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容她 > 第47章 急与缓

容她 第47章 急与缓

作者:和一壶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4:18:29 来源:文学城

在这一瞬间,时光像被魏瑾停滞,四目相对时,记忆如海浪般汹涌而至,拍打着她的脑海,有关两歧郡的,有关那个男人的。

随着她的眼皮落下再掀起,时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流动,她看到三角眼下的嘴角慢慢上扬,得意之形暴露无遗,堆起的皱纹无一不在展示那张嘴脸有多么丑恶。

魏瑾脖子僵硬,目光追着那双眼睛的主人一路远去,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缓缓回过头,她的身体里后知后觉生出一股无名怒火,烧得她理智全无。她看见自己的手微微抖动,接着腿也不听使唤地发抖,她使劲攥紧拳头,努力控制身体。

她跳下马,一把拽住守卫的衣服,“他给你看了何物?你为何如此轻易放他进城?”

那名守卫想挣脱却挣不开,又不敢还手,只能老实答道:“是王府令牌,持令牌者可随意出入,不得阻拦,属下也是遵照王命行事啊。”

魏瑾在许寿的劝解下松开守卫,怔愣在原地。

这一刻她才明白过来,那封信上的第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原来不是姜令可缓缓归,而是魏瑾可缓缓归。

偏偏魏瑾是急急归。

想来姜令是想告诉她两件事,一是先了解清楚九桓现状,二是做好心理准备。

她两件事都没做到。

当吴渠安然无恙地出现在她眼前时,她确实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然也不会方寸大乱。

耳边一阵嗡鸣,已然不知身置何处。

姜令是不是早就知道,她的希望终成一场空。

她希望通过努力得到父亲的认可,她希望用实力证明能担大任,她希望作为世女帮助大魏走向光明大道…她希望天道公平,国法公正…

可终究是,人心叵测,造化弄人。

姜令肯定知道,她暗示过很多次了。

离京数月,经历的所有困难,桩桩件件,姜令都暗示她看清现实,但是魏瑾害怕,她不是想不明白症结所在,她是不愿想,她怕想明白后,再难以安眠。

她怀着侥幸心理回到九桓,就是想看看,父亲对她的看法会不会改变,世人对她的看法会不会改变,事实证明,她太天真了。

彼时她还笑话陈闻自欺欺人,现如今反观自身,她和辜负岁月的陈闻没什么两样。

希望的源头也是灾难的源头,从一开始就错付了心思,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沾染了污秽泥泞。

吴渠在两歧郡作恶多端,玩弄权术,操纵人心,不知祸害了多少人,这些尚有挽回的余地,然而他向魏王献计,以贸易盟约为幌子,谋取小部分人的私利,把整个魏国拖入无尽的深渊,贻害无穷,罪大恶极。

她恨吴渠,却不愿睁眼看清,灾难真正的制造者。

心中坚持的正义轰然崩塌,身心已无归处,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此时的魏瑾或许不会知道,脱离噩梦的第一步,正是问本心。

意识渐渐回拢,耳边是许寿的呶呶不休。

“…方才那人是吴渠吧?他不应该被处死了吗?再怎么说也该关在牢里啊,他怎么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还持有王府令牌…”

“别说了!”魏瑾喝住她。

“哪有那么多应该不应该。”这话,姜令对她说过,今日,她讲与许寿听。

她勒马掉转方向,下令道:“回府。”

主持正义的地方不容正义,她只好另寻他处。

魏瑾带着彭阿蓝和许寿,打开世女府库房,略过几个摆满账簿的架子,径直走到最里面,在一扇落锁的房门前站定。

魏瑾从袖子里摸出一把钥匙,眼神示意许寿,许寿接过,打开门。

入眼是排列整齐的箱子,大致数了数,有十个左右,每个都上了锁,魏瑾跟许寿说:“这些是我母亲给我准备的嫁妆,里面有普通的生活用具,有绫罗绸缎,还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古玩。”

