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卿有相思诉明月 > 第6章 定风波(二)

卿有相思诉明月 第6章 定风波(二)

作者:珩山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8 16:00:43 来源:文学城

陈伦已派人前往成州。

成州离汴京不算太远,快马加鞭,陈伦派去的人马一天就到了。

陈伦的手下踢开李少覃居所的门,吩咐道:“搜!给我好好地搜,可不能落了哪个地方。”

“你们去那边,分头搜。”

一行人在李少覃家翻来覆去,,想要去找到一丝线索。

朝堂上,处理完其他事务,景宣帝询问陈伦成州一事的进展。

“成州现在如何?”景宣帝开口。

见陛下询问,陈伦立马站出来,道:“陛下,我已按您旨意,向成州运送粮食两千石。”

“与李少覃共谋此事之人可有找到,进展如何?”景宣帝又问。

“我已派人前往成州,定会揪出共犯,还请陛下放心。”

陈伦刚散朝回府,坐在正厅,心情好像不错,陈伦的管家李叔在一旁给他倒茶。

“尚书大人,您不是已经知道是谁了吗?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派人到成州去找线索?”李叔在一旁问。

陈伦将杯中茶一饮而尽,道:“你傻啊,我不派人去,怎么名正言顺地将他揪出来。”

听陈伦说完话,李叔才恍然大悟,笑着说:“是小人糊涂。”

“他们是搜不到什么东西的,真正的证据早就在我手上了。”

陈伦说这句话时,眼里满是得意。

“还是大人您高。”

“大人,小人有一问。”

“你说。”陈伦靠在椅子上,接过刚刚倒满的茶杯。

“那人是太子的人,我们真的斗得过吗?”李叔问他,眼中掠过一丝恐慌。

构陷储君的罪责,他不敢担,他知道,此时一旦败露,他们会面临怎样的罪责。

“怕什么,他只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太子罢了,更何况,此事本就是那人所为。”

从陈伦的眼中,丝毫看不出他对未来国君的敬畏,反而更多的是不屑。

太子林佑为先皇后所生。

先皇后为人温良,可惜早逝,只留下林佑这一个孩子。

国无国母,朝中大臣多次劝景宣帝再立后,但被景宣帝推脱。

直到先皇后死后第七年,景宣帝才同意立皇贵妃陈瑶为后。

立他人为后,占母亲的位置,自然引得太子林佑不快,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太子,做不了什么。

太子林佑与景宣帝本就不好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甚至在朝堂上两人也是针锋相对。

这些年,林佑一直受景宣帝冷落。宫中人或是见到过,或是略有耳闻,他们自然不敢明面上说,背地里不知道将此事翻来覆去说了多少遍。

两日后,陈伦派去的人马回到汴京,他们先去陈伦的府上。

领头的那位来到尚书府,找到陈伦。

“大人,恕小人无能,证据恐怕已被李少覃销毁,我们并没有找到什么。”他低着头,不敢看陈伦。

出人意料的是,陈伦并没有责骂他。

“你过来。”陈伦让他起来,朝他比划手势,示意他向前。

“大人……”那人起来,慢慢地往前走。

“无妨,不要传出没找到的消息,否则……”陈伦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他什么都做得出来,阻碍自己的人,他会让其消失。

那人立马领会了他的意思,道:“属下明白。”

“你过来,我还有一事要你去做。”

陈伦贴着他的耳朵说了一些话。

那人的眼神有一丝惊恐,但很快转为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是。”说完,那人就离开了。

那人找到一同前去的手下。

“你们几个,不可将此事透露出去,否则我们都得死,明白了吗?”

“明白了。”

他又接着说:“对了,尚书大人命我们去做一件事。”

那人向四周望了望,让他们聚在一起,悄声将此事告知他们。

何府内,何绍正在书房习字。

“大人,尚书令派去的人今天回京了。”

何绍府上的小吏将此事告诉他。

何绍顿了顿,将笔放下来。

“好,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那人转身,刚准备出去,何绍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将他叫住,道:“对了,你帮我把王叔叫过来。”

不一会儿,王叔就来了书房。

“大人,您有什么事?”

