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 > 第48章 太子

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 第48章 太子

作者:天涯无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20:46:41 来源:文学城

两人在亭中说了一会儿,此时被引入花园中的人也越来越多。虽说园中宽敞,不至于拥挤,但众人相见,免不了寒暄问候,周围渐渐喧闹起来,没了刚才那份安静,这园中美景也失去了几分仙意,让人有些兴致缺缺了。

不过好在,赵洵对这些交际完全无动于衷,姜慈在一边看着,觉得他肯定是一早就打算好了,才选的这么个偏僻的位置等着,省得被那些人卷入其中,可就算如此,也不妨碍有些人找上门来。

姜慈正在一边赏景,只听身后传来脚步,一个明亮清澈的声音道:“好久不见了,赵将军……哦,现在应该称呼你为大理寺卿?”

姜慈回头一看,只见来人身着一袭圆领窄袖长袍,上有万里江山暗纹,腰佩金缕带,发饰金玉冠,这一身打扮均是用料讲究,低调华丽,也证明此人身份尊贵。他身后跟着一位侍从,是一位年轻男子,身着青衣,气质儒雅,不像是太监,姜慈不由多看了两眼,那人察觉到视线,也看向姜慈,微微一笑。

那边赵洵见此人,行了一礼,道:“太子殿下。”

太子?

姜慈一听,立刻跟着行了一礼。

太子爽朗一笑,摆摆手,“不必多礼,我知你不想被打扰,不过机会难得,还是过来看看。听说你前阵子受伤了?眼下可好?可需要什么药材?我找人帮你去寻?”

“多谢殿下,已恢复大半。”

“那就好。”太子进入亭中,坐在赵洵对面。

那侍从便站在他身侧,赵洵抬头看了一眼,那侍从对上赵洵目光,也行一礼,道:“见过小侯爷。”

太子在一旁解释道:“这位是文瑞先生,我府上门客。先生文采不凡,诗作极佳,太后喜爱诗文,特邀先生前来助兴。”

赵洵略一点头,算作招呼。

那文瑞先生谦虚道:“不敢不敢,小生只是略通诗词之道,承蒙殿下抬爱。”

“先生莫要谦虚。”太子摆了摆手,简单地寒暄完毕,他这会儿端起茶盏,好像才发现这亭中还有一人,“咦,这位姑娘是……?”

姜慈被他视线一扫,便低头行了一礼,“见过太子殿下。”说完,她老老实实站在赵洵身边。

只听赵洵道:“我府上侍女。”

言简意赅,不愧是赵洵风格,他似乎不愿多提,反倒是让太子来了兴趣。

“你叫什么?”太子看向姜慈问道。

太子也是人精,他知道问赵洵的话八成会被无视,于是也不和赵洵废话,转而看向了姜慈。

有太子的身份在这,姜慈只得道:“阿岚。”

本以为太子简单问两句就结束,谁知太子听罢,即刻惊叹一声,“哦,原来你就是阿岚。”

姜慈愣了一下,心说什么情况?

自己刚到宫中,太子就已经知道了?但她一个丫鬟身份,不至于刚一进宫就被盯上了吧?这宫中难不成还有别的叫阿岚的人吗?

她下意识看了赵洵一眼,赵洵对她摇摇头,转而直接问道:“殿下何意?”

太子道:“哦,方才来时路上,听说二殿下在殿前遇见一个丫鬟,对其十分上心,路上侍从都在传,说这丫鬟叫阿岚。我正奇怪呢,虽说我这皇弟平日里随心所欲,但为了一个丫鬟在殿前这样放肆还是第一次见,不由也有几分好奇,方才失礼了。”

这边两人不知道这一路上是如何传的,想来也不会有多好听,各自神色微变。

虽说宫中盛传流言蜚语,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逃不过三日,定是传得宫中人尽皆知。但在太后殿前发生的事,到这儿也才短短一个时辰都不到,竟然连太子都知道了,姜慈再一次清楚得认识到这宫里传闲话是什么水平,怪不得赵洵刚才要说闲人太多,原来不是气话而是事实。

太子似乎没察觉两人的神情,又接着道:“不过我没想到这阿岚是侯府侍女。”他说着,又将目光转回到赵洵身上,“你一向独来独往,今日却带着侍女前来,想必是……”

他欲言又止,似乎对两人一同前来另有他想。姜慈这会儿才想到,赵洵素来独行,今日却带着侍女进宫,不管这人是阿岚还是谁,这本身就是足够引人注目。若是有心之人,难免不会考虑其中缘由。

太子这一停顿,姜慈不由紧张,心想莫非已经被看出了什么?

