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杏 > 第4章 红薯淀粉

青杏 第4章 红薯淀粉

作者:草莓西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5:19:14 来源:文学城

面对穿越到古代的境遇,许杏一直觉得十分被动。她一个搞加工工业的,没有卓越的厨艺,也不懂医术刺绣,空有不甘于现状的精神,却不知从何下手,茫然了好几天,终于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一丝希望。

红薯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因为它产量超高,可以提供大量粮食,而且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恰巧许杏是懂得这些加工的!如今,红薯在大越朝才刚刚实现规模种植,加工产业还没起来,这就是机会呀!

许杏强压着心中的兴奋,老老实实的拔完了草,回到家中去见范长青。

范长青身体还有些虚弱,脸色不太好,但是已经开始捧着书在窗下读了。许杏踮着脚在窗外瞄了一眼,见是《大学》,知道这是科举考试的正经书,便没敢贸然敲门打扰。

她这里犹豫的功夫,长青已经看见了她,便合上书,叫她进来:“别在外头杵着了。”

许杏进了门,也就只站在门口,并不靠近他,开门见山道:“范大哥,我想要几斤红薯行不行?”

范长青看着她:“你要几斤?吃不饱?”

许杏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是,是我想试试用红薯做淀粉来卖。”

“淀粉?可是那勾芡挂糊之物?”长青有些意外,若不是去省城吃了鹿鸣宴,又在京城领了陛下赐的酒菜,他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些,那从小长在山旮旯里的许杏又如何得知呢?

许杏知道他有疑问,可是她总得试一试,在这个家里,若是有人能支持她,也就只有长青了。她点点头:“就是那个,我见过人家洗麦子面做淀粉,这红薯吃着这么粉,肯定也能做出淀粉来,可是我不敢进后院的红薯窖子,奶奶说粮食都归她管。”

结合气候地理条件,许杏感觉她生活的这个济阳府有点像山东或者河北一带,算是农业主产区,不过农产品以小麦和大豆为主,另外有一些绿豆小米之类的作物,红薯是从别处传入大越朝的,因为产量奇高被朝廷强令推广,去年才是头一年种植。官府赋税不收红薯,这个说白了就是让农民种了果腹的,暂时也还没什么加工方式,只是家家户户挖了窖子存着,防止长霉罢了。

范长青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沉吟片刻,道:“你把做法大体与我说说。”

别说长青看着也不像是要偷方子的人,就算他真的要将工艺据为己有,许杏也是毫无办法,毕竟连她这个人都属于人家呢,她便也不藏着掖着,比划着把大体的工序说了一遍。

“如此说来,五斤红薯能出一斤淀粉?”长青听得很仔细,又确认了一遍。

许杏点头:“正常来说应该是的,如果洗得好,也许能多一点。”

长青在心里算了算,看着许杏的目光就多了几分复杂,最后他说:“你莫要同旁人提起此事,听我安排。”

许杏也没别的办法,自然无有不从。

下午,金氏从女儿家里回来,长青便跟她说了:“奶奶,我看书上有从谷薯类作物中制作淀粉的法子,早就想试试了,因为身上没力气也没做,如今我好些了,家里又有许杏干活,我想试一试。您给我几斤红薯行吗?”

金氏对长青还是极其看重的,听了他的话也不怀疑,连忙道:“这有什么不行?那窖子里味道不好,让你娘去给你拿,要不就叫许杏去,你只在一旁看着就好,可莫要累着。”

长青谢过了:“奶奶放心,我叫许杏干活。”

很顺利的拿到了五斤红薯,许杏就“在长青的指挥下”干活了。

其实金氏能这么大方,跟范家的经济条件还是有关系的,以许杏的观察,老太太金氏手里必然是有银子的,即使说给长青治病花光了,这话也有水分,东堂屋里除了一张床,还有一屋子粮食,虽然是粗面,却也是正经的小麦面粉。地窖里有上千斤红薯,金氏还不把这几斤放在眼里。

真正手里没有钱、还欠着三两银子外债的是赵氏,虽然没分家,但是她之前可能有一些私房钱,当然为了买许杏已经花光了。范家就这么一所小院子,两亩中等地,能让金氏和赵氏手里有银子的,只能是长青那在外经商的父亲了,然而那人几年不回来,她们手里也就这么多罢了。

不管怎么说,拿到了红薯,许杏才好试验。先去河边粗粗的洗过泥土,再到井边挑了水来,把红薯彻底清洗干净,家里没有刨子,许杏就拿了案板和一个大盆子,把红薯切块后,细细的切碎放进盆里,然后倒上水开始用力搓洗。

这些工序说着简单,但是着实是苦力活,好在五斤红薯不多,又有长青“指挥”,她用了一大下午的时间总算洗完了。

把红薯渣捞出拧干,另外放在一个盆里,许杏看着静置沉淀淀粉的大盆子,对长青说:“范大哥,我弄好了!”

