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 第2章 换粮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第2章 换粮

作者:蒹葭是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6 14:29:28 来源:文学城

就在姜舒月和冯巧儿商量去庄头家换粮食的时候,庄头家也正在议论她们。

“回头让小丫去瞧瞧,不行就让宝树下山请个郎中回来,可别把人病死了。”左庄头吧嗒了一口旱烟,对自家婆娘说。

左婆子嫌弃地直嘬牙花:“风雪正大,山上有狼,她的命是命,咱儿的命就不是命了!”

左小丫坐在她娘对面搓麻绳,闻言只抬了一下眼,什么都没说,也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倒是左宝树坐不住了,放下手里的木工活,站起身要往外走,却被他娘喊了回来:“活计没做完,火烧腚似的干什么去?”

左宝树站在灶屋门口:“娘,姑娘好赖是主家的闺女,若病死在庄子上,让爹咋跟主家交代嘛!”

左小丫又抬眼看她哥:“哥,那边有常妈妈管着,姑娘也是主家许给冯家的媳妇,咱家管太多惹人嫌嘞。”

她哥那点心思,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吗。

常妈妈是姑娘的乳母,都嫌姑娘傻,不想让姑娘给她儿子做媳妇。

这会儿病死了岂不好。

若是让常妈妈知道,他们家管了闲事,这梁子可就结大了。

且不说常妈妈的儿子冯明知有些出息,读书上进,将来多半能考取功名,就是常妈妈的男人在主家铺子里做管事,也不是她爹一个庄头能惹得起的。

姑娘生得天仙似的,莫说她哥,她看着也喜欢。可人傻成那样,话都说不齐整,吃喝拉撒都要人管,庄户人家哪里养得起。

真不是她娘心恶,而是这样的麻烦他们家不敢沾。

“常妈妈下山嘞,一早就走了,那边只剩下一个冯巧儿。”左宝树心性随了左庄头,憨厚淳朴,做不到见死不救。

那冯巧儿手虽巧,却是个缺心眼儿的,如何懂伺候人。

姑娘是傻了,可她是被街上的马撞傻的,又不是她的错。

说着推门往外走,不期然与拎着布袋前来换粮食的冯巧儿撞了一个对脸。

从冯巧儿口中得知,姑娘醒了,还吃了东西,左宝树这才放心带她进屋。

冯巧儿拎着布袋走进来,只说要借粮,被左婆子含笑拒绝:“你娘不是下山去讨粮食了吗,估摸着明儿后晌也回来了。”

借粮借粮,从来都是有借无还。

她去找常妈妈理论,常妈妈就给她摆臭脸,说什么庄子都是主家的,他们家出点粮食养主家的闺女,天经地义。

去他娘的天经地义!

庄子是主家的没错,可他们家种主家的地也不是白种,每年都要交租。

年景好,除了口粮,还能剩几个钱。若遇上饥荒年,交给主家的租子半点不能少,他们家连口粮都剩不下。

这几年天寒得出奇,冷得早,回暖晚,时旱时涝,日子不好过。

昨儿常妈妈过来借粮,说姑娘病重,再不吃东西怕熬不过,她才借了一点粮食。

今天姑娘的病好了,冯巧儿又跑来借粮,打死她也不会再借。

救急救不了穷,左庄头吧嗒了一口旱烟,看向冯巧儿手里拎着的布袋子,问她:“手里拿着啥?”

冯巧儿一听就知道借不到粮了,这才想起换粮的事来。

她将布袋子递给左庄头:“叔,您看看,这麦种能换粮不?”

左庄头放下烟袋,接过布袋掂了掂,能有一斤重?

布袋小小一只,巴掌大小。

并没看里面装的什么种子,先问冯巧儿:“换多少粮?”

到底是换,不是借了,谁知冯巧儿狮子大开口:“想换点米和面,叔您看着给。”

左庄头沉默了,听自家婆娘冷笑一声:“用这点粮种换米换面,当咱家是痴货吗?”

左小丫这回头也没抬,只顾着搓手里的麻绳。

冯巧儿眼珠转动,随口扯了一个谎:“叔,这是粮铺里的麦种,主家给我们姑娘带过来的,您看看,都是好种子。”

如果姜舒月在场,肯定会给冯巧儿的逻辑自洽能力点赞。

听说是主家粮铺里的种子,左庄头立刻重视起来,翻转小布袋倒出一些麦种在掌心。只见种子颜色略深,颗粒饱满,一看就是最上乘的粮种。

少是少了点,但真是好种子。

好种子撒在地里,能种出好粮食,好粮食丰产之后又能留下好种子。二代种虽然不如一代种,但良种的二代,肯定比普通的一代种强。

粮种是庄户人的命,好种子更是命根子,左庄头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饱满的粮种。

手心里捧着一小把良种,左庄头仿佛能看见日后田庄大丰收时的景象。

主家是旗人,还是上三旗的贵族,手里有好几个田庄。上等田和中等田是不租的,让府里的奴才们耕种,只下等田和山地才会出租。

左家租种的正是山地,背靠大山,能开荒出的田地少得可怜。

若能用上这样的良种,就算没有上等田的收成,多卖些苦力,追上中等田想来没啥问题。

主家有上等田,有粮铺,常妈妈的男人还在一家粮铺做管事,左庄头并没怀疑粮种的出处,只问冯巧儿这样的良种还有多少。

冯巧儿哪知道啊,随口说她娘不会种地,都拿来磨面吃了,只剩下这么一点点。

左庄头听说磨面吃了,额上青筋蹦起多高,忙喊左小丫去装粮食,对冯巧儿说:“以后再有这样的良种,都拿来找我换粮。一小把种子换你一斗谷子一斗麦。”

