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5章 刹那芳华(二)

人镜芙蓉(重生) 第5章 刹那芳华(二)

作者:瑞羽长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08:58 来源:文学城

“林某不留神看错了方向,惊扰了几位,实在抱歉。”

王若兰看向王若芙,低声问:“你该称他一句表兄吧?”

王若芙回:“从来也不曾见过面,论兄妹没什么意义。”

说罢,王若兰便明白她意思,提高了声音:“小事而已,公子何必如此客气?”

帘外动静渐渐小了,碧山回到车内,对王若芙道:“方才是林府二公子。”

王若芙心想,原来那就是林世镜。上一世为她猎了一对大雁的人。

王若兰笑着打趣,“原来是二公子,那你该帮三妹妹多看两眼啊,碧山。”

碧山摇摇头:“婢子没看清,不过见了个影子。”

王若芙很淡地笑,“没影的事情,二姐姐拿这个消遣我干什么?”

到家之后,王若芙先去了林夫人那儿一趟。她正监督若蔷习字,端坐着,从发丝到姿态都一丝不苟。

林夫人问:“今日听课可觉得难?”

王若芙斟酌着答:“尚可。”

“老师应当留了些课业吧?”

“是,明日早晨交一篇文章。”

林夫人道:“写完之后拿来,我与你父亲先过过眼。若有不足之处,你便在我这里改了再走。”

王若芙回:“是。”

林夫人又问:“阿兰今日如何?”

王若芙答:“二姐姐才学出众,邓阁老很是满意。”

林夫人点头:“那就很好。东西二府这么多女儿,单论文采,你之下,便是阿兰。你们二人在明光殿,我与主君很放心。”

说罢,她又提点若蔷:“阿蔷也该多在课业上用心,赶上你两个姐姐。”

若蔷低眉垂目,只答是。

接连几日,王若芙都与王若兰一道晨起去明光殿,下了学便坐上马车归家,从来不曾在宫墙内逗留片刻。

第一日上课那位蓝衣姑娘名楼凌,性子直爽,上一世王若芙与她关系就很好。

延庆公主与楼凌多次留她们在太极宫内赏赏花,王若芙都婉拒了,连带着王若兰也不能去。

休沐前一日,王若兰在马车上问她:“延庆公主留咱们这么多回,三妹妹一直拒绝,会不会不大好?”

王若芙自然不能告知她真相,随口扯了课业繁重的理由敷衍,但也心知肚明,到底不能一直躲下去。

她不愿在太极宫多待,是不愿遇见萧颂。

倘若能捱到她十六岁出嫁,那她就不会再入东宫,不会成为王夫人。林世镜二十四岁就死了,那时她孀居也好,回娘家也罢,总之不至于被宫墙内斗折磨得不成人样。

可前提,她要能平平安安地躲到十六岁。

如今王若兰都察觉了蹊跷,林夫人若是知道了,更不可能让她一直避开与延庆公主和诸贵女的交际,到时她在太极宫内多逗留一会儿,就会多一分与萧颂相见的机会。

她此生所有所有悲剧的源头,她的枕边人,她的君主,她一生一世的仇人。

何必再相见?

六月一过,天气倏地冷下来。王若芙从小就有畏寒的毛病,才秋初就离不得披风。林夫人为她择了一件淡晴山蓝的披风,搭配里头孔雀蓝的裙子,乌黑的头发挽成精巧的发髻,斜插镶了海青宝石的钗,垂下松霜绿色的流苏。

林夫人让她转了一圈,方点头:“很得体。”

王若芙透过铜镜看自己。她已渐习惯了自己十三四岁的容颜,秀丽犹未长成,是青涩的、稚拙的,如早春枝头的花芽儿,还有无限长的花期可期。

她看着自己,总觉得好珍贵,多少人追忆的豆蔻年华,只有她真切地度了第二回。

要珍惜,要把握住。

林夫人嘱咐她:“今日你们在明光殿授课满一月,皇后殿下会来检查课业。阿芙,你得好好表现。”

王若芙抿了下嘴唇,玉红色在唇上晕开,像一朵新鲜的初樱。

林夫人又道:“皇后殿下若设宴留你们,你要有礼节、懂规矩,但不可露了怯,一切以‘得体’为先,知道了吗?”

王若芙点头。

林夫人这才满意,亲自送她上了马车。

今日授课将要结束时,皇后殿下果然被簇拥着进入明光殿。邓遗光带着所有人跪拜叩首,山呼殿下千岁。

王若芙抓紧了膝下的鹅羽软垫。

崔皇后,她也曾叫过她一声“母亲”。痛苦到极致时,王若芙也曾独自越过长长的宫道,从南向北,奔向庄严的长信宫,跪在阶前叩门,求她救救她,救救她的家人。

而崔皇后只是搀扶起她,漠然摇头,“陛下的决定,我无权干涉。”

后来王若芙失宠幽居,崔皇后来看她,带着长信宫的佛经、佛珠、檀香,对她说,读佛静心。

王若芙扯碎了那串红珠子,“满天神佛在上,我供奉谁能把我的家人还回来?!”

崔皇后叹气,转身走了。

于是王若芙对她的印象,便是那个终日对着佛龛的,苍老腐朽的女人。

三十余岁的崔皇后身上还没有那么重的檀香气息,但也沉闷得无趣,像宫里永远不会有波澜的一池水。

她翻过每一个人呈上的书卷,神色都没有变化。

片刻后,崔皇后道:“楼凌姑娘何在?”

