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 第10节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第10节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34 来源:转码展示1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10)

恕我孤陋寡闻,我个人认为中国史上还找不出一个可以跟勃郎宁夫妇的爱情媲美的范例,哪位找到了的请告诉我一下。maxreader

当然,才子爱上才女的故事,我们中国里还是有的,比如汉朝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传说司马相如是个才子,赋写得极好,但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有一次,他到临邛一个大富豪卓王孙家吃酒席,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叫文君,早就听说过司马相如的文才,见他来自家吃酒,便躲在屏风后偷看他。相如也早已听说过文君的才华与美貌,今日发现屏风后隐约有一白衣女子身影,知是文君,便弹了一曲《凤求凰》,表达他的爱慕之情。

就这么一曲《凤求凰》,就让文君听懂了相如的意思,因为门不当,户不对,不能指望父母同意,便携手私奔。后来他们双双回到家乡,在卓王孙鼻子底下开了家酒店,相如打杂,文君卖酒。这在当时是很丢卓王孙面子的事,卓王孙看不下去了,给了女儿一大笔钱,让他们别干这丢人现眼的差事了,于是司马相如与文君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到这里为止,似乎还能跟勃郎宁夫妇的故事拼比一下,但再往下,这个故事就开始变味了。民间有多种传说,其一是司马相如后来得到皇帝恩宠,抖起来了,便宿娼纳妾,不再搭理卓文君,于是文君写下《白头吟》,以示诀别: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据说文君的这一诗篇,成为后世责骂负心郎的经典。

另一传说是司马相如尚未纳妾,只是准备纳妾,文君得知,写下这首《白头吟》,感动了夫君,于是司马相如打消纳妾念头,与文君回归故里,安居乐业。

还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说司马相如被皇帝诏进宫里,他在那里一呆五年,移情别恋,想抛弃文君,又不好意思直说,便写了这样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是何等聪明的女子!马上悟出丈夫这封信的意思:众多数字里独独没有“亿”,说明丈夫对她已经没“意”了,不再“忆”起。她回了一封信,也用上了这些数字: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据说司马相如看了这封信,折服于文君的才智,于是回归故里,安居乐业。

这几种说法,我更倾向于相信第一种,一个得志便猖狂的男人,爱情已然逝去,仅凭一首诗是唤不回的,即便唤醒了负心郎的良知,也不一定是唤回了他的爱情。司马相如与文君只凭一面之交就结下姻缘,其间缺乏互相了解,也缺乏时间的考验,日后的变心非常可能。

一句话:仅仅爱才是不够的,仅仅爱貌更不够。勃郎宁夫妇的爱情是经过了天长日久的考验的,里面不仅有对对方才华的欣赏,也有对对方人品的欣赏,那样的爱情,才经得起时间流逝与地位变迁的考验。

卓文君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汉朝,看来那时女性的地位比后来很多时候都高,至少女子可以离婚,而且离婚也没成为一个“污点”,女子的才华也能得到男性欣赏。再往后,中国文化对女性的鉴赏已经越来越弃才重貌,弃才重德,有才不仅不再是个优点,简直就成了缺点。“女子无才便是德”,发展到后来,在有些人心目中就变成了“女子有才便无德”。

女子的才,对很多中国男人来说,不是一个吸引他们的地方,而是一种威胁。据说现在有人把女博士称为“灭绝师太”,认为她们既然读到了博士,肯定是又丑又古板的,大多找不到丈夫。其实这只是一些人编出来安慰自己的蠢话,我见过很多女博士,没有一个是又丑又古板的,已婚的大多都是事业家庭两全,未婚的身边都不乏追求者。

《山楂树之恋》女主角静秋是女博士,书的作者艾米是女博士,跟艾米一起写《致命的温柔》的其他三人都是女博士,艾米写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全都是已经获得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学位的女博士,她在城结识的那些知傻,大多是女博士女硕士。这些女博士女硕士们素养高,内心世界丰富,对爱情与婚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既能脚踏实地过好柴米油盐的生活,又不乏精神生活里的诗情画意,她们真正懂得欣赏勃郎宁夫妇式的爱情,所以懂得欣赏老三与静秋的爱情。

老三憧憬的是勃郎宁夫妇式的爱情生活,但他的这个憧憬,在遇到静秋之前,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他在跟丹娘恋爱期间,也写过一些小诗给她,但没有得到赏识,丹娘也没有回诗给他,还觉得他这人有点“怪”。他也曾跟她讨论名著,但没找到什么共同语言。他很沮丧,怀疑自己“生错了地方,生错了时代”。

