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 第3章 羊肉锅子

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第3章 羊肉锅子

作者:竹笋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3 17:31:55 来源:文学城

魏佳氏人好相处,性子略怂,支支吾吾半天愣是没敢反驳。

杜太太不爱吃蔬菜,就爱喝点儿奶茶吃牛羊肉,听闵氏这么说,也夹了一筷子。等吃出来是二媳妇的手艺,顿时奇了,问楚韵:“乡下丫头还有不会做饭的?”

楚韵跟大嫂只相处过一回,也知道这嫂子性子不好,乡下人也有乡下人的土办法,对奸人装憨就行了。

她低头道:“我在乡下日日喂猪,种的粮食好的都卖了,自己倒没怎么吃过,今儿一进厨房,瞧着家里米烂成仓,好多菜都不认识。我说做几个窝窝拌两个大头菜吃,二嫂说不合家里口味,便自己做了。”

几个小孩听到窝窝都皱眉,道:“我不吃窝窝!我不吃窝窝!”

还没吃上呢,杜太太已经心疼得不行了,一想也是,乡下土妞人傻力气大,见过啥世面,让她下厨不是牛嚼牡丹么,没得糟蹋银子,便扭头跟闵氏道:“日后还你们妯娌两个先顶着,等这笨妞学会了再让她掌勺。”

楚韵立马极热忱地站起来,就差九十度鞠躬了:“大嫂,我会好好跟着你和二嫂学的,你可别嫌我笨。”

闵氏气了个仰倒,她不好说不成,又怕婆婆当真让她进厨房教楚韵,只得小声应下来,之后也不再说话了。

魏佳氏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她深深地觉得,这小妯娌可真是头深藏不露的胭脂虎。

女眷说着话,几个小孩子听得没意思,站了两下饭也不吃就跑到廊下踢踢踏踏地打闹。

过了会儿,大哥家两个年纪大些的男孩子猫着腰探头进来,挤眉弄眼地对楚韵说:“新郎官来啦!”

伺候杜太太的喜鹊凑到楚韵跟前,悄悄告诉告诉她先站起来,等会儿跟三爷行了礼,再同他一起坐。

楚韵只好站到杜太太身后。

杜家饭桌还冒着热气,隔着这片热气,楚韵头一回看清楚了自己新婚丈夫的模样。

杜容和戴着阴文镂花金冠,上头一个拇指大的蓝色正圆形琉璃珠,身上穿的是石青色五蟒纹吉服,外头端罩带红。整体倒也花团锦簇,可瞧着就是不如汉唐婚服潇洒俊逸,反而透出一股肃穆的冷峻。

不过好看的人穿它,仍是好看的。

杜容和就是这样好看的人。

他阔步进门,先对爹娘行礼。

杜太太伸手把儿子扶起来,叫他坐着一起吃,一看屋里伸手都打筷子,哪舍得让儿子受这个苦?便吩咐儿媳:“带着孩子们都去堂屋等着吧。”自己则拉着儿女陪着杜容和吃饭。

杜容和其实觉得不必这么麻烦,又不是天天这么吃,都是一家人,偶尔挤一挤有什么关系。

可自己亲娘的性子他也是知道的,杜容和看了眼大哥杜容锦,道:“你不叫嫂子坐?”

杜容锦哪有这个胆子跟杜太太对着干,道:“你嫂子不爱在屋里吃。”

杜容和又去看二哥杜容泰。

杜容泰清咳两声,小声对他说:“看我干什么?又不是我做新郎官。以后你媳妇也有这一天,到时你再来逞英雄不迟。”

杜容和看两个哥哥都这样,也不再多说了,两步走到楚韵跟前。

楚韵已经被教过怎么行礼了,看杜容和过来便叫了声:“三爷。”

杜容和见过两次这个从小定了娃娃亲的姑娘,一次是昨晚喝交杯酒,另一次就是此刻。

楚家的家境他十分了解,两人成婚前他还托人去陕西乡下打听过。

回来的人都说乡里对楚韵赞不绝口,夸她种地一把好手,一个女儿家力气也不大,就那两亩田一年竟还能跟五口之家打平。乡里人还说她命不好,楚老太太去世后,叔叔伯伯好几次都差点趁着里正不在把她发嫁了。

杜容和想,要不是自己及时娶了她,这姑娘多半一生都要在乡下被人欺负了。

他对这个只见过一两面的姑娘,不能说有什么夫妻之情。不过既然娶了人家,杜容和也不打算让她在杜家受委屈,他走过去扶起楚韵的手一起入坐,问:“在家里还习惯吗?”

楚韵:“挺习惯的。”

杜容和看她眼下没有黑眼圈,也放心了一点,又道:“杜家祖籍在沈阳,家里起居习俗大多都和在沈阳时一样,不同的也是小事,你待久了就知道。”

楚韵还挺奇怪,杜容和好端端的说起沈阳干什么。难道他是担心楚老太爷在陕西以前朝遗民自居,害怕新过门的妻子不喜欢旗人风俗?

他要是这么担心,做什么还要娶自己呢?

杜太太看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话,险些没把老牙酸掉。

杜乐也看得发急,跟她娘使眼神:我的娘,你看见了吧,你儿子啥出息啊!天还没黑呢!

