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卿有相思诉明月 > 第27章 化春风(二)

卿有相思诉明月 第27章 化春风(二)

作者:珩山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3 04:46:34 来源:文学城

“爹。”傍晚,卢子逾才回到府上,身上沾满了酒气。

卢丰坐在椅子上,冷眼看着他,像是已等候多时,“你今日做什么去了。”

“喝酒,喝酒。”他突然心虚,挤出笑来。

“就这些?”卢丰咬着牙,看着他。那双眼像是要将卢子逾千刀万剐,令他背后发凉。

他摇摇脑袋,突然想到今日在茶馆的那件不痛快事,“今日在茶馆……”

还没等他说完,卢丰便一个巴掌甩在他的脸上,大骂道:“混账!”

“爹,你打我做什么?”他按住自己的脸,眼里闪着泪光,像是受了什么委屈。

卢子逾脸上还火辣辣地疼,卢丰又突然抬脚把他一脚踹翻在地上,指着他,大声训斥:“你在别处作威作福也就算了,在京中居然不知收敛还变本加厉,舞到太子和公主面前来!”说着,又忍不住踹他一脚,“你居然……居然还敢自报家门,借我的威风!我迟早有一天要被你这个孽障害死!”

卢丰差点气晕过去,扶住椅子,止不住地咳嗽。

“爹,爹,儿子错了,儿子再也不敢了。”卢子逾跪在地上,拉住卢丰的腿。

这个混账儿子是什么德行他能不清楚?这样的话他不知听了多少遍,自然是不会相信的,“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踏出府门半步!”

让卢子逾不能出去花天酒地比要了他的命还要难受,他跪在地上,苦苦地哀求着:“儿子真的知道错了,儿子再也不敢了,求您不要这样罚我。”

任由他哭得有多大声,卢丰都不再管他,一点也不想宽恕他,只觉得心烦更加愤怒,转身离开,留他一人跪在原地。

“看住他。”卢丰朝门外的仆从说。

“是。”

落日的余晖将天地染成橙红色,没一会儿,就变为灰黑。

吃完饭,陆瑃便搬着椅子,靠坐在院中。

“瑃儿。”刘若兰端着一盘果子,缓缓走到她身边,“饭后不要一直坐着,来,吃点果子。”

她随便拿了个桔子,剥开外皮,两三口就全部吃完。

刘若兰又拿个果子给她,陆瑃摆摆手:“不吃了,吃不下了。”

“自你回家起就心不在焉的,还时不时笑,发生什么了?”刘若兰俯身,轻声问她。

她一时愣住,又涨红着脸,扭扭捏捏。

“怎么了?”见她这副样子,刘若兰更好奇了,“你跟我说,我会保密的。”

“其实……也不是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事,只是我……”只是她不好意思。

她凑近,压低声音,将那件事告诉刘若兰。

“什么?你……和他……”刘若兰张着嘴,又瞪大眼睛,说话都不利索了,继而笑起来。

“你笑什么?”陆瑃撇着嘴,一脸羞涩。

“我笑你现在的样子……”她伸出手抚摸陆瑃的脸庞,“长大了。”

前些日子陆瑃还在为两人之间的关系心烦,如今进展迅速,刘若兰自然十分欣慰,她一直将陆瑃视为自己的亲妹妹,只希望陆瑃能好好的。

“过些日子我就要走了,希望在那能听见你传来的好消息。”刘若兰牵住陆瑃的手,满眼都是柔情与期待。

“好。”听见嫂嫂说要走,伤感一下子涌上心头,她的眼中闪着光,旁边的灯光照着,显得更为闪烁。

刘若兰也察觉到她突然的情绪,不由得流出泪来,轻声同她讲:“要好好的。”

“你也是。”她伸出手,拂去刘若兰脸上的泪。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陆瑃,可她有幸与这个时代的人相识,她很珍惜在这儿碰见的和刘若兰一样的人。

虽无血缘相牵,却情义相连。

所有的相识相知都尤为珍贵,让她一生无法忘记。

“不说这些伤心事了。”刘若兰拿出帕子,将脸上残留的泪擦尽,努力扯动嘴角,挤出笑来,又将陆瑃眼角的泪拭去。

“我们都会好好的。”她坚定地说,事实上,她也不知未来会如何,可人活于世,万不能失去希望。

正月初三,相国寺内香火旺盛,陆瑃走到殿内,跪在蒲团上,点燃面前香火,闭目祈祷。

她从不认为求神拜佛是愚昧迷信,所谓的神佛,只不过是人希望的寄托罢了。

她会虔诚地跪拜每一个神佛。

不惧鬼怪,不怯妖魔。

佑在世的仁人一生平安。

南御苑内,热闹非凡。

外使身着当地服装,一起登场。

宋将身穿箭衣,来到场上。

“李将军。”何绍移步到李晋忠旁边,向他问好。

“何大人,我们终于再见面了。”那一战,打退敌军后,何绍没待多久便回朝,两人就没再见面,如今已过两三年。

这些年,李晋忠一直留守边疆,未曾回京。

此次回朝,一是京中老母身体抱恙,二是边疆异动,有事禀报。

何绍取来弓箭,递到李晋忠手上,点头示意。

景宣帝亲临南御苑,坐在高处。林佑坐在他身旁,“父皇,一切准备妥当。”

