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雀衔枝 > 第6章 鹤梦重续(6)

雀衔枝 第6章 鹤梦重续(6)

作者:临江有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6 01:27:05 来源:文学城

江砚行若有所思地点了头,看样子也没打算真的计较。

毕竟郁微这般聪慧之人,万不可能毫无后手便随他来了这江府。

区区几个守卫,想拦下连州军中精心挑选出的公主亲卫,也着实不易。

玩笑归玩笑,郁微总不能一直被他这么派人看管着。

她道:“我已经身在府中了,你还让这么多人守在门外,未免麻烦大人。撤了吧。”

“恕臣不能遵命。”

眼底的笑意敛去,郁微看向他:“你莫不是要以下犯上?”

江砚行从容不迫地给她布菜递箸:“这怎么能叫以下犯上?殿下不知,如今府中还住着我叔父一房。人多事杂,稚子吵嚷。若是因此扰了殿下清静,那就是臣的罪过了。”

这些话郁微一个字都不信。

只是以她对江砚行的了解,他绝不会无缘无故提及旁人。

更何况,他又提及了江明璋。

这个江明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自己的亲侄儿时刻防备着,甚至还在他身旁安插眼线?

此人既已辞官,便意味着与朝中诸人再无干系才对。可以江砚行的处处提防来看,绝非如此简单。

江砚行来时随身还带了女衣。

他取出搁在郁微的手边:“过会儿府中人会来拜见殿下,殿下可先行换衣。”

若是他不提,郁微几乎忘了自己身上还是昨夜那件兵士的衣裳。

府中除了母亲,再没有其他女眷,能拿出一件符合宜华公主身份的新衣并不容易。

衣裳是很贴心的雪白窄袖,并不妨碍郁微使剑。

郁微抚着柔软的面料,目光又移至江砚行身上:“知道了——江大人还不出去,是要看着我换衣?”

冷不丁被噎这么一句,江砚行才发觉出自己的失神。

“是臣失仪。”

江砚行退至门外。

雪后甚少有晴日,可天色却被映得亮,整处院落已然被洒扫过,除了黛瓦和琼枝之上的积白,几乎看不出昨夜的雪势。

府中多是才换过的仆从,郁微一个也不认得。

先来见她的不是江明璋。

而是江砚行的母亲,齐如絮。

齐如絮来到这处院落时,郁微才换好衣裳,一抬眼便瞧见了衣着素净的妇人。

她抚摸着剑穗,扬唇笑了。

毕竟不算陌生,齐如絮见礼之后便落座了。

见江砚行想开口,她先行拦了:“砚行,我有话与殿下说。”

江砚行了然,退至房外。

待房中只剩了二人时,她道:“今晨才听人说起,殿下昨夜宿在了府中,砚行实在有失体统,竟不告知与我。怠慢了殿下,还望谅解。”

“夫人这说的哪里话。是本宫深夜叨扰。”

齐如絮也不再卖关子:“殿下此番亲赴曲平,是为着那桩案子来的。而殿下怀疑,是我江家做的?”

过去在府中时,郁微除了江砚行几乎谁都没怎么接触过,更不怎么了解齐如絮。

而今日这一番话,她倒有些慨叹,不愧是将门女,说起话直来直去,丝毫不避讳其中的隐晦。

郁微否认:“我可没说是。所谓查案,须得查了,才能分明,不是么?”

齐如絮笑道:“殿下若是不怀疑江家,昨夜就不会扮作兵卒出现在大狱。我夫君是个只知道行军打仗的粗莽之人。我儿砚行……”

她停顿片刻,接着道,“殿下应该了解他。他若是截丝谋逆之人,当年就不会为了救被俘的百姓,一意孤行身受重伤,亦不会担心你的安危,亲自护送殿下入京。”

一旁煎着的清茶开始沸腾。

可谁也没去管。

齐如絮哽咽了一瞬:“说这些话,不是为了挟恩求报。没做过的事就是没做过,容不得构陷,也容不得朝廷的猜忌。我的长子为了大辰,头颅被悬于城墙之上数日。殿下……江家的心,还不分明吗?”

