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雀衔枝 > 第13章 白日晚照(2)

雀衔枝 第13章 白日晚照(2)

作者:临江有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8 18:37:47 来源:文学城

正月过后的连州逐渐转暖,熹微的晨色从肃穆的城墙上冒出端倪,轻而易举吞噬了大片昏暗。

城外的护城河此刻早已化了冰,岸边并肩站了不少的官员,一水儿的官袍,肩挨着肩,站得拘束又整齐。

碣水畔更是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布衣百姓。日出后逐渐晒人,护卫的兵士也看着有几分颓倦。

还有几个好事之人以掌心遮挡刺目的日光,踮着脚向四周张望。

姚辛知勒马,侧目看向郁微:“殿下,这阵仗是在迎我们?”

郁微看了一会儿,驱马往小路上避了避,低声道:“不是,崔纭并不知我们的归期。”

何况这些年郁微在军中与军士们同行同练,甚至相熟一些的副将总是会忘了她是宜华公主,只以同僚相待。

崔纭也素来知晓她不喜铺张和虚礼,万不会以这般阵仗来相迎她回连州。

“再等等。”

没等上太久,便见到一支颇长的车队仪仗越过山丘,曲曲折折地拐过小路,走向了连州的城门。

马车停下的那一刻,是崔纭率先走出了官员的阵列,向前去迎接。

那人不知是何身份,见着身为连州总督的崔纭竟然也不下马车,而是轻轻撑着车帘与之交谈。过了好一会儿,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那人不顾崔纭直接搁下了车帘。

崔纭尴尬地立在原地,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姚辛知回神看向身侧时才发现一桩要命之事,身边的郁微不知何时已经纵马前去了。

“殿下!你怎么……”

疾行的两匹骏马引起了护卫的注意,他们抽刀提高了警惕,而直到瞧清楚郁微的面容时,他们这才收刀入鞘朝她行礼。

郁微翻身下马,不顾崔纭的震惊,直接走向了那辆马车,上前去掀开了帘布。

她冷冷地睨着车中之人,认清后不咸不淡地开口:“卫大人?”

正准备对无礼之人动怒的卫玄看清来人,整个人怔在原地,想说的话也卡在了喉间。

郁微道:“卫大人,若是本宫记得没错,你在都察院身任三品之职。而崔纭是一省督宪。你到访,督宪亲自相迎,而你却连下车的脸都不肯赏。就算是奉旨前来,也是为朝廷做事,用不着耍什么威风吧?”

没等卫玄吐出什么话,便见崔纭主动上前,向郁微解释道:“卫大人是一路舟车劳顿,过于疲惫,这才一时忘了这些。”

郁微若有所思地颔首,眼风扫向卫玄,问:“是崔大人说的这样么?”

卫玄连忙应声,“正是,路上实在颠簸,下官一时头昏脑涨这才忘了规矩。”

说罢,他拎着袍摆下车,恭恭敬敬地向二人行了礼,道:“多谢崔大人体谅,是下官失了恭敬。”

郁微重新上马,生硬地搁下一句:“今日这般多人于城门相迎卫大人,大人还忘了这些,实在是不体面。今日本宫多事指了出来,还望卫大人理解。”

“是。”

卫玄向着郁微作了个长揖。

原本迎接卫玄的人尽数跟着郁微离去,碣水畔的热闹转瞬就散了,城门前只剩下了卫玄前来时所带的人马。

姚辛知一路上都憋着笑,最后距离城门足够远后才实在忍不下去了。

她在马背上笑得前仰后合,指着后方对郁微说:“殿下,你没看到方才卫玄那张铁青色的脸,实在好笑,实在好笑!”

郁微倒不是诚心要惹事树敌,而是着实看不下去旁人轻慢崔纭。

崔纭为着连州的战事呕心沥血,短短几年,头发已经白了五成。如今年迈还要为朝廷尽力,尽管此番战败,也不该被人冷眼相待。

郁微轻叹:“敢在连州当着众人的面驳崔纭的面子,不像是他一个人能做出来的事,反倒是像受了谁的意。”

话还没说完,便听到有人纵马追了上来。

是个年轻的将军。

郁微定睛看清来人,旋即面上带了些笑:“贺将军!”

贺既白一身劲装,干净利落。

他原本应当在校场操练兵士,却临时被崔纭叫来等着京城的要员。

原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谁知道正是当年就跟崔纭不大对付的卫玄。

看着卫玄轻慢崔纭,贺既白正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却见着从曲平折返回来的郁微给了卫玄一个下马威,这才畅快许多。

贺既白道:“殿下,前几日收到您的书信了,截丝一事能解决可太好了。这一路回来可还顺遂?”

没等郁微说话,姚辛知就不留情面地回了一句:“不顺遂你就见不着我们了。”

贺既白被堵得哑口无言:“你!”

姚辛知笑他:“有事快说,为了赶路殿下已经两日没合眼了。你整日这么多废话,没个将军的样子。”

这人才刚回来就开始找事,贺既白咬着牙道:“我没将军的样子,你就有了?姚辛知!这段时日你的部下全让我带,我没累死都是因为命好!”

