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秋水悠悠亦湍湍 > 第60章 想求近途天不遂

秋水悠悠亦湍湍 第60章 想求近途天不遂

作者:今知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18:46:21 来源:文学城

秋水想向圣医学奇幻之法,圣医向她提出条件,“若你能在三个月内学会庿语,我便教你。”

秋水应下了这个要求,便去找了阿寻,要她教她庿语。阿寻倒未拒绝,只是让秋水为她寻一些史书。

秋水道:“不如我们去山下市集逛逛?”

阿寻摇头拒绝了秋水的提议,只是答应可以为她找个山下的向导。秋水不解,便拉着阿寻撒娇让她陪着下山。

阿寻熬她不过便说:“我也不是不曾下山,只是那山下的人见我只觉稀奇。看我那眼神好似见到什么稀罕物,眼神让我甚不舒服。”

秋水笑道,原来不过这事,便劝解道:“我刚上山那几日,怕是这寨中的人来了个八成。人都如此,就爱看个稀奇。你生的美貌,我也愿意多看几眼,你这服饰又十分精致,在人群中确是打眼。不如换了我的衣服,你我再一同下山?”

阿寻先是推脱了一番,可秋水跟在她后面,一声声好姐姐的喊,又换着花样的夸她貌美。一时招架不住,便就答应了。

秋水为她寻了一件翠色衣裳,上有些白色小花。秋水不会挽发髻,便用一玉制莲花冠为她盘发。“你这幅好容貌,倒是可惜我这笨手,不能为你弄个相配的发髻。”

阿寻笑着回到:“那你过几日学了,给我试试?”

秋水叹气道:“我倒是没这手艺,若你有日能见我一位好友。她是绣坊中第一手巧之人,时兴的发髻,她看眼便会了。”

巫姨笑盈盈的从她两身后走来,一脸的赞叹欣赏望着阿寻。啧啧叹了几声后说道:“这汉人服饰到底是显的温婉些。”

阿寻不搭话,拉着秋水便要出门。秋水向巫姨行礼后,便也出门去了。

两人行至山下,来到一街市。虽是不及京师的繁盛,但也别有风情。京师坊市多数铺了石头制的方形地砖。此间坊市乃是铺上了一些碎石子以将道路平整。

京师的街道都是方方正正的,道路也是横平竖直的。此处的街道就如此处的水一般,曲折绵长。因是在一座小山旁而建,时而又要上坡下坡。

秋水与阿寻两人寻了一家高处的酒馆,点了些甜皮鸭,麻辣小炒兔,椒麻鸡。阿寻到是吃的欢喜,秋水不爱这些辣菜。之后只好点了份随处可见的阳春面饱肚。

吃过饭后,便去了一家书店,书店上挂有“知义书坊”的牌子,书坊由一对父女经营。见是两位女子进入书坊,书坊老板便让自己十四的女儿前去接待。

书坊老板的女儿自称名叫锦书,梳着一个小盘发髻,发髻上插一个玉梳,双额各配一支珠玉帘梳。身穿一件粉色直袖衫,配上一件翠绿绣花百迭裙,腰系一根环佩绦带。

一张小脸,生的是个娇弱摸样,鼻若悬胆,唇若点樱。可一双眉眼,却不见柔情,像是寒铁练成的一对长枪,眼神直透透看着你,仿佛要穿过心去。

锦书望着秋水与阿寻说道:“两位娘子是要买些什么书?”

秋水望着锦书道:“我想寻一些记录此地花草的书籍,她要一些史书。”

锦书寻了一套《华阳国志》与《川地百花》交于秋水手上说道:“《华阳国志》是西晋常璩编写,虽是主写一些地理与神话传说,但也写了许多植物的名称与功效。这本《川地百花》作者不详,其中主要记录了一些本地常有的毒草毒花。娘子你可看看是否是你所要寻的书籍。”

为秋水寻了书后,又看向阿寻;“你可是为自己所购书籍?”

