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皇宫独宠太子妃 > 第2章 第 2 章

全皇宫独宠太子妃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江若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9:56:19 来源:文学城

施停月这一招叫擒贼先擒王。

她肚子饿得咕咕叫,需要中场休息补给一下,不想再跟这些人纠缠,便转过头对车夫喊道:“大哥,我包袱里还剩一个烧饼,劳烦你拿给我。”

车夫被方才的场面惊掉了下巴,楞在原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施停月再喊一声:“大哥!”

他才晃着麻木的双腿爬进车厢找烧饼。他心里想着,这回可真是碰上个姑奶奶,竟然打伤了贵公子,往后他这赶车的生意怕是做不了了。

唉……车夫只能暗暗叹口气。

眼下最痛不欲生者非陆从礼莫属。

只见他整个人像受了惊的虾一样缩着身子,两只手拼命捂着下方,脸上极度痛苦扭曲,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他的手下们见此情景,顾不得各自伤痛,纷纷蹿到他身边,叫嚷着:“公子,公子……你怎么样……”

这可是忠义伯爵府唯一的嫡子啊,万一有个好歹,家中老爷和夫人饶不了他们。

陆从礼眉头拧成了结,露出凶狠的目光看向施停月:“敢对本公子下此毒手,你等着……”

“来人……将他们围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瘸了腿、受了伤的下人们只得围成圈,勉强把施停月和车夫困在里面。

施停月一边吃着烧饼,一边靠在车头同陆从礼搭讪:“我不过用了三分力,你便痛成这副模样,未免太虚了吧。”

陆从礼受了奇耻大辱,今日不报此仇枉为人。他早已暗派了人回去报信,不多时陆家的弓箭手便已藏身于附近,只等他一声令下。

所以此刻,对于施停月若无其事的表情,他看都不看一眼。

这丫头待会就要身首异处。

沈青砚身居高处,察觉到各处摊子上悄悄多出来的身影,暗道不好,陆家这个小子果然不是吃素的。

为了一只蟋蟀,要杀两条人命,荒唐至极。

明枪容易躲,可这暗箭最难防。

姓施的姑娘虽然出手有些重,但似乎涉世未深,瞧她不以为然的模样,看来对身边的潜在危险毫不知情。

无法,救人一名胜造七级浮屠,沈青砚只好向楼下走去。

一个烧饼下肚,施停月打了个饱嗝,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到大伯家,不知道有没有准备好饭菜招待她。

眼见被困住,这个麻烦好像越来越大了。

她擦了擦嘴角,摸了摸腰间的软剑,还在,待会就要辛苦这位老兄大战一场。

“那就让你做个饱死鬼。”陆从礼蔑视她一眼,右手一挥,“放箭!”

一支支利箭搭在弯弓上,锋利的箭尖皆瞄向施停月,似乎马上就要将她射成一面筛子。

她的手指摸向软剑,随时准备抽出。

“且慢!”

从酒楼疾步而来的沈青砚高声喝止。

他风姿朗朗,如明月高悬,施停月长于深山,从未见过这般气度的男子,同眼前那些与她为敌的腌臜小人简直云泥之别。

她尚未看清他的脸,他便径直向陆从礼走去了。

“陆公子何必如此大动干戈。”沈青砚望了一眼“黑罗刹”的尸体,“为了一只蟋蟀而当街杀人,恐怕于忠义伯爵府名声有损。”

陆从礼原本布满愤怒的双眼一瞬间变得呆滞,嘴唇轻微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看见了一张有过一面之缘的脸。

这张脸的主人光风霁月,乃天之骄子。

“太……”,待陆从礼反应过来,刻意将腰压得更低,正欲跪拜行礼。

沈青砚轻轻摇头,示意不用行礼。

在京城生活得久了,陆从礼对上位者察言观色的能力乃一流,自然领悟沈青砚的意思。他即刻换了一副极尽谄媚讨好的嘴脸,恭维道:“是在下行事鲁莽,实在失礼叫您看笑话。”说着便指挥手下人,“都撤下,都撤下……”

有手下伸出脑袋不解地问:“公子,您当真就这么放过他们?”