这两人一吵就没个尽头。

郁微在犯头疼症之前先一步堵住了这场骂战,岔开话题:“所以贺将军追上来,是有什么话要说么?”

贺既白这才想起要紧事,道:“殿下,你有所不知,听京中传来的消息,朝中有人故意说崔大人贪墨军款,要免了他在连州的官职。此番这个卫玄,正是为此而来。”

果真还是如她所料了。

战事在即的关口来查崔纭根本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就算真是他做的,也万不能在此时免职,不然就难免动摇军心。

军心不稳,被人钻了空子,这才是要命的大事。

郁微问:“都是朝中谁在说崔纭贪墨?”

贺既白摇了摇头:“这些事崔大人都不肯细说,我也不知晓。可是前几日军中有人闲聊,听说跟永王府有点干系。”

话刚说出口,贺既白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忙抱拳认错,道:“是末将失言!闲言碎语自然当不得真,末将回去便自罚!”

察觉出郁微情绪有异,姚辛知悄悄向贺既白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先离开了。

贺既白走后,姚辛知才驱马靠近郁微,悄声道:“又是永王府,会和曲平的事有干系么?毕竟曲平那个江明璋,和永王关系匪浅。”

郁微沉思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问题的关窍究竟出在哪里。

按理说这永王郁岑再如何与皇帝关系不和,也毕竟是大辰的王爷,万不会与外敌勾结。而曲平的江明璋,也与青烈有着血海深仇。

无论是谁,都不会是能做出这些事的人。

“待会儿我再会会这个卫玄。”

*

旧园中生了杂草,朱门上却从内落了锁。

叩门声起,正手执花剪清理枯枝的江砚行停住了动作,整理好袍袖之后才折去开锁。

推开门,瞧见的是母亲齐如絮。

没想到齐如絮会在这个时候往这处荒芜的院落来,江砚行一时僵在原地,连解释的话都没说出口。

齐如絮径直走向院落中央,看着堆在廊下处理得井井有条的枝条,她心中竟泛起一丝酸涩。

过往她最疼爱长子江许淮,所以在京中来了旨意要江氏之子入京时,她与江奉理毫无犹豫地将才几岁大的江砚行送去了。说是抚养,其实是入京为质。

而后接他回曲平时,江砚行已经是冰霜一样的性子了,与谁都亲近不起来。

江砚行在自己家中也行事颇为谨慎,从不让经他之手的任何事出差错。齐如絮心疼,却并不知该如何补偿他。

齐如絮扯出一抹温和的笑,想和他说话亲近一些:“砚行,你将她住过的地方收拾得这般好,为何前些日子不让她住进来,而是另外安排了住处?”

江砚行没答,而是问:“母亲今日来,是有什么要事么?”

果真,那些隔阂好似鸿沟,永远都不可能被消弭。只要不提郁微,就还能维持平日的母慈子孝,他就还是那个让人钦羡的江家公子。

可一旦提及郁微,他就又会如当年一般,和谁说话都变得没有温度。

齐如絮问:“娘知道你这几年不好受。可这一回你为何不留她?砚行,我都明白你对她的心意,当年是有误会在的。你爹他并不是……”

江砚行继续修剪着丛生的枯枝,抵唇咳了几声,轻声道:“这时候说这些,有用么?当时要她死,如今要她活。反正我与她都一样,生死都是你们说了算。”

自三岁记事起,江砚行就被送到了京城去。

说是贵妃亲养,实则只是丢给几个宫人去照拂。既是皇帝随口一诺,谁也没待他多认真。

谨小慎微地活在京中,他只能从每年曲平来的书信中,窥得一丝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比如说母亲的照拂,父亲的期许。

在学塾中听几人背着他闲言碎语,说当年江氏舍不下长子江许淮,宁可将三岁孩童送到这千里之遥的“富贵地”来。

有人取笑他,说他就是没人要了。

年少的他将纸页攥得发皱,最后还是从容展开,重新读书。

身后的讥笑,他权当没听过。

后来江许淮战死了,他虽回到曲平,却只是临危受命一般接起那些担子。他勤谨地做着没有一步踏错的江公子,担着他应当担的责任。从三岁到十九岁,他没什么特别在意的人和事,没有很想要的东西。

他只求过那一回,可却没人应。

“当年我不甚打翻了她的茶盏,才发觉其中掺了毒。若是她饮下了,会有人救么?”

江砚行把花剪随意地放进篮子中,语声淡得像是在闲谈。

齐如絮愣在原地,她没想到向来寡言少语的江砚行今日会说出这些。

年少时的不平埋在最深处,哪怕是如今的江大人,每每触及,也仍觉其是尚未结痂的创口。

江砚行却道:“也不重要了。当年父亲担心一个孤女辱没江氏的门楣,如今不会了,岂不是很好?何苦再说那些留与不留的话呢。”

这些年辗转难眠时他都在想,或许当下就是最好的结果。宜华公主总归不会再流离失所,也不该再和江家或者他有任何关系。

“我能留得住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