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松书院小厨娘 > 第89章 第 89 章

青松书院小厨娘 第89章 第 89 章

作者:茶中故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21:50:52 来源:文学城

十月十五,山下办庙会,庙会就在青松县城外不远处的山庙里。

青松县是去京城的必经之路,这山庙虽小,不过佛殿四五间,和尚十来个,却是香火旺盛,承载着附近百姓的供奉和过往行人的寄托。

山庙每逢初一十五便有大大小小的活动,或是施粥,或是祈福,若是运气好,还能遇上城里来的大夫义诊。

山庙的庙会办的也比较频繁,不仅是青松县,周围几个村子的百姓皆爱前往,每到这日,庙中游人如织,附近百姓趁此机会在附近摆摊,渐渐的便形成了集市。

姜溯霜得空也来逛过几次,此番想来,却是因为书院的学子们。

一则快到年底,学子们非但没有即将放假的喜悦,反而因为八月秋闱的时候,书院去参加的学子们十个中了六个,王时又得了第一,同窗太优秀,明年春闱也不远了,一个个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有些焦虑,给他们放一天假休息休息。

二则,学子们每日上农桑课侍弄的瓜果蔬菜成熟,后厨也用不完那么多,便叫他们自行选些,拿到庙会上去卖,所得皆归自己所有。学子们不仅可以自己体会到劳动所得的喜悦,有的也能补贴补贴家用。

刚得知这一消息的学子们都觉得有意思,除了一些年纪大的有家室需要照顾需要回家,或是自己实在不愿去的决定留在书院专心读书的,还有除却种种原因不能去的,都在清池处报名。

后来清池统计出的人数,足足有三十人。姜溯霜顺着名单往下看,找到了一直想找的名字。

“王时也报名了?挺好,我看他每天埋头读书,吃饭的时候人都是迷糊的。”

清池回道:“原他是不想报的,但听说能挣银子补贴家用,他还是来了。”

“自从考上秀才以后,他家里情况应当好多了,前些日子我下山去他家拜访,瞧见村子正和他母亲商量着个家里重新盖房子呢。是个好孩子,以后有大出息。”姜溯霜把册子递回去,“行了,我找人去后厨搬东西,你通知学子们一个时辰后到后厨院门口集合。”

“是。”

除却学子们种的青菜,萝卜,茄子,玉米,胡萝卜,姜溯霜还选了些后厨仓库里的果子,山楂,秋梨,柿子,金桔,木耳……满满当当捡了几大筐出来。

平日里只有读书声的书院显得乱糟糟的,院门口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是副矜持的书生做派,却到底是半大的小伙子,眼底的兴奋和好奇一个个藏都藏不住,伸长了脖子张望。

三十个人自行结成三人的小队,每队都选择自己想卖的果子蔬菜,然后一人一个竹筐,背下山到庙会上去。

都是朝夕相对的同窗,学子们一个个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同伴。

姜溯霜站在人群外观察了半晌,最后跟王时组队的是硬要拉上他的姜玉澜和纪望飞,三个人中两个都是咋咋呼呼的性子,还有一个又瘦小又安静,怀里还藏了本书。姜溯霜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凑到一起的,王时竟然还同意了。

纪望飞这孩子,刚来书院的时候简直是个刺头,后来性子磨砺好了,虽然跟余望星和姜玉澜比不了,却也是个调皮的性子,今年八月秋闱没考中,本想用秀才功名找些事情做,又被父亲提着领子赶回书院了,非要他考中举人做了官才准回家。

姜溯霜不免想起秋闱那几日过后,考中功名的学子有的离开了书院,有的还在继续读书。听说有人做了个小官,有人学会算术去当了账房,有人继承家中营生做了生意……

青松书院与别的地方不同,教人读书识字,却不是以非要当官为目的。书院里学子来来往往,不少人慕名而来留下安心读书,又有不少人背着包袱离去。

“溯溯,想什么呢?”程隽安轻声叫她。

“没什么。”姜溯霜看学子们一个个都背好了竹筐,“走吧,下山有牛车坐!”