当初郑家向王府求亲,魏瑾找过母亲,希望她劝阻父亲不要答应,然而母亲说,自古以来婚姻都是父母做主,父王是君主,他的命令更不能忤逆,魏瑾若是成家,也好收收心。于是周琰开始为她准备嫁妆,后来亲事作废,嫁妆也只备了一半。

不过这些够用了,魏瑾递给许寿另一串钥匙,“钥匙和锁刻了字,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一一对应,我把它们都交给你了。”

这些嫁妆才是她最后的身家财产,她要用来做最后的准备。

许寿不明白她在干什么,感觉手里的钥匙烫人,慌里慌张地就要拒绝。

魏瑾摇摇头道:“许廷丞相清廉,即使把旧府财产全部给了你,也没有多少吧。”

确实如此,这两日光是查探消息,就开销不少,再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花光,许寿轻微地点点头,又听她说:

“我知道查人办事不能缺钱,我把这些东西交给你,是要你帮我办三件事,”魏瑾轻声地说出惊人之语,“第一件事,招募死士。”

“不可!”许寿马上打断她的话,瞪大眼睛道,“就算您心中有气,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啊,您虽然是王储,豢养死士也是谋逆大罪,是要斩首的!”

看他激动地样子,魏瑾冷笑道:“吴渠募养数百私兵,到头来还不是得了大王的信重,我为何不能?”

许寿急死了,诶呀诶呀几句,不知如何劝她,等他急得满头大汗,魏瑾才收起捉弄人的心思,“我不是要造反,黑甲军调回了王府,我身边需要些暗卫。”

暗卫的作用,自然是保护她,防止一些人狗急跳墙,在九桓地界也敢对她动手,再者许寿查事情,很容易得罪某些人,也需要护卫。

“暗卫?”许寿还是不解,“暗卫只需擅长隐匿行踪,武艺高强之人,为何非得要死士呢?”

这就关乎他们的第三个作用了,不过个中细节魏瑾不打算现在说出来,只是道:“不,我需要可以毫不犹豫为我牺牲之人,这批死士,关系到我能不能顺利离开九桓,放心吧,我不会蠢到去送死,你按我的话照做就是,二三十人即可。”

一般来讲,死士需要长期培养,然而她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儿,只能以重金招募。

许寿皱着眉答应,抓住她话里的另一件事,“您要离开九桓?”

魏瑾侧头看他,神情冷淡,“你觉得我待在危机四伏的九桓好,还是离开这里免得束手束脚的好?”

许寿无言以对,给自己递台阶,“您说三件事,还有两件呢?”

“查我们在两歧郡遇到的人,查清楚吴渠在朝中牵扯的所有势力,府中的情况,日常作息,个人喜好,总之,越详细越好。”

魏瑾突然停住,眼神制止许寿想要发问的行为,她知道查这些有点奇怪,但她实在不想和他过多解释。

看他低眉顺眼地闭上嘴巴,魏瑾继续说:“查清楚陈闻的现状。”既然吴渠没有受到惩罚,那么与之对抗的陈闻多半会被报复,她需要了解这一能将的处境。

“还有万懋,他辞官了,查清楚他还在不在两歧郡,他们家的境况如何。”说是万懋,实际上是想查探他的夫人柳意棠,姜令说过,柳意棠博古通今,有治世之才,虽然她本人似乎没有入世的意愿,但是魏瑾不想失去不可多得的才女。

“最后一件,明杨村水患之事。”

彭阿蓝眼珠子动了动,移到说话人的半边身子上。

“你昨日说高明眼熟,我估计你真见过他,他父亲专管工程水利之事,会离开都城四处公干,高明也常常伴随左右,兴许明杨村的事他们也牵涉其中。”魏瑾偏头看彭阿蓝,“这件事过去一年多,加上涉及朝中重臣秘辛,各府行踪、公文皆不能轻易公开,所以查起来很难,你们可以从高府着手调查。”

