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 第9章 盘算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第9章 盘算

作者:蒹葭是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1 14:14:50 来源:文学城

话说太子带着四阿哥出门,先去了雾隐山脚下的围场,打了一些山鸡野兔。这才由四阿哥领路穿过熟悉的小树林,七拐八拐走了一刻钟,终于在半山腰看见了隐在山坳里的小田庄。

“远倒是不远,就是难找。”太子以为很近,没想到拐了这许多弯,拐得头晕脑胀。

四阿哥记性好,去过的地方不会忘。他示意人去敲门,门很快开了,先露出一张惊疑不定的妇人脸,而后妇人被挤开,那个叫巧儿的小丫鬟迎了出来。

太子和四阿哥赶到雾隐山的时候,已经派人知会过了,他们先去狩猎,之后到小院吃饭。

“印公子请进!”巧儿看了一眼印公子身后的陌生少年,见两人都是围场侍卫的打扮,“这位是?”

太子含笑回答:“这是我四弟。”

态度比在毓庆宫不知好了多少,连声音都变得轻快起来。

四阿哥看了小丫鬟一眼,回头示意随从将猎物一并拿进小院。

先到围场打猎,再到小院吃饭,是太子的主意。他不信那么个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会做菜,更不信自己能咽下农家的粗茶淡饭。

所以在围场他放过了鹿和獐子等大型猎物,专门猎了山鸡野兔,想着若是小院里的饭菜没法下口,烤点野味果腹也行。

与太子相比,在口腹之欲这块,四阿哥倒是无所谓。

他从小养在承乾宫,养母茹素,他也跟着茹素。

毫不夸张地说,四岁之前,除了宫宴,没吃过一口肉。

后来佟佳皇后薨逝,皇上想把他送回永和宫,跟着亲额娘住一阵子,缓解心情。

谁知德妃婉拒了,理由是永和宫养着十三和十四两个小的,实在没地方给他住。

永和宫不算小,且只住了德妃一个主位娘娘,十四跟着德妃住主殿,十三住西偏殿,东偏殿还空着。

之后他被安排去了阿哥所居住。

都说内务府最会看人下菜碟,住进阿哥所才知道,那里的拜高踩低半点不比内务府差。

养母病逝,生母不愿养他,既非嫡又非长,住在阿哥所的待遇可想而知。

直到后来得太子照拂,他的日子才算好过一些。

没肉吃,他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

田庄小院里的饭菜再难吃,至少是热乎的,总不会比阿哥所里的冷饭更难吃吧。

山货拿进来,冯巧儿接过转手给了常妈妈,只拿眼睛盯着太子。

太子恍然,好脾气地一拍脑门:“出来太急,忘了带!”

眼瞧着冯巧儿的肩膀耷拉下去,四阿哥轻笑,招呼长命把点心拿过来。

他以为太子的点心是带给那个小姑娘的,没想到只是买路钱。

太子幽幽看了四阿哥一眼:“你怎么知道?”

四阿哥心中一紧,面上含笑:“上次送她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今日过来,没见二哥带,我就自作主张拿了一点。”

想起上回的事,太子这才收回目光,看着冯巧儿抱着点心包欢天喜地,跟着她往里走。

“请我吃饭的人呢?”太子进院之后问。

冯巧儿笑嘻嘻回答:“在割青菜,姑娘说现摘现吃才新鲜。”

盯着对面两脸震惊,冯巧儿仿佛看见了上个月她和她娘脸上震惊的表情。

没错,姑娘,她未来的嫂子,在正月寒天,用淘米水种出了绿叶菜。

油绿油绿两大筐。

冯巧儿满意地欣赏完两人的震惊脸,兴冲冲带着他们走进灶屋,迫不及待从木盆上拎起一只柳条筐展示。

只见柳条筐里全是绿油油的叶菜,筐下则是白花花的根须,没有土,而是滴答滴答滴着水。

太子伸手摸了一下,菜叶新鲜得很,这时节在宫里都未必吃得到如此新鲜的绿叶菜。

现摘现吃,有点意思。

抬眸对上小姑娘漂亮的杏仁眼,太子勾起唇角:“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从前感觉傻乎乎,话都说不整齐,现在居然学会种菜了。

