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间灶(美食) > 第10章 送礼

人间灶(美食) 第10章 送礼

作者:三水小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2:07: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袁峥依约而来,不仅带来了他的管家和家养厨子,还带来了一车干货。

“都是些北面的干货,看着粗糙了些,送给贤弟聊表心意。”

罗守娴迎出去就看见了一匝匝被扎起来的肉干、被装在竹筐里的鹿角、密封着的油坛子外面写着‘熊鞭’二字……另有许多未曾见过的食材,被几个花袍壮汉背着扛着就往盛香楼的后院儿送去。

“袁三哥,这如何使得?”

“这有什么使不得的?这等东西我想要了随时既有,给了贤弟你,说不得又能做出几桌好菜。”

袁峥浑不在意地一摆手,抓住了罗守娴的手臂,兴高采烈地说:“走走走,粗活儿是我手下粗人的事儿,贤弟咱们上楼去聊。”

在他身后跟着的,除了还穿着一身赭石色袍子的刘冒拙,另有两个身量高大的汉子,一个作江南富贵人家的管家打扮,蓄着长须,瘦尖脸庞,另一个生得天圆地宽,腮肉横生,眼角倒竖。

“贤弟,这是我的管家,从前也跟我在辽东闯荡,你管他叫老崔就是了。这个是我从宁远老家带来的厨子叫潘七,别看他来了维扬就束手束脚的,烤肉的本事那真是一绝。”

这二人显然极为敬重袁峥,在袁峥介绍的时候都对“罗庭晖”行礼,尤其那位满脸横肉的厨子潘七,神态恭谨又殷勤,看向“盛世有香”匾额的时候甚至有些敬仰。

“实不相瞒,若不是寻到了贤弟你,我就打算让人从西北运一只活骆驼过来,当着那些盐商的面宰了,到时候架起大火,骆驼里包羊,羊里包鸡,鸡里包鱼,鱼里再包个蛋,烤就完了!”

袁峥拍了拍潘七的肩膀:“我的骆驼都过了太行山了,潘七非说他做不来……”

潘七嘴边一瘪,甚至有些委屈:“罗东家,您是内行人,你跟我们大当家说说,一只整骆驼想要烤熟,三五天都不成,他前脚当人面儿把骆驼杀了,后脚再把人晾那儿干等着不成?”

“哎呀,你做不来就是做不来,别攀扯我贤弟……”

罗守娴已然笑出了声,她手扶在桌上,抬眼看向袁峥:

“袁三哥,西北风大,火借风力,烤肉也快,维扬城的春风又软又湿,可催不动能烤熟骆驼的火。”

“是么?”袁峥含笑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哎呀,都怪潘七,话都与我说不明白。”

潘七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地板装憨。

罗守娴与袁峥在三楼的隔间里落座,袁峥看着花架上的那一盆早牡丹,笑着说:

“贤弟好人品,选的花也好,我常觉得牡丹开得太盛,红红紫紫一大片甚是刺眼,这一盆淡黄色的倒是雅致。”

“我祖母常年在山间道观修行,喜欢养花,这一本是她前几日特意让人捎来的。”

“好好好!”袁峥得意地摸了摸手上的白玉戒指,也不知是在得意什么。

方仲羽端着茶盏和几样点心过来一一摆上,罗守娴自袖中掏出了一张纸。

“袁三哥,这是我昨夜拟的单子,一共是二十六道菜,要么食材名贵、要么是将时令之物精烹细作,您只管从中选菜,我来将之配成一宴。”

这张单子上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龙肝凤髓,但是鲥鱼、长江刀鱼、黄唇鱼之类都被她列上了,前几日孟酱缸提到的赤嘴胶也在其中。

“只看这张单子,就知道贤弟你家学渊源,心思也深,只是……这些菜美则美矣,我要想让别人都看得起我这北边儿来的粗人,就得让人知道,我和他们玩儿的不是一套东西。”

袁峥看向“罗庭晖”,想在这年轻人的脸上看见些挫败神色,却见他面带微笑,又从袖中掏出了一张纸。

罗守娴将新的菜单放在了袁峥面前。

“袁三哥,这一张单子上多是北地名贵食材,我昨夜想了许久,想出了个‘北材南做’的法子,就比如……比如这一道拆烩鱼头,本是用的鳙鱼,若是换成黄河鲤鱼,也可一试。”

“黄河鲤鱼?”袁峥拿着第二张菜单细细看着,听见她说黄河鲤鱼,他的眼中登时一亮。

“贤弟,我弄来活的黄河鲤,让你做成维扬本地菜拆烩鱼头,你看行否?”

罗守娴下巴微抬,语气笃定:“自然可以。”

“若是这鱼有七十斤重呢?”

