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89章 浮萍游子(二)

人镜芙蓉(重生) 第89章 浮萍游子(二)

作者:瑞羽长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7:24:55 来源:文学城

“……匪首余氏招供,镜与罪匪十数人缠斗于清水河道中下游,去入海口不足十里,巨浪忽袭,动地惊天,数船皆翻,镜所乘之船不幸解体,镜与右骁卫十人落海。幸存之士小庄曰:镜持剑刺入船体以□□,助九人复上船体浮于水中。须臾,九人上岸。镜力竭而溺亡。

“附镜绝笔信一封,由江北清水河道下游医女青青呈上。信中言明,淮阴郡守林世钦曾过路不救。”

“另,淮阴郡守林世钦有杀人之嫌,具体事宜请将军章览押其入神都后,待圣上审理。”

“若芙谨笔于崇武三年九月。”

落下最后一笔,墨痕在信纸上洇开长长一道,如此突兀。

王若芙以为这封呈到千秋殿的公文她会写得无比痛苦。但提起笔才知道,她不愿回忆的刻意逃避的一切,原来早就清晰地印刻下来,因果始末倾泻如流水。

她已被迫接受林世镜死亡的事实。

日光穿透了她的身躯,像一柄无形的剑。王若芙无言静坐良久,忽地对着空空荡荡的屋子叫了一声:

“表兄。”

无人回应。

“林世镜。”

世界静止了,连蝉鸣都显得突兀。

最后王若芙抬起手,摸了摸挂在胸前的长命锁,轻声唤:

“哥哥。”

如此三声,且当送别。此后便是阴阳两世人。

林世钦被押解进神都前,王若芙去见了他一面。

他并不狼狈,衣衫甚至是清爽的。

“弟妹,你来替栖池报仇吗?”

王若芙将远山紫随手搁到一旁,“我报哪门子的仇?连那些水匪我都动不得,何必动你一个从犯。”

她平静坐下来:“我来不过是为了和你聊聊,想来你也有许多未尽之言,不愿说给舅父舅母听,也就只能说给我听听了。”

“你想听我为什么恨栖池?为什么见死不救?”林世钦笑了笑,“这还不简单吗?一个满是瑕疵的残次品,总会嫉妒那个完美无缺的珍品。这样说你满意吗?”

关押他的屋子朝北,阴冷得很,林世钦仰头看高悬的小窗,那里投下一束光,尘灰在光带里纷飞起舞。

他悠悠道:“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讨厌栖池。他刚出生的时候我也想过,无论如何弟弟是无辜的。

“可惜他那么有天赋。日复一日,人人都说栖池是天之骄子。自大一点说,我考中进士二甲也算得人中龙凤,但栖池才开蒙的年纪就被邓阁老亲口称作神童。于是放榜那日,家里甚至没有摆席为我贺一贺。因为我苦读这么多年得到的成绩,尚不如栖池随手的一笔。”

林世钦抬眼直直看向王若芙,“你要是他的竞争者,你也会恨他。”

王若芙微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是错在谁?难道怪林世镜天生出挑?

“不过你是个女人,钟情他,也是理所当然。”

王若芙没接话。

她站了起来,将要推开门出去时,林世钦却在她身后又道: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不会救他。其实听到他真的死了,我终于松了口气。”

王若芙不再回头,径直离去。

林世钦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忽而露出一抹释然的笑。

他愈笑愈狂,那副雅致稳重的文人姿态,终于在泼天的嘲笑里消失殆尽。

揭开伪装二十年的面皮,他不过是个被嫉妒心烧毁了的丑陋小人。

给林世镜立碑,是王若芙和齐策一起去的。

青青说,林世镜死前嘱咐她,将他的遗骨烧了,骨灰洒入江水。

林景远与裴法妙年纪大了,又在中原住太久,身子骨受不了临海的潮湿。待不几日,便也离开了。

临走前王若芙将长命锁与半块麒麟玉通通还给他们,舅父舅母起初不肯收,裴法妙总说“也要给你留个念想”。

王若芙摇摇头,坚持不要。

齐策随意坐在泥土杂草堆里问她:“小芙姐姐,碑上刻什么字?”

王若芙思忖良久,当日光直射到石碑那刻她忽而想:

要不不刻字了吧。

谁能记录林世镜的一生呢?

谁配做这个记录者呢?

