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谁家少年足风流。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十年后,都城建康,春日。
建康城今日热闹非凡,城中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盛装列队,在路边准备酒浆花果。文武官员在太子萧统的带领下出城十里列阵等候,因为大梁的功臣,出使北地的鸿胪寺经撰洛宁风,经过三年时光,化不可能为可能,终于从北齐载誉归来了。
三年前东魏实际掌权者高欢病逝,他的儿子高洋废掉皇帝改换国号,将大魏变作大齐,史称北齐,他自己做了皇帝不说,还把父亲和长兄都追封为帝,彻底让高家天下代替了拓跋家的天下。
要说此事和南梁上下本无关系。大魏的政权已经在高欢手中执掌了二十多年,天下谁都知道他才是大魏的统治者,所差的只是个皇帝的名义而已。现在他的儿子撕破窗户纸自立为帝,每个人都觉得是理所应当,连大魏满朝臣子举国百姓皆没有人有任何异议,可见顺理成章,大梁最多派人出一份贺礼便是了。
但是别忘了,就在十年前,他们大梁的皇帝做过一件大大得罪了东魏的事情,那便是接纳了东魏的叛徒侯景,连带吃下了东魏七十万人口。当日举国上下皆维持忐忑难安,只怕高欢一怒之下率兵来犯。但是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高欢却咽下了这口恶气,居然并没有追究,甚至连一封措辞严厉的国书都没发过来。
要知道高欢乃是当世枭雄,他的兵马是天下间最强的,南梁武帝萧衍虽然在早年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但比起高欢来还有很大的不足。南北政局原就不同,北地剽悍,必须要靠武力征服。南方却是权谋更起作用,武力只是辅助。若是双方动武起来,全盛时期的南梁也没有能力和北魏抗衡,如今皇帝年老之后,荒唐事一件接着一件的做,国家已经外强中干,军队也好财政也好,全都隐患重重,是个表面光鲜但一桶就会破的纸老虎,根本无法和在高欢强权统制二十多年、比之当时更加强大的大魏抗衡。可以说,如果高欢当时想追究,南梁一定吃不了兜着走,还好对方放了他们一马,大梁简直可以说是逃过了一劫,惊险之至。
这件事朝中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但嘴上肯定不说,反而一片阿谀,纷纷上表说是因为皇帝‘德被四方’使得外夷得到教化。或者是说由于皇帝威名赫赫,使得番邦不敢轻举妄动。又或者说是因为皇上高瞻远瞩,知道高欢北有柔然,西有西魏两大敌人环视,他比不敢南下发难……
这个理由看上去最合理,大梁八成打不过东魏,但是北边的柔然汗国和宇文泰的西魏不是吃素的,高欢若真派兵南下,很有可能自己就后院起火,所以他权衡之下,就吃了这个哑巴亏。即便是这样借了别人的威风,能看清形势敢在此刻下手,也说明皇帝萧衍当真不简单,所以一时间歌功颂德的声音打起,萧衍龙心大悦,群臣扬眉吐气,一片欣欣向荣,仿佛除却我大梁,天下其余诸国都不值一提,唯我大梁皇帝光耀万丈,宇内无敌一般。
只有侯景在心中淡淡一笑,他和高欢乃是总角之交,自幼一起长大,一起打的天下,虽说后来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让两人渐行渐远,最终决裂,但他带走的是自己封地里的人口,高欢当年许他列土封疆,世代不易,现在他地盘不要了,军权不要了,只带走自己封地的人口,高欢默认没有追究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若是他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就不可能从一个兵户变成一位帝王了。
然而就在谁都认为这件事早就过去了的时刻,北齐新皇帝高洋却突然发难,用一封及其强硬的国书通知大梁,速速将叛将侯景、连同当日南迁的百姓送回,并要求割地赔款道歉,否则就要挥师南下,灭了大梁。
他们认为这只是说说而已,然而高洋的脾气比他爹高欢大了很多,说打就真的打,完全不像朝中群臣料定的那般会顾及后院问题,风卷残云一般,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大梁北地便连失七城。而朝臣们一直期待的柔然和西魏竟然也没有趁着东魏兵力空虚的时候进犯,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而当时才刚行了冠礼的洛宁风就是在这个时刻临危受命,在上至中书令、下至各部书吏的联名推荐之下,要去和北齐和谈的。
和任何一位使臣都不同,这位青年人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奔走于柔然、北齐、北周之间,无数次巧妙周旋,无数次化险为夷,无数次借力打力,最终不但让高洋吐回已经占领的七座城池无功而返,还让他左右掣肘,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无力南下,并且最为神奇的事,他竟然还能赢得柔然可汗、高洋和当时北周皇帝宇文觉一致称赞和好感,将他毫发无伤的送回南梁了。
这简直是奇迹!洛宁风在他国能和皇帝坐而论道,如今功成回国,太子率众臣出迎也就不算过分了。
夹道欢迎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他们是自发的,并不是官府组织,所以看上去很杂乱,闹闹哄哄的。但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也肯听从调配,将主街道让出来等待通过。官家也不愿让百姓扫了兴,派人维持秩序,将有点身份地位的人安排在前面,这些人毕竟斯文守礼一些,普通百姓放在人群后面,闹哄一点无妨,其余就由得百姓自发了。有一位皮货商人是从燕地而来,昨天才第一次到建康,今天便赶上了这个大热闹,他身价不菲,因此可以站在最前面那一群人当中,但他自己不明白自己站这儿准备迎接的这位大人是什么人,夹在兴奋的人群中实在好奇,忍不住问了起来。
“请问,这个洛大人是什么人啊?怎么会这般大的名气?”
