交于他人之手。”

杨百济眉头微蹙:“大师的意思是,陈家内部并不稳固,陈安远可能成为我们布局的阻碍?”

主持微微一笑,语气晦涩难测:“阻碍与否,尚需观察。但陈安远绝非甘居人下之辈,此人手握隐秘势力,公子若想依靠陈家,需得看清他究竟站在哪一边。”

杨百济思索片刻,目光渐渐坚定:“晚辈明白,大师的提醒,百济定会铭记。只是边疆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杨家与陈家的合作,仍需大师相助以平衡局面。”

主持轻叹一声,语气平和却透着深意:“天下纷争,逐鹿之事,不在表象的结盟,而在于人心与时机。公子可曾想过,三殿下若有朝一日夺得天下,他是否真能保天下安稳,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杨百济微微一怔,神情复杂:“大师之言,百济未曾细想。但三殿下对臣下宽厚,对百姓仁爱,与太子截然不同。若能助他登位,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位明君。”

主持并未直接回应,只是以指轻点桌案,目光投向远处檀香缭绕的佛像:“明君与昏君之间,往往只隔一念之差。杨家尽忠三殿下,固然是为天下苍生的一种选择。但公子切记,选择之后,便再无回头之路。”

杨百济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晚辈谨记大师教诲。三殿下心怀天下,杨家也必以身相护。若局势恶化,百济愿意为殿下赴汤蹈火。”

主持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老衲便静观局势发展。若有变数,也会及时相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