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袍谋:女状元 > 第10章 第 10 章

青袍谋:女状元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无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9:54:43 来源:文学城

和许少权这么一耽误,崔捷音回到金台书院时,天色已经完全灰暗了,书院里倒是不缺烛火钱,仍是灯火通明。

她刚迈步,就听见门口传来喧嚷人声。

“明安贤弟,”李修泽一眼就看到了她,抬手招呼道,“你来得正巧,我正欲去寻你。”

“诸君这是……意欲出行?”崔捷音看看他们一行十几个人,面露疑惑。

顾不得这些人莫名的自来熟了,明明早在入住之前,她就被告知书院规制森严,夜里无端外出,会触犯戒律。

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显然视规则于无物。

“正是,”李修泽打开手上的扇子掩在二人之间,微微俯身,小声道,“这便是为兄先前同你提起的,书院里的奥秘之一。”

“怎么样,贤弟可愿同行?”他站直,收回扇子,笑道。

崔捷音又看看旁边张驰的神情,迎着两人略显期待的目光,缓缓摇了摇头。

“不了,我还没吃饭呢。”她举起手里的炊饼道,注视着面前的众人。

“快些走吧咱们!”张驰的表情一瞬间放松下来,张口催促道。

李修泽却明显愣了一瞬,显然没想到自己的邀请会被拒绝。

他还以为对方之所以会选择在金台书院住下,就是奔着融入他们这些人去的。

毕竟在这里住着的学生,大多都是这样想的。

难道这个木头举子还没听懂自己的言外之意吗?

“明安当真不一同前往?你独自待在房中,可见不到那书中颜如玉跃出,为你红袖添香。”他几乎是在明晃晃地暗示了。

“人家已婉拒了,李兄为何还执意邀他同去?”

见他磨蹭,其他的人有些不乐意了,毕竟这耽误的可都是他们的时间,“再不出门,可就赶不上天香楼的表演了。”

“就是!”张驰也附和道,伸手毫不客气地推着李修泽,“今夜天香楼的可儿姑娘难得要展露绝艳舞姿,快些去选个好位置吧!”

李修泽见周围的人都急不可耐,崔捷音的表情又毫无兴趣,只得作罢。

“明安,”他临走时还不忘提醒道,“下次还有机会。”

下次?

崔捷音站在原地,目送着众人离去,夜幕遮掩了她眼眸里的深邃。

去天香楼吃喝玩乐。

这就是学生们对金台书院趋之若鹜的原因吗?

她垂眸看着手里的炊饼,大咬一口后便仔细地包好,放在自己的包袱里。

她一边嚼着嘴里的饼子,一边闲步回舍间。

虽说天香楼并不算是纯粹的秦楼楚馆,听他们的话,大概也只是去酒楼里吃吃饭,喝喝酒,顺便看看美人歌舞。

但圣上可是明令禁止官员狎妓的,连带着对这类风月场所亦是严加忌讳。

即便他们目前尚未身处青袍朱笔之列,然而……

崔捷音摩挲指尖,若有朝一日入仕,恐难免被有心之人参奏。

无他,实在是他们太“声势浩大”了。

就连她远在江南,都感受到玉阶之上的风雨欲来。

夜晚褪去了白日的燥热,温柔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李泽修那伙人离开后,金台书院顿时变得很安静,四周寂寥无人。

小径也有十步一烛火,明明晃晃,唯有灯下黑。

回到屋里,她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行李拿出来收拾整齐。

房内贴心地为其准备了基本的日用器物,崔捷音伏在案前,认真地铺开纸笔,准备练字。

头顶是一盏精致的美人灯,暖黄烛火映衬得她整个人都面容舒展。

崔捷音摊开一本诗学,边按照书上的字迹写得横平竖直,边复习诗学韵律。

春闱,她最头疼的便是诗赋这一科。

贴经,自己早已将应试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无论考什么都是手到擒来。

墨义,她最擅长与人思辨交锋,只要写字的速度跟得上,写出一篇锦绣文章不在话下,

她……不,崔明安眼下才年十有九,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她也不求届时殿试能名列一甲,哪怕能在二甲末流都算是少年英才。

所以对待春闱自己也无需过度忧心,这几科唯一困扰就是要练出一手端正好字。

就是这诗赋……

崔捷音放下墨笔,转转自己的手腕,凝视着窗外的一弯月。

弯月若眉,斜斜地挂在竹子梢头,莹莹洁洁。

她仰起细颈,凝望月亮,凉夜使她渗出一丝悲凉的情绪。

崔捷音复又提起笔,缓缓在纸上写下两句:

弯月如眉挂竹梢,清辉洒落悼君少。

写完停笔,已不知心下是烦乱多还是伤怀多,崔捷音几下揉了纸团,送去烛火下烧了。

宣纸一接触火舌,很快就将其化为灰烬。

正如她独一无二的兄长、真正的十九岁英才,崔明安。

每个人都用兄长的名字唤她,可她又能去唤谁?

