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雅 > 第17章 017

囚雅 第17章 017

作者:念起平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6 19:15:29 来源:文学城

二娘的汤底熬好,倒入锅内,点燃炭火煮沸,用筷子夹住肉片放入滚汤中涮熟,又沾上调料送进口中,牛肉不同部位口感不一,皆是非常鲜嫩。

赵怀释点头称赞,“好吃。”

二娘又倒了牛乳红茶给他,“卖牛肉的地方也有些牛乳卖,加入红茶熬煮,非常醇香。”

赵怀释尝了,比羊乳好喝,他道,“二娘喜欢茶叶?”

“喜欢茶叶和奶一起煮,或者水果和茶。”光喝茶她也没那么喜欢。

赵怀释记下,准备在府中找些好茶带给二娘,想到录州一事会需要他出差许久,便有些踌躇。

茶足饭饱,他开口道,“二娘,我过段时间要和老师去出差,或许需要些时日才回来。”

二娘问,“去哪?多久?”

“录州,两月或者更久。”

“你老师为何总是薅着你做事?可是被欺负了?”

赵怀释瞪大眼睛,“你为何这么想,老师很看重我。”

二娘挠挠下巴,“也是有这种可能。那你出差会有补助吗?要不你这些钱拿回去,在录州吃点好的。”

赵怀释拒绝了,“跟着老师吃喝,有补助的。”

二娘低落道,“好吧。”

赵怀释安慰道,“我回来给你带录州的特产和礼物,我会尽快赶回来的。”

二娘看到另一锅的卤味,说道,“我给你带些卤味还有牛肉干回去,路上吃。”接着立马忙碌起来,“在烙点饼皮,路上带着卷些蔬菜吃。”

“还有调味粉,只有盐不好吃。”

她收拾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给赵怀释带回去,两人在小院消磨大半日时光,送别时在门口依依不舍。

直到他身影消失,二娘将门合上。赵怀释的包袱被施行接过,他吩咐道,“我离京时,在京的所有暗卫都要护着二娘。”

施行低头应是。

*

二娘继续在文渊书馆恢复抄书的生活,自从那六百钱的任务圆满完成,她与郭简的关系就亲近了不少。

他给她升级了抄书的内容,还提高了工钱,二娘蹭到的午饭也变得丰盛。

赵怀释会有家书送来,程崖不在,是施行送来的,他说自己商队会接送信业务。信里是风土人情和他的思念,二娘将信放入钱匣子里。

因为赵怀释去得录州,二娘对录州格外关心起来,发现书馆内有人谈论录州的冒名顶替案,太子监察,大理寺和吏部都去了,二娘心想周怀的老师不会是太子党吧。

对太子也添了几分关注。

然后她发现,那些学子对于科举是真的在意啊,毕竟寒窗苦读多年,一朝金榜题名,却被冒名顶替了,那人该多可恶。

学子多是主张严惩的,还有好事之人组织人员,如果太子有轻拿轻放的意思,就游行示威。

二娘瞠目结舌,看来好事之人各朝各代都不缺啊。

然后她就发现,大俞朝虽有科举制度,考上的人和能当官的人却很少是寒门,多是世家大族、勋贵子弟。

也很正常,有钱投入到教育的家庭总会比吃喝都要发愁的家庭更容易出人才。

二娘却有些不快,怎么降低受教育门槛,她用废纸写写画画,发现自己目前能做的有限,比如寒门学子补助、贷款这种,只有国家机器能够达成。

而商家或者同乡的助学奖学金,二娘也无法插足,并且这容易变成结党的纽带。

她脑筋一转,看到手中的纸张,大俞朝现在是不是还未有教辅书系列。想到每种考试如山高的教辅资料,二娘心念一动。

大俞朝的科举也需要一本教辅书。

她草写了一份计划找到郭简,口若悬河的介绍这款产品会有多赚钱,“考试的人最怕自己的资料比不过别人,即使不买也会借来看看内容,就怕差在资料这半口气上。”

“若是我们能请些名家评论破题思路,有能做个状元专题,肯定能火爆,而那些文人墨客又能扬名,一举多得。”

郭简看着那简单的计划书,又看看二娘,“那我要投多少钱进去说动他们,这些状元现在不乏高官,怕是连他家门槛都进不去。”

两人对视,二娘挑挑眉毛,一副你懂得神情。

郭简摸摸下巴,觉得自己该蓄个须了。

“书可以一部一部编撰,第一本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中了进士然后缺钱的士子,再找一些文人中很有名声的大儒,不一定开始就找状元。”

“这些都有赖于文渊书坊的人脉了,我只能提供思路。”

郭简一锤定音,“我给你找资料,你先编撰个样稿。”