见阿寻点头后又问:“你可识字,平日里喜欢看些什么书。”

阿寻怪是不好意思的,“我只是识字,平日里不太看书。”

“会识字已是了不得了,一般私塾以《千字文》为启蒙。但你既只是识字不看书,应是没有指导老师,只是家中有位识字的长辈教授了一些。那我推荐可先看些《春秋》《左传》与《史记》,《左传》中有《春秋》的详细注解,你看懂了这两套书,那再看其他书籍也会简单不少。正巧我家书坊这三套书有名家抄写的全套版本,平时难寻,今日两位娘子到是赶巧了,不如一并买下?”

阿寻点头后,秋水便付了银子,将那些书都买了下来。本是想在逛上一逛,可又觉得这些书太重了,便寻了寨子里今日下山采买的队伍,随着他们一同回去了。

阿寻随意的翻阅了一下《史记》第一册,指着“依鬼神以制义”道:“怎得你们汉人也是以鬼神之说开始治理民众莫?”

秋水望向阿寻所指处笑道:“当然如此,即使是如今也有。有些地域会立一些地仙,用以祈福或是让民众捐款一类。”

阿寻冷笑道:“我倒以为汉人学识长于寨中之人,不用这愚民手段了。”

秋水:“天下民众之多,若不用这愚民手段,除非这天下人身后都有一双眼睛。你到不必较真这个,不是还说了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在这天下人身后未长眼睛之前,愚民便愚民吧,你我不愚就好。”

阿寻又笑她道:“你如何不愚?圣医一些小花招,不久将你哄骗了吗?”

秋水摇头道:“当时确是被唬住了,今日与你下山时,我就已想明了。刚在这《川地百花》上已找到了我要的东西了。”

阿寻怪是惊叹的看着她:“如何说?”

秋水将书递与阿寻:“天仙子,花为淡黄色,花冠开放,有紫色叶脉。此物有致幻镇痛之用。那日见圣医桌上则有此花,就觉得有些怪异,但未细想。后看见我二哥与父亲一同雕刻,心中慌乱,也未来得及细思。昨日收了信件,说我二哥如今生意做的昌荣,不常回家,家里冷清,才反应过来,那画面,不过是我小时所见,而不是此时应有的场景。”

阿寻笑了几声道:“你到是比我想的聪明,你打算拿着这书与圣医对质,让她知道你是个有大才之人,让她直接教授你么?”

秋水摇头道:“如此怎算得大才,我粗略估计得有五六号药材,待我将所有的都查明了,再去寻她,才是好的。”

秋水与阿寻在寨中放药的库中,各种药都去对比闻了去查探了。阿寻又带着秋水去了几处圣医常去的采药山头。

最后折腾了半月,秋水寻到了八种有些相似味道的药材。各种都采了一些拿到圣医面前道:“我大概猜出了有天仙子为主、苦楝树的果子、紫藤花汁、薄荷、人参为辅,再用以玳瑁花与香根草调香。不知我的猜测有几成对?”

圣医望着秋水点头以示赞许:“九成。”

“还有一成是什么?”

圣医带着三分欣赏三分狡黠四分虚假的端庄望着秋水:“还有一成则是最为重要的配比与药物的提炼。还是与之前说好的一样,你若是学会了庿语,我则教你。当然你也可自己用这些药材去试。”

秋水心知既然不能讨巧了,便向圣医行礼后退下了。只好老实的去找阿寻让她继续教她庿语。

阿寻看她此番摸样,甚是不解,“你为何之前不肯老实学庿语?”

秋水叹了一口气道:“我以为能提前学医,学会了便能走了。”

阿寻问道:“你不愿待在这里吗?”

