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杏 > 第9章 红薯面条

青杏 第9章 红薯面条

作者:草莓西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5:19:14 来源:文学城

许杏新买的四两酒曲能处理六十多斤红薯渣滓,正好刘老板要的淀粉还没做完,要十六斤淀粉,这个过程差不多也就出这么些红薯渣,算是正好。

家里果然如长青所说,已经没多少粮食了,东堂屋里的三个大瓷坛子都是空的,倒是都可以给许杏用。她也不攒活,立刻就着手洗刷收拾起来。

“娘,没多少面了,要不您也全吃红薯吧?”赵氏去东堂屋盛面蒸馍,也发现粮食不够了。

金氏这次倒没有训斥儿媳,而是回到自己的里间去找她的钱匣子。她先打开最里面的荷包,看了看安静躺在那里的两个银锭子,然后小心收好,再扒拉着数外面稀稀拉拉的几个铜钱。连上长青刚才给的十文,金氏也就才有二十来文钱,买不了几斤面,再说也不能全花掉,过一个月就是清明,还得花钱上坟呢。

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最是难熬,老头子在的时候都是他想办法,再加上儿子每年会捎几两银子给她,家里两亩地是少,可是打了粮食除了交税,都留下自己吃,家里人口又少,便是没有红薯,金氏也很多年没有挨过饿了。

可是今年不一样。儿子两年多没回来,长青又病了那么一场,她除了那二十两棺材本之外是真没啥钱了。赵氏……她还没那个脑子藏私房,外头欠的银子还没还呢。

实在不行,“窖子里不是还有一千多斤红薯吗,上东头老贺家去问问,能不能换点面。”金氏吩咐了一句。到新麦子下来还得三四个月,若是一直吃红薯,她人老了胃肠不好,受不了。

赵氏应了,飞快的出门去。

许杏预计今天肯定处理不完那么多红薯,为了防止红薯渣隔夜变质,便只做了清洁工序,把彻底清洗干净的红薯用大盆装着,放在背阴的倒座处,准备明天一早开工。反正这几天倒春寒,没有破损的生红薯放一晚不要紧。

范家的院子很小,许杏一边干活,就听见赵氏回来跟金氏说:“说是要五斤换一斤麦子,要换面粉得十斤换一斤,他家也太黑了!”

“那你找一家不黑的?”金氏瞪着她,“红薯是贱物,本来也不值钱,他家不得挣点?白给你行方便?去换十斤面去。”

对于她们婆媳之间的事,许杏不太关心,她关心的是赵氏带回来的数量关系。这姓贺的人家肯定是留了赚头的,可也看得出红薯不值钱,准确的说,是未经加工的红薯不值钱。

这个时候的粮食产量肯定跟后世科学种田没法比,小麦估计也就能亩产三百多斤,而红薯却要亩产三千斤,但是因为赋税不收红薯,所以小麦还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红薯的经济价值被严重低估。

长青要准备科举考试,她不能时时去找他,只能自己多加留心,然后趁他有时间的时候再跟他商量,毕竟这些民生之事对于未来要科举入仕的人来说也是有用的。

第二天天气不算好,有些阴冷,许杏咬牙苦干了一天,才把淀粉洗完,红薯渣也封在坛子里发酵上。

只盼着这些红薯渣能多出些酒,许杏揉着酸痛的肩膀,想着自己忙活到现在,手里还是一文钱都没有,暗自希望着。

回到草堆里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许杏又回灶房去看淀粉水静置的情况。

赵氏正在揉面。瞧见许杏进来,她一下子找到了听众,絮絮叨叨的说起来:“咱家这老太太最是会享福的,十斤红薯换一斤面她都换,那一百斤红薯呢,说没就没了。”

这是许杏无法评论的事件,她就专心撇着淀粉里的清水,没说话。

“你弄这个到底挣到钱没有,一个钱也没见着。”赵氏问,“这个买卖能挣多少钱?”

