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梅煮酒(科举) > 第6章 第 6 章

青梅煮酒(科举)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7:28:28 来源:文学城

贺文嘉去孙家一趟回来后,十分自觉地每日在书房读书,贺宁远偶尔去书房走一圈,看到儿子这般认真,心满意足了。

梅家下人过来传话,梅家后日要回清溪村住几日,问他们家可要去。

“叫夫人去清溪村散散心,再去白云观还愿,老爷我要在家盯着二郎读书,就不去了。”

梅家下人把话带回去,听说贺文嘉闭门认真读书,林氏就跟女儿说:“二郎比他哥懒散调皮了些,到底也是分得清轻重的孩子,只盼着你弟弟读书后也能这般懂事。”

在林氏眼里,自家这个儿子虽说跟贺文嘉性子不一样,爱吃的性子却是一样的。

渔娘觉得她娘多虑了,弟弟跟贺文嘉可不一样,弟弟性子静,又专注,以后定是天生的读书圣体。

“娘打算给弟弟开蒙了?”

“今年就算了,你爹说等明年吧,你当年五岁开蒙,叫你弟弟也五岁开蒙。”

“送到先生那儿?”

林氏点点头:“你爹已经跟你先生说好了。”

渔娘啧了声:“先生开私塾时就放出话了,不收蒙童,也就是咱们家了,我和弟弟都是先生开蒙。”

林氏笑道:“我们家跟外头那些人可不一样,你先生拜你祖父为师,你祖父不仅教你先生读书,你先生当年娶妻时,也是你祖父帮着操办的。”

梅家是小世家,不算巨富,但也不缺钱财。孙家可不一样,孙家聚居在村里,孙浔之前孙家也就出过两个秀才,也就看在孙家村族里有所族学的份上,孙家勉强算是耕读传家,实际孙家族里日子过得好的没几家。

孙浔幼年家贫,家里人口也不多,只剩下一个寡母。当年他考中秀后,拜师梅平江后,师父教他读书,带他去京城,顺利中举,大晋朝建立后又考中进士,后给他说了国子监祭酒的孙女于氏为妻。

林氏语气十分惋惜:“你祖父在世时曾说,你先生才华横溢,若是生在好时候,按理说前途光明得很。”

无奈生逢乱世,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百姓苦难不休,孙浔愤世嫉俗,言辞激烈地抨击时政,得罪了皇帝。后头战乱中夫妻俩没了一个孩子,孙浔更是心灰意冷,再不想出仕的事。

时也,命也。

渔娘:“现在这般也挺好,先生和师娘过得也算顺心。”

“到底,你先生夫妻俩没个自己的孩子。”

当年战乱无数京城富贵人家难逃,于氏在南下的路上诞下死胎彻底坏了身子,孙浔不愿意纳妾,夫妻二人都是能当祖父祖母的年纪了,至今膝下没个孩子,整日以教书弹琴为乐。

“先生和师娘待我好,以后我孝顺您和爹,自然也不会忘了先生和师娘。”渔娘轻哼:“我可不是没有良心的人。”

林氏压低声音:“或许用不着你孝顺,听你师娘说,安东县孙家那边给你先生写信,想过继一个孙家的孩子给你先生和师娘承嗣。”

渔娘挑眉:“早年间孙家也提过,先生不是拒了么。”

“这回不一样,这次孙家连人选都选好了,听说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还都读过几年书,名单送过来叫你先生和师娘选。”

渔娘冷笑:“十多岁的少年,还都读过几年书,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到底是给先生和师娘找承嗣的,还是让先生教他们读书科举?”

“唉,当年你先生和师娘不放心咱们家,跟咱们家来南溪县的时候孙家就不满。后来天下初定,孙家人来过南溪县,说孙家族学的先生教得不好,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考出来,想请你先生回孙家教书,你先生不乐意,后头冷了几年,两边连节礼都不送了,也就这几年才又走动起来。”

渔娘听明白了阿娘的意思:“呵,是不是孙家自以为出了读书的根苗了?惦记着先生给他们带孩子吧。”

渔娘恼火不已:“先生双亲早逝,他们身为孙家族人却不曾庇护先生,当年那些嫉恨先生的还暗中使坏,要不是祖父拉了先生一把,先生哪里会去京城考进士。”

