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请君嫁我时 > 第3章 不想却又起变故

请君嫁我时 第3章 不想却又起变故

作者:吕中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4:34:23 来源:文学城

丁思琴气的长眉倒竖,怒目圆睁,瞪着赵玉汝。

赵玉汝毫不避让,抬眸回敬,逼视着她。

丁思琴回过神来,发现里间众人全都被她惊动,纷纷抬头,看向她,一时之间,好不尴尬。

她几次张口,终究是什么都说不出来,紧紧捏着衣袖,愤愤地坐了回去。

赵玉汝有些不悦。

但不是对丁思琴。

天下竟有人一次跟两个姑娘相亲的?

真是奇闻。

赵玉汝也没了吃喝的心情,开始四处观看。

对面正在生闷气的丁思琴暂且不用管,赵玉汝注意到有个身着紫衣的女孩,年纪不过十三四岁,格外怡然自得,颇具主家气场,或许她是楚家本家的孩子。

此时正跟六七个个同等年纪的女孩趴在炕桌上抓石子玩,石子分两色,一个石子抛向空中,同一只手迅速捻起桌上一颗对手的石子,而又反手接住抛出去那一颗,把对方的石子抓完为胜。约定十个铜板一局。

这紫衣女孩倒是十指灵巧,没一会儿功夫就已经连胜十几把,赢来的铜钱用手帕都包不住。

高兴得直拍手。

被她赢钱的姑娘们就没那么好脸色了,一个个愁眉苦脸,互相推搡,不敢上去应战。

紫衣女孩嬉皮笑脸地趴伏在炕桌上,用手拍桌子,问还有谁不服?不服赶紧来一盘,保证让你心服口服。

赵玉汝看了好一会儿,紫衣女孩虽然是张扬好斗,却也没有强逼别人,想玩的奉陪,不想玩也不勉强。既然如此,那这就只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她不打算插手。

期间,丁思琴好死不死,又是几次拿言语相讥讽,都被赵玉汝不声不响地挡了回去。丁思琴忙活半天,没讨到一点好。

她不甘心,她来了半日,竟然没一个人对她表示欢迎的。

听见旁边女孩抓石子玩,紫衣女孩颇为得意,她越发不满,笑什么笑,没看她正烦着呢!

丁思琴站起身,走过去,对紫衣女孩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刻薄,玩个游戏而已,竟然如此不能容人,把别人欺负够也不甘心,还要在这里耀武扬威的,你家里人是怎么教你的,一个女孩不懂谦让,就想称王称霸的,以后哪家人敢要你?今天这家主人可是有正事要办的,岂能容你在这里胡闹。”

赵玉汝简直要为她哀悼。

姑娘啊,你也是来做客,哪有你这样反客为主的。

况且这紫衣女孩的脾气恐怕没那么好惹。

果然不出所料。

紫衣女孩一听这话,满脸不可置信,居然有人敢在她家里嫌弃她?还敢嫌弃她家教不好?

刚才,这个丁举人孙女言语讥讽赵秀才的女儿就已经让她有些不悦。

现在居然骂到她头上来了,决不能忍。

紫衣女孩反问:“大姐,你谁啊?”

大姐!

丁思琴又变了脸色,她也不过才十七岁,却被人叫大姐。

她脸色涨紫,说不出话来。

紫衣女孩才不管她接不接话,继续开骂。

“我们家请你了吗?自己就往上蹭,打量着我们家不好意思把你丢出去是吧!”

“脸抹的红就以为自己美若天仙了?比人家差着一大截,你自己没发现?”

“我二哥哥订下你了吗?你就赶起别人来了,真当自己是正宫娘娘呀。”

“真大方你就替她们把钱出了呗,拿嘴充什么好人。”

“本姑娘玩乐,关你什么事,你还没当上我二嫂子呢。”

一通臭骂,把丁思琴骂成个鹌鹑。

紫衣女孩终于觉得出了口气。

她转过身来,对她的玩伴们说:“你们以为我想占你们的便宜?哼,我早就知道你们一个个都要输给我,还不打开我给你们的荷包看看。”

几个女孩打开最开始紫衣女孩给她们的荷包,里面居然有个金戒指,每一个都有。

这分量,远远超过她们输给紫衣女孩的那些铜板。

紫衣女孩随手把那一兜子铜板给众人身边伺候的小丫鬟们分了,转头走出里间。

赵玉汝觉得,紫衣女孩出去的时候,仿佛看了自己一眼。

留下几个女孩,拿着荷包和金戒指,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还没反应过来的丁思琴。

赵玉汝垂头不语,她不太爱看别人尴尬的场景。

没过一会儿,院门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有下人通传:二公子来给老太太祝寿。

二公子?