还是在冬天种菜。

也算绝活。

这话若是单独问姜舒月,确实很难回答。

从前脑子被撞傻的姑娘,忽然在某一天清醒过来,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无土栽培。

骗鬼呢。

可问话现场不止有姜舒月,还有逻辑强大的冯巧儿,见姜舒月没接话,她嘴快道:“我们先福晋有个带汤池的陪嫁庄子,听我娘说先福晋在汤池边上泡发过豆芽。我们姑娘是先福晋的女儿,泡发一点绿叶菜,还用跟别人学吗?”

姜舒月:泡发绿叶菜,牛啊,我的巧儿。

太子吃过豆芽,却并不知道豆芽是怎么来的。既然是家学渊源,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

问多了,倒像是要偷学人家祖传的手艺。

种菜这一块刚好是四阿哥的知识盲区,见太子没问,他也把好奇心给压了下去。

为了请客,姜舒月让常妈妈从庄头家买了现磨的豆腐、小白菜干和蘑菇干。

与常妈妈不一样,左婆子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做豆腐是她娘家祖传的手艺,在缺粮的饥荒年,吃豆子也能充饥。别家做豆饭,只图填饱肚子,左婆子却凭借做豆腐的手艺,让全家都吃得美滋滋。

除了豆腐,她还会做各种腊肉干、熏鱼干以及蔬菜干、蘑菇干,努力让全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在原主零碎的记忆中,每到饭点,冯巧儿都会跑到左庄头家门口迎风闻味。

偶尔原主跟去,被左婆子瞧见,她嘴上念叨着常妈妈不会过日子,手上却拿着吃食分给她们。

左宝树更憨更大方,连她娘才煎好的豆腐,都能给她们端出一碗来解馋。

买完食材,姜舒月简单规划了一下,打算等客人来了,做一道小白菜干炖豆腐,一道蘑菇干炒鸡蛋,一道豆角干炖五花肉,最后就是压轴的蒜蓉炒空心菜了。

印公子是个讲究人,虽然多带了一个人,却没空手来。

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走出四川,姜舒月看见野兔,脑中自然而然就闪现出了麻辣兔头和冷吃兔两道菜。

可惜手边没有辣椒。

嗯,以后得种点备用。

姜舒月把视线艰难地从兔子身上移开,看向放在兔子旁边的野鸡,一道农家乐的名菜立刻浮现在眼前。

小野鸡炖蘑菇。

这个可以有。

常妈妈做得一手好黑暗料理,所以今天灶屋的主厨是常妈妈的女儿冯巧儿。

其实经过一个月的悉心调养,姜舒月可以自己下厨,奈何她用土灶台不如冯巧儿熟练。

再加上常妈妈舍不得让她动手,冯巧儿也说银子都是她赚的,不用她干活,直接将灶屋的活计全都揽了过去。

这顿饭姜舒月只管动嘴,并不用亲自上手,倒也乐得清闲。

姜舒月调养的这一个月,三餐都是她说冯巧儿做,半点没让常妈妈沾手。

第一次配合效果就很好,又练了一个月,冯巧儿已经能独立做出很多美味的饭菜了,与姜舒月的配合也是炉火纯青。

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把农家乐成功开下去,姜舒月还是去灶屋盯着了。

常妈妈是原主外家的家生子,跟着先福晋嫁到乌拉那拉府上。等到了年纪由先福晋做主配给了外头铺面的一个管事,本人仍旧留在先福晋身边服侍,成了管事妈妈。

后来又升级为原主的乳母。

生在高门长在高门,常妈妈虽不敢说见多识广,看人还是有些准头的。

早听冯巧儿说过,附近围场有个侍卫经常拿点心给她们吃。

那时候姑娘傻不知事,巧儿又是个贪嘴的,常妈妈不是没有跟去过,奈何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见不到人。

