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江湖都以为我下了情蛊 > 第20章 与子同舟

全江湖都以为我下了情蛊 第20章 与子同舟

作者:缥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19:08:10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章

虽说男女大防,但青归玉谙熟医理,更兼不是傻子,如何不知沈镌声此刻心中想要些什么。

且不说报答七年前的救命之恩,这位金声公子一边利用她的医者仁心,一边用毒计暗害。

他步步紧追,逼她治自己的寒毒,不惜卷入了如此多人,甚至还要装作天神下凡似地暗示自己能拯救她于水火。

此时被她制住,居然还泛起了这般不堪的**。

她的竹笛依然抵着沈镌声的咽喉,左手扬起,啪的一声脆响,狠狠甩了他一个耳光。

青年双手停在空中,原本苍白的面颊上迅速生起一片红肿,清晰的掌印在他那张俊美的脸上格外明显。

“沈镌声,你当真是个畜生。”

她气极反笑,心中余怒未消,反手又是一个耳光重重地扇了上去。

沈镌声不避不让,这下她完全没有留力,打得他嘴角溢出一丝鲜血。那抹鲜红映上他此时眼梢妍亮的赤色针痕,在苍白的唇边显得十分刺目。

“我当初怎么救了你这种人?”

她忆起昔日药庐里那个安静地忍受寒毒折磨的少年。

那个少年,虽然病骨支离,面容苍白,却清淡而纯粹。与如今她眼前这个满腹算计、心思下流的男子判若两人。

心里有些空荡,又转而落下些悲凉。

于是收起竹笛,从他身上翻身而起,远离了他衣袍间混杂了血腥味的冰冷苦香。

“沈公子的好意,还是自己好好收着吧。”青衫女郎挺直身躯,站在房间中央,翠竹笛轻轻一转,掩在身后,

“我的事,我自己能解决。”

沈镌声慢慢坐了起来,靠在床旁帷边,被帐幔遮住了些神色。

他抬起覆满金色丝线的手,缓缓地将嘴角的鲜血拭去。

那被身躯压着的晶丝由他的动作牵起,又随后从他衣裾上滑落,在窗棂透露的月色下映照着星星点点颤动的明光。

“青姑娘……”他低声唤道,手指紧紧攥住心口那三根悬命针的位置,声音沙哑低沉。

青归玉转过身,伸出一只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沈镌声,你我之间,大可不必装模做样,”

她的语气冷淡,用翠竹笛轻轻点了点他手腕上被封穴的针芒,目光掠过一旁缠绕的金丝,

“——你现下寒功被封,寒毒并未发作。我清楚的很。”

她的竹笛转而指向他红肿的脸颊,“至于这个,对你来说,也算不得什么疼痛。”

沈镌声自少年起就寒毒蚀骨,痛觉浅淡,他曾亲口告知,她又不是不再记得。

她缓缓蹲下身子,与他的视线平齐,目光明亮,

“我每救一人,你就要杀一人?那些被你杀的人,可比你疼痛多了。”

青归玉站起身来,不再看他,转身就要离开。

“我杀的人,都是非杀不可。”沈镌声在她身后开口,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她停下脚步,回过头,目光冷冷地扫向这玄衣的青年。

“此处自有应死之人充数,我为何要多费手段去杀旁人?”他一字一句的,平静地说。

青归玉沉吟片刻。

一步十策,见微隙则必乘。这确实是江湖中天机谋主的筹画方式。

她握着手中翠竹笛,仔细审视着他,沉默不语。

“如果青姑娘愿意与我同去一趟漕帮总坛,”

金声公子一只手撑着床边,另一只手紧紧攥住腕上垂落的晶丝,

“那些河上浮尸之事,我可以解释给姑娘看。”

她轻轻点了点竹笛,对他展颜一笑,“多谢提醒。但我自己独自查探也无妨。”语气却有些冰冷,

“恐怕比和公子同行还更安心些。”

青归玉说完,竹笛一扬,转身踏出门扉。

就在她跨出门槛的瞬间,身后传来沈镌声剧烈的咳嗽声,仿佛要将心肺都咳出来一般。

“如果我说,姑娘的同门师兄妹,”他用手掩住口,努力制住呛咳,显出了点压抑的声音,

“此时也在漕帮某处呢?”

青归玉心中暗自惊讶,细细回想这几日在渝州城附近见过的药王谷弟子,屈指算来,也不过执法堂的李莫二使、慕容晴和陆归衍,总共只得四人。

慕容晴出身渝州望族,漕帮应不会轻易找上她。

而陆归衍送李归乘,莫归笙二人回谷的路上,难道出了什么岔子?