“既然你对高明眼熟,那么别人对你也可能有印象,在查案这段时间,你尽量少露面,有什么想法可以和许寿共同商量。”

魏瑾见俩人对视一眼后齐齐点头,接着说:“府中人手都由你们调配,包括梨花和张桐,除了李爻,嗯…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无论查到什么,不必报与我知道,等所有事情查清,或者一月期限已到,再来找我。”

她吩咐这些事情时条理清晰,极其冷静,许寿反倒心中惴惴,怎么感觉像交代后事一样?他不安地问道:“这一个月,您要去做什么呢?”

魏瑾冷峻的面容稍许松动,“我自有该做的事情要做。”

这话听得更不对头了,许寿立即接道:“您可别想不开。”

彭阿蓝疑惑地看着他,虽然她认识魏瑾的时间不比他长,但很清楚魏瑾不是会自寻短见之人,他作何如此劝慰?

“世女不会想不开。”彭阿蓝说,对着许寿,“你想开点儿。”

许寿抬头望着她冷淡的脸,尴尬地压着眉。

魏瑾清清浅浅地笑了,别开脸,迅速离开房间。她脚下不停,七绕八拐,走到客院,敲响李爻的房门。

之后的日子里,许寿和彭阿蓝东奔西走,魏瑾则待在自己房间里,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其余时间都锁上门,不许任何人进出,一心一意伏案书写。

昼夜轮转,眨眼之间,二十天过去了。

魏瑾打开房门,适应了会儿晃眼的日光,瞧见院子里有几人在用饭。

院中摆了一张木桌子,桌上有时蔬有荤食,看他们的样子,不是第一回这么干了。许寿脸上挂着有些惊讶的表情,彭阿蓝手上还拿着筷子,李爻嘴里嚼嚼嚼。

一股菜香飘过来,把魏瑾的馋虫也勾出来了,她步至桌前,盯着菜肴想,第一口先吃哪个好。

梨花和张桐一个拿碗筷一个搬凳子,魏瑾落座后,先夹了一块鲜鱼,说道:“你们办事这么快?等我多久了?”

“没等多久,也就两天。”

众人边吃边聊,闲扯几句别的,许寿欲言又止。

魏瑾看了他一眼,说:“讲吧。”

“嗯…”许寿挠挠耳朵,拖着鼻音道,“十日前,王府的近侍在大王的书房看到写了一半的废世女诏书,不过到今日也没有消息传出来。”

对此,魏瑾轻轻地哼了一声,未置一词,反倒与彭阿蓝和李爻嬉笑道:“我若不是王储了,你们还跟着我吗?”

李爻把嘴里的食物嚼碎咽下,慢悠悠地说:“我饭量大,您只要念着我一口吃的,我定誓死相随。”

这是玩笑话,魏瑾听出来了,回道:“肯定不会饿着你。”

她看向彭阿蓝,见她埋头吃饭,完全不打算说话的样子,忍不住踢踢她的腿,“你呢?”

彭阿蓝这才抬头,一脸不屑,“我仇还没报呢,你别想扔下我。”

“报完仇呢?”

“那我给你做工,你付我工钱就行,你把我从葛县带出来,要负责到底。”

“好的好的好的,”魏瑾笑眯眯,又问许寿,“我要和大王谈条件,最近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当作筹码?”

许寿快速地把近日知道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斟酌道:“丞相夫人邀请贵族夫人们三日后去东园赏景,张然也被邀请了,她去哪儿都带着魏守和,此次必定母子同去,不知这是否可为您说的筹码?”

这不巧了吗,魏瑾半眯着眼,塞了一大块肉进嘴里,软烂脱骨,有滋有味,心道一声好极了,她点点头,“那就让死士跟着他们赏景游玩吧。”

三日后,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真是出门的好日子。

魏瑾揣着《谏魏王三思疏》踏进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