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雅 > 第3章 003

囚雅 第3章 003

作者:念起平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18:33:01 来源:文学城

天气渐凉,二娘要收集柴火准备过冬。二郎天天给几个大字让她练习,笔划简单倒是与二娘认识的一样,便问二郎借了书来看。

就做老师而言,赵怀释实在不算负责,二娘什么水平一概不知,借书还书,纯属放养。

主子既然愿意见二娘,周启就放心让两人碰面,他还托二娘照看着赵怀释,两人在屋内读书写字,他就去山上砍柴。

他总是避开着人群进山,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砍柴火。

昨晚二娘屋外有个瓦罐一直噔噔撞着什么东西,让她不得入睡,今日精神就有些萎靡。

赵怀释看着眼睛眯成缝的二娘,问她,“昨晚偷油去了?”

二娘两手撑着脸,摇摇头,“睡得不好,现在好困。”

她看的书多有图画,自不是什么经史子集。赵怀释的这些书都是周启寻来的,启蒙读物也少,不是正经书就是打发时间的书。

总之都是成人看的。

二娘渐渐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进入香甜的梦乡。

赵怀释细细打量着她,二娘姓徐,长得不算难看,穿着粗布衣裳,对比京城贵女简直有云泥之别,但胜在单纯素朴,不会让人讨厌。

与她说话时会觉得亲切可亲,眼睛认认真真的看着你。

他觉得若是二娘不愿意去京城做厨娘,给她些钱让她置办些土地,做个地主安稳一生也是不错的。

赵怀释收回心神,拿起书重新开始阅读。

周启将柴火放好,进屋时便看到二娘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主子靠在床头似在休憩,未见他翻动书页。

听到动静,赵怀释抬眼对他摇摇头,让他别发出声音打扰二娘安睡。

一觉睡得脖颈酸痛,口水横流,二娘站起生个懒腰又抹了嘴角,屋外日头西移,她道,“不好,晚饭还未做。”

屋内两双眼睛看过来,二娘少有的面露尴尬,她抓抓脑袋,“昨日睡得不好,今日实在太困了,竟然直接睡着了,希望没有妨碍到你们。”

赵怀释拿着书未开口,周启摆摆手,“二娘,没事,你休息便好,不必拘束。”

二娘身居山野,对大俞朝的男女大防发展动向一概不知,见他这般说便蹦蹦跳跳的回去做晚饭。

唯余主仆二人面面相觑。

赵怀释问周启道,“二娘幼时家中会请先生吗?”

周启摇头,“二娘家贫,我还在时不过启蒙,只教了她一点字,听她说我家走后不久她父母去世,剩她一个人过活,更不可能请先生。”

“你对你这青梅不甚了解啊,你可知她这几日借的书都能阅读。”

周启疑惑道,“难道她自己习得字?”

赵怀释就道,“或许是她天赋异禀。”

这话说得周启更是疑惑,但赵怀释不做解释。

二娘如果听到估计也会疑惑,明明她表现得更喜欢看图,为何还是会被他看穿自己在读书?

大俞朝的繁体字经过前朝的简化,处在二娘认识的繁体简体字之间,有些字实在陌生,但也不会妨碍阅读。

实在是书本少见又贵,二娘很少看书去摄取见识。

晚饭二娘煮了面条,此地白面较少,多是带有些麸皮的粗粮面,做成面条配上炒好的肉末,一碗下肚,浑身暖洋洋的。

周启又给了她一点银钱,让她为冬季屯点粮肉。二娘便在集市上一番采买,卖豆腐的钱好好存起来。

肉和盐是分批屯回来的,一次性买太多会引人注意,做成腌肉挂在厨房用余热熏干。

托隔壁周家的福,二娘这段时间都能吃到荤腥,脸上圆润少许,气色也好看不少。

二娘觉得她父母中有一个是北方来的,所以会在主屋盘上炕,刚来时还不会烧,整个屋子都是烟灰。

现在她熟练的引火烧起炕灶,看房内有没有冒烟,拿泥给糊上。

休整完毕,等待冬季来临时在点燃使用,看到码的整齐的柴火,盘算着今年冬天够不够用,便听见外面有人叫她。

二娘应了声出去一看,是村里的大牛婶,“二娘,我家春花生了个小子,过两日办满月酒,想托你做些豆腐。”

二娘先是恭喜她,“恭喜婶子,没问题,豆腐要什么样的?”