她昨晚守着杜太太要了小半天嫁妆,杜太太都没吭声,只道:“你要是有本事,自己问你兄弟要来。”

杜太太不是不疼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给了姐姐要不要给妹妹?给了女儿要不要给媳妇?总不能让老三给一屋子女眷添妆吧?说出来也不是个事啊。

杜乐看亲娘不吱声,转头主意就打兄弟身上来了,她想着这盲婚哑嫁的还没洞房呢,弟弟能对乡下土妞有多少感情?

男人都是贱骨头,等过了洞房花烛夜,这事就不好办了。她也不是盼着人家夫妻不和睦,但别这时候好啊!

杜乐打断两人说话,亲自提了一个红木大食盒,跟杜容和道:“好小子,转眼就成家了,昨晚我还跟你姐夫说,你小时候我偷偷带你吃涮羊肉吃得流鼻血的事,刚路过王记羊汤,还特意给你买了新鲜肉放在厨房烫。”

她舍不得给别人吃,拿过来都是悄悄的。

杜容和是挺爱吃羊肉的,眼下他才跑了马回来实在没胃口吃荤腥,看在大姐面子上只让人盛了一碗。

羊肉一上来,杜容和筷子还没伸出去就不吃了,他吃羊肉只吃涮羊肉,不爱往里加菜,嫌蹿味。

杜乐也知道亲弟习性,险没把鼻子气歪了,气道:“谁啊!这么缺德!我专门挑的大三叉小三叉和磨裆肉,都给浪费了!”

转头一看杜月捧着碗吃得满嘴流油,也不必再问了。

杜月鼻子灵,大姐回家她就闻见羊味儿了,知道大姐抠,她就自己悄悄跑到娘的小厨房,往里加了白菜头、冻豆腐和老酸菜,到时就算不给她吃羊肉,羊肉味儿的菜怎么也能吃一碗。

杜乐下了半钱血本,结果一分钱都没送正主嘴里,两道柳叶眉竖成倒八,道:“娘!你看看她!都吃成啥了还吃,还当贵人呢,当冬瓜都够呛!”

杜月看她姐这般小气,立马又添了两碗肉。

杜老爷看得直跟杜太太叹:“你说咱活这么久干什么!”

杜容和津津有味地边看边吃饭,外头唱戏的也没他们家吃饭好看。

楚韵闻着羊肉味,五脏庙闹得跟维也纳大厅似的,看杜容和羊肉一口没动,心里只可惜粮食,便问:“我能吃吗?”

杜家人惊得筷子都掉了,他们家没人吃剩东西。杜容和这碗他没动过,但放到他跟前就算他的厨余垃圾。

杜月放下筷子一抹嘴道:“小嫂子我给你盛新的,这碗凉了,不好吃了。”

杜太太也差点吓死,这土包子还记得自己身份是丰衣足食楚家女,不是破落户楚家女么?

杜家悄悄买嫁妆的事儿,杜家下人都不知道。

楚韵并不觉得折辱,她是真心可惜粮食。

她有幸生于长于丰衣足食的时代,秋夏之际,四处都黄澄澄的麦田,衣服多得只要照了相就算“旧了”。

那时她以为粮食是吃不完的,以为有手艺是饿不死的。

穿了以后,楚韵才发现,没有时代的东风,一切都是空谈。这里仍有广袤无垠的沃土,可满人不善耕种,东北被康熙视作最后的退路,亦不能容忍有人在东北久居,便是皇城,每年同样有人饿死。

楚韵真心实意地道:“楚家是耕读之家,祖训不让剩菜。再说陕西前几年遭蝗灾,到我上京前还没缓过来呢。”

杜家知道内幕的女眷都清楚,楚韵是自己种地长大的,康熙三十一年,他们还捐过钱呢。

杜太太素来爱念佛,听楚韵说得眼泪要掉下来了道:“要是你爹娘在世,这苦头哪轮得上你吃?”

原来的楚姑娘儿时长居京城,杜家不少人都见过她。

扎两个丫髻,三岁多耳朵上就打秋千,楚父楚母走哪都带着。杜太太还是瞧着楚家疼闺女,不像别的汉家小气才点头愿意做亲,

那么好的人,当时她瞧着就不是个长命的,如今也叫她说着了,当即让人把羊肉端楚韵跟前去了,道:“还热呢,吃吧。”

杜容和听楚韵这么说,未免衬得自己纨绔子弟也没生气。

他想的是,这姑娘当真过得太不容易了。

同样,杜容和也没想过要回羊肉继续吃。杜家在八旗中只是无名小卒,他们这样的人家再浪费能浪费到哪里去?为了节俭,便使自己过得不舒服,这样的事杜容和做不出来。

楚韵边吃边想,大姑姐挑的肉又嫩又滑,薄薄的瘦肉连着一点薄纱似的肥边。温热的口感在四月天喝了刚刚好,

她是真的珍惜这碗原本会被倒入泔水桶的羊肉,吃得也格外香。

是以,在楚韵感染下,杜家人除了杜容和都吃了碗羊肉,最后连片酸菜都没剩下。

楚韵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是真的有多感慨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就是单纯认为吃干净一碗东西很时髦而已。

当然,这些事也不必强求别人。这毕竟是杜家自己的银子,人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楚韵看得开,白花钱请客的杜乐想不开。

晚上再去新房,杜乐就把宝瓶连带着里头的袖珍金银物件,一股脑儿地全倒在楚韵兜里。

这也是旗人习俗,说是夫妻两个谁身上倒得多谁的福气就多。

杜容和没吃上她带来的羊肉,显不是个有福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羊肉锅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