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17章 寒樱枝白(三)

人镜芙蓉(重生) 第17章 寒樱枝白(三)

作者:瑞羽长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08:58 来源:文学城

从明光殿散学后,王若芙去了一趟东府南院。

王若兰的婚事定在来年开春,因而她已不用再每日去明光殿,只听从家里的命令,当个安心待嫁的女郎就好。

比起王若蔷那格外冷僻的院子,此处还算有些活人气,婢子仆妇来来往往,都客客气气地叫她一声“三姑娘”。

只是里头的装潢,却也是远远比不上“云霞生薜帷”的。

王若芙进去才发现李娘子也在,她便执晚辈礼:“婶母。”

李娘子将她扶起来,“我一个偏房而已,哪儿担得起这声‘婶母’?”

王若兰与半年前的王若萱一样,正专注绣结亲那日的红盖头。她刺绣功夫好,手指翻飞间,那鸾凤的眼睛就栩栩如生映在上头。

李娘子温声问她:“阿芙今日怎么想着过来?”

王若芙从袖中取出一张长长的单子,“母亲嘱咐我来为二姐姐送添妆,东西来得慢,我人先到了,便先把礼单给娘子看看。”

林景姿做事从来周到,送给王若兰的添妆与王若萱一式一样,除去田产、铺面这些动用家中公账的,还额外从林景姿的私藏里取了头面两副、书画一箱并一张七弦琴。

宝瑛将这张礼单递给王若芙时,还叹着气感慨,“天下再没有这般好的掌家主母了。”

果真见李娘子眼睛一亮,那如水的温和里又漾出一分感动来,“这些年府里都是阿嫂管着,我即便代掌这院里的中馈,却也是挪不出多少东西给阿兰陪嫁。阿嫂当真是解我燃眉之急。”

她转头对王若兰道:“阿兰,待你婶母的添妆都送进来后,你随我亲自去谢谢她。”

“娘子与姐姐不必劳累。”王若芙轻声道,“母亲说家中姑娘出嫁都循着旧例,这是她应该做的。”

李娘子诚恳看着她:“那就请阿芙替我向阿嫂道一声谢。”

林景姿那一箱箱的添妆陆续送过来,李娘子便告辞去清点。

王若兰绣完鸾凤的眼睛,将那盖头搁下,回身看王若芙,语气很淡:“近日课业难吗?”

王若芙照实回答,还好。

“对你来说,总是什么都‘还好’。”王若兰笑了一下,凤眼眯起来,漂亮得很英气,“其实我觉得挺难的。”

“但二姐姐总是写得很好。”王若芙道。

王若兰凝视着她,笑意有些僵,“你不知道我改了多少遍。散学回来后,等不及吃完饭就要开始写,为个典故翻遍了院里所有藏书——因我记性不大好,总是要来回地看书。一个时辰写完,足足改到天黑,才勉强拿得出手。”

她说完,沉吟片刻才又道:“但这不是最辛苦的,阿芙,你晓得什么最苦吗?”

王若芙怔怔摇头。

王若兰又笑了,“最苦的是,邓阁老读你的文章时,我发觉你看的书我竟没有看过。西府珍藏的原本,东府竟连个摹本都没有。”

王若芙默然。这是王若兰第一次如此明确地与她谈起东府对西府的不满。她忽然想,也许上一世王若兰对王氏覆灭的冷漠,背后其实由来已久。

那是两府之间几代的沉疴,隐在太平表象下许久,爆发时,都应在了她们这一代身上。

“二姐姐。”王若芙低下头问她,“母亲说每月拨给东府的比之前多了一半,是真的吗?”

王若兰颔首,“是。”

她反问王若芙:“最近婶母为两府间的平衡头疼得很吧?”

王若芙想起林景姿近日眼下的一圈乌青,还有她案上越堆越高的账本。十几年的旧例就此打破,要补偿东府多少、又要怎么安慰西府少了的那一半,里头门道太深,王若芙看不大明白,她只能看到林景姿的疲倦。

王若兰似有些落寞,“同是偏房生的女儿,你运气比我好多了。”

王若芙很轻地笑了一下,“未来谁都说不准,也许我从此落魄潦倒,反倒阿姐步步高升。”

王若兰没再接话,她遥望窗外,李娘子清点添妆的背影忙碌。屋外热热闹闹地,抬箱子的人拱手向李娘子道贺,李娘子又带着温和的笑致谢。不出一盏茶时间,箱笼整齐地在外边排得满满当当。

只是屋内冷冷清清。

“与其比虚无缥缈的未来,不如多看看现在。”王若兰哂笑,斜倚着檀木椅靠背,“我说我想和林世镜结亲,你会跟我换吗?”

王若芙一瞬无言。

王若兰毫不意外,“你看,在可以预见的日子里,你总归过得更好。”

单从现在看来,的确如此。陆府郎君才能平庸,于已拿下秋闱第一的林世镜比,自然是差了不少。

可天下只有王若芙一个人知道,不是这样的。

如今惊才绝艳的林栖池终将客死异乡,而看似平平无奇的陆府,却会随着锦仪的入宫一飞冲天。

但这些都不能告诉王若兰。

王若芙想,她今生今世必将与陆府为敌,那是否意味着,她此生仍然要和王若兰决裂?