想到此处,青归玉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她本就生性容易为他人忧心,更何况这让她怀念了七年的师门,她实在不愿它有任何闪失。

于是出而复返。她走到沈镌声身前,手中的翠竹笛微微抖动,问他,

“在何处?”

“青姑娘,与我一起。”

沈镌声平静地回答,抬起头,直视她。方才的剧烈咳嗽使得他双眼周围染上一抹淡淡的红晕,眉梢的朱砂针痕殷殷似血,衬得他神色愈发深沉。

“告诉我。”

她拈出两根金针,对着他比划了一下,冷冷地说,“否则公子这最后三成功力,怕是也不能要了——是不是我师兄他们出了事?”

沈镌声猛地转过头,垂落的发丝被扯得动了起来,他轻笑一声,声音几乎带着些微的颤抖,

“不去看看,谁又知道呢。”

*

暮春时节,江上行船,舢板上依旧透着一股湿冷。

青归玉站在船头,青衫被风掀起,衣袂翻飞。她转过身,手持竹笛挑开帘子,看向里面坐着的沈镌声。

船过水面,四处波光粼粼。

天机阁掌控十二水路,沿江上下河口,哪里没有他们船舫?

但沈镌声却一概不用,只与她租了条不大不小的船只,溯流而上,朝漕帮总坛处行去。

临上船前,倒是看见他向嘲风,蒲牢交代什么。

那二人面色凝重,尤其称作蒲牢的少年看起来十分谨慎,口中不停地说着,似乎问了许多问题。

远远看见沈镌声的玄色衣袖在风中轻展,手腕上缚着的金线在阳光下隐耀。

他伸出一根苍白而纤长的手指,指尖在另一只手掌心中缓缓划了个圈,随后向外轻轻一点。

两人就向他低下头,行了个礼。

青归玉隐隐有些不安,但是金声公子那阁中内务,她倒也不想掺合进去。

这几日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陆归衍所言非虚——天机阁九层连楼,勾连险恶,其中之事,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药王谷深居北方。点苍派毗邻渝州。

漕帮总坛从州城望东,渡江可至。

但天机阁本处何在?她盘算了一盘算,竟好像从未听人说起。

打从心底里有些好奇,只是谁都明白,这是不能探听之事。

沈镌声见她挑开珠帘子,微笑着站起身走来,金线长拂,随着他的衣袖摆动。

青归玉抱着翠竹笛,目光落在他手上垂下的晶丝上,那些纤细的丝线在阳光下绍绍缭缭,其中几缕被江风吹起,危险而哀婉地凌空划过。

心中不禁感慨世事无常。前几日初见沈镌声时,他站在江面上,与她隔江相峙。那时她第一眼还曾被这昔日少年长成后的风姿所慑,觉得他恰如阁中帝子,淡漠而疏离。

怎么就变成这种人了呢,是因为黄帝续命针的原因么?她在心里发笑,又为自己感到难过。

江水东流,船下细浪声似是在低语,又似是在嘲弄,仿佛在说这世间的一切,终究如这江水般,无法停留,无法掌控。

沈镌声站在离她几步的地方,定定的看着她,忽然开口,语气有些突兀,

“你在想什么?”

青归玉转过头,反问他,“你不是料事如神,能掐会算?还会看星象?”

他却意外地一改平日从容的态度,眉头微皱,苦笑道,

“我的卜卦……十卦九不准。因此后来就不算了。”

此时,船身微微一晃,水底下似有暗涌的浪头。

船舱后面,船家朝沈镌声喊道,

“江上风大,前头有些急流,公子还是带夫人进舱去罢!若是落了水,到时候可算谁的?”

沈镌声盈盈一笑,朝她摊开两手,指间的金色丝线在阳光下闪着明媚的亮光。

他俯下头,眼帘低垂。语气温和,却仍带着几分调侃:

“夫人,先进舱罢。”

青归玉有些尴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沈镌声抬起头,眼角显出一抹淡淡的红色,语气愈发柔和:

“夫人如果还在生我的气,那么在里头,做郎君的可以离得远些。”

显然若是不走,他还会继续说些令人尴尬的话。青归玉无奈地扶了扶额头,快走几步,抢先走下船舱去。

就在这时,近处驶过一条大型船只,船上高悬着漕帮的绣旗。

沈镌声牵起船帐,微笑着转过头,指了指那船,

“漕帮的船。不如看看有什么差处。”

青归玉听他说得蹊跷,想起他之前提到的药王谷弟子,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和药王谷有关么?”她细细看了看,却不觉有什么异常,“与师兄他们有关?”

沈镌声微笑着,却没显出半点愉快的样子,

“你那师兄藏头露尾,”他的声音倒当真冷淡疏离起来,

“与他相比,我都算赤诚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