只听太子继续道:“想必是你伤得确实不轻,才需要人在旁照顾。一会儿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告诉我便是,我定帮你解决。”

姜慈松了一口气,赵洵在旁道:“多谢殿下好意。”

话说到此,寒暄也寒暄过了,茶也喝了半盏,但宴会还没开始,园中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只听那边不时传来笑声言语,姜慈往那边看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园中,他刚一来到,便有熟人围上前去问候,想不注意都难,亭中几人自然也都看到了。

是刚才那位二皇子来了。

太子本来欲走,一见那边情况,又是出亭的必经之路,他丝毫没犹豫,在走与留之间,选择继续坐在亭中没走。

太子道:“宴席看来还有一阵子才开始,我也不喜热闹,在侯爷这儿在坐一会儿,不打扰吧?”

赵洵一点头,“殿下请便。”

太子也不多言,坐着就是喝茶,他带来的那位门客文瑞亦是不言不语,站在边上似乎是欣赏风景。

旁人无话,赵洵更不会主动攀谈,他只是偶尔看两眼身边的姜慈,姜慈望回来的时候,他神情虽未变,但眼神却柔和了许多,似乎盈着些许安慰,好让姜慈不必那么紧张。

于是,这边亭中一派安静祥和,那边亭外却是热闹一片。姜慈看着这两位皇子,不由在心里将此二人衡量一番。这太子和二皇子虽然都生在皇室,且年纪相仿,但性格、待人上却有着如此天差地别,初次见面,只觉太子为人低调爽朗,二皇子却相当高调有城府,而且依照现场这些人的反应来看,二皇子威信颇高,要不也不会引得这么多人上前攀谈。

姜慈正出神想着,却听太子忽然道:“其实我也有一阵子没讲过二皇弟了。”

他这话没头没尾,赵洵顺着他话往外看了一眼,没接茬。

只听太子继续道:“听说他这阵子忙于军务,前不久奉旨犒劳驻守在西南的军队,才回得京城。”

赵洵还是没应声,别说是他从军中卸任,西南军他本身也并不熟悉。

不过太子却并不在意有没有人答话,好像只是看着眼前的场面有感而发,“据说他这一趟回来,得军中称赞有佳。这些年来,我这位皇弟是越发成材了,京内京外都得了不少支持。”

姜慈听得一愣,心说太子这话是她该听的吗?她再一抬头,只见刚才那位文瑞先生不愧是在太子身边的人,相当有眼力见,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亭外回避,她下意识也要走,却被赵洵抬手拦住了。

姜慈一愣,太子也是一愣,他看向姜慈的眼神也微妙起来。

赵洵忽然说:“我忽然有些不舒服,太医给的药你带着了吗?”

姜慈应了一声,从随身的衣袖里拿出来一个小药瓶,递给赵洵。太子发现原来是为了这事儿,神色不由缓和下来,觉得是自己方才多想了。

赵洵接过药,面不改色道:“殿下方才说到哪儿了?”

太子方才感慨被他打断,这会儿也失了节奏,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只摆了摆手,道:“这些琐事不提也罢,只是看到侯爷便想到几年前,皇弟还年少,便向父皇请命要去军中,但被你否了,他为此难过了好一阵子。”

赵洵并不避讳,答道:“沙场刀枪无眼,皇子尊贵之躯,万一因此受伤,臣担不起。”

他回答的不偏不倚,也符合事实,叫人挑不出毛病。

“侯爷考虑周到。”太子点了点头,下一句却道:“如今几年过去,二皇弟羽翼渐丰,平安归来,我这个当兄长的也深感欣慰。”

这话里有话,姜慈看了赵洵一眼,心想他应该也听出来了,只是面上不动声色,叫对方看不出他反应,自然也猜不到他的想法。姜慈心想,果然这皇子之间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太子看上去老实本分,在内心未必如面上单纯,这会儿在亭中说了这么久的话,恐怕也只有当下这几句是他真正想说的。若真是如此,真叫人不得不佩服他有此耐心,绕了半天,才说出真正想说的。

但赵洵却不接他话,直接沉默不答,饶是对方再有口才也接不上话。太子虽然也有心计,但并非是纠缠之人,见赵洵不想再说,也不强求,便从座位上起身,道:“茶也喝差不多了,我就不多打扰侯爷赏景了,一会儿宴席上再见。”

这边赵洵还未答话,却听另一个声音懒洋洋地响起——

“怎么,太子殿下要走?”

众人一起回头,只见二皇子站在亭前石阶上,一手摇着扇,笑看众人道:“我才刚来你就要走?不一起坐着聊聊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