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日偏食 > 第12章 嘴替

日偏食 第12章 嘴替

作者:在逃白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47:49 来源:文学城

那位记者家长的稿件被退回后,几个X音博主把稿件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做成耸人听闻博眼球的短视频,反映家长们的正当诉求被早教平台捂嘴。

维权群家长们不断去呼应,增加了热度。

又因为X音侧偏重于下沉市场,这种育儿话题很容易引起退休阿姨、宝妈们的共鸣,没有任何外在营销推动就出了圈。

这个“雷”其实还算不上“雷”。

慧萌一开始没放在眼里。

互联网平台有互联网平台的傲慢,网上舆论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串数据,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找公关公司联系舆论平台限流降降热度,过几天就被人忘了。

到这一步,稍微有点经验的公关公司都能做。

慧萌这次祸不单行,因为舆论声量太大引起了监管部门注意,监管部门认为app技术上存在太多问题,要求慧萌下架整改。

App一下架,整个平台方寸大乱。

正常课程无法授课,老师和运营的工资却照常在发。家长那边却要求退款,打爆了12315和12345。

下架整改最让人头疼之处是必须通过监管部门再审才能恢复上架。

什么时候审、会不会被拖延?

以什么标准审、会不会被挑刺?

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并不是每个公关公司都能做,但瑞廉可以。

韩锐的政府关系维护得不错,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联络联络感情,帮着催促一下,进展会顺利很多。

不过涉及原则性问题,他也没有回天之术。

比如去年有个客户,游戏陪练性质的语聊app因为涉h被监管部门下架整改,韩锐知道是原则问题,通融的可能性不大,还是出面帮着沟通了。

监管部门甚至给了详细整改意见。

但是没用。

根本矛盾是,这app本来就是靠打擦边球吸引用户,用户们对它的终极期待和游戏没什么关系,就是和声优小姐姐撩骚罢了。

这家公司不惜做个了新app试水,让同一批声优带大家玩正经线上小游戏,宅男用户并不买单,觉得无趣,消费力几近于零。

如果按照监管部门的意见整改,即使再上架也没有盈利的可能。

事发至今已有一年有余,现状是没有整改,也没有上架,全公司上下装模作样开会上班,等耗光投资人钱的那天,也就到头了。

而慧萌不属于这种情况,仅仅是技术漏洞太多、运营机制不良,引发舆论危机,问题要轻得多。

韩锐甚至觉得,这次的处罚过重,有点敲警钟的意思。

一般非原则性问题,只会在应用市场暂停下载,不会影响平台本身日常运转。

这么一记重锤,终于引起了慧萌的重视。

十点多,慧萌CEO带了几个高层直接杀到了瑞廉商量对策。

韩锐烦他,余朗提过好几次,签了年框的客户,总是大放厥词明示暗示公关没用要求来年打折,他们是头一家,非常小家子气。

其实他们公司的大部分人就在马路对面那栋楼办公,过来一趟也容易。

韩锐是记仇的人,不想现在就给他们定心丸,至少要折磨他们忐忑几天。

反正这帮人也没预约,他推说不在公司,让肖君尧去应付。

人人都知道肖君尧就是个贪玩二世祖,他出面,满嘴跑火车吹上天也没人信。

管用的韩锐连人都不见,慧萌高管班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肖君尧召集媒介部、客户部负责这个案子的小组和甲方一起开会做方案。

韩锐知道会叫上盛致,给她发了条微信:

[开会你唱白脸]

这次盛致倒是秒回:[你把我当什么了?]

韩锐回:[我的嘴替]