他悲天悯人地活在这里,超乎生死之外,宽容天地,慈悲六道。

此后山水是他的墓碑,风雨为他刻碑文。

他光风霁月魂归天地,此心惟天地可鉴。

齐策缄默很久,点点头,“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写什么。”

他默默锄掉石碑旁的杂草,“从他进兵部的那天我就想过他会死在哪里。我想过北境,想过南海,甚至想过他死在神都的波谲云诡里。但从来没想过,这一道细细的水,竟然就困住了我国朝三百年不遇的天才。”

王若芙蹲下身,为那无字石碑抹去尘灰。

齐策继续道:“但想想,其实天灾**奈何不了真正的天之骄子。杀了他的,一直都是他自己的慈悲心和责任心。”

可正因为他足够慈悲,足够有责任心,他才是那个三百年难遇的林世镜。

天才易得,仁心难得。

王若芙将掌心的两缕头发埋进石碑旁的土里。

一缕是今生,一缕是前世。

这便是林世镜的衣冠冢了。

他们成婚时只交换了玉佩,如今两块玉都归还林府,也算物归原主。

彼时不曾结发,王若芙觉得没必要,什么海誓山盟的忠贞爱情,听起来都像过家家。

她不说,林世镜就不会主动提。

如今他们户籍册上并非夫妻,她也算不得什么未亡人,两缕头发落进墓里,什么都代表不了。

终究是迟了。

齐策看着她,目光复杂,“王姑娘,你要是早些肯这样,栖池也不至于自苦这三年。”

“我知道错了。”王若芙一笑,“要是再来一次……”

可是她已经再来一次了。

也许人力所能做到的极限,不过是弥补上缺憾的一点点。

“再来一次你也会走的。”齐策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土,“可能你不走,栖池还真没那么非你不可。”

“是吗?”王若芙轻声问,不在问别人,只问自己。

她在哪一刻真正爱上林世镜呢?

大概是在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夜。

她将乌程贪墨、雅州山火与南广毒窟案始末汇编成文,传遍四海,天下轰动。

一支笔搅动风云的王若芙在天地间悠悠独行,只有背上的长剑和牵着的白马。

两世三十多年,她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这样体会到何为“成就”何为“价值”。

但在她最飘飘然的一刻,望着西南连绵的山地,与天上璀璨的星。她想的却是,林世镜应该很愿意陪她一起。

王若芙为林世镜烧锡箔纸,白烟满天。

她低声呢喃,自言自语,你又是什么时候爱上我的呢?

等到纸钱烧完,王若芙起身要离开。齐策忽在身后问她:“你接下来去哪儿?”

王若芙定了脚步,“和从前一样,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还会再嫁吗?”齐策抱臂,“你看着林栖池的墓碑说话。”

王若芙回头,侧脸秀丽而冷静,“为什么不呢?”

她目光低垂,落在那方矮矮的墓碑,“如果我过得幸福,他也会开心。”

齐策失笑摇头,“果真铁石心肠。”

王若芙没有解释,她坦然离开了。

林世镜死了。她抓了主犯也抓了从犯,上一世尘封的真相这一世终于被揭开。

她该做的都做完了。

她要照旧去过她的日子,度过她的人生。

九月中,月圆之夜,萧颂独立千秋殿窗前,握着一封手书,伫立良久。

天色渐渐凉了下来,陆锦仪为他披上一件薄披风,“圣上在想什么?”

萧颂将那封信收进袖子里,面无表情道:“在想,林栖池死得太早了。”

“怎样算早?怎样又算迟呢?”

陆锦仪为他斟茶,轻声自言自语。

萧颂瞥了她一眼,“你想说什么?”

她略一福身,“妾只是觉得,一切发生,皆有利于圣上。”

陆锦仪恭敬解释道:“小林大人此时殉职,全了他功勋卓著的一生,与后世史书上的好名声,却刚刚好不至于功高盖主,冒犯圣上。”

“是吗?”萧颂语声无波无澜,“他的职缺谁来补呢?”

陆锦仪垂首为萧颂研墨,“其实圣上心中已有答案了,不是吗?”

萧颂展开北境神光军送来的军报,“你觉得那个人适合吗?”

“若论功绩与声名,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陆锦仪双手将朱印奉上,“浮萍游子,是时候该归巢了。”

十月初,千秋殿调令直发秦州神光军,调将军楼凌入兵部,暂领夏官侍郎一职。同时,另一封调令发往左武卫,中郎将廉鸣暂调入神光军,接替楼凌之职。

接下那封明黄绢帛时楼凌正在磨刀——不是上战场的刀,是剁猪肉的砍刀。

好容易在荒凉的大漠猎了一头野猪,楼大将军正打算亲自下厨给将士们改善伙食,结果火没升起来,她官位先升了。

楼凌把砍刀往砧板上一砸,高声道:“末将叩谢圣恩!”

她入神都那日是个顶好的大晴天,雾散雪融,三百羽林卫镇守城门为她接风。

楼大将军威风凛凛,英气得有些凶相,她着重甲,如同被塑了金身。

距离她少年时离开这座门,已经七年多了。寂寥深沉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她看不清自己的前路,只知道让座下的马儿快跑,跑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远到,足以让她忘记那个第一次杀人的夜。血溅上长剑,溅上她的脸。

楼凌猜测,也许那一夜便已注定她往后与烽烟相伴的人生。

她身上流着开国名将的血,注定是过不了太平日子的。

楼家人穿着青色的官袍,列在众臣末尾。楼凌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只问暌违多年的侍女:“我阿娘呢?”

侍女却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

楼凌一剑出鞘,横在楼樊脖颈,“我阿娘呢?!”

楼樊“扑通”跪倒在地上,“她……她……她年前就病重离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