两年多时间,愣是连那个侍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她不让冯巧儿带姑娘去,可冯巧儿馋得难受,哪里肯听。

时间久了,没见出事这才逐渐放下戒心。

今日对方登门做客,常妈妈才算见到真佛。

从看见两人的第一眼起,常妈妈就在心里断定,这两个侍卫出身不低,至少是上三旗的贵族。

又见两人没什么架子,似乎很好说话,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从前人家没少拿点心接济姑娘和巧儿,连她都吃过,特别好吃,请人家吃顿饭也是应该。

乡下人家没有高门贵族那么多讲究,什么女眷不能见外男,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

家里穷的连桌子都没有,来了客人只能挤在灶台上吃饭的,大有人在。

去年小院东墙被雨水泡塌,找田庄的人帮忙筑墙,还不是一堆人男男女女凑在一处吃。

她和巧儿也就罢了,都是下人,可姑娘到底是金枝玉叶。

哪怕主家将姑娘许给了冯明知,在常妈妈的认知里,姑娘也照样是她奶大的小主子。

永远不会变。

“姑娘,今日跟印公子说清楚吧,以后不见了。”常妈妈一边给冯巧儿打下手,一边委婉地提醒姜舒月。

转过年,姑娘十一岁了,大户人家十一岁的姑娘都该开始议亲了,再见外男不合适。

姜舒月以为常妈妈这样说,是因为家里将她许给了冯明知的缘故,笑道:“妈妈您放心,我有分寸。”

见常妈妈蹙眉,索性摊开了说:“城里上学束脩很贵,笔墨纸砚也不便宜,您看明知哥都瘦成什么样了。我缓过来了,就想着赚点钱贴补家用。”

她把自己开农家乐的计划跟冯巧儿说了,冯巧儿举双手支持,现在见她娘拖后腿,当场拉下脸:“娘,为了让哥哥读书,家里所有钱都搭进去了!这回若不是姑娘挖到人参,咱们就得吃陈米陈面,和那些臭鱼烂肉了。”

如果没吃过好的,为了填饱肚子,她还能忍。近一个月好吃好喝,冯巧儿想起厢房里那些吃食都恶心,饿死她也不会再碰。

“哥哥读书辛苦,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身体早晚要垮。”

知母莫若女,冯巧儿可知道她娘的痛脚在哪里,逮住拼命踩:“再说哥哥考中举人还要娶姑娘,便是主家早就允了,也不能干巴巴空手求娶吧。”

常妈妈当然知道娶媳妇要聘礼,明知后年参加乡试,她现在就该给儿子准备上了。

可就像姑娘说的,在城里读书太贵了,笔墨贵,束脩更贵。明知吃住都在粮铺里,省了租房钱,但粮铺人来人往十分嘈杂,吃不好睡不好是一定的,还要没日没夜地读书,身体都要熬垮了。

这回见儿子,又瘦了一大圈,常妈妈心疼得紧。

原本她在乌拉那拉家当差,还是姑娘的乳母,每月有二两银子的进项。她男人在粮铺做管事,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工钱拿,举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书都算勉强。

更不要说她跟着姑娘被分了出来,还被主家放了奴籍,从此没了月例银子。

姑娘的月例银子府里也不轻易给,只说她们住在山里没地方花,能折成粮食尽量折成粮食。

上个月姑娘挖到参是卖了不少银子,可府里给的吃食实在不是人吃的,那些银子常妈妈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留下养姑娘用。

想到人参,常妈妈忽然福至心灵:“那参姑娘是卖给印公子了?”

姜舒月点头:“算是吧。”

想起那个眉眼冷峻的少年,姜舒月总觉得他只是看着冷,其实心肠很软。

四阿哥:又救了她一回,记下。

姜舒月:债多了不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盘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