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权臣攻略手册 > 第10章 不测之危

权臣攻略手册 第10章 不测之危

作者:云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7 00:10:04 来源:文学城

“来!”

谢弼对桓权伸-出手,桓权正要扶着岩石向上登的时候,对上谢弼的眼睛,心神微怔,将手递了过去,谢弼一用力,桓权就被拉了上去。

“多谢。”

桓权道了声谢,回头看向了身后的钟雅,将手递了上去,谢弼并没有着急离开,也将手递了过去,两人一用力,钟雅也登了上来。

在高坡之上,可以尽览众山之景,云雾缥缈之中只能隐约可见数十山峰耸立,云海翻滚,旷远寂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日方知如是。”

“好诗!久闻士衡公子文高才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钟雅览此盛景,心中顿时升起一股豪迈旷达之情,正思索着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时,桓权诗句一出,钟雅之觉得轻轻一语便将他此刻的感觉都说尽了。

“昔日圣人言:‘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士衡所言,正是圣人之所道也。”

桓权笑道:

“两位误会了,此诗非我所创,我不过是有感而发,颂前人之诗罢了。”

“哦?是何人?能有这般凌云之气,想来必定也是豪杰一般的人物,只恨不能结交。”

钟雅继续追问,桓权只是道:

“悠悠千古,能留名者何其寥寥,便是《诗三百》能知其名者,又能有几人,叔彦先生又何必穷究其根本呢?”

钟雅明显有些失落,昔日在京都他便听闻桓家二郎博学多识,只恨未能深交,如今有机会同游北地,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尽管只有数月相处,钟雅便已知桓权之博学,诸子百家,经学典籍,奇闻轶事,信手拈来。

这在世家子弟中着实难得,自入仕途之后,钟雅才知朝中多少名士,大多不过是空有其名,像桓权和谢弼这样真正具有才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除了壮丽的风光,桓权最为感兴趣的无疑是古时的碑文,她自幼苦练书法,对于书法也颇有造诣,此刻登览泰山,她自然会被眼前碑文所吸引。

谢弼正在为眼前壮景所惊异,待回过神来,桓权早已跑到了《衡方碑》处。

身心完全沉浸于碑刻之中,完全不闻外界风物,颇有一副“痴相”。

钟雅自然也是瞧见了,拉了拉谢弼的襟袖,两人看着桓权,眼眸中满是笑意。

待到日暮,方才下山。

桓权对两人津津乐道自己对于碑文的体悟,谢弼瞧向桓权,目光柔和下来,对于桓权,谢弼是愈是了解,便愈觉得惊-艳。

无论是才学,还是品行,在世家子弟中,桓权都是时代顶尖的。

几人在泰山停留了有数月的时间,期间几人登览河山,游览古迹,颇有些怀古伤今的感慨。

“圣人之言犹在耳,尧舜之治何其在?”

钟雅幽幽一叹,看着眼前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这里曾是昔日齐国的宫殿,和这个时代许多沽名钓誉的人不一样,钟雅接受的是纯粹的儒生教育,其家学为今文经学,尤其看重现实的杂务。

那些世家子弟所看不起的杂务,不屑去了解的实事,钟雅愿意去了解,愿意去付诸行动。

从表面上看,钟雅和桓权、谢弼是迥然不同的,谢弼、桓权都是精通玄学的人物,谢弼更是善于清谈,不通于俗物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互相欣赏。

钟雅此前不明白一群世家子弟聚集在一起,饮酒服药捉虱清谈到底有何意趣,特别是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牵强附会,有时可谓无趣幼稚到了极点。

可谢弼的出现完全改变了钟雅这种印象,清谈论道也可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上的盛宴,言语、智慧、学识都可以在三言两语中尽皆展现出来,原来不是清谈无趣,而且之前参与清谈的人水平不够。

高超的清谈家,可以在三言两语中就道明事物的本质,而谢弼就是这样的人。

谢弼的学识、谢弼的口才、谢弼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都足以令钟雅折服。

如果说桓权胜在学识渊博,古今中外、奇闻异谈,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那么谢弼就胜在精,他对于老庄研究的透彻,对于儒道两家思想的钻研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最为重要的是,这两人都尚未及冠,年纪轻轻,便已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心性,钟雅不敢想象,这两人日后能取得的成就。

“《道德经》中有一句,我以为将世间之事都道尽了。”

“什么?”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谢弼缓缓道,此刻的他站在的不是自己短短的一生,也不是历史的兴衰罔替,而是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将自己抽离于整个天地苍穹之外,连天地尚且不会久远,更何况是生存于其中的万物呢?

