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见苏清溪看见自己了,苏清泉倒也不扭捏,主动走了过来,并一上来就笃定道:“苏清海和苏清江报名这事,是你捣的鬼吧。”
苏清溪耸耸肩,没承认也没否认。
“你不说我也知道。毕竟那段时间我们都在姥家,家里除了爸妈,就只有你能拿到户口本,也只有你会替他们俩报名去那种地方。”说到这,苏清泉冷笑一声,“你倒是办了件好事!”
苏清泉没打算叙旧,她和苏清溪这个亲妹妹之间从前没话聊现在也一样,只是想到她们俩在今天这件事上立场是一致的,她又看见自己了,不说两句,倒显得自己怯了。
“我让我丈夫……”苏清泉顿了顿,看了眼手里的菜篮子,“我丈夫,就是爸妈替你选的那位黄主任。”
苏清泉:“我让他给大哥二哥他们俩换了个地方,一个去黄土高坡住窑洞,一个去滇南挖蘑菇,到时候爸妈就算想看他们,都得分开行动。”
“这俩地方你选的不错。”苏清溪满意地点头,并学着苏清泉刚才的语气,笃定道,“知青办的人是你找来的吧。”
苏清泉笑了笑,没承认也没否认。
只是笑过之后,她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被簇拥在人群中“激动”得抱头痛哭的苏卫国和陈庆梅:“我刚听聚过来的人说,爸妈他们要去支援三线了,那地方在大西南,他们俩要是想去看大哥二哥,倒是比在四九城要近些。”
“那他们应该挺乐意去支援三线的。”苏清溪也往人群中看了一眼,语气真诚地说道,“爸妈都最爱出风头了,这下好了,他们不光能跟着大哥二哥一起被登上咱们市日报,还能上厂里的宣传报,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苏清泉:“……”
“怎么,我说错了?”
“没,只是觉得,你这样也挺好的。”
苏清泉沉默片刻,突然冒出来一句:“咱们两清了。”
说完,她不等苏清溪回答,转身走了。
苏清溪没说话,只对着她的背影挥了挥手,就当是告别。
何晏一直没吭声,直到苏清泉离开,他才忍不住开口:“小溪,你三姐她……”他想问挺多,但想来想去,只捡了个没那么敏感的问,“她说的两清……”
“两清的意思,就是我俩以后谁都不欠谁的了。”
苏清溪没有过多解释,只说了这么一句后,提都没提苏卫国和陈庆梅一句,也根本没往他们那边瞅,只一屁股坐在了车后座,嘴里喊饿道:“咱们快出发去国营饭店吧——去晚了锅包肉该卖没了!”
一听苏清溪说饿了,何晏连忙将刚才的话题抛之脑后,再次猛蹬出发。
中午的太阳晒得人浑身暖洋洋的。
两个人像来时那样有说有笑地骑着车,直到将筒子楼远远地甩在阳光找不到的地方,却仍能听见他们一路欢歌。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在关于老苏家的新闻报道终于被市日报印刷出来的时候,当事人已经在出发去支援三线和插队下乡的路上了。
但这并不影响街头巷尾关注并讨论这件事。
四合院的人也看到了报纸,一大早,赶在上班之前,都聚在前院看报纸。
不为别的,就为院里唯一订了市日报的人,是罗中海。
罗中海首先看完报纸,忍不住挑刺儿:“我觉得这报纸写得有问题,凭啥这家的俩小子下乡就能上报纸,我还就一个闺女呢,我不也让她下乡了吗,怎么不给我家小翠来个大红花戴呢 ”
李大姐这人疼闺女,最瞧不上罗中海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故意高声道:“要不这家人能上报纸呢!人家不光舍得叫儿子下乡,连自己也是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出发去支援三线了!这觉悟,咱可真比不了!”
“是啊,咱院里有这觉悟的,也就是老罗你了!谁不知道你是啥样人,不行叫咱院里人都帮你去咱厂里领导说说,保准能给你个大红花戴,到时候不光我们能在报纸上看见你照片,连你家小翠都能看见,这说出去,多骄傲啊!”
说这话的,是帮何晏织毛衣的郑大妈,她家没儿子只有仨闺女,平时没少被罗中海这有儿子的人讽刺是绝户头。如今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她可不会把话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我……”罗中海被挤兑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不去怕被有心人传到领导耳朵里觉得他是不愿意吃苦,说去他更怕被领导知道真给他调去三线。
正在这时候,就听见一阵车轱辘响中,还夹杂着小皮鞋咯哒咯哒走过来的声音。
众人下意识回头看——
是何晏,和他从嫁进来就不爱出门的媳妇苏清溪。
罗中海正愁没人解围呢,看见这两口子过来,便想祸水东引,抖搂着手里的报纸道:“小何,上班去啊!看没看今天的市日报?”
何晏瞥了一眼报纸上的人像照片,点了点头,继续同他身边跟院里人连声招呼都不打一声的苏清溪并肩往院外走,显然是不太想搭理罗中海。
这让罗中海有点挂不住脸。
他有心想说两句,可一想到苏清溪刚嫁进来没俩月,就把自己亲婆婆一家连盆端出院儿的彪悍行为,罗中海又有点怂,可心里头又憋气。
纠结之下,他话锋一转道:“要说起这思想觉悟,还得是方老蔫他大闺女!这文秀是个主意正的,为了不当知青,连自己的婚事都能豁出去!也幸好咱们院只出了方文秀这一个思想不积极的人,又有我家小翠这样积极报名的知青在,不然咱们院也得出名!”