“王叔,你吩咐一下,府里人出门时,让他们多留意一下外面的风声,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就速速告诉我。”

“好。”

已无心写字,何绍起身往外走去。

小米粒跑到他脚边,圆圆滚滚,何绍突然想起陆瑃给它取名“小米粒”,一开始还不理解,可现在看它这个样子,突然发觉这名字很配它。

他蹲下身子,把小米粒抱了起来,小米粒在他怀里很乖,蜷缩着,不时晃悠着脑袋,非常可爱。

“小米粒。”何绍唤它。

小米粒汪汪叫了两声,好像已经认定了这个名字,很喜欢这个名字。

何绍将它放在地上,小狗绕着他转,又往府外跑去,回过头,发现何绍站在原地没有动,又跑了回来。

看这奇怪的行径,何绍不知道它要干嘛?

“想要吃东西?”何绍问,可它没有反应?

他接着问,又指了指门外,“想要出去?”

这次,它叫了两声,又跑到屋内,何绍追了过去。

小米粒在陆瑃留下的攒盒旁停了下来,何绍明白了,它是想要去找她。

何绍蹲下身,又将它抱在怀里,抚摸着,轻声说,“很快会再见的。”

快要入冬了,近来天气多变,天也越来越冷了。

仿佛在昭示着这朝中的变局。

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身处其中之人,恐怕早已察觉出这背后的动荡不安。

虽说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何绍并不认同,身处其中之人,或许比旁观者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陆瑃站在屋外。

她什么也没干,只是呆呆地站在外面,望着天。

天色阴沉,飘着的乌云被风吹动着。

陆瑃将自己置身于风中,感受着它。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像一棵杨柳,柳枝向一方摇晃。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纸被吹向空中,如一片刚从树上落下的叶,循着风的轨迹飘向远方。

经过几日的努力,《青荷记》已经抄完,相传,此书是由唐朝一位女性所作,只可惜史料并未记下她的名字。

抄写时,陆瑃注意到书中有描写女子的部分,她们一生都被困在一方小小的宅院里,只有少数人能够习字,她们能读的,都是些教她们顺从的书籍。

一生都在被压迫着,被不同的枷锁禁锢着,她们难以挣脱。

有的人意识到了,但无力脱离。有的人麻木了,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看到这些,陆瑃突然觉得自己的处境比她们好太多了。

能和家里兄弟一样读书习字,虽不能频繁外出,但不必困在这里。

她很想做些什么,可是她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改变呢?

她将碧云叫过来:“明天陪我出府吧。”

“好啊,姑娘,去哪里?”碧云看着她,脸上带着笑,满脸期待。

她还没想好,只是说:“带你去玩。”

一听到玩,碧云满脸开心。

见碧云这没出息的样,陆瑃也忍不住笑了,道:“瞧你,走,回屋吧。”

一直待在府中,陆瑃并不了解朝中的变局,还是需要在外去窥探一点风声。

她只知景宣帝将此事交给陈伦处理,如今他派去的人估计也快要回来了。

结果如何,她尚不知道,也很难去推测。

陆瑃坐在床上,仔细梳理如今朝中的局势。

若是按照何绍那晚所说,与李少覃共谋之人未必是陈伦,可若不是他,那陈伦在谋划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

陆瑃并不知道。

现在她唯一能做的,恐怕就只有等待了,等待这件事最后的结果。

陈伦在朝中为官多年,侍奉两代圣主,并非容易对付的人物。

他善于伪装自己,明面上,对景宣帝忠心耿耿,巧言善辩,得到重用,位高权重。

背地里欺压贤良,面有笑色而心如蛇蝎。

这些年,除掉了不少阻碍他的人。

他身居高职,结党营私,难以对付。

若说陈伦他是一个十足的坏人,那也未必,刚入朝为官的那些年,他也立了很多功,不断被提拔,平步青云。

但他绝非善类。

这就是人的矛盾所在。

没有人是彻彻底底的坏,也没有人能一身清白。

能做到至清至洁实在是太难了。

接触历史那么多年,陆瑃看过许多历史人物,回顾那么多人的一生,陆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无大过,即使没能立大功,平平淡淡走完一生,那也足够了。

有的人一生坎坷,皓首苍颜之时回顾往昔,竟是一事无成,还空留一身伤。

有的人远离尘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不受世俗纷扰,闲时写写诗、锄锄地,安稳过完一生。

有的人平步青云,身居要职,令人羡艳。

……

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你记得或者不记得,知道或是不知道。

他们来过,时间知道。

时间带着我们向前走,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的身影也渐渐模糊。

即使最后,他们只是一个名字、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简介,甚至连名字都不被记得,我们也无法抹去他们存在的痕迹。

他们曾是活生生的人,现在一缕淡淡的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