楼凌利落地站起来,“楼凌见过皇后殿下。”

崔皇后问她:“你似乎看过很多兵书?对用兵之道颇有见解。”

楼凌扬唇一笑,骄傲答:“回皇后。正是。臣女母亲的姑祖母姜穗曾随高祖皇帝征战南北,历经淮水之战、江北之战。臣女视她为终生楷模,因而自幼喜读兵书。”

崔皇后仍然无波无澜:“但姜穗最终死于屏城一战,尸骨都未寻到,高祖皇帝始终抱憾。”

楼凌仍然扬着脖颈,“将军死战场。若为诛暴君、为庇护天下百姓而亡,自然死得其所。”

王若芙忽而抬头看着她。

楼凌眉目飞扬,“母亲为臣女取名楼凌,便是希望臣女身负凌云志,不惧攀山之险、不畏山巅严寒。”

王若芙心头微震。

楼凌上一世说过这些话吗?她怎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但身负凌云志的她,似乎最终还是被绑上了成婚的花轿,去了哪儿来着?总之不是沙场。

崔皇后默然,最后只说了一句:“国朝当多些有志之士。”

对楼凌是褒是贬,却没人听得出来。

崔皇后又拿出王若兰的书卷,问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倒是巧,刚说了凌云志,你便在文中写了这一句。”

王若兰盈盈一拜,“高祖皇帝淮水一战得胜后,曾在淮水石上刻下此诗,臣女感佩高祖皇帝的襟怀,因而在文中引了这一句。”

崔皇后淡笑:“高祖皇帝沿用过的,自是好的。”

再是延庆公主,萧令佩最爱念“一览众山小”,多少意气都藏在这一句里。王若芙一直都知道。

崔皇后是高阳公主的生母,延庆公主终日要与她的女儿争高低,她不是不清楚,但一国之母从不狭隘,只点点头道:“勇争头名,向来是国朝英才当有的心气。”

末了,才轮到王若芙。

这一次,崔皇后沉默了很久,一直到殿内所有人觉得奇怪,渐有一声声的骚动。

邓遗光却笑得很淡,满脸了然模样。

崔皇后终于开口问她:“若芙,为何想做青鱼?”

王若芙起身,姿态舒展,“鱼跃入江海,顺水漂流,可见天地广阔。臣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读过书上的大漠黄沙、江南烟柳、蜀道艰难,却从来不曾得见。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做人不曾用脚步丈量天地,终生困于一隅,大概也实在可惜。”

崔皇后目光落在她的书卷上,“天高海阔,孤也不曾见过。”

王若芙忽地一怔。

是她听错了吗?为何向来无波澜的皇后殿下,语气中竟带了一丝落寞。

安静的大殿上,邓遗光忽然缓缓道:“对若芙姑娘此文,老朽还有一两句话想说。”

皇后抬头,神色自若:“邓阁老请。”

“姑娘说,你生于洛阳长于洛阳,从来不曾见过洛阳城外的风光。但天底下万万百姓,其实也终生困于一处。在座诸位虽抬头只有四方天,但四方天内衣食富足,但苍生多少人食不果腹。他们困在自己生长的地方,无法得见天高海阔,是因他们甚至雇不起一辆马车。

王若芙陡然看向邓遗光。

她心头像破开一个小口,涓涓细流淌进来,酸的、涩的,一切一切都让她意识到,她活这几十年,其实依然活得很狭窄。

邓遗光继续道:“老朽自然希望姑娘见山见水见人间,但也有一句不得不唠叨,一枝一叶,总关情。天地浩大,不该浮在天上看,该落到地上,甚至落到泥里。天高海阔,不止有山明水秀,也有穷山恶水。”

散学后,王若芙破天荒地留了下来,她追上邓遗光,“阁老请留步!”

邓遗光颤颤巍巍转过身,和蔼地笑:“若芙姑娘。”

王若芙朝他鞠了一躬,“阁老今日所言,若芙受益良多,还请阁老受若芙一拜——”

“哎!哎——”邓遗光扶起她,“陛下与皇后殿下命我为诸位师长,本该为诸位答疑解惑,若能以微末学识馈赠诸位些什么,也算是我今生为师无憾了。”

王若芙鼻尖忽而一酸,她低头,很慢很慢地说:“阁老,第一堂课时,若芙说为君当用人不疑,这一句,是真心的。若芙希望阁老平平安安,永留清名在世间……”

邓遗光释怀地笑:“活到这把年纪,我早不在意什么清名,无愧于心,便罢了!”

王若芙怔在原地。

邓遗光看着她,那目光极深,“不过若芙姑娘今日这句,我会记在心里的。”

王若芙那腔积了十年的郁气终于散出一口,她知道邓遗光听懂了,她知道,她重来一回,也许真的能改变什么。

她再朝邓遗光一拜,“阁老,老师,若芙愿您长命百岁。”

回到明光殿,王若兰低声与她说:“殿下于蕙草殿设宴,让我们一道过去呢。”

王若芙刚想回一句,知道了。却听见身后萧令佩似惊讶地唤了一声:“长……长兄?”

她顿时如坠冰窟。

「注」:出自《小松》杜荀鹤。

延庆公主,名萧颖,字令佩。

高阳公主,名萧颐,字令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刹那芳华(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