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雀踏金枝 > 第30章 巧遇

雀踏金枝 第30章 巧遇

作者:火野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04 07:27:54 来源:文学城

太后寿宴,普天同庆,礼部自然郑重操办。

筵席设于御苑竹潭石的高台之上,莅临此地,极目远眺,可将皇城内外尽收眼底,颇有通天之意,在此贺寿,再合适不过。

未时方过,歌舞便都起来了,站在殿外头,隔着纱帘,瞧不清殿内的场景,只见得内侍们各个垂着头、弓着腰,来去匆匆。

风卷帘动,焚香自里处传来,满室暖融。

“寿礼可安排妥当?”德惠公主与晏绾并肩站在丛峦叠嶂的秀石下,偏头问道,“母后向来最看重这些场面,万不能有失。”

“殿下宽心,料想也不至于有人如此大胆,敢对寿礼动手脚,若是查出来,是要掉脑袋的。”晏绾扫了眼殿旁被移栽的奇花异草,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后略行一礼,“既然寿礼已经完成,此等皇室家宴,我就......”

话还没说完,就被德惠公主止住,她柔柔地笑了,语气却是不赞同,“你总是如此谨慎,哪有让你费心多日,却将人赶走的道理?更何况你母亲是昌平县主,外祖又是王相,这样的家宴你出席也是当得的。”

晏绾还欲推脱,就听公主继续道:“再说了,你那寿礼的巧思,本宫可说不出个所以然,若是母后问起来,还需靠你解释一二。”

她既将话说到这份上,晏绾也就不好推脱,只能应下,否则便是不识趣了。

见晏绾作罢,纪淑怡脸上的笑更温和了些,“寿宴还未开始,本宫先带你在这御苑里头四处走走吧。”

走走便是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本只是打发时间罢了,两人也不曾想过会碰见这样大的一出好戏。

亭台楼阁后头,遍植丹桂,旁逸斜出,风送甜香,扑鼻而来。

晏绾正同公主讲着南杭的坊间趣闻,两人正说笑着,抬眼便见竹林之中的石道上,跪着一道纤柔的身影。

烟绿色的裙裳被风鼓动,更衬得包裹在里头的身姿柔弱不堪,此时跪在地上,更是叫人不知怎么怜惜才好。

而她跪的不是旁人,正是多日未见的九千岁。

他今日穿了身暗红色的织金锦袍,腰间束着九排方金带,连冷玉似的一张面孔都似被这一身靡艳衬得多了两分血色。

温淮序还未开口,那姑娘便哭啼道:“求督公救奴婢一命.....”

十六上前一步,将利刃横在女子伤痕遍布的纤细脖颈上,“大胆!何人敢在九千岁面前失仪?”

刀刃锋利,破皮见血,少女却纹丝不动,只顾脸上泪水涟涟,“奴婢是临京人氏,督公或许不记得了,但奴婢的生父原是督公府里伺候的旧人。”

“......被遣出督公府不久,爹爹就病故了,是定王殿下收留了奴婢......可现在定王早已不复从前,残暴不仁,对奴婢也是动辄打骂,奴婢实在难以忍受,只求督公救奴婢出苦海,奴婢愿为督公效犬马之劳。”

青黛咬咬牙,剥落肩上的衣衫,露出伤痕累累的肩头,红肿丑陋的疤痕蔓延至锁骨,直至没入衣裳深处。

男人嗤笑一声,语气凉薄,“我竟不知自己心善至此,旁人的奴婢受了委屈,竟到我这哀求来了。”

青黛匍匐在地,看不分明神情,“奴婢......奴婢不是赌督公心善,而是赌督公......想要扳倒定王。”

“哦?你的意思是要帮我除去定王?”温淮序像是来了几分兴趣,终于肯分出些许眼神到她身上。

“只要督公愿意,奴婢愿为督公赴汤蹈火,不论督公要奴婢做什么,奴婢都愿意......”女子深深地磕了个头,泪水落在石道上,洇开一小片深灰,当真像是偶然被人拂落在地上的柳枝,纤柔又带着南方丰沛的雨水,叫人怜惜。

只可惜这样的柳枝,在温淮序眼中也不过是块朽烂的木头罢了。

他往左偏了偏头,对十六笑道:“定王当真是狠心,这样的美人也下得去手,还不快把人送回定王府,顺道请个医士过去。怎么说定王也象征着皇室颜面,万不可让旁人觉得殷朝皇亲苛待下人。”

“是。”十六依旧绷着一张脸,主子话语刚落,他就上前一步,不由分说地点了青黛的哑穴,见人还欲挣扎,又是一个利落的手刀下去,女子本就柔软的身子更是瘫软在地。

他毫不怜香惜玉地将其扛在肩上,足尖一点,闪身入了林中,似阵风刮过,落叶簌簌,不见其影。

晏绾和德惠公主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打算悄声离开,却见石道上的男人提步走了过来,“戏看完了就走,也不打声招呼?”