这就躲不过去了,许杏就说:“用多少红薯都是把钱给了奶奶的,至于挣的钱,要给范大哥攒着去考状元呢。”

赵氏显然很不满意:“考啥状元啊,那是那么好考的吗?干搭上束修银子,还不如跟我一起去种地,多了收成说不定还能再买上些地呢。”

许杏心中不认同,嘴上也没争辩,却不再谈钱的事,而是问:“婶子,我看这红薯蒸熟了挺软和的,要是揉上面擀面条,应该能省点面吧?怕烧心的话就再就点咸菜卤子。”红薯面条,可是饥荒时期的好东西啊。

赵氏想了一回,道:“是个法子,明儿试试。”

这次的淀粉多,一晚上没干透,只是还算不错的湿粉,需要接着干燥。许杏跟长青说了,再晚一日去镇上,长青也没什么异议。

因为不去镇上,也不用做红薯加工,许杏今天就去山上捡柴。这时节雨水少,山上的枯枝还算不少,她并没很往山林深处走,两只手分别拉着一捆木柴就回家了。

路上也有人跟她说一两句闲话,她倒也应对得来。然而她发现,像范家这样能吃饱饭的人家其实很少,即使有了红薯,多数人家也吃不饱。

她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别的人家一般人口都多,需要的口粮多,而且居家过日子,除了吃总还有别的开销,这又需要银子,得卖了粮食换,红薯卖不上价,麦子豆子产量低,可不就还是挨饿受穷吗。

走到家门口,她听见里头吵吵嚷嚷的,便犹豫了一下,没有马上进门,于是门里面的说话声就飘进了她的耳朵:“不是我们来找不痛快啊,这红薯顿顿吃,也快吃没了,还好几个月才收麦子呢,咱也不能等着饿死啊!借钱的时候说得好,很快就还,如今也得给咱们个说法吧!”

原来是讨债的上门来了。

许杏刚想着要不要回避一下,门就从里面开了,一个矮矮的妇人面色不善的出来,瞧见许杏,哼了一声,快步离去。

没人追出来,许杏自己拖着柴禾进院子,就听见堂屋里赵氏说:“不行就让长青别念书了吧,天天也不上学里去,还得给先生束修,怪可惜的。”

“你个蠢货!读书那么大的事,不如你几个红薯要紧是不?这银子谁借的?怎么借的?我不说,我就看看你怎么还,见天的就知道吃,儿子好了你就没事儿了,等着我替你还账呢是吧?我跟你说,家里没有银子!”金氏语气也不好,但是并不同意长青辍学。

“那要不就把许杏送回去呗?不是说有福吗,要是连银子都换不了,那叫啥有福?”赵氏这次没有闭嘴,反而有些理直气壮的,“我借银子也不是我自己吃了穿了啊,怎么就成了我一个人的事儿了呢?”

“怎么你还硬气上了,是觉着你男人要家来了你有靠山了是怎么的?你男人还是我儿子呢!你看他听谁的?”金氏一拍桌子,“你也不用想着他回来就能给你银钱,这回我说什么也不能叫他再给你银子了!给了你银子,不是回头进了赵家门就是让人家哄骗去了!”

许杏把柴放好,回头就看见长青进了堂屋。他仿佛完全没听见祖母和母亲的争执,径直说:“奶奶,我明天跟许杏还得去一趟镇上,我去交文章,还有问题要请教先生,许杏去卖淀粉,这次卖得多,能多得几十文。”

“去吧去吧,带着馍,路上别饿着。”金氏一脸怒气还没收起来,但是对着长青已经算是态度温和了。

这么一打岔,她也提不起精神接着训赵氏了。长青一出了堂屋,她就冷下脸来道:“你凭你自己挣过几个钱?我看许杏比你能干多了!快去做饭去!”

赵氏撇着嘴,到底没再多说,转身去了灶房。看到整整齐齐的两大捆柴,她才把撇歪了的嘴角放下来,开始生火。

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当天晚上,赵氏还是按照许杏说的办法煮了一大锅红薯面条,配上咸菜,一家老少都吃了,也没人有不舒服的,金氏问明白了,就大手一挥:“以后就按这个法子办。”又白了赵氏一眼,“许杏确实是个好的。”

许杏心中叫苦,却只能耷拉下眼皮,假装听不见。

多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淀粉都干了,许杏检查过,装好,就跟长青一起往镇上走。

“那个红薯面条还不错。”长青首先打破了沉默。

许杏正在合计拿到钱以后怎么安排,猛地听见长青说话,有些回不过神来,顿了一顿才说:“啊,那样吃就不大刺激肠胃了,能省不少面,也好吃。”

“怎的不做这个来卖?”长青问。

“啊?”许杏摇摇头,“不是不想,是很难。如果没有烘干的好办法,这湿面条放不住,那可没法卖,且咱们乡下人家不缺那点做饭的功夫,只要想到了,谁家的媳妇都会做,不新鲜。”

长青又问:“我算着这回应该拿回来好几十文钱,你打算怎么花?”

许杏十分郁闷:“我得再买斤酒曲,一斤就要三十文,我也就剩不下几文钱了。”

“慢慢来,莫急,”长青宽慰她,““你放心,没人能赶你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