范长青点了点头,道:“你过来,我给你说后面怎么做。”

许杏甩甩手上的水,走到长青跟前,却见他转身进了屋,指着屋角的小炭盆说:“过去烤烤手吧。”

因为长青大病初愈,金氏就让赵氏给长青屋里放了个小炭盆,里头只有几块粗糙的黑炭,不过全天不熄,也有几分热乎气。天气虽然已经开始转暖,从地底打上来的井水也不算冰冷刺骨,但是在院子里洗了一下午,许杏的双手还是冻得麻木了,听了长青的话,她也不推辞,虚掩了门,蹲在炭盆边上烤火。

她双手冻得狠了,被热气一熏,像针扎似的疼,她咬牙忍着,便也顾不上说话。

长青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她,见她如此,也不出声。

过了片刻,许杏缓过来些,才仰起头看向长青。

长青就问:“淀粉几时能好?我看你还留下了渣滓,打算如何处置?”

许杏就说:“这些不多,两刻钟以后就能倒掉大部分水。接着再静置一刻钟,我就拿勺子撇一撇水,水撇净之后就能晾湿粉了。如今天气凉,干得慢,估计得一天吧,要是能放在灶房里就好了,能快些。”

说到渣滓,许杏也有点头疼:“渣滓扔了很浪费,但是直接喂鸡不行,得发一下,只是没有引子,要不也得蒸熟,估计奶奶不许浪费柴火给鸡做吃食哩。酿酒也行,可是得有酒曲,不行就直接蒸熟了就咸菜吃得了。”

长青想了想,道:“罢了,都蒸了吧,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喂鸡,或者让大姑拿回去喂猪,她家有猪。”

范家没有猪,只喂了几只鸡,平常给长青和金氏捡鸡蛋吃,三四斤的红薯渣这几只鸡吃不完,放久了又要变质。

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许杏应了,又问:“若是想多做些,算本钱的话,红薯是什么行情?”

“这红薯不好放,镇上粮铺没人收,拿去集上卖也就是两文钱三斤,想来若是大量收购,一文钱两斤当可行。”范长青认真道。

许杏就算了笔账:“五斤红薯出一斤淀粉,你也看见了,我方才并没用柴火,水也不要钱,就是我自己花了力气,那一斤淀粉的成本就是两文半,只要卖的时候比这个价钱高就赚钱了。”

长青听了,就知道应该是能赚钱的,只是他也不知道淀粉多少钱一斤,却不愿意在许杏一个小孩儿面前露怯,便道:“等你真的拿出一斤淀粉再说吧。”

许杏并不知道他是维护面子,只当是没见到最终的产品,长青还是不相信她,于是也不多说,一边烤着手一边在心里算着帐。

她虽然这么跟长青说,但是这么算帐是有问题的,因为她的劳力实际上也是成本。现在若是挣了钱,小打小闹的,利润和她自己的工钱混在一起,可以说是她的辛苦钱,可是如果要做大了,必然是要雇人的,那就得给人开工钱,加工成本必然是要增加的,增加多少,也就是给别人多少钱工钱,还需要好好计算才是。

金氏在女儿家也帮着干了些活,回来跟长青说完话就上床躺着休息,赵氏被她打发去山上麦子地里了,家里只有许杏哗啦哗啦的折腾水的声音,听了一会儿,她就睡着了。等一觉起来,发现许杏真的洗了一些白白的粉子出来,便老怀大慰,她的大孙子长青确实是个有能耐的!

她这么一高兴,等许杏来问她,那些渣滓能不能蒸了就咸菜吃的时候,她也没什么异议,大手一挥同意了。粗糙就粗糙,反正她也不吃。

洗去了淀粉,红薯渣滓的味道确实更粗糙,尤其是白口吃,并不好吃,别说许杏觉得有些难以下咽,就连赵氏也不想吃,但是因为这是儿子鼓捣的东西,又不舍得扔,只好一边抱怨一边凑合着吃。好在长青已经知道这种情况,自己尝了尝之后,就说:“奶奶,这东西太粗了,还是给大姑喂猪吧。”

赵氏连忙点头:“就是就是,给大姐家吧。”因为之前买许杏的五两银子回扣,她成天说恨上了大姑姐,可没几天的功夫,又“大姐”长“大姐”短了。

“就你大方,这不是粮食啊?不好吃你就不想吃是吧?才吃了几天饱饭?你是啥金贵人,怎么这么馋呢?”金氏先白了她一眼,然后才跟长青说话,“你看看你那书上咋说,要是不能用了就给你大姑,她家倒是用得上。让许杏端着盆去,你别累着。”

因为这个缘故,金氏破天荒的允许赵氏和许杏也每人吃了一个馍,赵氏便没有多问红薯的事情了。她缺根弦,万事不留心,家里也没人主动跟她说,居然就她不知道淀粉的事儿,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惊讶的问:“许杏,那灶台上那白的是啥?谁家给的面粉?咋不像呢?受了潮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