时至今日,不知前方是否有万丈深渊,自己如履薄冰,亦无可退。

虽然已定下心志,将他深埋心底,再不提及。

然而,怎奈何她偏偏忆起,从小到大,她和兄长共坐于书房练字的日子。。

往昔点滴,犹如眼前,记忆中的人还鲜活生动。

月明夜,孤影难成双。

崔捷音是被一阵异响惊醒的。

自从兄长离开后,她的觉就变得非常浅,轻微的风吹草动便足以惊醒她。

她敏捷地翻身坐起,坐于床边,仔细聆听那动静的源头。

将所有心神集中于耳间,却只听得那窸窣声忽隐忽现。

崔捷音可以确信声音的来源不在自己的房间内,于是又悄悄起身,倚靠在窗边。

不知静立了多久,又是窸窸窣窣的声音,隐约还有人刻意压低的说话声。

窗户是被一层轻透的软绫绢蒙着,崔捷音伏低一点身子看去。

竹林旁的一间房舍,门口有几个人影。

她心下疑窦暗生,因为怕自己的身影暴露,不敢点灯,只能借着微弱的月色和泛白的天光略瞧得一二。

下午的时候,崔捷音就看到竹林边有一间独立出来的房舍,还好奇地问了侍僮。

侍僮答曰,这间屋子年久失修,久无人居,亦不供外人暂宿。

既然屋中无人,又为何会在门口聚集人群呢?

崔捷音满是疑问,心里却有个声音告诉她,这或许就和金台书院的奥秘有关。

本想继续隔着一层窗纱“雾里看花”,声音此时已经没了,可人影依旧。

几人似乎在交换什么,宽大的袖子互相交错,详细的动作看不清楚。

崔捷音的眼睛眯了眯,伸手微微将窗户推开一道小缝。

某个人衣袖上的图案,怎么稍显眼熟呢。

这是在干嘛?

恰好遇到竹林小屋前的人准备散去,崔捷音将自己的身子朝屋内的黑暗隐了隐。

既是专门选在僻静的地方,又是如此不同寻常的时间见面,对方显然也是做足了准备。

崔捷音仔细从缝隙中看去,一行四人,个个都头戴幂篱,看不清楚面容。

但宽袍大袖上的明红牡丹,在将曙未明的天色下格外引人注目。

凝视着艳丽的花色,崔捷音泛起微澜。

那不是张驰身上的图案吗?

他们聚众一起,是为了得到什么?交换什么?

金台书院,究竟隐藏着什么?

泗州城内,崔氏茶行已经连续歇业三天了,还是没有开业的迹象。

许多老主顾都忍不住跑来街上看看,一日三次,比自己吃饭都勤快。

“好好的茶行,怎么说关门就关门了?”

一名侍女模样的年轻女人抱怨道,“我们家夫人自从怀孕以来,害喜不断。若非每日有崔氏茶行的蜂蜜甜茶相助,饭食也难以入口。如今茶行闭门不营业,家中的茶已所剩无几,我家夫人如何是好呀!”

“你不知道,”茶行隔壁的瓷器铺老板娘出来解释道,“前几日,李鸣带着一伙人闯入茶行,肆意砸毁,打得一片狼藉。茶行受损严重,恐怕赔了不少银两,因此流华掌柜不得不闭市歇业。”

“又是李鸣?”侍女怒道,“他都在泗州耀武扬威已久,难道无人能制止他的猖狂行为?!”

“这谁知道!”

瓷器铺每个月都要给李鸣交上一笔数额不菲的保护费,老板娘也是苦其久矣,可又无力抵抗,只能叹道,“我每天都盼望着老天爷能开开眼,让坏人都能够遭报应。”

“不过,”侍女毕竟也是泗州富户里出来的,消息比起寻常人要灵通些,“听说李鸣的靠山倒了,他那嚣张气焰,岂能支撑太久?必将因祸得咎,难逃制裁!”

“你说的是在京城的崔大人吗?”老板娘好奇道。

“正是。”侍女学着家里老爷的模样,双手背在身后,虽模样娇俏,语气却高深莫测道,“恐怕我们泗州城内,就要变天了。”

话音刚落,正是风起时,吹散一地落花。

泗州署衙内,新上任的知县王钊端坐在正厅,神情严肃。

“民女崔流华,状告李鸣蓄意破坏商铺,为抢占财产而恶意伤人。”流华跪在堂下,腰杆笔直。

“李鸣,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王钊看向被衙役控制住的李鸣,语气冰冷。

“她血口喷人!”

李鸣也不是第一次进衙门了,丝毫不畏惧头顶的牌匾,明明仗势欺人,还像伸冤般大声为自己分辩,“分明是她自己砸了店铺、自己撞到我的剑上,还想将罪名栽在我头上,使我入狱受罚!”

“你敢对天发誓吗?”他恶狠狠地看向流华。

“民女崔流华,若刚才所诉的有半分虚假,便叫五雷轰顶!”不就是发毒誓吗,流华完全没在怕的,抬起手说发就发。

“你你你!”李鸣见对方如此干脆利落,完全视老天爷为无物,不由得被哽到结巴起来,“你一定是装的!”

“好了,”王钊拍案,“公堂之上,由不得你们大吵大闹。”

“李鸣,”他看向对方,“当日你为何要带着仆从气势汹汹进入崔氏茶行?”

只需要搞清楚这一个问题就够了。

“我是为了施行崔大人的命令。”即使是面对知县的亲口问话,李鸣也满不在乎道。

“崔大人?”王钊颇为玩味地重复道,“本官竟不知,如今泗州城原来也是崔大人所辖之地。”

他冷淡的语气,莫名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一阵森然。

流华抬眸,这个新来的知县大人看着好年轻,身着浅绿官服,端坐高堂,眉目疏朗。

而他身后正是“明镜高悬”的漆木牌匾,更加衬得对方神情冷淡、不似凡人,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堂下几人。

朗朗乾坤,清白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