除了姜溯霜和程隽安,随行的还有三个夫子,另还有清池和清墨,都一人背了一筐果蔬。夫子们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原本李学士也想来,被自己徒弟和徒弟媳好生劝住。云儿本也吵着要来,但前日程隽安布置给她的课业没完成,被王大娘留在屋里写字了。

下山路上多热闹,学子们起初还兴致勃勃,路上遇到一只松鼠都叽叽喳喳半天。后来快走到山下,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个垂着头。连话都不想多说。

常在家中务农的学子皆是脚步稳健,例如王时,默默背了一筐自己小组选的脆梨,留给两个少爷一筐青菜和一筐木耳。

家中富裕些的,平时不用自己做农活,只在书院的农桑课上动过锄头,便不如王时那般轻松了,便是只背了一筐青菜,都被累的直不起腰来。

学子们一路艰难下了山,瞧见山路下停着的牛车,争先恐后往上爬。

“姜管事高见,还给学生们准备了牛车!这一路下来,属实累人!”有学子将竹筐放到车上,使劲儿捶着自己酸困的胳膊和肩膀。

姜溯霜轻轻松松把自己背上的竹筐放到小黑背上,“我跟你们院长哪能不知道你们只是走山路就能耗尽力气?从这里到庙会还有半个时辰的路程,若要你们自己走,等我们到了集市都结束了。”

那学子涨红了脸,实是被说的不好意思起来。

“便是平日里多动动身子,才能少些病痛。”程隽安跟着姜溯霜爬上马背,“今年风寒的学子都比往年少了许多。”

姜溯霜没想到他要跟自己同骑一匹马,黑着脸道:“快给我下去!学生们都看着呢!”

程隽安见姜溯霜在生气的边缘徘徊,只得遗憾下马。

见自己主人的马背上少了个碍眼的家伙,背上也轻了不少,小黑十分愉快,载着主人就先往集市那头去了。小黑许久没载着主人出门,这次跑的又快又稳,姜溯霜下马后摸了摸它的马鬃,从竹筐里抽出了一只胡萝卜奖励它。

学子们因为下山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到集市的时候已经有许多附近的百姓摆好摊子了。不远处的山庙门前人头攒动,庙中香烛缭绕。

姜溯霜也没去约束他们,只叫他们三人一组前去找空地摆自己的摊子,不要离的太远,又分了夫子去照应,只要不惹事就行,派了清池和清墨两人时刻监督着。

一大批人一齐背着竹筐来集市上卖东西还是很少见的,于是学子们虽说没穿书院的制服,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最爱赶集的婶子大娘是最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揪着一个学子便问道:“你们这几十个人都是来摆摊的?是哪个村子的?我常来这庙里进香,怎么瞧着你们有些面生啊?”

那学子道自己的附近书院的学生,今日来摆摊也是一堂课业。

那挎着竹篮的大娘咂咂嘴,“怎么你们书院还教这个?为何不教你们读书,偏偏来做卖菜这样的生意?莫不是些坏心肠的?叫你们替他们赚钱?”

大娘嗓门大,引起了路过百姓的主意,一群人围上来指指点点。

姜溯霜瞧见正想过去,就见和那名学子一个小组的一名学子站出来对那大娘道:“朱大娘!你如何这般说话?”

朱大娘仔细瞧了几眼这学子,惊道:“你是……你是老钱家的小儿子?不是才考上了秀才?上上个月你大姐出嫁,我还去你家吃过酒席呢……”

那学子丝毫没有因为和她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就客气,“大娘既知道我中了秀才,就切莫再说我们书院如何如何的话!夫子们教导学生读书不仅仅为了做官,更是要为天下百姓着想,若是我们不懂这金桔几月成熟?不知道这山楂几文钱一两?还何谈做官?又如何为天下百姓做事?”

一旁人群中不知道是谁道:“说得好!是该如此!”,引得路人纷纷叫好。

朱大娘被说得愣了神,硬是没想出一句话反驳,支支吾吾道:“你……你这孩子……如何做了秀才还这般……这般无礼?”

“你这妇人如何这样说话?我就觉得这位秀才郎君说的好!”

“就是!听你的语气跟这位小郎君是一个村子的吧?莫不是从前有什么恩怨……”

“我……我还有旁的事……”,眼看自己就要遭众人讨伐,那朱大娘面上无光,匆匆挤出人群,溜走了。

见那妇人走了,路人也没的热闹看了,便走上前来瞧学子们的摊子,“我方才听秀才郎君说的话,就知道郎君定是给好人!日后定能做大官!便冲着郎君这番话,我也要买点儿这山楂!”

“呦,这果子着实新鲜,秀才郎君,这山楂什么价钱?”

一时间路人纷纷围上学子们的摊子,姜溯霜也把新揣回了肚子里。

二人挑了个稍微安静点儿的角落里说话。

“便是只有咱们青松书院的学生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姜溯霜喃喃道。

程隽安点头,“多亏了有溯溯你。”

姜溯霜看他,“你说得对”,她毫不犹豫的接下他的夸奖,“那当然是了。”

“程隽安。”

“溯溯?”

“咱们……以后要把青松书院开到大晏每一个州府去,要让天下学子们都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好不好?”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