“好。”说完,景宣帝便起身,“今日在此设宴竞射,促两国交好,是我大宋之幸。”

“亦是我国之幸。”外使听完他的话,忙行大宋之礼,接下他的话。

说罢,景宣帝朝林佑示意。

林佑走下场,来到本朝武臣前,“今日竞射,望诸位尽心尽力。”

“殿下放心。”李晋忠握住弓,一脸势在必得的样子。

明面上,不计输赢,实际上,这是两国武力的暗对决,谁都不甘示弱,谁都不肯认输。

外使取来箭弩,拨动弩牙,那支箭像是长了眼睛一般,直直往箭靶中央飞去。

这一射,让在场的人神经紧绷。

下一射,必须箭在靶心。

“我来吧。”李晋忠对身旁人说,接着将箭搭在弓上。

一击命中,箭尾的羽毛颤动着,像是在往四周散发剩余的力量。

论箭术,在场宋将中李晋忠算是最厉害的。十年前的长桥之战,李晋忠一箭命中敌将,扭转局面,攻下城池。

得胜归朝,京中百姓夹道欢迎,短短一里竟走了半个时辰。

昨日留下的伤,现在还有些发疼,何绍揉揉肩,取来箭。

好在伤不算太重,敷过药,已经好了许多,只是有点酸痛,不过不影响他射箭。

“何大人箭术不减当年啊。”李晋忠对他说,眼里尽是赞赏。

“李将军过誉了。”他含笑摇头,将弓放回架上。

谈话间,景宣帝面向林佑:“太子。”说着,又向箭场望去,“让朕看看你的箭术。”

“是,父皇。”说完,便向场上走去,接过武臣递来的弓箭。

许久未练,他的手法已有些生疏。

在场的所有人都注视着,等待着。

林佑架上箭,拉紧弓弦,瞄准着远处的箭靶。

弓弦紧绷着,所有的力量沿着弦,汇聚在箭上。

“放。”林佑轻声对自己说。

飞出去的箭犹如疾冲的鸟,最后停留在箭靶上。

“好!”场上的人纷纷喝彩,林佑流露出笑意,松了一口气,缓缓朝景宣帝走去。

“父皇。”

“好,赏!”说罢,朝身旁的侍从示意。

侍从呈上一条玉带。

玉带渐渐完整地展露在他眼前,林佑不由得心里一惊。

他认得出,这是景宣帝曾用过的一条玉带。

“父皇……这。”他不敢去接,愣在原地。

“拿着,不会……连这点胆子都没有吧?”景宣帝见他僵在原地,带着笑对他说。

林佑努力扯动嘴角,回应他的笑,而后跪在地上,“谢父皇恩赐。”

场下人身居低处,不知发生什么。可林佑站在景宣帝跟前,面对着。

他是开心的,可是他突然又很害怕。

林佑或许已猜到景宣帝的意思,可他不明白。只是起身亲手接过,那条玉带仿佛有千斤重,虽拿在手上,却扛在肩上。

“朕上朝时,记得戴着。”景宣帝将手搭在林佑肩上,轻轻拍了几下,微微点着头。

“是,”他的慌张顿时烟消云散,转而露出真实的笑容,“儿臣遵命。”

箭手离开时,围观百姓夹道欢送,人山人海。好在陆瑃早已离开,否则寸步难行。

宴射过后,何绍和李晋忠便来到一旁小馆喝酒。

“李将军何时回京的?”何绍帮他斟满酒杯,又问他。

“前日,可惜快马加鞭,还是没能赶回来过个除夕。”说这话时,李晋忠忍不住笑着摇头。

这些年,他一直待在边疆,少有回来的时候,更不必说回来过除夕了。

“明年……”何绍突然开口。

他一直笑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希望能。”

身居疆场,从来都不知道明日太阳升起后会发生什么。

“何大人还未娶妻吧?”李晋忠突然问他。

“还未,但……”他笑着,说话时,脑海中浮现出陆瑃的脸庞。

她今日,可来了?

没等他说完,李晋忠又开口:“我家月儿与你年纪相仿,若你愿意……”

“李将军。”何绍打断他的话,“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况且这事,不能只问我一人。”

他只想要陆瑃一人。

“那我等着喝你喜酒。”李晋忠明白,便不再提起家中女儿。

他说的对,两情相悦更为重要。

“好。”何绍敬他一杯酒,视他为长辈,视他为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