谢弼很早就有着一种虚无的意识,以至于他不以功名为念,甚至觉得世人汲汲于名利的可笑,功名利禄站在道的角度,实在是太过渺小。

谢弼曾对桓权说过:

“他这一生,但求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守朴求真。”

而说这话时,他不过才十六岁而已。

桓权以为这一次游历,或许能够改变谢弼的想法,桓权私心是不希望谢弼小小年纪,就无欲无求的。

她引谢弼为友,欣赏他的才华学识与品行,自幼就希望建立一番功业的,自然不希望谢弼这样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

“又何必求长久呢?我曾听闻‘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谢弼听完陷入了沉思,钟雅本来还因为眼前萧瑟凄凉景象和谢弼的话语而觉得心中郁闷,听完桓权的话,心中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大笑道:

“士衡公子所言极是,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你我又何必执着于那久与不久呢?总不能久,难道你我立刻就不活了不成?”

三人都笑了。

听桓权讲述北地奇异的景色,郑寔不由心生向往,他曾去拜访过北地来的禅师,也从禅师口中知晓过一些北地的事情。

乔昭笑道:

“看来士衡对这位王县令影响还不错了。”

比起北地的风光,乔昭对于他们沿途所遇见的人事更感兴趣,他年少时,也曾四方游历,只是不曾做客北地,因而他很乐意听桓权他们讲述北地的往事。

“孟景公子有奇才,只是可惜了。”

在桓权的口中,北地之游大多是风景的奇胜,谢弼倒是忽然想起了另一桩不好对人言明的旧事,撇过头看向了桓权,桓权眼中淡淡含笑,端起溪流中的双耳漆盏,就盏中清酒一饮而尽。

他们几人离开齐州后,在兖州遇见了赵国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见谢弼一群人是来自南方的汉人,二话不说就直接让人来杀,由于对方人多势众,他们一群人被冲散了。

桓权和谢弼以及斌儿被逼到一处水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三人相继跳入水中,北方胡人擅长凫水的少有,因而只是在岸上射-了几箭,骂了几句脏话,就走了。

谢弼几人都是擅长凫水的,在水中几人朝远处游去,只是游到一半,谢弼发现桓权在往水下沉,于是又折返回来,将桓权不知何时竟然晕了过去,于是带着桓权游到水面上,见四方都是青青野草,并没有人烟,知道赵军一时也找不过来。

就招呼着斌儿一同将桓权抬到岸上去,斌儿见自家主子人事不省,很是着急,摇晃着桓权的身子急得都要哭出来了,谢弼见自己湿-漉-漉的外衣给脱了,露-出玉色的肌肤,然后拍拍斌儿的肩,要对方安静些。

斌儿此刻无意关心谢弼是什么样子,她眼里全是自家主子,尽管因为谢弼的提醒,安静了下来,但目光还是死死盯着桓权。

谢弼抓起桓权的手,为其把脉,当即就皱起了眉头。

“辅嗣公子,我家主子?”

谢弼没有回答,只是抓起桓权的另一只手把脉,眉头皱紧,到底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斌儿将桓权扶起来,道:

“瞧脉象应该是失血过多,只是刚刚在水中,不知道具体细节。”

果然,谢弼在桓权背后的左肩处,发现了一处刀伤,谢弼想起来,这应该是桓权为了救他时拉住他的那一把才被砍中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愧疚。

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了,只是因为被水泡得太久,伤口附近呈现出一片死白,好在刀口并不深,并没有伤及根本。

但谢弼仍然担心,现在正值夏季,桓权的伤口又泡过水,只怕伤口是不易好了,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历来因为刀伤剑伤而死的人都很多。

谢弼当即就要脱掉桓权的衣服,斌儿见状当即就阻止了,警惕地看向谢弼,谢弼解释道:

“士衡是我至交好友,我不会害她的。”

斌儿的目光仍旧怀疑,但还是将桓权的衣服从肩膀上落了下来,谢弼简单地将伤口处理了一下,又因为几人的衣物都打湿了,再加上不久就要日暮,他们也没时间寻找人家借宿,谢弼直接问:

“你会生火不?”

“啊?”

斌儿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谢弼将斌儿点头心下松了口气,能生火,问题就不大。

“你来生火,我去找一些草药来给士衡处理伤口。”

“不是已经处理过了吗?”

谢弼看了斌儿一眼,没有过多解释,转身就去寻找草药去了,斌儿无奈地闭上了嘴。

谢弼回来后火已经生起来了,斌儿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两条鱼正烤着,谢弼不由对这个沉默寡言的长随刮目相看,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为桓权处理伤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