秋水摇头,“并不是如此,只是我太急于求成了。”

阿寻看她如此惆怅,也不知再说些什么,“你今日先好好休息,以你聪明才智,定然会很快学会的。”

秋水轻声应了一声,她抬头望着窗外的月亮,莫名的觉得难受,她知是今日自己着急了,但又无可奈何。既然圣医已如此说了,那便好生学吧。

山中的月总是要亮上一些的,阿寻心中担忧秋水,便去她的房间看了她一眼。秋水已是熟睡了,月光铺在她的脸上,眼角处闪着光点。

山中天凉,见她熟睡,阿寻将她窗户掩上后,便也回房休息去了。

京师中,贺宅。

林娘子在院中看着得宝房间的烛光,得宝正在算着这两年贺记木坊的账本。贺夫人与丫鬟提着食盒进了院中:“她在房中算着账本,你在院中看着她。都累了吧,我给你们都煮了碗羊肉面,吃些东西,肚子饱了,人也舒坦些。”

林娘子点头道:“多谢姐姐了,她这几月勤奋多了,但我也更是忧心了。”

贺夫人叹了口气,三分无奈三分愁的望着林娘子,“当娘的都是如此,先进去瞧瞧她吧。先把脸擦擦,莫让她也愁了。”

贺夫人先是敲门了几声,听得得宝回应,便才推门说道:“是大娘,见你算账辛苦,煮了碗面条给你。”

贺夫人进了房门,将林娘子与得宝招呼到了屋中桌前,端了三碗面条出来:“本想着给你两各煮一碗就好,可这煮着饭,闻着香便饿了。便就煮了三碗,我们三人一同吃了,再各自忙去。”

得宝向贺夫人答谢道:“多谢大娘。”

贺夫人捏着得宝的脸,满是心疼,“这几日,都瘦了,快些吃吧。”

林娘子叹气问得宝:“你可会恨为娘?”

贺夫人啧了一声林娘子,“你平日里聪明伶俐,怎这时节偏说些晦气话。得宝机敏,不至于因些小事就记恨你了。问这些倒不如问她,若那许家二郎不愿入赘,你想寻个什么样的郎君呀?”

《川地百花》:我胡编的一部记录川地的植物书籍,有些有用的药材没找到之前记录的古籍,本想是济安堂的杂记的,但这有点范围太广了不现实。所以胡编了个当地书籍。

天仙子:原产中国北方和西南地区,生于山坡、路旁或河岸沙地,在东北亚、中亚、西南亚、北非和欧洲也有分布。天仙子其叶、根、花、种子入药,性味苦、温,有大毒;具镇痛解痉之功效。主治胃肠痉挛、胃腹作痛、神经痛、咳嗽、哮喘、癫狂,外用治痈肿疗疮、龋齿作痛 。天仙子生于路边灌丛,花形奇特美丽,可开发观赏 。天仙子的种子油可供制肥皂

苦楝树的果子:苦楝树的某些部位(如种子、果实)含有毒素,在某些文化中也有作为致幻植物使用的历史。这些植物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引起幻觉、头晕和意识混乱。

紫藤花汁:紫藤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某些品种的种子被认为具有致幻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毒碱类物质,摄入后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和幻觉。

玳瑁花与香根草:都是一种香料。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出自《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静渊"指的是静默深邃的状态,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冷静和深思。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有清晰的谋略和远见。而"疏通而知事"则表示只有通达事物的本质、理清思路,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运作。

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养材以任地"说明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资源与条件来养成和使用。"载时以象天"则是强调要顺应时势,依照天时和自然规律来行事,体现出与天道合一的思想。

依鬼神以制义

这里的“鬼神”不是指迷信的神灵,而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道德义理的尊重。通过这种理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行动合乎伦理和义理。

治气以教化

"气"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气质,这里的意思是通过教化来引导和调治人的气质,保持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絜诚以祭祀

"絜诚"指的是纯粹的诚心,"祭祀"则是指对祖先和天地的敬仰。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同时也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诚挚。

整体来看,这段话提到了一个治国理政的理想状态,要求领导者在治理国家时要有远见,顺应自然与时势,恪守伦理道德,重视教育与文化的力量,以及保持诚实与敬畏的心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想求近途天不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