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柯记(探案) > 第146章 冰清

青柯记(探案) 第146章 冰清

作者:果子酱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1:24:24 来源:文学城

珍嫔即为今太后,她作为先帝妃嫔时的起居注也一并在此。我很快就翻到了康元十三年的记录,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日夜宴后,废后一向喜欢的戏班子排了几出新戏,也被邀来表演。其中一出《桑园寄子》,因有对父子感情的刻画,触动了前些时日才丧父的静贵人,使得她一时失态,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本该引得同情怜悯,废后却嫌哭声扰了她的兴致,不耐烦的下了处罚。静贵人吓坏了,连连求饶,废后不为所动。

就在拉她出去挨打之时,珍嫔站了出来,一替静贵人说情,解释正因戏班子唱的好,才会引人入情,算是赞废后眼光之高;二又借戏班子刚刚唱毕的《汉明妃》行谏言,宽和贤明,方可辅佐江山,承后位之重。

或许珍嫔觉得自己说的很委婉了,静贵人的过错也实在不至于挨打,希望废后能借坡下驴,就此罢手。然而废后岂是好说话的主儿?当场暴怒,斥其牙尖嘴利不尊上位,其心可诛,其行较之静贵人更为可恶,便将笞刑转罚于她。

也即,珍嫔这次挨打,是替静贵人出头所致。好在,板子尚未落下,先帝获悉消息赶来,维护之际自然又与废后争执不休。

此事在先帝、废后、珍嫔、静贵人的起居注间均有记录,在后宫纷杂的情景中,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人物性情与关系,倒是可见一斑。

废后暴虐成性,果然不是冤枉,折辱嫔妃,毫无怜悯之心。这在任何影视剧中都该失宠的节奏,放到先帝后宫中,竟只是引发二人争吵,先帝竟无任何处罚贬斥之举。

当时是康元十三年,太子尚未监国,胡氏外戚也远未成气候。也即,废后身后的势力,并不是此时先帝宽宥的缘由。而就之后废后对其他嫔妃的狠厉来看,她也并无触动,依旧我行我素。

这说明什么?帝后失和、夫妻离心、另有爱妃或许都是真的,但先帝心中,对废后还是充满了感情,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放任。

至于珍嫔,明知废后脾气暴躁,当日冒着风险也要替静贵人说话,固然有她是宠妃的底气,大抵也是因为静贵人与其交好,是闺蜜好友的缘故。

我索性将静贵人的起居注翻开,不出所料看到了“太妃”字样。

没错,这个静贵人,就是三殿下口中的“静太妃”,也即去年主动跳出来的第三个凶手。

较之其他在先帝时期就去世的同伴,她的记录丰厚的多,不过大多都伴随着“胃口不佳”“传太医”“久病未起,无进食”等记录。

待到先帝去世,她从静嫔晋为太妃后,记录也基本没变,除了增加了大量重复的“礼佛抄经”“陪侍慈宁宫”。

而康元十五年一条记录“八月初一,皇六子早夭,年不满三岁。静嫔哀恸未进食。”也能和她自称的动机相对应。

这么看来,早夭的孩子的确是静太妃的心病,她为此不思饮食、不顾自身。那么,因嫉妒做出害人之举,也不意外了。而事后的礼佛行为,的确可以看作是忏悔,是赎罪。

我悄然阖上静贵人的起居注,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珍嫔与静贵人往来经常,关系密切,从起居注中不难看出。或许,谢宁轩说得对,这真的就是太后在得知她居然杀了自己另一好友时而崩溃病倒,事后不愿再查的缘故。

手心肉手背肉,太后夹在中间极其痛苦,不敢面对。索性便将往事封存,反正斯人已逝,追究到底,若是发现好友其他不堪该怎么办?亦或者,查实了她的罪行,难道还能开馆鞭尸,在史书上落定她的罪恶吗?琳妃已去,是谁杀的,真的重要吗?毕竟废后、淑妃,对她,也实打实下了毒手的。