盛致整理好开会的纸质资料从工位上起身,看微信笑了笑,抬头想邀李和铃同行,对方已经从工位上消失了。

她笑容凝在脸上。

昨晚盛致回家前已经扔了衣服和鞋的外包装纸袋,光抱着防尘袋回家。

李和铃也是中产家庭长大的女孩,父亲经营个建材公司,这两年受建筑行业不景气影响,盈利苟延残喘,给她的支持不多。

大学阶段每年偶尔用压岁钱或奖学金买个包,年轻女孩不向往这些不可能,这些专柜都逛过,看颜色加防尘袋质地就认得出。

刚搬到一起时,两个女孩聊天,互相了解过对方家境。

盛致还是那套“父亲有精神病,母亲是清洁工”的说辞,她觉得不算撒谎,只是没说清楚是“掌舵万亿市值公司的精神病”和“打理两千平豪宅的清洁工”。

所以以李和铃的了解,四五万一件的外套、八千一万的鞋一口气来好几件,靠家里、靠工资盛致都消费不起。

这不就意味着,她和外面疯传的是同一类人么,捞女。

李和铃本来对捞女也没什么意见,做捞女还装清高就有点虚伪了。

早上出门前盛致和她说话,她装没听见不接茬。

这会儿开会前,出发地目的地都相同,她又自顾自先走。

盛致很明显感觉到被无视。

韩锐虽然不想搭理慧萌的人,事情还是出了力。

趁肖君尧一群人和慧萌一群人在公司会议室互扯头花,他出门约人见了见面,把监管的意图搞清楚了。

回到公司把张嘉桓叫过来简单通了个气,做好下一步危机处置的安排。

盛致已经和其他同事一起下班回家了。

韩锐问到开会时盛致的表现,张嘉桓只给了两个字评价:“可以。”

韩锐自己的话都因此噎回去了。

我问你盛致的表现是为了让你惜字如金给点评吗?

我是让你用说书方式把场面像关羽战吕布一样说出来啊!

你这么高冷是为了抢老板人设吗?

算了,口若悬河不在张嘉桓的领域。

张嘉桓保持一张扑克脸,略带忧心地问:“按盛致的文案发,之后怎样才能防止她骄傲?”

韩锐笑了一下:“防止不了。”

张嘉桓见老板笑,马上放弃了这个念头,反正一把手不当回事,那她尾巴翘天上去也不关他的事。

两人在韩锐办公室商讨危机公关方案接近尾声,肖君尧突然又毫无征兆地闯进来:“Ray!牛逼了!电视台出事了!”

韩锐第一反应又是哪个漂亮女主播爆绯闻,态度有点懒懒的:“什么事?”

肖君尧:“刘台长死了。”

韩锐:“…………”

这种事为什么用“牛逼”形容?

电视台副台长刘仁信,和梁志峰一个级别,但资历年纪比他老,倒也没老到寿终正寝的地步。

韩锐记得自己中秋前才去他家送过月饼大闸蟹券。

他抬手掐了掐眉心:“怎么死的?”

肖君尧:“不知道,突发死亡吧,120大张旗鼓停在‘梦临黄浦湾’折腾了好久,有钱人也八卦嘛,消息传出来是刘仁信。”

韩锐沉吟:“这就很蹊跷了。”

梦临黄浦湾是市区的高端别墅,均价高于3000万,他一位体制内领导按常理负担不了那里的房价。

但是工作日大白天,他不在单位上班,死在别人家,就更扑朔迷离。

肖君尧看了眼张嘉桓,张嘉桓立刻站起来说:“那我先去处理慧萌的事情。”

韩锐点头。

无关人士退场后,肖君尧亚低声说:“刘仁信是班子里最反对《财经零距离》的,节目撤销有他的功劳。”

韩锐等了半天下文,肖君尧却不说了,不知他卖什么关子,催问:“然后呢?”

肖君尧理所当然道:“盛致肯定痛恨刘仁信,刘仁信暴毙,你去告诉她,千金一笑嘛。”

韩锐叹口气:“……先不管盛致。一个大领导突然死在不该死的地方,你不想破案光想着千金一笑?”

肖君尧:“案情很简单啊。尸体抬出来那栋别墅主人据说是申宇的老板谢宇航,刘仁信一个谢顶老男人,谢宇航一个麻子脸老男人,能有什么故事?”

申宇也是家公关公司,不过它自称咨询公司,大部分业务和瑞廉重叠,相当于“对家”。

韩锐正襟危坐:“当然有啊。刘仁信死了,谢宇航靠山就倒了,你不就能把君腾汽车的业务抢过来?”