二娘手拿计划书,成为了文渊教辅资料系列的主编。

*

郭简还给二娘找了间办公室,二娘挂了个木牌:尔雅主编专用,被郭简收走后又送个了包金边的贴在门口。

一堆又一堆的资料被送到二娘办公室里,二娘才知道大俞不是没有教辅书,而是多为范文、应试技巧或名家著作。

尔雅的科举真题精编,将范文、技巧和名家思考汇聚一本,所以郭简将手里头的科举用书都给她送来。

大俞不考八股文,科举的题目也是出得比较稳,毕竟才历经三朝。前朝鼎盛时期的考题倒是很有些意思,尔雅看得津津有味。

她也锁定了那位前朝穿越人士——卓绝千古、出类拔萃的圣宸贤明皇后纪瑾玉。要知道宸和贤明都是皇帝专用,却给了皇后。

根据史书记载,瑾玉皇后自小不凡,有神童之称,在嫁给太子之前就在治国理政上颇具名望,据说是其父亲倚重的幕僚之一。

不得不说前朝鼎盛时期非常开放,纪瑾玉不仅能够谈论时事还能经商,册封为皇后之后还推行了不少政令,远洋航行的商船带回来很多珍贵物种。

推行高产物种种植,编写了很多农作书籍,二娘如今能吃到与自己记忆中差不多的食物都要感谢她。

她还有一首写给未来的诗,大意是我翻遍之前的史书传记所有书籍没找到你的身影,现在我站在时间的另一端向未来的你呼唤,祝你一切都好,我很想念你。

二娘觉得她是写给自己穿越前的人生,看得眼泪盈盈。

编撰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个部分分为四块,科举例题,考试点解读,范文示例,名家点评。

二娘由近年开始到本朝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中间还穿插一些前朝有趣的考题作为调剂。范文就从资料里选,她打好标记,让郭简给自己找个助理。

都仍给助理抄写,她只用择选就行。

名家点评二娘是取所有书籍的精华,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写就,还特意标注了这个名家的观点取自那本书。

不知道大俞朝版权法规如何,会不会有人来告自己。二娘很慎重的用红笔写道:记得与此书作者沟通。

拿到助理抄得范文,夹进书稿里,一本样稿就完成了。

二娘在书房整整呆了一个月有余,初步整理出了此教辅书的行文脉络,一大叠厚厚的笔稿交给郭简时,二娘真的长舒一口气。

“呐,初稿。”

郭简翻了翻,提了些想法,“有些考题比较久远,你用的名家观点也比较陈旧,不如着人找些大儒将这些范文看了,多写写时兴的点评。”

二娘:你不早说!

二娘面上露出客套的微笑,“您说得对。”

郭简取了合同给她,“我聘你做此书主编,并算你三成分红,卖的越多你分的越多。”

二娘细细看了一下义务部分,每年至少参与编书一本,并且不得有参与其他非文渊书坊的编书行为,二娘指指这点,“商业行为不行,但是公益和为公家编书,你应该管不着吧。”

郭简心想也是,若是尔雅考中功名,去当个大学士为朝廷编书,倒也不能约束她,便道,“改成非文渊书坊的商业编书行为。”

两人商议好合同,愉快签字画押,还送去衙门备案。

郭简说当世名家时评的事情交给他,过段时间拿到后就给二娘,让二娘对她的稿件在优化一些,比较这么厚的书不利于传播。

二娘就先留了近五届的考试题目,将选中的内容细细考究一番,在每个章节结束的版块加入了考生须知,一些应试技巧被放入。

包括春闱注意事项,考生饮食注意,携带物品注意等,这些本是口口相传的事项被她一一添入。

二娘在京城的第一个秋天就与如山高的书籍度过,而赵怀释在录州给她写得家书都收到了她敷衍的回答:已阅。

郭简又拉了一堆人进入编书群,他们针对书籍的内容展开激烈讨论,什么要留什么不能写什么犯法了将禁忌一一排除。

这个团队非常强大,连某两个名家的名字不能出现在同一页都注意到了。

二娘甘拜下风。

赵怀释没能在两个月后回来,一直快到腊月才返京,带着录州学子的敬佩和赞赏,以及京城学子的爱戴。

二娘的书也终于成型,郭简拿到真正的样稿时与二娘对视一笑,看到对方眼下的乌黑,却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本书能改变时代。

文渊书坊的东家和化名尔雅的小娘子对大俞朝的科举制度发动了一场变革,自下而上。

郭简开始加班加点的敦促书坊印刷此书,因为预估到书籍的量很大,而且抄写会提前泄露内容,因为抄写员都是学生,郭简选择雕版然后印刷。

一本有一本泛着墨香的书被送到书库,郭简将文渊书坊对着正门的整排书柜清空,放上这本文渊书坊出版,尔雅主编的《科举考试要诀》。

并在全国各地的文渊书坊上架发售。

该书名字太有吸引力了,让人以为是官方文件,文渊书坊又花大力气推广,一时引得全城轰动,争相传看这本书,尔雅此人名声大噪。

赵怀释回到京城时,这本书就摆在他桌案上,他简要翻了翻,预备着早点回去见二娘,她多封信件都只回已阅,他很生气。

马甲失效倒计时:3

只需一个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0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