她离开时,同正在外头忙活着的李娘子道别,李娘子妥帖地送她到门口,手上还拿着刚签过名字的礼单。

王若芙低头看了一眼,李娘子人温和秀丽,字迹却是磅礴大气,很有风骨。

她下意识叹了一句:“娘子字写得真好。”

李娘子愣了一下,“闲下来也没事干,临些书法大家的帖子,就当打发时间了。”

年节过后不久,王若兰满十六岁。她出嫁那日是个阴天,老黄历翻遍挑出来的良辰吉日,偏偏天气沉闷得过分,一直到中午陆府来接亲,都不见一丝晴光。

陆府郎君貌相尚可,人也算耐心,虽文才一般,却也规规矩矩地请人作了三首催妆诗。而后恭敬朝王岑与李娘子下拜,“愚婿陆晦,问岳父岳母安。”

李娘子侧身避过他这一礼。王岑亲自扶陆晦起来,笑道:“好,好,怎地如此客气!”

说罢,他又回身扬高了声音问:“姑娘可妆扮好了?”

府里听见王岑这一声,便知道是该请王若兰出门了。于是小厮并婢女一路向女郎闺房传话,一声叠着一声:“请姑娘出门咯!”

恒府门前早备好礼炮,管家一声令下,接连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好不热闹。

宾客纷纷上前道贺,王岑与李娘子谢都谢不过来,还是王崇与林景姿帮着招呼客人进门坐下,门前才不至于拥堵。

“延庆公主到!”

这一声拖得很长,但甫一听见“公主”二字的瞬间,所有人便像着了魔似的齐齐噤声,转身跪下,无人敢抬头直视公主仪驾。

礼炮声也停了,剩下一地鲜红的灰烬,铺在王若芙身侧。她跪在林景姿身边,心想,萧令佩倒真是给足了她们家面子。

昨日在明光殿上就说要来,只是崔皇后还不同意,王若芙还以为她磨不到崔皇后那句应允,不会来了。谁知哪怕顶着与皇后殿下天大的矛盾,还是拦不住延庆公主为朋友送嫁的诚心。

王若芙眨了眨眼睛,心口热热的。

萧令佩并没有下车,只是让女官传话道:“殿下引王家女郎为友,今日王氏女出嫁,殿下特赠点翠头面一副作添妆。愿女郎与陆郎君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陆晦叩首谢恩,“臣,叩谢公主大恩,必将公主训诲铭记于心!”

王岑双手抬到头顶,垂首接过那沉甸甸的金匣子。

如此大的排场,几百人乌泱泱跪了一片,萧令佩却始终不能露面,于是所有人都跪那个冷冰冰的金匣子,跪来之不易的天家赏赐。

公主仪驾浩荡返回,一片肃穆的人群又瞬间热络起来,觥筹交错间满是道贺的声音。

王若兰一身剪裁得宜的绯红嫁衣,裙摆长长铺了好远,红盖头落下,金线绣成的鸾凤没了日光的映照,略有些暗淡。

锣鼓声顷刻间响起来,喧天的喜乐、满目的红绸,女郎嫁衣艳灼如火,只是沉闷的乌云一罩,竟将天大的喜事活活罩上了三分阴气。

厚重的红盖头封住一只鸾凤,王若兰踏出院门、踏过中庭,一路行至恒府牌匾之下。

李娘子已是满眼热泪。

万人旁观,李娘子硬生生将眼泪蓄在眼眶里,断续对王若兰道:“记得好好侍奉婆母……一家子好好过日子,和和乐乐的,我与你父亲就放下心了。”

王岑在一旁接话:“出了这道门,便不再是王氏的女郎了。既嫁为人妇,往后要学着帮婆母分担内宅之事。”

红盖头下传来低低的一声“是”。

王若芙心里忽而很闷,与今日的天色一样闷。

拜别完父母,王若兰又来拜王崇与林景姿。林景姿扶她起来,温声道:“左右隔得也不远,往后想回家来就常常走动。”

王若兰的声音此刻才有一丝颤抖,“侄女知道了。”

若芙带着若蕴与若蔷一道近前,拿手中的木板轻敲陆晦肩膀。这还是洛阳婚嫁的旧例,新娘的姊妹拿棍棒轻打接亲的新郎官,警示新郎不准欺负了新娘。

陆晦统统笑着应下:“几位姨妹该打得重些,好叫我记着痛,往后都不敢欺负新娘子!”

一切礼节看似繁复,但结束得也快。转眼间吉时临近,王若兰被人扶上花轿,彻彻底底地踏出了太原王氏的门。

王若芙目送她离开。王若兰的背影始终挺直,在暗沉的天色里,如同落入凡间依然高昂脖颈的一只凤。

若蔷压低了声音,凑到她耳边问:“阿姐,明年表兄是不是也会这样来接你?”

王若芙哑然失笑,“你去问你表兄吧,阿姐不知道。”

谁知若蔷一转身,“去就去!表兄今日又不是没来!”

兰,你好复杂,好神秘。

蔷,你好简单,好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寒樱枝白(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