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3章 青春一晌(三)

人镜芙蓉(重生) 第3章 青春一晌(三)

作者:瑞羽长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08:58 来源:文学城

庆康九年六月十二,是这天灾横生的一年里难得的黄道吉日。前日刚降下一场急促的雨,昨日又绵绵落了一整天的雨水,扫去数月来的溽热沉闷。

王若萱一身赤金绣凤凰的裙袍,繁复迤逦,裙摆从象征吉祥的水坑上拖行而过。

“新娘子出门咯!”

她以团扇遮面,袅袅婷婷地登上杨氏来接亲的马车。

东府内锣鼓喧天,高朋满座。国公王崇与王若萱的父亲王巍一道招待满堂宾客,人人描红戴绿,一片喜气。

王若芙与姊妹们一起静静坐在纱帘后的女眷席位,她身上穿一件暮山紫的长裙,袖口裙摆都用银线绣了细小的丁香花。不算太喜庆,也不会失礼,是林夫人为她挑的。

汤妙光死了,在吉祥雨落下之前。

但王若芙在是汤妙光的女儿之前,更是恒国公府、是太原王氏的子孙。东府长女出嫁,她身为阿妹,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席的。

“阿姐?”若蔷揪住她一片衣角摇了摇,“我给你夹了几个竹叶蒸糕,你动筷子吧。”

王若芙摇摇头,“当以二姐姐为先。”

她们这一桌没有旁人,是东府特地给孩子们辟出来的,最年长的是二姑娘王若兰。

若兰似是听见了若蔷说话,带着歉意笑笑:“吃吧,自家姐妹不拘这些。”

言罢,又夹了一筷子饼饵,依次分给若芙与若蔷。除去东府四姑娘若蕴,太原王氏恒府一支的所有女儿,尽在此列。

若蔷暗自嘟囔:“四姐姐怎么还是病着……大姐姐出嫁都不出来……”

王若蕴病了好些日子,王若芙自醒来发觉自己重回十三四岁起,几乎没见过这个四妹妹几面。

不见也好……她暗暗叹气,若蕴年轻时的性子,她也实在招架不住。

“阿芙夜里还要为汤娘子守灵,该多吃点。”正想着,王若兰轻声嘱咐她。

王若芙拿着筷子顿了片刻,还是不动声色将王若兰给的饼饵拨去一边。

她上辈子幽居深宫,所有恩恩怨怨,却并非只停在宫墙之内。萧颂登基后陆续纳了些妃子,以陆氏女最为得宠,颇有与昭阳殿两分天下的架势。

尤其在陆氏女养育皇子,受封贵嫔之后。

原本王若芙与陆贵嫔井水不犯河水,但后来涉及储位之争与家族之事,王若芙在陆贵嫔那儿吃了许多闷亏,一路失意到恒国公府满门抄斩。

而东府二姑娘王若兰,彼时已是陆贵嫔的阿嫂。

王若芙记得,太原王氏满门都不得好下场,独独王若兰因早早出嫁陆氏,仍然得封诰命。

她被幽禁昭阳殿的日子里,萧颂曾经让这个惟一还在洛阳城的姐姐来看过她。

王若芙躺在榻上,病容憔悴。王若兰华服艳妆,居高临下看着她,怜悯地说了句,阿芙,你该认输了。

王若芙拼着最后一口气赶她出去。但王若兰离开时依然昂起头颅、脊背挺直,那一刻王若芙方意识到,这一场红墙下的死斗,她是真的输了。

可王若芙还是想问王若兰,纵然陆氏盛极一时,难道她就真能一心归顺夫家?全然忘了抚育她长大的父母?恒国公府血流成河那日,难道这位陆夫人——曾经的王二姑娘不会觉得唇亡齿寒?

王若萱出嫁的喜宴一直摆到夜里。天将晚,王若芙才跟随林夫人回了西府。

她将那身暮山紫的长裙换下来,披上素服麻衣,提灯往汤妙光的灵堂去。

同一条街,东边办喜事,西边办白事。同一个人,白天吃喜宴,夜里守灵堂。王若芙跪在汤妙光牌位前,心想,恒国公府真是太大了。

那一日王若芙从东府急急赶回去,也没赶上见汤妙光最后一面。掀开帘子时,瑞雨瑞雪跪在床沿哭,老夫人和林夫人坐在一旁,见王若芙进来,齐齐看向她。

林夫人像是很轻地叹了口气,过来牵她,“阿芙,来看看你娘。”

汤妙光平静仰躺在床榻上,面色因常年服药有些青白,手腕交叠放在油绿被面上,一层皮包着突出的骨头。

王若芙再一次如此直观体会到,何为油尽灯枯。

她仿佛眼睁睁看着前世的自己是如何死去、又如何被旁人放入棺椁搬入灵堂的。

午间的雷打在天地间,这一刻的雷敲在她心上。

王若芙浑身都在不自觉发着抖,一道雷自头顶劈到脚踝,逼她再也不能回避痛、回避噩梦。

老天掐着脖子让她睁开眼睛看,醒醒吧,别再浑度日子了!你已重蹈覆辙,与前世一般失去了阿娘,倘若再糊涂下去,必要面对太极宫与洛阳城无休无止的争斗!

父母亲人尽被斩首,孩子同你反目成仇,枕边人冷眼相待,最后你流离失所,天地不容!