无数人一起看向他,大家都在兴头上,好几张嘴一起热情的回答他。
“洛大人你都不知道?那是我大梁第一才子啊!他的诗才倚马可待,辞赋字字珠玑,曾在曲水流觞诗会上以一人之力对其余全部才子不落下风,那是天纵之人啊!”
“辞赋算不了什么,洛公子应该说是大梁第一探案能人!他虽然没有大理寺或者刑部的官职,但是从他十六七岁起,有了疑难案件,大家都要去宣武候府求他帮忙想办法,若不是冷侯爷怕累着他的外孙,大概早就让他去大理寺做官了!咱们建康这些年这么太平,洛大人功不可没啊!”
“不光是你说的那些衙门,吏部、户部、工部,哪一位部堂大人不知道洛公子的名字?听说这些部堂的尚书大人都曾经说过,十分看好洛公子的才能,想让他为国效力!”
“这……户部、吏部、工部,大理寺……这也互不相关啊。”那个燕地商人有些将信将疑:“你们说的这位洛大人,难道是个全才不成?什么衙门的事情都能做?”
他怀疑的语气惹起了大家不满,一人道:“那是当然!天下虽大,像洛公子这样的人才也难得一遇!不过我们建康人杰地灵,几百年间孕育出了一个倒也不算稀奇。”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个乡巴佬长见识了吧!
“确实难得!确实难得!”作为一个大商人,他是很识时务的,眼见群情崇拜热烈,他肯定不会在这个当口说这位万众偶像的坏话,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那当然!要不是因为洛大人当时还未及弱冠之年!不成年就做官总有些说不过去,怎会得个白衣卿的称呼?你就说说吧,别人都是通过九品中鉴一层层筛选推荐,不知多少年才能得个上品的评价。即便有了上品的评价,那也要轮候不知道多少年才有机会做官,可是这洛公子到好,反过来了,大家等着他成年,好几个部堂的实缺随便他选,谁都想把他收归到自己的衙门里!都争红眼睛了!可惜洛公子本事虽然大,那年纪却也和别人一样要一岁一岁的长,诸位大人等的心急,便到宣武候家拉关系,听说啊,每年收谁的礼不收谁的礼都让冷侯爷愁的头发都白了不少!一心想着时间过的快点儿,好让这外孙早点定下来,省得麻烦!”
“你们说的那些世俗的才能算得了什么?洛大人和同泰寺的活菩萨清谈佛法,能引出天花乱坠,人家早就是得道之人了,哪里用得着俗人称赞?”
就在这燕地商人身后,有一行九人,当中一个一身青衣,相貌平常,但就那么静静的站着,却有一股子潇洒飘逸的气质,听到这里露出了笑容,轻声道:“说法说的天花乱坠?竟还真不知道你有这般能耐。”
他的声音很低,在一干热情洋溢的人中间无人听见,他们还在热情的谈论着,“同泰寺的活菩萨那可是皇上都敬慕的,活菩萨既然能和洛公子**,洛公子自然是得道之人,天花乱坠有什么稀奇?说不定这两位都是佛祖坐前的罗汉金童转世,人家是到人间来了缘的!”
“但洛公子心怀苍生,愿意为民做事,否则他恐怕还不稀罕做官呢!”
“那洛公子最终去了哪个衙门?”燕地商人还是难以抑制好奇心,忍不住问道。“吏部还是户部?”吏部是最有实权的,户部是最富裕的,刚刚提到的衙门虽多,但肯定还是这两个地方最好,那商人觉得洛公子肯定会在这两个地方挑一个出仕为官了。
谁知此言一出,大家都面露尴尬,半天最先开口的人才道:“这些部堂事务繁多,宣武候怕外孙太累,最后选了鸿胪寺经撰的差事。”
“鸿胪寺?”燕地商人脱口而呼,随即觉得失言,掩饰的笑:“挺好!清贵之地,挺好!”