晏绾脚步一凝,但因着长公主殿下在身侧,就身份而言,轮不到她开口,于是便也故作乖巧地随着公主殿下转身,行了个尚算有诚意的礼。

头俯下的一瞬间,错过了男人眼底一闪而过的笑意。

纪淑怡并不知这两人私下早已多有往来,只当他们不识,在晏绾耳边轻声道:“这位便是九千岁,你若嫌这称呼太过拘着,只唤督公便是。”

“见过督公。”因着寿宴,晏绾穿着比素日里华贵几分,银狐皮绕着雪白纤细的脖颈,捧着那一张精致的小脸,衬得其眉目温润,玉碾就,雪堆成,的确是个难得的妙人。

只是这低眉顺眼的模样,倒与私下相见时那副张牙舞爪的样子相去甚远,温淮序心中稀罕,背在身后的指尖一摩挲,“这位想必就是晏家六姑娘了,幸会。”

纪淑怡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打转,觉得有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事后一回想才觉出几分味道来。

一向眼高于顶的温淮序何时对人这般和颜悦色,莫说幸会,能分到个眼神都是难得。

“督公今夜能拨冗出席,母后知道了定会高兴。”纪淑怡主动开口道,“前两日本宫入宫请安,母后还念着许久未见督公。”

这话便是客套了,太后与温淮序并不相熟,唯一的交情便是他把她的儿子扶上了皇位。

温淮序的眼神从垂着脑袋、事不关己的少女身上挪开,看向笑靥如花的长公主,略点了点头,眼底不带情绪,“特备了份厚礼,自然要亲自送来。”

纪淑怡犹豫了一下,见四周无人,晏绾又是个信得过的,便转而提起了另一件事,“今日早膳时,安王入宫请安......”

晏绾一听这话头不对,正准备福礼告退,就听男人开口道:“无妨,不是什么要紧事。”

纪淑怡一顿,心里的怪异感更重,但又来不及细究,只继续道:“本宫听御前的人说,原本兄弟俩还有说有笑的,安王不知提了什么有关定王的事情,陛下便雷霆震怒,还砸坏了一樽青白玉抱月瓶。”

温淮序神色不变,知道长公主这是想探口风,“陛下本就为国事烦忧,若身为手足却不能使其安心,那便是莫大的罪过。”

短短几句话下来,晏绾心里已经有了不少念头,她虽不在朝堂,但政局变动向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为商人若是连起码的敏锐都没有,那真不适合吃这碗饭。

因此此次入京,事无巨细,但凡入耳的,她都会分外留心着些,说不准将来就有了用途。

譬如现在,她心中也知晓,这是九千岁有意让自己在旁听着。

德惠公主见其不欲多说,也就识趣地不再追问,爽快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寿宴快开始了,本宫就先领着晏家姑娘入席了,督公自便。”

温淮序颔首,虽未立刻转身离去,但微凉的眼神仅仅在她身上一划而过,没有多做停留。

*

申时过半,殿内琉璃宫灯溢彩高照,凤管声和,舞姬水袖飘摇,身姿婀娜,人影憧憧。

虽为贺寿,但只是家宴,除开晏绾这个尚算外人的商户女以及权势滔天的九千岁外,别的倒都是些沾亲带故的皇亲贵胄。

晏绾的座位被安排在德惠公主身侧,虽于理不合,但也无人去计较这么点小事,毕竟今夜寿宴,人心浮动,与会者面上喜气洋洋,其实大都心思各异。

早到者与周围人谈笑风生,酒水点心如流水般上桌,众人方觉垂暮,猛听得一声银铃响,后头跟着尖细的嗓音:“太后娘娘驾到,皇上驾到。”

席间叮铃哐啷一阵,众人皆手忙脚乱地跪伏在地,“太后娘娘金安,陛下圣安。”

纪晔一身明黄色的衮服,面带笑意地将太后搀入首座,而后大手一挥,“平身,今日家宴,不需拘礼。”而后坐在了太后身侧。

皇上说不拘礼,下头的人哪敢真的不拘礼,又是一阵谢恩,才稀稀落落地起身归座。

这还是晏绾第一次见到太后,虽已至中年,但保养得宜,除去眼角细细的纹路外几乎看不出什么岁月的痕迹。

一身金黄色龙纹女袍,外罩蓝缎地绣金龙纹朝褂,脖子上只一串成色极好的东珠,虽端庄体面,但也出乎意料的素净。

她的眼神在下头一扫,笑着开口,“淮序可又是迟到了。”

淮序说的便是当朝九千岁,除去太后外,无人敢这般称呼,因此堂上众人各个低眉敛目,任他是什么皇亲国戚,在实打实的权势面前也不过是名头好听些罢了。

纪晔的手在两侧的方枕上拍了拍,“他不拘惯了,何人能约束得了他?母后不必挂心,随他何时来吧。”

太后嘴角的笑容稍微一僵,又很快遮掩过去,笑言:“是了,许久不见,倒忘了他的性子,既如此,那咱们便先开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