他来了。

赵玉汝心头一阵紧绷。

今日的正戏终于要上场了。

赵玉汝还是坐在里间,有几个年轻未成婚的女眷也都进里间来避嫌。

丁思琴也回过神,赶紧回自己座位上坐好。

一个颀长的身影从门外走来,肩不宽不窄,腰不粗不细,身姿挺拔,步履稳健,行动处似有少年意气,站定时又似有成熟端庄。

丁思琴位置正对屏风,从缝隙里,她瞥见男子的脸。

红晕瞬间从耳后攀上她的脸颊,不是胭脂色,却胜过胭脂。

赵玉汝暗叹,这该死的座位。

她的位置正背对着屏风,她知道他来了,正在她身后。

看,或者不看,这是一个问题。

要看,也不是不能看,来这儿不就是为了看的吗?人人都看,怎么就我不能看。

但真要看,那只能转过身去,趴在屏风上看。

不说别的,这动作幅度,真叫人难以下手呢。

不看吧,又不甘心,来都来了,相距不过一丈,不看绝对后悔。

正在纠结之间。

一道清越的男声响起:“孙儿楚元珩,特寻岭南佳果,为祖母祝寿。”

赵玉汝只有一个想法:他声音真好听

她在发愣,没注意到有丫鬟捧着一碟鲜红果子她跟前。

原来是楚二公子寻来的岭南佳果荔枝,楚老太太吩咐,分与众人尝尝。

赵玉汝没见过真正新鲜的荔枝,丹阳县虽然不算北方,但离岭南也是极其遥远,况且荔枝不耐储存,有一日色变,两日味变之说,在丹阳县绝对稀罕。

看着那一盘红艳艳圆滚滚的果子,赵玉汝拿了一颗,随即示意丫鬟请旁人品尝。

有些扎手。

剥开壳,果肉温润如白玉,甜如蜜,确实配得上它的盛名。

明间里众人打趣着,说楚老太太是福寿双全之人,有这么一个好孙儿,不但模样清俊,年纪轻轻便中秀才,还难得一片孝心,不远千里寻荔枝来为老太太祝寿。

听的赵玉汝心里痒痒,想看看不见,太痛苦了。

她心里郁闷,便有人来替她排忧解难。

王婆自从赵玉汝母女二人进门拜寿之时就随行在后,她常常出入这些深宅大院,与楚家众女眷素有往来,楚老太太邀乌丹落座时,她也顺势在旁边相陪,伴着几人说笑。

如今,眼见正主都到了,却没机会见面,这是一个优秀的媒人该有的水平吗?当然不是,她得给两人创造机会。

王婆:“二公子这寿礼着实叫老婆子开了眼,我活这大半辈子,还没见过新鲜的岭南荔枝呢,老太太今日收了这等稀罕物,恐怕别的礼都不能入眼了!”

楚老太太听她夸起孙儿来,心里也是高兴,但面上不能不谦虚,于是道:“王婆婆这是说的哪里话,今日众贵客赏脸,肯来给我这老婆子过寿,已是大慰平生,又各送重礼为老婆子添彩,我岂有不中意的。”

王婆又道:“我们这些老人送的,不过是旧年的俗套子,不如他们年轻人会玩花样,我看今日也来了好些年轻姑娘,老太太不如看看她们的礼?”

她这么一说,楚老太太心下了然,欣然同意,叫下人拿姑娘们的寿礼来看。

不一会儿,正堂摆下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各色寿礼。

主人家吩咐,要看今日来拜访的年轻姑娘们送的礼,下人们也就把这些挑出来呈上。

总体看上去不算华丽,唯有一尊一尺高的纯银观音相在其中颇为突出,显得格外亮眼。不少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猜测这么贵重的寿礼是何人若赠。

楚老太太无动于衷,她不信神佛。年轻时她也信过,焚香上供,从不吝啬,但神佛从不助她,从不助他们楚家,她也绝了这念头。

这寿礼是丁举人孙女送的,楚老太太知道他们家心思,但她从无与这家结亲之意,丁举人虽好,可是老了,他儿子也实在不成器,一个注定没有希望的人家,什么光芒都只不过是落日余晖,不值得留恋。

因此,今日寿宴,她本没有下帖请丁家。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事,她那个儿媳却想不明白,把个丁思琴当成宝,巴巴地请来,她又不好把人轰走。

不知赵家姑娘看了,有何感想?今日和他家的事如果成了,楚老太太心想,少不得还要赔礼安抚赵家。

王婆见寿礼已经摆上桌,便想上前去拿起赵玉汝的观看,顺道提起,借机请她出来相见。

哪知她刚上前一步,事却起了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