她扑到汤妙光床前,膝盖重重磕到地上,两道眼泪热烫地滚下来。她想喊,想把前世的痛前世的恨一并喊出来,可张口却像天生的哑巴,除了嘶哑的“啊啊”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老夫人竟是看不下去,轻轻将她拥入怀里安慰,“阿芙,莫要哭了,妙光在天上盼着你好……盼着你一生过得好啊……”

夜渐渐深了,王若芙仍跪在汤妙光牌位前,双手合十,为她念诵超度经文。灵堂门被很轻很轻地推开,这些日子里每到深夜,林夫人都会遣人送一碗热汤给王若芙补身子。

但今日,送汤的人却迟迟未走。

王若芙似有所觉,睁开眼睛,果然看见林夫人立在她身边。

林夫人打开食盒,将汤碗递给她。

王若芙小口小口地喝着,听林夫人缓缓道:“明日你阿娘下葬,丧仪只能简办——到底阿萱才出嫁不久,家中不宜大办白事。”

“是,有劳母亲操持。”王若芙垂首答。

林夫人陪了她一会儿,直到她将一碗汤喝完,离开之前,严苛公正的女主人停顿片刻,最终犹豫着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王若芙心尖像被一片羽毛轻轻拂过。

她印象里,林夫人从来没有过这样慈爱的举动——无论对她,还是对若蔷。

她恍惚抬头,而林夫人已经离开。

第二日清晨,王若芙一身素衣,扶棺送灵。汤妙光的遗体将葬入城郊的雀灵山上,牌位奉入太原王氏祠堂。但纵然如此,来日旁人提起她,也不过是恒国公王崇的妾室汤氏。

王若芙继承她的血脉,也继承她的命运。

想来,上一世她死之后,牌位史书也只会记她是昭阳殿妃、上仙公主的生母。

洛阳城才降了第一场秋雨,绵绵地下了好几天。直到汤妙光出殡那日,天上依然飘着细雨,细成密密的丝线。吹过一阵秋风散了云雾,王若芙抬头看,天显得格外蓝、格外高。

她在碧蓝的高天下恍惚片刻,才真切意识到,此时此刻她当真离开了昭阳殿,也离开了恒国公府,离开了所有的四方高墙,呼吸到天然的青草泥土气息。

王若芙指尖不自觉地颤抖,浑身泛起一股强烈的、想要逃得更远的**。

这只是城郊,只是离太极殿不足百里的雀灵山。倘若更远呢?山高水长,任她自由行。

王若芙握紧拳头,咬紧牙关,闭上眼睛呼吸着清凉的秋意。

她要离开。

她要自由。

她要,此生此世,只握在自己手里。

汤妙光的棺椁被埋进土里,纸钱撒了满天,雀灵山遍地生白。

她直着身子跪在牌位前。

周围满是哭声,不只是假是真。但她这个真正的女儿,却一滴眼泪都掉不下来。

汤妙光对她而言是什么呢?重要吗?王若芙始终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她心里空落落的,是因生育之恩而空;她面上没有掉眼泪,是因情分太淡而不哭。

王若芙被指引着,朝汤妙光的墓碑磕了三个头。

她听见卢夫人的声音。卢夫人在叹气,“阿芙是个冷清的,汤氏为生她去了半条命,结果做娘的走了,女儿哭也没有一声。”

不知哪位娘子附和:“三娘怕早当自己是正房太太肚里托生的了,哪还记得亲娘呢?”

王若芙双手合十,再拜。

她只觉得碑上不该只写“汤氏”,汤妙光有自己的名字。

王若芙站起来,袍角被风盈满,一根白丝带束起及腰长发,在身后飘起来又落下去。

远处的矮山丘,流水潺潺,青松傲立。秋凉好风光,少年郎君集聚一堂斗诗赛文。坐在最边上的蓝衫少年眼睛尖,一眼看见雀灵山腰浩浩荡荡的送灵队伍。

他扒着栏杆看:“谁家又死人了?”

边上黄衫少年也凑过来,“哎!那位似是恒国公王大人!莫非恒府最近新丧?”

蓝衫少年拍掌:“正是的!听我阿娘说,恒国公府死了一位姨娘。”

黄衫人浑不在意地笑:“姨娘罢了,给四十两银子葬了便好,怎的恒国公府倒给个姨娘如此大的排场?”

“到底百年世家,要撑场面!哪与咱们这种草莽出身一样!”

在座十数人,祖辈皆是自微时起便跟随高祖皇帝,打下江山后个个封侯拜相,一跃由农夫、屠夫、车夫成了今日朝堂士大夫。

黄衫人往人群深处探头,提高声音问:“恒府?可不就是你姑父家吗?栖池?”

众人顺着声音同时转头,目光尽处,一个俊秀郎君懒洋洋把酒倚栏杆,一身天水碧长袍,似要融入天际的碧蓝里去,腰上一条镶嵌翠色宝石的玉带,垂下系着柔蓝流苏的一块玉。

被称作“栖池”的人向雀灵山遥望一眼,望见拥扰人群深处,素衣纤细的背影。

乌发飘摇,骨肉伶仃,侧颜分明秀丽,肌肤却是苍白的。

细如针的雨丝笼成一片雾,将穿一身白的伶仃人儿包裹进一片朦胧里。

林世镜放下酒盏,抬眼,淡淡笑了一下,“与你何干?”

黄衫少年一愣,脸色沉了下来,“林世镜!你什么意思?”

林世镜从栏杆上轻巧地跳下来,“我说,恒府为谁办丧事,与你何干?”

黄衫人是个暴脾气的,听不得他阴阳怪气,当即撸了袖子,“哎林世镜你是不是太张狂了点!!”

而林世镜只拨了下腰间悬挂的白玉,往细密的雨丝中扬长而去。

送灵的队伍将要回程往恒国公府。王若芙回头望,远山叠翠,深深浅浅的绿意里,似有一道天水碧的影子,融入碧蓝的天色里。

她转过身,随着人群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