突然之间,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静秋,“她的美貌胜过勃郎宁夫人,她的才智不输勃郎宁夫人”,他对爱情的憧憬一下子现实起来,于是他再三再四地感谢命运女神: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当他误以为静秋爱上了长林的时候,他很难受,但并没因此放弃他的爱,世界史上多的是爱而不得仍然继续爱的故事,可以说就是因为爱而不得还继续爱才能称为爱,才伟大,才是诗人的爱,才能激发青年的创作热情。象勃郎宁夫妇这样,相爱、结婚并共度一生的,并不是写在书里的“故事”,而是真实生活。故事里的爱,以爱而不得居多。

《少年维特之烦恼》写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位叫绿蒂的姑娘,但绿蒂已经有了未婚夫,维特在经历了事业爱情的双重失意之后,用绿蒂丈夫的手枪自杀。死前留下一封遗书,情真意切,惨不忍读,感动了后世千千万万读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对萨皮纳的爱,可说是另一种爱而不得,虽然两人心意上是相通的,但疾病夺取了萨皮纳的生命,使两人阴阳相隔。

《牛邙》也是老三非常推崇的一本书,而里面牛邙跟琼玛的爱情,也是爱而不得式的悲剧。

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史上这些伟大的情人,对老三的影响很深。

爱而不得,对于一个恋人来说,是件非常苦恼的事,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对爱人的渴望与思念,最能刺激诗人的创作热情了,老三在见不到静秋、也不知道静秋究竟爱不爱他的日子里,写了很多的诗,他的思念,他的渴慕,他的向往,他的憧憬,他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

他为静秋的十七岁生日写了十七首十四行诗,每一首代表她生命中的一年。他计划从那以后,他每年都为静秋写一首十四行诗,每年都在她生日那天献上,一直写到他告别人世的那天为止。

他在做这个计划的时候,还不知道他的生命会这样短暂,如果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个计划改成每年多写几首。他以为他会岁岁年年这样写下去,一直到几十年后,这些生日诗会积成厚厚一堆,然后发表出来,让世人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

当他得知自己生了白血病的时候,他知道时日无多,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在静秋的每个生日为她写一首十四行诗了,便赶着写了很多首——此是后话。

且说静秋走后,老三魂牵梦萦地过着爱而不得的诗人生活,他每天都往大妈家跑,希望能侥幸碰上静秋,即便不是周末,他也不放过,唯恐静秋因什么事会突然到西村坪来。

他旁敲侧击地向大妈他们打听静秋什么时候会到西村坪来,但大妈家的人都不知道。大妈说:“书也写完了,毛衣也织完了,那丫头一时半会怕不会来了吧?”

但老三不信,她怎么会不来呢?她不是说了要来看山楂花的吗?她不是该来看长林吗?他厚着脸皮向大妈打听静秋跟长林的事,大妈说:“人家是城里丫头,哪能作那个指望?我们提提,她同意就同意,不同意也就算了。”

“那她到底同意没同意呢?”

大妈也说不清楚,抱怨说:“她说她还小,要等到二十五岁才考虑。二十五岁,那不还得上十年?我们长林哪里等得起?”

老三极力赞同:“是等不起,是等不起,再等上十年,长林都三十多快四十的人了——”

“不要说我长林等不起,哪个男人都等不起,等十年,娃娃都上得学了!”

老三欣喜若狂,哪个男人都等不起,那最好,让他们的娃娃满地爬去吧,我要等着我的静秋,我等得起。

当山楂花儿开了的时候,老三跑得更勤了,只差天天守在大妈家了。余敏笑他:“老三,我已经答应你了,秋丫头如果来了,我就叫人告诉你,你还不放心?”

老三面红耳赤,声明说:“我不是为这事来的……”

山楂花儿开了一段时间了,但静秋始终没来。老三等不及了,决定摘了花送到k市去。他向长芳打听,长芳说:“我记不得路了,只记得她家住的屋好小,一起风到处落黑灰。”

他向长林打听,长林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说:“她家比我家还穷,什么都没有。”

老三心如刀割,真想展翅飞到静秋家,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她,但他知道静秋不会要他的钱,也不会收他的东西。他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帮静秋,只恨那些把静秋的父亲赶到乡下去的人,恨那些把静秋的哥哥发配到农村的人,恨那些给静秋的妈妈那么低的工资的人。

他恨!恨那些让他的静秋过这么苦的日子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