“回头我得把这报纸给我家小翠寄过去,让她在乡下也要保持学习,尤其是要学习这位苏师傅一家的觉悟与精神!”
罗中海将报纸卷好,又假模假式地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哎呦,到上班点了,我也得赶紧出发去厂子了,今天可是这个月的第一天工作日,去晚了可就不算全勤了!”
说完,罗中海推着自行车准备去上班,路过何晏和苏清溪的时候,还不忘惊呼道:“小何?你这怎么还跟你媳妇慢悠悠走呢,这再不快点,可就该迟到了!作为新时代的工人,咱们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小情小爱上面,必须要抓紧生产,为厂做贡献!”
罗中海这从刚才就开始自导自演、自说自话的行为,真是行云流水,让人心生佩服。
苏清溪都忍不住对他另眼相看,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罗大爷,我从前总听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话,现在看来,三个女人都比不上您一个人的演技!怪不得在罗小翠同志即将出发插队那天,您全家人都能爆发出那么惊人的嗓音,连其他院的人都过来围观呢——”
“现在看来,都是您言传身教得好啊!”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个戏精,你全家都是戏精!
罗中海:“……”
从院里陆续出来上班的人听到这话都没憋住乐出了声,毕竟老罗在出发插队那天是真演了场大戏,让院里人看足了热闹与笑话。
“你……你们……”罗中海被气得脸是红了又紫、紫了又青,哆嗦着手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苏清溪被对方拿手指点着也不生气,还是那副温温柔柔的样子,但开口即暴击:“哎呀,阿晏都怪你磨磨蹭蹭,这都几点了,咱们赶紧出发吧!”
“毕竟今天可是我——
“第一天!去厂宣传科!报道!的日子!”
罗中海:“!!!”
院里众人:“!!!”
……
还没等罗中海表示震惊,刚还在一旁看罗中海热闹的李大姐先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你不是没有工作吗?为什么能去宣传科报道?!轧钢厂什么时候招的工!!!”
是啊,院里人都知道苏清溪就是因为没有工作也不想下乡插队才选择嫁给何晏的,更清楚厂里根本没有招工的意思,何晏也不可能也没那个人脉能帮她直接进到厂里以“关系户聚集地”著称的宣传科。
所以……
她是怎么进的宣传科?
看着苏清溪哪怕是故意显摆时都仍旧好看得不得了的模样,大伙儿心思各异却又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何晏……的脑瓜顶。
那里,不会是绿了吧?
大伙儿互相挤咕眼儿,摆明了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比起其他人的胡乱猜测和暗自揣度,李大姐反而是想法最简单的,就是搞清楚苏清溪这个工作是怎么疏通到位,看看有没有可借鉴的地方。
毕竟,她为了能把闺女留在城里并有个地方住,已经把手里的临时工名额给了刘建平,他俩孩子都有班上了,可自己亲闺女庆兰却还是个待业青年!
要是有办法能给闺女找个工作,都别说是宣传科,哪怕是个临时工,也比在家里天天闷白脸强!
李大姐快速从人群中挤出来,都顾不上自己要迟到这事,直接冲到苏清溪跟前,连声问道:“小苏,这轧钢厂里到底是什么时候放出来的招工信息?你刘大哥咋从来没给我说过的呢?!这宣传科招人都啥要求,我家庆兰也读了一年多高中,她有高中毕业证!”
虽然有些冒犯,但也是爱子心切,能理解。
但可惜,她得到工作的原因,李大姐这辈子也学不来,所以她还是给对方一个善意的谎言吧——
苏清溪:“李大姐,不是我不想帮您,主要是我能进轧钢厂宣传科,走的不是公开招工的路子,我这是上头领导直接给安排的。”
众人:“???”
不是,你就这么大剌剌地把自己是个空降兵的事说出来了?一点点都不遮掩的吗?
李大姐也没想到苏清溪会这么实诚,这让她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对方:“不是小苏你,你就这么……说出来……不怕,被人举报吗?”
“说这个怎么了,又为什么会被举报呢?”苏清溪一脸单纯地反问。
罗中海抓准机会跳了出来,一副“终于抓到你小辫子”的样子,正义凛然地指责道:“因为你这份工作来得不正当——”
“罗大爷!”
苏清溪厉声打断了罗中海还想继续给自己扣帽子的行为,一脸委屈且不认同地说道:“您怎么能随随便便污蔑人呢!什么叫我这份工作来得不正当?我堂堂正正做人,有什么不正当的!倒是您,我也没有得罪您的地方,您怎么就非要和我过不去,还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我呢?!”
“大伙儿都在这听着呢,是你自己亲口说你能进宣传科不是靠正规途径!”罗中海差点被这理直气壮的态度给气掀个儿,气急败坏地说道,“你既然说你没参加招工考试就得来这份工作了,那你说说,你跟大伙儿都说说,你的工作到底是怎么来的!”
——就等你问这个了!
苏清溪控诉地看向罗中海,一副“我本想低调都是你逼我没办法继续低调”的样子,愤愤地指着他手里卷起来的报纸:
“我的工作,是我爸妈和我俩哥哥用他们支援三线、支援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替我争取到的!”
老苏一家人:“???”
这事我们怎么不知道?!
------
周五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