大牛婶便道,“我等会儿运来豆子,做与平常一样就行。”

二娘道,“行,婶子明晚来拿就是,我肯定做好。”

大牛婶立马从家中运来两袋豆子,看起来能有个一百多斤,村里人也女方亲朋顶多摆个二三十桌,每桌用个七八斤豆腐香煎,一斤豆子做个两三斤豆腐,这用料倒是差不多。

二娘将豆子浸泡起来,第二天便开始磨豆浆。二娘取消来每日去看书的活动,周启过来帮她推磨。

一板豆腐出来压制,锅里开煮下一板。

一天下来豆腐摆的整整齐齐,晚间大牛婶便和她丈夫推车来取,大牛叔大牛婶付了多出的豆腐钱,推车回家。

隔壁周家大郎二郎未曾开门查看,甚至自他们回来连灶都未点起过。

二娘笑呵呵的将钱放入匣子,端着饭与周启他们一起吃。

周启问她,“为何牛婶不请你一起去吃满月酒席?”

二娘眨巴着眼有些疑惑,“啊?她请我去我不是还要付个贺喜钱,那这豆腐挣得不都要还回去了。”

周启有些哭笑不得,二娘对村子的人情往来一窍不通,被村民排挤却一无所觉。

虽未去吃席,大牛婶还是送了些菜过来。

农家的席面只能图个新鲜,一两道肉菜都算殷实人家。能算硬菜的倒是这菜油煎豆腐,比得上肉食还量大。

二娘咽了咽口水,和周家兄弟一起分食。

*

周启实在是能干,二娘觉得有他帮衬实在能轻松不少。

今日他在院中劈柴,布衣内肌肉线条流畅,动作干练,二娘欣赏了一番,问他,“周大哥可有娶妻?”

周启差点把腰闪了。

房内的赵怀释一口水喷到地上。

周启停下动作,“二……二娘,我们那娃娃亲只是父母戏言,不能作数的。”

二娘心下了然,“周大哥既然遇到良人,当此事从未存在就是,不必介意。”

周启摆摆手,“倒也不是,就是……”一时难以解释。

二娘又道,“周大哥没看上我也很正常,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我也不会强求,你我保持兄妹的缘分就可。”

此话说得很有佛性又洒脱,周启倒是心下一松,胡乱点点头又开始劈柴,屋内耳聪目明听的一清二楚的赵怀释倒是有了好奇。

*

兄妹事件后两人相处总是有些不得劲,有二娘在,周启连柴都能劈岔了。二娘便经常和赵怀释呆着学习。

他常看书,这些书早就看了好几遍,跟二娘说,“有些书常看常新,囫囵吞枣对待这些书是不可取的。”

于是二娘又拿起翻了一遍的书细读,原来不影响阅读跳过去的生字被她收集起来问赵怀释。

赵怀释记下她问的字,既有生僻字也有启蒙时的字,不知她是从何习得字。

山川游记是二娘看了又看的,还会问周启赵怀释,“此地你们去过吗?书里说得是真的嘛?”云云。

两人都久居皇城,周启顶多是少时上京的路上见闻,还不如此次逃命见识的多,只回复她,“没去过,不知道。”

二娘眼睛亮晶晶的看看书又看看他们,问得烦了,赵怀释捏着她的脸制止她,“别问了。”

周启是不好动手动脚的,兄妹事件后他看到二娘就同手同脚。

赵怀释想着要是他有个妹妹估计也会这样让人烦心。

*

山林叶落知秋,不时有枯黄的叶子被风卷起落到二娘的院子里。院子里有棵梨树,春季开花挂果,秋季采收,冬天开始装柴。

二娘的梨树也能有一笔进项,就是周家回来的时候不巧,结的梨都摘完卖了。

二娘挥舞着扫帚把落叶扫到角落和土拌在一起堆肥,拾了些菜叶喂进鸡笼,又担了恭桶浇好菜园。

问花婶买的几只小鸡,分不清公母。一直笼养着怕它啄菜园的菜,等到稍大些在放出来,公的卖掉,母的留着下蛋。

农闲时节的村庄总是恬静闲适,村里不少人家办喜宴,结亲的、生孩子的、贺寿的,没人来请过二娘,二娘捧着书快乐的很。

喜宴的豆腐的订单就是二娘最大的进项,她算账利落,豆腐又便宜又好吃,不少人愿意在她这订豆腐。

一般赚完这笔钱二娘才会开始囤冬粮,今年因为周启的银钱反倒早早买好了。

今日院门被叩响,二娘以为又是买豆腐的,打开门一看,这不是有名的林媒婆。二娘认识她还是因为自己适婚的阶段她差点踩破二娘的门槛。

来的次数多且被气的连踹门槛。

不过林媒婆认知的适婚年龄实在过于离谱,先是十岁左右讨她做童养媳,后来十三四岁又讨她做新妇,年纪大点又说讨她做续弦。

二娘对她很无语。

二娘盯着她,“林婆婆,你是来订豆腐的吗?”

林媒婆笑得谄媚,“是为你说亲的,余家村余敏官人,进士出身,有钱有地位,这次不算辱没二娘了吧。”

林媒婆:每次被怼得身心舒畅,一年不来上几次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二娘:婉拒了哈

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