这真是言不由衷,鸿胪寺就是个和外国打交道的衙门,通常还只负责接待使臣吃住礼仪,真有事出使皇帝经常会另派他人,但没事哪个国家会总有事和别的国家商量?所以鸿胪寺一年到头也没什么外国使臣可以接待,是无权无势无钱无用的闲散养老之地。哪有皇帝会把想重用的臣子放鸿胪寺去?唯一的好处是,鸿胪寺代表国体,官位比别处大一级,正卿是二品,经撰也是四品,在遍地高官的都城建康也算得上中上品佚了!尤其结合洛宁风才刚满二十岁的年龄,也算惊人。但从刚才众人口中得到的消息,这位洛公子人才难得,弄的跟能济世安民呼风唤雨一般,却去了个没有发挥余地的衙门,那还真是可惜了。
他的表情刺激了洛宁风的狂热粉丝,终于有一人忍不住冷哼一声,道:“那可不是因为宣武候怕洛大人累,还不是朝中有人忌才妒能,全力排挤,可真的天纵之才是压得住的吗?洛大人刚入鸿胪寺,北齐就来犯了,洛大人出使之前有一个人看好他吗?甚至都觉得他不能活着回来吧?可是看看现在怎样?创盛举开先河,能人所不能!此番他回来,难道还有人好意思让他屈居鸿胪寺衙门吗?”
此言一出,众人双眼皆大放异彩,燕地商人想起这位年轻的鸿胪寺经撰这次出使完成的壮举,心中也是赞同这个观点,不管之前用什么藉口使得这位洛大人到了个养老衙门的,现在肯定都没话说了。这位洛大人很快就会进入建康的权利中心圈子里无疑,他盘算着自己今年的礼物清单上要多一个人才行了。
不提站在街道两边的人在议论纷纷,他们头顶上此刻也有一大群人正在激烈讨论着即将进城的洛宁风,但议论的内容可就完全不同了。
“洛郎君!”
“洛郎君什么时候能到啊,我都等了一个时辰了!”
街边所有店铺的二楼三楼回廊里此刻都垂下半透明的绢纱,这是给贵族富户家的女眷观景才有的设置。
建康的风气比较开放,又喜奢靡繁华,举凡遇上什么进士游街、皇帝巡城,或者哪里新来的杂耍班子沿街表演,或者某个很有名气的人路过之类,都经常会有女眷也跟着凑热闹,普通百姓家的女眷也就罢了,建康遍地高官富户,那些上等人家的女眷不大好站在街边给人随意观看,哪怕她们自己不在乎,也有点不成体统。所以沿街的酒楼商铺就做起了这种买卖,他们统一把二楼三楼包间外建成观景回廊,并在回廊外设了绢纱的帘子,这些雅间在平日里生意不好不坏,但一旦逢上有热闹看的日子,多半都会被个个官宦家里的女眷早早定下,是各大酒楼重要的盈利部分。
今日沿街商铺楼上更是爆满,不光能坐下来悠闲看景酒楼,便是其他那些只能站着看的绣房商铺的楼上此刻都是人,隐约可见绢纱后面一个个明显是贵族少女模样的莺莺燕燕将所有视野清楚的地方都站满了,她们全都目光热切的盯着城门方向,似乎能隔空看见洛宁风一般。
“你算什么,我天还没亮都在这里等着了!哎你说,洛郎君今天会穿什么衣服进城?会不会穿盔甲啊!”
“不会吧,洛郎君不是文官吗?”
“可是我听说他在北齐帮着皇帝带过兵。”说话的女郎露出迷恋的笑容:“洛郎君可能是能文能武!他要穿着盔甲可该有多好看啊!要我说,洛郎君是建康第一美男子,实至名归!”
所有她身边人一起露出向往的神色。却也有人表示不大认同,户部左丞马赫今的女儿三娘子摇头:“洛郎君确实丰神如玉,可我还是觉得琅琊王道韵王郎君潇洒风流,他才应该是建康第一美男子!”
“萧玉郎君才是第一美男子!他面若桃花,手持玉箫,月夜吹奏,可以让虫鸟无声,天地静听呢!”
“要我说,洛郎君虽俊美,却太过书生气,有些单薄文弱了,禁军副统领林继林郎君那等英武不凡的人才令人心醉呢。”
“你疯了吧?洛郎君衣带飘飘,恍若临风仙君一般,林郎君和他比,最多算得上五官端正而已!”
“那你要这么说,还是萧郎君最美,他面若桃花,目似秋水!眼波盈盈之处,春晖难与之争色!”
“才不是呢!你们有没有看过王郎君清谈论道?那样的风流潇洒,美在骨相,不限于眉目之间了!洛郎君穿着打扮确实惊艳出众,但论起气质风流,却还输王郎君一筹!”
并非这群贵族少女人人生性放荡,而是南朝风气如此,认定美人乃是天地精华凝聚,痴迷欣赏是天地正理。这里的美人不局限女人,美男子一样会有无数仰慕者,美男若在街上行走,会有无数人送上鲜花鲜果,掷果盈车和看杀卫玠都是发生在距今不远的事情,可见建康民众对美的疯狂追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