或许是我想多了,太后在此事上的私心,或许并无苟且。

但从圣上不愿罢休,硬要谢宁轩查出个所以然来看,养母之死的玄机,他是无论如何不愿囫囵吞枣的。

我叹了口气,再次翻开先帝的起居注,继续阅读起来。

“康元十五年六月初二,波斯国进贡螺黛,上赐皇后、珍妃。”

十三年还是嫔,十五年已经升为妃阶,珍妃果然受宠。

“康元十六年二月十五,西山围猎,上携后妃同往。时多荣公主伤风,琳妃照拂未去。”

“康元十七年八月初八,珍妃携皇五子请安,上赐如意、琉璃屏风。”

“康元二十年七月初二,广西进贡罕见瓜果,呈绿色,上喜,食之。时珍妃请安,上赐之。”

林林总总,先帝的记录实在有些庞杂,这些人物和事件,似乎不太好分辨重要性呐。

我瞧了一眼窗外天色,心说还是抓重点吧,便索性搁下先帝的,转头翻阅起了琳妃的记录。

“康元六年五月初八,上召巡城御史沈氏之妹,初封采女,赐号琳。”

沈氏?琳妃姓沈啊?巡城御史……这好像是个言官的位阶?入宫只是采女,身亡时已经封妃。难怪三殿下说先帝宫中尤以她和珍妃荣宠之最,引得淑妃嫉妒了。

“康元七年十一月十一日,琳采女诞下一女,晋琳贵人。上赐公主封号多荣。”

“康元十三年五月初四,琳贵人诞下一子,晋琳嫔。皇子序位第七。”

“康元十四年三月二十六,皇七子早夭,琳嫔哀恸未进食。”

果然,琳妃与静贵人同病相怜,也失去了尚在孩童时期的儿子。

“康元十五年六月初三,珍妃赠与贡品螺黛,后悉,罚之。 ”

贡品螺黛都和琳妃分享,当真是好姐妹。不出所料,也果然被废后罚了。

除此外,琳妃的记录中,出现最多的则是“召见太医”,她似是体弱多病,经常身体不适。

“康元十一年二月初六,上临朱雀宫,东厢涂抹新漆,上不喜气味,未用膳即出。”

“康元十一年二月初九,琳嫔病,肤露红疹,其兄探望,后传太医。”

“康元十四年上元节,后领诸妃赏花灯,琳嫔不撑,中途告退。后恼,罚跪。琳嫔昏厥,传太医。皇五子陪侍。”

“康元十五年中秋,后领诸妃于御花园中赏景,琳嫔昏厥,传太医。”

好嘛,废后本就跋扈,偏这琳妃总在废后统领后宫展示权威的时候,要么晕倒要么撑不住告退,能不惹她生气吗?

得,你看,处罚记录又是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更不乏有珍妃为她叫屈、陪伴共受责罚的记录。

这也侧面说明了,高岭之变当夜,废后给圣上下毒时,缘何毫不顾忌可能同饮的琳妃了。

另则,记录中大篇幅记载的,当属琳妃对孩子的母爱了。事必躬亲,凡多荣长公主或皇五子——即年幼的当今圣上——有点小病,她每每亲自相陪,用心照料,连饭也顾不上吃,等孩子们病愈,她自己可就又病倒了。

“康元十二年四月初五,多荣公主伤风,琳贵人日夜照拂,未进食。”

“康元十二年四月初六,琳贵人病,无法起身,其兄请见未允,传太医。”

“康元十六年一月初七,皇五子患温病,琳妃日夜照顾,未进食。”

“康元十六年一月初九,琳妃病,传太医。”

“康元二十年三月二十五,上临朱雀宫,与巡城御史下棋,琳妃作陪。”

“康元二十年四月十八,皇五子伤风,琳妃照顾,易感。其兄上贡太岁。”