林氏按住女儿的手:“这些话你心里知道就是了,别去你先生跟前说,你先生虽豁达,听到这些话,难免心头发闷。”

渔娘心疼先生和师娘,她替老师和师娘烦心都来不及,哪里会去他们面前说这些。

渔娘从阿娘那儿回去,心里闷闷的,不想去书楼,在园子里溜达了会儿,带着丫头婆子出门去了。

正院。

林氏身边的大丫鬟明秋捧着账本进来:“奴婢方才从账房那儿回来,路上碰到咱们家大娘子,瞧着像是要出门。”

“她心里不痛快,估计是去孙家看她先生师娘去了。”

林氏的陪嫁媳妇儿林妈妈利落地给主子摆好笔墨,预备主子看账本要用,随即笑道:“咱们家小娘子向来是有孝心的孩子。”

林氏含笑点了点头。

林妈妈又笑道:“咱们家小娘子常跟周家的小娘子来往,听说周家小娘子订好了人家,下月就要走礼了,要奴婢说,咱们家大娘子年纪也不小了,以后出门不好这样说走就走,好歹坐车出门遮一遮呢,以后说亲时,也别叫那起子人家挑理儿才好。”

林氏不悦:“我的渔娘聪慧孝顺,谁敢挑我渔娘的礼?这起子人家就不配上我家的门。”

林妈妈正色:“大娘子,咱们家小娘子若是只在南溪县选个不好不坏的人家,自然谁也挑不了咱们家的理。但若是往上选呢?”

林妈妈见主子若有所思,连忙说下去道:“咱们家如今虽不如当年,到底是世家谱上的人家。这一二年淮安主支又慢慢起来了,等咱们家小娘子要选人家时,淮安那边若是肯帮忙,找个出息些的好人家也不是不可。”

荣华富贵谁不想要,嫁去世家大族中,以渔娘爱玩闹自由的性子,只怕日子难过。

林氏思忖了许久,终是舍不得女儿,摇了摇头:“我和老爷不打算让渔娘远嫁。”

“咱们南溪县再好也只是个小地方,以咱们家的家底,还有小娘子的品貌,娘子和老爷也要往叙州府选女婿吧,叙州府的大户人家,讲究的也不少咧。”

林氏摆了摆手:“我知你好意,不过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女儿家嫁人前的日子最自在,渔娘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有我看着,出不了格。”

林氏伸手要账本,明秋赶紧把账本递上去,翻开给主子瞧这个月的花销。这个月家里做秋衣,又要采买冬日里做棉衣的棉花、布料等,花销比上月大了不少。

林妈妈见主子忙着,也不劝了,挽着袖子给主子磨墨。

孙家。

渔娘带着三四个丫鬟婆子去□□巧碰着师娘在院子里一棵芭蕉树下弹琴,渔娘也不打扰,把伺候的人都留在门口,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找了个位置坐下,悠然自然的琴曲让人心神徜徉。

茶炉煮沸的茶香随风飘散,和琴曲缠绕飞舞,琴曲的尾音袅袅,渔娘深吸一口气,自觉身心愉悦。

“渔娘听了这首《溪山秋月》,你觉如何?”

“草木清新,怡然自得,只觉天凉好个秋。”

于氏拂袖笑了起来:“秋日好光景,别在家里拘着了,该出去赏秋了。”

渔娘亲热地靠过去:“我来正想跟师娘说这事呢,后日我家要去清溪村住几日,到时候即可赏山村风景,又能去爬山。南山上白云观里地势高,碰上晴天,站在白云观最高处赏景,半个南溪县尽收眼底。”

于氏捏着她嫩藕般细长的手指,她笑道:“前两日从罗家回来,你先生就说你家过两日要去清溪村住几日?”

渔娘歪头贴着师娘肩膀得意地笑:“我就知道你们想去。”

“除了咱们两家还有没有谁?可叫了贺家?”

“叫了,贺叔说他要留在家里照顾贺文嘉读书,只有阮婶婶跟咱们一块儿,阮婶婶要去白云观烧香还愿。”

“那正好,我跟你阮婶婶能说到一块儿去,还有你阿娘,咱们三个一块儿去白云观听李道长说经。”

“好嘞,我也去听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