“少废话,都给我滚回家去。”

“是……”,伯爵府下人一个个缩着脖子撤回武器,不敢再多说一句。

陆从礼正想随着下人一块开溜,沈青砚却叫住了他。

“陆公子不想知道你的蟋蟀为何会死于车轮之下吗?”

陆从礼的脚步顿住。

沈青砚侧过脸,扫视了一眼远处的人群,将目光落在京城知府之子李洵身上:“不如请李洵公子好好跟你细说一番。”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他在二楼时,便看见李洵趁众人不注意,将那“黑罗刹”一袖子甩飞,好巧不巧正好撞上施停月的马车,她和车夫就这样背上了黑锅。

陆从礼狠狠挖了李洵一眼,只“哼”了一声,便带着手下人灰溜溜离开。

李洵做了亏心事,很快也闪离了人群,不见了踪影。

正准备大打一场的施停月看见现在这局面,一时摸不着头脑,姓陆的竟然就这样走了?

她同车夫相视一眼,两人皆是一副困惑的模样。

看来这位清贵自许的公子,是比陆从礼更厉害的角色。这样的人,哪里是她能猜得透的。

想着人家既救了她,好歹要道一声谢。

施停月上前几步,朗声道:“多谢这位壮士解围,不知如何称呼?改日我好登门道谢。”

壮士?沈青砚皱了皱眉,可从来没有人这样称呼他。

沈青砚没有回头,始终背对着她,这样出手不知轻重的姑娘他可不想结交,满京城的闺秀没有谁像她一样,打架就算了,竟然专挑别人命门下手,说起来也不怨陆从礼发狠。

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最好再也别见着。

他语气淡淡:“道谢就不必了。”

正欲抬脚走时,想起来叮嘱一句:“陆家不是好惹的,此事恐怕不会善了,你还是出城避避风头为好。”

说罢就往永正街东头走去。

施停月看着他的身影,随口问了车夫一句:“那东边住的什么人家?”

车夫是土生土长的京郊人士,自然知道永正街的最东边是什么地方。那是大靖最尊贵的所在,是世间权力最高者的住所,只是这些……跟他们平民百姓没有关系,跟施姑娘当然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他只是讪讪地笑笑,并未回答。

二人继续赶路,车夫要将姑娘送到酉阳巷口,那里会有主家来接人。

这一程不算远,车夫已在心里有了打算,得罪了权贵,这城里的生意是不敢做了,最好还是到外乡亲戚处躲一躲,过个三年五载再说。

*

酉阳巷口,迎风飘着酒肆的旗帜,林立着大大小小的酒坊、客栈、药铺、布庄……虽不及永正街繁华,却别有人间烟火气息。

这里的屋舍较为低矮,均是青砖琉璃瓦所盖,想来不是富贵之地,但也比寻常人家好上许多倍。

“姑娘,接你的人到了。”车夫跳下马车,对着车内喊了一声。

施停月掀帘而出,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包裹,没有了烧饼的重量,显得更轻。

“想必你就是停月妹妹吧。”巷口一名穿着淡紫色家常对襟长袍的年轻男子急步迎上前来,憨厚的脸上挂着初见的欣喜,伸手就要接过施停月的包袱。

“听说你要来,我这几日天天都在此等候,生怕错过了。还好接上了,一路来累坏了吧?”

施停月听师父说过,京城的伯父早年丧妻,只留下一子,名叫施远潮,定然就是眼前这位。她也露出盈盈笑意:“停月见过兄长。”

“不必客气,平安到来就好,平安到来就好。”施远潮与这妹妹第一次相见,本有许多话该问候,只是这街边巷口实在不是闲聊之地,他将尾款付给车夫,道了谢,便携施停月往巷子深处走去。

施家在酉阳巷深处,一座两进两出的宅子,宅门前的灯笼上写着大大的“施”字。

一进宅门便是前院,院内左右两侧分别种着两株繁茂的栾树,叶片已泛出微微的金黄色,树顶则挂满红色的果实,瞧着便觉喜庆。

她跟在施远潮身后,过了垂花门,穿过庭院,来到施家待人接客的正厅。

“爹,妹妹来啦!”施远潮兴奋地朝厅内喊。

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的施敬听到儿子的声音,立即上前相迎。他面上激动,慈善的目光一开始便落到施停月身上。