扶风弱柳,身子骨不太行,偏又爱子甚之不顾自身,也难怪有生母在侧的圣上会对养母如此爱护、如此上心,以至于多年后还为了她的死因秘密调查。

另外,谢宁轩在金华见到的宫人冰清,在起居注中也有所体现。

琳妃入宫时带了两个贴身丫鬟,按照宫中规矩,内廷司并拨有数位外围丫鬟,冰清便是其一。一般来说,这种外围丫鬟都成不了主子心腹,干满年限也就放出宫了。

偏康元十年,京城爆发疟疾,琳妃携带的两个贴身丫鬟相继感染离世。麻利能干的冰清,就此成为朱雀宫大丫鬟,掌管一宫事宜,并陪伴琳妃走到了妃位之尊,这本是幸运之事。

然而不幸的是,康元二十年,废后也盯上了她。

出于谋划的需要,废后以她全家生命为要挟,那晚她还是挣扎着将毒放进了酒中。

“既是贴身丫鬟,她没有看到琳妃喝没喝酒吗?”这是进宫前我问谢宁轩的。

“皇子居所传来消息,还记得吗?说最小的皇子生病了,先帝挂心去瞧,琳妃也想陪伴同去。”

“因她尚疲倦,先帝不是心疼她,没让她跟着吗?”

谢宁轩点头:“是。但琳妃还是派了个丫鬟去。”

“啊!就是冰清?所以她下毒后,却没在跟前候着!根本不知琳妃进没进酒,喝没喝汤?”

“义妹猜得不错。”三殿下道,“冰清本性不坏,也没想着背叛,实乃被迫为之。因而她回来后看到主子已逝,惊慌失措,当即便去向胡氏复命。胡氏闻之先帝未饮,极为恼怒,直接命人结果了她。”

“啊,她死了?”郡主震惊。

三殿下白一眼妹妹:“当时就死了,宁轩去金华找的是什么,鬼吗?”

“哦。”郡主搔搔头,悻悻坐下。

谢宁轩莞尔,解释道:“她的确被灭口。只是紧跟着就开始了叛乱,宫城内乱作一团,下手勒她的太监没有察觉,她并未死绝。当日冲突后,宫城内死伤无数,叛军将尸体一股脑全扔去了城外的乱葬岗。她便是因此混出宫墙,逃出生天的。”

“哇,这也太险峻了!还好没死!”郡主惊叹,“只不过,如此隐秘之事,你们是怎么查到的呢,还追去金华,真的被你摸到首尾?”

“也是巧合了。”谢宁轩坦诚,“我接到查案密旨后,一度思绪混乱,不知该如何下手。翻查高岭之变当夜记录,我很快意识到当晚除了先帝带人逃离皇宫,被摞成摞丢到乱葬岗的尸山,则是另一种离宫的群体。或许,先帝反击之迅速,就因有人趁机藏身外逃,予以接头?”

“这其实和琳妃之死关系不大。”三殿下续道,“所以宁轩当日想到此,也只是顺带查查,没当做主要环节。因为京中一直有宵小以偷死者身上财物为生,找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油子并不难。”

“本以为只是闲话问问,却没想到其中一人为脱罪,自陈二十年前于尸山中救出一位姑娘,偏生描述、口音、姑娘为了报答他而留下的簪子,都那么巧,能和宫中为数不多的南方宫女相对应。”

“冰清便是来自南方。此事关系自己和家人的生死,她逃出后不敢在京中逗留,又牵挂家人安危而回乡,这有什么难以预料?”三殿下摆摆手,“接下来便是漫长的调查过程,根据丫鬟入宫的记录在当地寻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否则我们能查了大半年才有进展吗?好在结果是好的,和宁轩的推测不谋而合。”

也就是说,作为亲手下毒的直接凶手,冰清的供词坐实了废后的罪行。无论琳妃真实死因为何,废后当日是实打实下了毒的。

难怪谢宁轩会说,这趟南下解决了他的一个疑问,于整体案件,却远不算突破。

回忆收起来,我意识到,现在的问题是,淑妃在汤中下毒,是真的吗?

较之静太妃自陈亲手掐死琳妃的说法,淑妃对琳妃下手,也是通过下毒,假手于人的。但她可没有买通琳妃的丫鬟呀。

那么,是谁替她干了这恶事,事后又怎么掩盖的呢?

这么想着,我便将淑妃的起居注挑出,先行翻阅起来。这不看不知道,淑妃的记录,可比静太妃、琳妃有意思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6章 冰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