起初郁微遮掩身份,怕的就是今日这般。

怕的就是若江家真的无辜,而郁微亲自查案,会使将臣与皇家生了嫌隙。

郁微斟酌着要说的话,可看向齐如絮时,又觉得什么弯弯绕都没有必要。

她道:“夫人,事情出在曲平,朝廷派出了锦衣卫和周宁,我不放心,才又不顾反对亲自来了这一趟。为的只是连州,为的只是案子,与我是谁无关,与朝廷无关,更没有所谓的猜忌。”

郁微起身,道:“换言之,怀璧其罪,江家风头如此之盛,朝中人早有微词。即便不是你们做的,这罪也得担下。查明了,才能有清白。”

自古清白难明,更不是所有的辩白都有用。

齐如絮明白,也便不再说下去了。

只不过这几句交谈过后,齐如絮惊觉郁微好似与过往一样,却又有何处不同。

对于江砚行捡回来了一个小乞丐的事,齐如絮并没有如何过问。

她的长子在那时死于青烈人之手,为此她几乎一病不起,缠绵病榻几月。

其间听了这件事,她也只是颔首说一句随他去。

直到初春的某日,她身子大好,终于可以下榻走动。

途径后园时,她瞧见了一个小姑娘,正低头摆弄着破了的灯笼。而身旁的江砚行似是被她的笨手笨脚气笑了,从她手中接过,一点点教她修补,眸间的温煦浓得化不开。

齐如絮最疼爱的就是长子,对于江砚行这个儿子一直都疏于照看。

在她眼中,江砚行是极懂事的,对谁都疏离冷淡,从不会对谁如此细致。

除了对郁微。

也是那日,她对江奉理说及此。

江奉理只是不以为意地一哂,说不过是个无家可归的乞丐,日后赶出府去就是,万不会误了他儿的姻缘。他儿日后要娶的,必是显贵人家的闺秀。

此话不知为何被阿微给听去了。

这个小姑娘竟不畏人,主动拦了她,道:“为何说我会误他姻缘?那我……以后不要他来送饭食了,可以吗?”

齐如絮心软,张口欲言,却被江奉理打断:“养好了伤,你就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去砚行看不到的地方,永远看不到的地方。”

几年恍然。

那个说话时小心翼翼之人,如今镇定地坐于齐如絮的对面。

不变的是,她依旧不畏人,无关她的身份如何。

齐如絮道:“明白了,殿下好生休息。”

该用午膳的时辰,难得出了些许日光。南牖之下的积雪被晴光一映,亮堂得晃眼。

一张绢帕覆盖在面上,郁微枕着自己的手臂小憩。

她几乎分不清那是否为梦。

上元节,曲平的街巷熙攘热闹。

孩童们嬉闹着。

避风的角落里,她蜷缩着,饥饿和寒冷席卷裹挟着她。

有人可怜她,用一文钱买了胡饼给她,还低声问:“你叫什么?”

她没接胡饼,反而警惕地往后退,始终不肯答话。

那人身着布衣,胡须干净而整洁。他抚摸了她的发顶,道:“不说也罢。这饼你拿着,若是不够,记得来找我,我家就在这条街尽头拐角处。”

为了让她放心,那人还说:“是家私塾,有很多像你这般大的孩子,他们在那读书,习字。”

后来郁微去了。

私塾先生年过半百,妻子是个说话轻声细语的温柔之人。

他们没有孩子,也便心疼孩子。

那段时日是郁微过得最为顺心。

不必忧愁温饱,还有许多书卷可看。

再后来……

青烈人破山入姜关,战火烧到了曲平。她一觉醒来,发觉私塾先生一家都走了。

逃难去了。

她一个人站在搬空的院落里,看着斑驳的一切,听着外面不远处敌军的马蹄声以及百姓的哭喊。

没有人留在这里,也没有人带她走,甚至没有人顾得上告知她。

她孤身至此。

片刻温暖之后,她须得孤身离去。

人世的几年在梦中只是一刻。

破落的小院变成了巍峨的皇城。飞檐琉璃瓦,赤金盘龙纹。

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牵着一个小公主的手,走向她:“宜华,这是你的妹妹……”

妹妹哪里都好,乖巧可人、伶俐漂亮。唯独不大亲近她,大抵是不能接受忽然多出来的姐姐。

郁微不知亲人相依偎之乐,实在融入不得。她的笑是那般勉强,勉强地看着妹妹撒娇闹脾气,母后温柔抚爱。

教养嬷嬷说,她举止处事不像个公主。

她回了句:“这话不对,嬷嬷。你们说我是公主,那我是何种模样,公主就是何种模样。你可以教我向好,而非死板规训。”

“殿下不听奴婢之言,就告知娘娘换人教养吧。想来殿下也不愿娘娘为难?”

中秋之日。

皇帝震怒:“宜华公主顽劣不堪,竟致太子坠河重病。即日起去往连州,无朕旨意,不必回来。”

皇宫中为着权势的互相倾轧,不免波及至她,没人在意她是否无辜。

解释之言卡在喉间,她最后什么也没说。也是在那一刻,她格外的平静,没有任何声嘶力竭的辩驳。

连州也未必不好。

这四方的天如一张金丝网,一顶锦绣笼。比之当年青烈的囚牢,也只是多了些不确定的温暖。

正如飘零的蓬草,无论何时,她都只是暂时有处落脚。

而后世道不安,疾风乍起时,她又不得不被推着走。至于会走到何处去,那时她并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