小闺女袅袅而立,眉目清朗,性情洒脱,身上颇有些当年她娘亲的影子。

“好,好,咱们家月儿都长这么大了……让伯父好好瞧瞧……”,施敬目不转睛看着小侄女,仿佛看到了当年伉俪情深的弟弟弟媳,可惜他们走得早,看不到女儿如今婷婷可人的模样。

不过四十左右的年纪,施敬竟已白了大半头发,背也微驼,作为朝廷礼部员外郎,他过得似乎很是清苦。

他一时失了态,眼眶逐渐发红,眼中竟噙了泪。

十年。

他找了这个孩子十年。无人知晓这些年他是怎么过来的,一次次派人寻找,一次次失望而归,天下之大,他不绝信自己的侄女当真没了。

十年间,他的结发妻子也因病撒手人寰,丢下幼子与他相依为命。他本以为,自己的余生就在不断寻找停月中度过,哪知道这孩子竟然回来了,还长得这么好,比他想象中更好。

看见施敬悲从中来,施停月明白定是想起了往事,她只得轻声安慰:“伯父您切勿伤心,我以后会和兄长一样陪在您身边,再也不离开。”

师父送她出云横山时曾说过,再不必回云横山去了,若有事,师父会亲自来京城寻她。

京城是她的家。

施敬紧紧握着她的双手,沉声回应:“好,好。”

他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此刻却难以表达一二。

“咕嘟咕嘟……”

施停月的肚子又在不争气地喊饿,她只得无奈地冲伯父笑了笑。

施敬对小侄女满心慈爱,立即吩咐道:“老杨,快叫厨房开饭,快快……”

“是,老爷!”老杨是这宅子里的管家,见到施敬心心念念的侄女回来了,也是打心眼里欢喜,很快便帮着厨娘将饭菜端上桌。

施敬不喜铺张,平日里父子俩的吃食都是一荤两素一汤,今天却破例准备了满满一大桌。

香酥鸭子,清蒸肉末蛋,藕粉桂花糕,香煎豆腐,鹿茸菇炖鸽子汤,水晶虾仁,红烧鳜鱼……虽比不上达官贵人家的山珍海味,但比起普通百姓家的吃食已经好上许多。

对于深山长大的施停月来说,更是一桌从未见过的美味佳肴。

她的师父是个只知习武的粗人,哪里会在吃食上花什么心思,因此她多吃些粗茶淡饭,有时甚至摘些野果便能裹腹。

这一桌香气诱人的美食早已将她腹中的馋虫勾出,只等着饱餐一顿。

施远潮怕她怯人,一直亲自给她布菜:“一路舟车劳顿,必然饥饿,可要多吃些。”

“嗯……嗯……”,施停月望着碟中小山一般的菜肴,狼吞虎咽顾不上说话。

“这孩子,慢点吃,小心噎着。”施敬像所有长辈一样,殷殷关切晚辈。他还特意叮嘱厨房备下馄饨,此刻正好端上桌。

施敬用干净的白瓷小碗装了几个馄饨端到侄女面前:“你尝尝。”

施停月接过小碗,她幼时跟着爹娘曾吃过馄饨,记忆里是软软滑滑的,很是鲜美。这么多年过去,她从未忘记这种味道。她欣喜地用汤勺舀了一个小馄饨送到嘴边,轻轻咬上一口,一股熟悉的香味蹿上味蕾:“是菱角馄饨!”

施敬微笑着点点头。

十年前她六岁,尚是依偎在爹娘身边的幼童,那时候娘亲包的一手好菱角馄饨,将菱角白肉剁得碎碎,混上肉末,再拌上小葱和香油,便是最好的馄饨馅料,爹爹和伯父伯母都很爱吃。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伯父还记得。

她口中弥漫的菱角香久久未散,可是这味道……终究不是娘亲亲手做的。

想起娘亲,她吞咽的动作不自觉慢下来,施敬见她若有所思,刚想开口劝她一番,管家老杨却从前院慌张跑进来。

“老爷,宫里来人啦!”

施停月有些惊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