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列车 > 第2章 任 教

青春列车 第2章 任 教

作者:晚霞绯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1 08:32:00 来源:文学城

第二章 任教

时光回到了两年前,刚从师院毕业的叶青被分配在北桥中学高中部任教,担任高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

这所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在一座山的山脚下,两幢两层的教学楼座落在校园的左右两侧,教学楼的前面有一个大花坛,花坛中间竖着一根用粗壮毛竹做成的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校园的上空高高飘扬。操场两边都有篮球架,角落里还有单杠和双杠。给这所农村中学增添了很多活力,校园的四周栽滿了桂花树、柳树和桃树。围墙的一旁有一排小屋,是教师宿舍,校门口左侧的几间房子是食堂,负责全校师生的中餐和住宿老师的一日三餐。

开学了,班主任是新来的大学生,又是知青老师,学生很敬佩,听课时都很专心,在自己班上课让叶青感到很轻松。另一班的学生对新老师的好奇让叶青有点无奈,学生想了解新老师的实际水平,上课时会故意答错题,有时会在解题时提一些问题,看老师怎么说。

这个班的第一堂课是学习“二次函数”最大值的计算,叶青老师边讲解边画图引导,推导出最大值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计算,例题讲完了,叶青在黑板上出了两道题,请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还请了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两个学生在黑板上一会儿就解答好了,一位学生还在解题下写道,此题不难,请老师出难题。

“这个建议提得好,两道题都不难,是刚开始的基本计算。”叶青为两位学生的解题过程打了勾,然后告诉学生,“只有掌握基本计算的方法,才能学好数学,难题在后面等着你们。”学生听了都打开数学书翻到后面,看了看最后几章的内容,这些数学我们都看不懂,题目很难。看来学习要认真,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会钻研,攻克难题,不然怎么能有好成绩,又怎么考大学。那个写提问的学生望着老师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放学半个多小时了,校园渐渐静了下来,叶青从二楼的教室走了出来,来到走廊边,两手扶着栏杆,朝对面的花坛望去,花坛里的花好多,鲜艳的花朵正张开笑脸朝他微笑呢。叶青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好起来,忙了一整天,该去操场的花坛看看,放松一下,让心情变得更舒畅。

叶青从走廊走到楼梯口,迎面碰到了何小丽和王建英,叶青朝她俩点了点头,笑着说:“两位老师来吃晚饭了。”

“忙完了事,我和小丽就来这了。”

“小学挺好的,学生不多,课上完就放学,不像中学事情多。”

“小学生很难教的,几个学生一直学不会,放学了,还要为他们补课。”

“看来复式班的教学很难。”

“我和小丽都没上过师范,只能边学边上课,希望能教好这些学生。”王老师朝叶青笑了笑,“刘老师在吗?我们来付搭伙费。”

“刘老师在办公室。”叶青看了看两位女老师,问道,“这搭伙费还要自己付?”

“不是,是县教育局拨给我们学校的,我们再转付给你们。”

“这搭伙费是用来付炊事员的工资吧。”

“是的,这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何小丽笑着说,“好好干吧,以后农村教师的待遇会更好,”

“这样农村的教学质量会提高。”

“我们在农村当老师也有信心了。”小丽朝叶青笑了笑,脸上露出了好看的小酒窝,转身拉着建英的手,“走,我们去找刘老师。”

“叶老师,待会食堂见。”

“好!我去一下教室,马上就过来。”

两个漂亮女孩是附近一所村办小学的老师,何小丽是上海知青,七二年下乡,王建英是怀远知青,六九年下乡,两人都在顶山大队插队。村里办起了顶山初级小学,两人被大队负责教育的副书记提名,成为民办教师。那个年代的民办教师是没有工资的,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和普通农民一样到年终分红。学校每月只发几元补贴,这补贴是由教育部门拨款,学校只负责发放。

村办小学很小,四十三个学生,两个班级四个年级只有三个老师,一二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三四年级在另一个教室学习。王建英老师担任三四年级的语文数学的教学,何小丽教一二年级,也是语数包班。一年级八个学生的语文课上完了,开始写字做作业,接着上同一课堂的另十个学生的二年级语文课。王建英上课也是这样在三四年级中来回交叉进行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这种上课的方法在当时称为复式教学,适合农村学生居住分散的情况,但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属于较差的。

两位老师都是直接从生产队调去村小上课,只能边学习边上课。小丽的汉语拼音发音准,普通话说得好,很适合教一二年级的语数,上了几天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很好,受到家长们的好评。王老师的教学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另一位方老师负责全校学生的音体美教学,这个小学校在三个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办了起来。只是老师的午饭成了问题。附近的北桥中学有食堂,三位老师商量后决定去中学搭伙,得到了负责食堂工作刘老师的同意,就这样解决了三个老师的午饭问题。两个知青老师还订了晚餐。

两位女老师在学校食堂吃好晚饭,一起走回远处的知青宿舍。

“小丽,叶青又回到北桥公社了,师院的分配大多是社来社去,北桥中学还算好的,有的山区学校条件更差,连食堂都没有。”

“他只能先在北桥中学当老师,以后有机会再去考好的大学。”

“上海知青最好能考回上海。”

“听说要恢复高考了,会不会是这两年?”

“我看呀,就是这两年!”

“但愿是真的。”

放学后,老师和学生完成了结束工作,关好门窗,锁好教室,离开学校,整个校园就静了下来。只有山脚边的风吹向校园,树枝在风中轻轻地摇曳,阵阵花香随风飘散在静静的校园。

天渐渐暗了下来,校园里只剩下叶青和一个食堂炊事员。吃完晚饭的叶青回到了教师宿舍,做完个人卫生工作,就开始备课和学习,教学工作刚开始,很多内容不熟悉,虽然已经学过,但要传授给学生,必须是精通。

叶青打开教科书,认真仔细地看了起来,边看边记录一些重点和难点。明天是二次函数的第九堂课,虽然难度不大,但这些内容是为后面的三角函数打基础的,要求学生掌握好这章内容,会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能熟练计算。

准备了好几节课的内容,叶青又开始了高中物理的复习。已有十年没高考了,听说这两年就要恢复,必须做好复习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自己的愿望是去上海的重点大学学习,希望能实现。

一阵睡意袭来,正在做习题的叶青揉了揉眼睛,这题做好该睡了,明天还要上好几节课呢。

夜,漆黑漆黑,阵阵山风吹着破旧的木框窗户,发出了哗哗的响声,躺在床上的叶青没有一点睡意,心里很无奈,炊事员早就回家了,今晚又是一个人在这所乡村学校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地方要把人憋坏的,难道就这样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吗?

分配到这所乡村中学已经好多天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该怎么办?

这地方太偏僻了,附近没有村庄,住校的老师只有自己和另一位小李老师,这位知青老师家在怀远县城,今天家里有事回去了。就剩下叶青住在宿舍看管学校。

窗外阵阵山风似催眠曲般地让人昏昏沉沉,叶青慢慢地睡着了。

突然,小屋的门响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