这下不光冯巧儿惊了,左庄头全家都朝他投来疑惑的目光。左庄头假装看不见,吩咐左小丫:“按我说的给巧儿装好。”

别看左婆子人送外号“坐地炮”,但凡左家有大事都听左庄头的。

左小丫张了张嘴,终究不敢有异议,领着冯巧儿去装粮食了。

“当家的,金种子啊,换这么多粮?”左婆子相信自己男人,可还是觉得换太多了。

左庄头一摆手,对左宝树说:“那边不会舂米磨面,你给弄好,再让巧儿拿回去。”

之后才给自家婆娘解释:“好种子,都是最上乘的好种子!可惜麦子种下去了,明年不赶趟!秋天种这个,把二代种都留下,后年收的麦子能赶上中等田嘞!”

上等田每亩产粮一石,中等田八.九斗,下等田六七斗,山地开田全靠卖苦力。一年从头忙到尾,能赶上下等田的收成都算老天爷赏饭吃。

听左庄头说完,左婆子二话没有,跑到灶屋找了两颗鸡蛋塞给冯巧儿,对正在舂米的左宝树说:“雪天路滑,弄好了,你给扛过去。”

左宝树巴不得,应了一声好。

跟着左宝树往回走的时候,冯巧儿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她真、真换到了粮食啊,还有额外两颗鸡蛋。

走回小院,看着左宝树把两小袋米和面放在灶屋的锅台上,见他站在灶屋门口,放缓了声音问里间的人:“姑娘,身上可大好了?用不用请个郎中过来瞧瞧?”

里间的姜舒月被吓了一跳,她记得冯巧儿离开的时候锁了门。刚刚听见开门声,她以为是冯巧儿回来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隔壁灶屋怎么会有男人?

想不通就装死,很快又听见了冯巧儿的声音:“宝树哥,姑娘是我未来的嫂子,自有我照顾,你回吧。”

左宝树被她看破心事,满脸通红,手紧张地在棉袄上搓了一下。他知道常妈妈嫌弃姑娘傻,不想让她做儿媳,还对他娘流露过想将姑娘转嫁给他的意思。

他是愿意的,也会对姑娘好。

可惜他娘没接话头,生生错过。

娘说姑娘再傻,也是金枝玉叶。哪怕嫁给自己的奶兄,都得在冯明知考中举人之后,根本不是他这样一个庄稼汉能攀上的。

冯巧儿冷脸赶人,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姑娘变聪明了,会教她做饭,还教她做那么好吃的鸡刨豆腐。

这样漂亮的姑娘,这样能干的嫂子,可不能被人抢走了。

送走左宝树,冯巧儿进屋把换粮的事说了,然后兴高采烈地对姜舒月道:“嫂子,晚上你教我做蛋花粥吧!”

嫂子都喊上了,姜舒月一阵头冷:“好、好啊。”

吃晚饭的时候,姜舒月一边喝粥一边套话,这才将原主的真实身世拼凑出来。

原主姓乌拉那拉,闺名舒月,是历史上雍正帝的原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大伯诺穆齐的女儿,也就是孝敬宪皇后的堂妹。

原主的额娘是诺穆齐的原配福晋,生下原主就撒手人寰了。一年后,诺穆齐续弦,娶了现在的继福晋索绰罗氏。

索绰罗氏刚进门那几年对原主还不错,说句视如己出都不为过。原主生活照常,一直由亲额娘的陪嫁,自己的乳母常妈妈贴身服侍。

大前年,常妈妈老子娘没了,告假回家奔丧。原主被丫鬟领到街上玩,被马撞伤了脑袋,变成傻子。

当时正赶上宫里小选,乌拉那拉家送去的姑娘都被退了回来。很快有传言说,是皇子骑马撞伤了原主,乌拉那拉家虽然没有追究,还是让宫里的某个贵人心里不痛快了,这才出手阻碍了乌拉那拉家姑娘们的上进之路。

为了给宫里的那位贵人宽心,在继福晋索绰罗氏的一番运作之下,原主被托付给了乳母常妈妈,跟着常妈妈和她的女儿冯巧儿被打包送到了城外田庄生活。

起初府里还经常派人带郎中过来给原主看病,两年过去,别说郎中,连每月的吃食用度都不送了,只在短缺的时候由常妈妈进城去讨。

从前讨一回,能拿回之前所有亏欠的,现在直接变成讨一回给当月,不讨就没有。

今年冬天来得早,雪也下得早,常妈妈没法下山,一下子便缺了吃食。

若不是原主病得实在厉害,有性命之忧,常妈妈也不敢冒雪下山求救。

继母,车祸,病弱的原主和回不去的家,姜舒月正在感慨buff叠满的时候,就听冯巧儿掰着手指欢喜道:“今天初九,明天初十,明天上午印公子就该给咱们送点心来了。”

印公子是谁?姜舒月翻了一下原主的记忆,还真让她翻出来了。这位印公子是原主的……朋友,算老朋友了,在附近皇家围场当差,从大前年原主搬到田庄,就与他相识。

这个人十分神秘,每月初十都会到田庄附近的那片小树林来见原主。给原主带吃的,陪她聊天,天气好的话还会带着原主骑马兜风。

冯巧儿馋嘴的特点算是被这位印公子狠狠拿捏了。每月初十,为了好吃的点心,冯巧儿都会想办法带原主去小树林见他。

某位印公子:猜猜我是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换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