肖君尧苦恼地摆摆手:“他不太可能换公关。”

看来肖君尧上次试水可能在他那儿碰的不是软钉子。

韩锐锲而不舍:“试试呢?今非昔比了,刘仁信毕竟死了,他麾下那么多门徒未必为谢宇航所用。”

肖君尧依旧像泥一样滩在沙发里没兴致:“他根本不需要公关,也不听公关的建议。连他自己公司的公关部都摁不住他。”

韩锐:“我看过盛致对他的访谈,他话里有破绽。一般来说,观念上贬低女性的人,即使伪装得再好,时不时就会流露出来,要找到更多破绽不难。”

肖君尧也只是大大咧咧,并不蠢,很快就理解韩锐的暗示,要爆一堆宋云开的负面消息让他觉得现有公关靠不住。

但他还有顾虑:“我们不是不做黑公关吗?”

韩锐:“我们只是为盛致做正面营销。”

肖君尧兴奋地从沙发窜起来,出门前对韩锐比了个拇指:“……当代周幽王。”

慧萌的危机在三天内就解决了。

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的都是盛致的公关文案,而且是她当天晚上写的第一版。

张嘉桓的顾虑没有成为现实,盛致并不感到骄傲,只觉得张嘉桓在整她。

盛致在那场工作会议上的表现,韩锐陆续从别人那里听到一些转述。

一位慧萌市场部的主管特爱抢话,余朗陈述,他打断自己说;张嘉桓陈述,他打断提出反对意见;到了盛致阐述方案,他还是这套,别人一句他一句。

盛致没让着他,每当被打断后,也反向打断他,甜甜地掐着夹子音问:“不好意思,可以让我把我的话说完吗?”

市场部主管也不好和这种懵懵懂懂又态度良好的职场菜鸟翻脸,半截话就被噎了回去。

下次他打断盛致,盛致依然是这句台词。

这句台词出现频率太高,相当于把他毫无技巧的抢白搬上台面反复强调。

慧萌CEO是为了迅速解决问题来的,这十分拖延时间,又让他觉得相当没面子,回去就把人撤换了。

肖君尧在此后几天一提到盛致就乐,说她“茶茶的,真可爱”。

韩锐寻思她比自己预计的还聪明一点,身份不同,她现在把锋芒藏起来了,扮新人很入戏,装傻充愣、借刀杀人。

余朗对她也多有夸赞,觉得出了口恶气,平时早被那个强势男人烦死,不用和他再打交道真是太开心了。

其他客户部同事对她也都是好评,首先她是个美女,说不好将来飞上什么高枝,搞客户关系的都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其次她看起来傻白甜,没有动谁的利益蛋糕,不会引来针锋相对。客户部一些人反而对她放下身段从零开始很是敬佩。

慧萌结束整改恢复上架,CEO当天就拍板续了年框。

案子了结,瑞廉的复盘会上只有一个人不太高兴。

李和铃觉得自己过程中出了不少力,论结果却没有一点自己努力的痕迹,存在感还不如去别的组忙了一圈的盛致。

她不甘心,在纠察细枝末节上格外用心,找到一些反常之处,复盘时提出:“我认为这次危机升级有人为因素,可能有我们的竞争公司插了一脚。”

会议室安静下来。

张嘉桓问:“怎么说?”

李和铃:“我翻阅聊天记录,记者家长‘蕾蕾妈’的稿件被压后,维权群虽然群情激奋,但当时的主要反抗方法还是建议去微博开话题刷热搜,直到有个人给他们指点迷津。这个人给出的思路和流程相当专业,谈吐中她使用的全是传播学术语,我认为她不是记者、就是公关,至少是学新闻的。”

韩锐伸手示意李和铃把打印的聊天记录拿给他看。

李和铃见自己的猜测被重视,更加兴奋,继续道:“技术部应该有手段查出这个人的IP,也许能找到关于她身份的蛛丝马迹……”

韩锐打断道:“没必要。看结果这个转折也不坏,往前看吧。”

又是看结果。

李和铃被泼一盆冷水,郁闷了,后半程会议都没再发言。

其实哪用得着搜寻“蛛丝马迹”?

最大的线索写在名字上了。

这个出谋划策的小号名叫“锐锐妈”。

……除了盛致还有谁敢这么猖狂。

韩锐剜一眼在会议桌远处低头认真做笔记的盛致,外表真乖巧。

怎么老是阳奉阴违呢?

韩锐怀疑当初互相拉黑根本不是单纯的勾搭失败,她记着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嘴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