袁峥看着这位让他第一次知道何为惊才绝艳的年轻人。

“黄河鲤鱼……这些年黄河下游年年水枯,想要过十斤的黄河鲤怕是都难,想要大鱼,只能在开封以上的水里捕了,从开封到维扬城上千里路,七十斤的黄河鲤鱼,怎么活着运来,那袁三爷是神仙不成?就算袁三爷真是神仙,光是头就得有二十多斤吧?那咋做啊?不说做了,就普通的大锅,你想把鱼破开煮熟都难。”

端着一碗酒,孟酱缸蹲坐在院子里,抿一口酒,咂咂嘴,他又抿了一口。

“再说了,这么重的鱼,那鱼油定然极多,稍微一煮就是鱼油的颜色,做拆烩鱼头那多腻啊。”

罗守娴站在他的身侧,手中翻看着一本食记。

“鲤鱼形若纺锤,头窄小且尖,七十斤的黄河鲤鱼,只论鱼头到不了二十斤,约有十四五斤。”

孟酱缸还是摇头:

“十四五斤的鱼头,做成拆烩鱼头,煮多久?汤怎么烩才入味?东家,鲤鱼不比鳙鱼,头上的骨头硬,还贴着鱼皮,绝不像鳙鱼头那么好拆。”

“我还是想试试。”

自从袁峥说他能从开封运来一条足有七十斤的黄河鲤鱼,罗守娴就听到了自己内心如潮水涌来一般的鼓噪声。

做厨子的,一生都在追逐更好的厨艺,也会为了难得的食材而激动。

开酒楼的,自然想要做能惊天动地的大宴,有无与伦比的镇场大菜。

将七十斤重的黄河鲤以拆烩鱼头的做法当众去掉骨头,又保证了鱼头的完整,有多少厨子有这样的机会?又有多少酒楼的东家能有这样的排场?

哪怕她是厨艺世家,哪怕她手握盛香楼……她心动。

“师伯,我已经让仲羽去寻七十斤重的塘鲤了,等鱼到了,今晚就能拿来练手。”

孟酱缸见她神色坚决,叹了口气,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罢了,再难走的路咱们也走到了今日,不管前头如何,我陪东家一道走过去就是了。拆鱼头这活儿还是我来做吧,要忙的事儿多着呢,不能让东家你耗在这一个菜上。”

罗守娴对着他弯腰行了一礼:

“师伯,劳您费心了。”

“哈!这话说的,盛香楼真成了行首,我恩师你爷爷,还有前东家你爹,他们的夙愿也算是达成了,于我这老灶上人也是莫大好事儿。”

将粗瓷酒碗放在一旁,孟酱缸看着面前神采飞扬的“罗东家”,心里一时欢喜一时酸。

这么好的东家,若她真是男子,真的学了罗家亲传的手艺,未来几十年,盛香楼会走到何地啊。

“东家,袁家送来的东西里有些风干的禽类,看着跟鹌鹑似的,我掐了下,还挺嫩,就是肉太少了。”

罗守娴看了一眼,将一只爪上绑着红绳的“鹌鹑”拎起来看了一眼。

“这多半不是鹌鹑,是关外深林里特有的飞龙。”

孟三勺带着几个小帮工一直在端详那些袁峥送来的干货,想上手摸一把,东家没开口就只是眼巴巴看着,一听见“飞龙”俩字儿立刻蹦了起来。

“东家东家!让我看看!”

罗守娴又拿起另一匝干货:

“这一捆是雪蛤,将雌雪蛤的外皮扒了内里黄色的就是‘雪蛤油’,真正的贡品。”

说着,她捡出两只,用素白帕子包了,递给了孟酱缸。

“东家,你这是干嘛?”

“师伯拿回去给伯娘,距离开宴还有二十日,这二十日您早出晚归,伯娘少不得为您担心,拿回去给伯娘补身体。”

孟酱缸看看她,又看看递到自己面前的雪蛤,双手抬着接了过来。

“多谢东家。”

说着,他熟练的一抬手,拍开了自己小儿子支棱到他手边的脑袋。

“东家,那袁三爷的话也不能尽信,要是黄河鲤来不了,咱们也得有二手准备。”

罗守娴点点头:

“您放心。”

新任都转运盐使定下在三月初四日到维扬,袁峥以宴饮招待他的日子就是三月初六。

黄历上写着那一日宜动土纳财祈福祭祀,忌结亲安葬。

日子一天天近了,罗守娴也一日忙过一日,袁峥撒钱如水,有求必应,与之相对,就是她要拿出全套本事来应对大宴。

连着几日,她连家都不回了,住在盛香楼侧院的厢房里,与没成家的厨工们毗邻而居。

赤嘴胶、金钱鳘、辽刺参、连江鲍……山珍海味飞禽走兽,使得盛香楼的后厨房日日异香连连。

又要去袁峥开宴的院子去改灶架锅,检视瓷具陈设,方仲羽和孟三勺轮着跟着她忙了几日就觉得人困力乏,唯有她还神采奕奕,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累。

“东家,我姐说山上来信了,老太太让您明日去一趟。”

“明日?”

罗守娴一拍脑门:“清明将至,我竟都忙忘了。”

这一章别名:“吃了就得进去食材大集合”

飞龙是一种鸟,一只活的也就八两重,很小,濒危。

黄河鲤鱼,野生的非常稀少了,渔民抓到都是天价,资源量缩减。

雪蛤(东北林蛙)濒危。

声明一下:我写的是古代美食题材,宋明结合,考虑的是当时的物种情况和人文追求,作为现代人反对任何对濒危动物的伤害,反对猎食野生动物,反对破坏环境。

桃子快熟了,来摘的人也就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送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