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 第13章 交换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第13章 交换

作者:蒹葭是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5 03:02:17 来源:文学城

黄昏时分,左庄头带着几个人从山上下来,收获一般。只套了两只山鸡和一只野兔,都不够分的。

跟着他上山的都是庄里的穷苦人家,左庄头索性什么都没要,两手空空回家了。

左婆子一看自家男人的脸,都不用看手,就知道又白忙活了一天。

“自打这片有了围场,附近山林里的野物一年比一年少,听说都被搜刮进围场里,供贵人们取乐了。”左庄头靠山吃山,也算是老猎手了,即便是老猎手,这两年照样有颗粒无收的时候。

所幸他们家不愁吃喝,没有猎物,还有粮食,总归饿不着。

左庄头净手上桌,坐定之后惊讶地问:“今天什么日子,怎么还有肉?”还是他婆娘最拿手的豆角干炖肉。

山里转了一整天,肚子早饿了。在家人出声提醒之前,左庄头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眼睛都亮了:“这肉润味!火候也刚好!比过年那天炖得都好吃!”

“……”

左家吃饭从来都是左庄头第一个上桌,他动筷别人才能动筷,他放下筷子,别人也要放下筷子。

今天同样如此。

结果他吃完都夸完了,并不见有人动筷:“你们怎么都不吃?”

左小丫低声提醒:“肉是常妈妈端过来的。”

听见“常妈妈”三个字,左庄头下意识想将吃下去的吐出来,还好肉香及时唤醒了他的理智。

他示意左婆子:“你尝尝,常妈妈做菜长进不少。”

左婆子撇着嘴吃了一口,又吃一口,吃到第三口,心中隐隐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什么。

冯巧儿说肉是姑娘教她炖的,显然是第一次做。第一次炖肉就比她这个长年做饭的炖得还好吃,可见姑娘不止有漂亮的脸蛋,还很会做饭。

这一顿晚饭,左家吃得各怀心思,却诡异地全都吃撑了。

有人吃撑,有的人却在绝食,比如乌拉那拉家的大姑娘舒心。

她的名字叫舒心,奈何重生之后,就从没舒心过。

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亲事。

上辈子她被圣祖爷指给了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之后便开启了她贤惠且憋屈的一生。

由德妃牵线,盲婚哑嫁,成亲时年纪又小,这桩亲事几乎每一步都踩在四阿哥的反骨上。

再加上四阿哥性子冷,她自己也有点端着,婚后能和谐才怪。

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中间也格外波折。成亲六年后她生下长子弘晖,夫妻成为父母才算有了共同话题。

然而八年后,弘晖急病夭折,带走了她半条性命,也带走了这个家大半的子孙缘。

她从此再未生育。

没有孩子承欢,没有夫君宠爱,她只能守着嫡福晋之位和贤惠的名声过活。

看着府中的小妾一个一个地生孩子,又一个一个地夭折,差点因此连贤惠的名声都保不住。

她敢对天发誓,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胤禛与生母德妃不睦,德妃不敢找胤禛的麻烦,就朝她撒气。不是拿她与十四福晋做对比,嘲讽她占着鸡窝不下蛋,就是拿嗣子单薄说事,指责她为妻不贤。

总之十四福晋做什么都对,她做什么都错,完全忘了她是如何成为四福晋的。

在宫里受婆母的气,回府还要跟宠妾李氏斗法,管着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身心俱疲。

原以为胤禛就是这样一个冷清冷性的人,对谁都缺少耐心和热情,哪知道他也有老房子着火的时候。

在胤禛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毕生真爱,年氏进府。

年氏入府便是侧福晋,斗倒李氏之后一枝独秀,几乎包揽了当时后院所有生育。

可惜最后全部夭折。

年氏的到来很好地压制了李氏,她作为无人能撼动的嫡福晋一直冷眼旁观,并不会偏帮谁。

直到四爷坐上龙椅,追封了年氏夭折的儿子为亲王,却对弘晖视而不见,她才终于愤怒了。

差点与皇上撕破脸。

可她的唯一的儿子仍旧没有得到追封。

她的心碎了,命也快跟着去了。

皇上听说她病重,直接将她挪去了圆明园,临死前都没见她最后一面。她死后,皇上也找理由,拒绝出席她的葬礼。

而敦肃皇贵妃年氏病逝的时候,皇上亲自为她盖棺,还亲自主持了她的葬礼。

一世夫妻,终成怨偶,她最在意的什么都没留住,哪怕母仪天下,又有什么意思。

重新来过,她只想远离那个寡情薄幸的男人,远离皇宫,过一过夫妻恩爱,儿孙绕膝的平凡生活。

“姑娘,宫里来话了,说德妃娘娘忙,没空儿见福晋,后天不让福晋进宫了!”丫鬟跑进来报信。

舒心一惊,不应该啊,上辈子她额娘拍德妃的马屁拍得很成功,不然她也无法得到推荐,嫁给四阿哥。

“可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原以为这辈子仍旧会按照上辈子的轨迹发展,她才无奈出此下策,打算用激烈的方式反抗。

如果注定像上辈子那样憋屈的活着,活成一个笑话,她宁愿去死。

这个丫鬟哪里知道,就连当事人,舒心的额娘觉罗氏自己都不清楚。

她听说之后也吓了一跳,慌忙托人去打听,然后被巨大的惊喜撅住。

“什么?太子看上我了,要纳我为侧妃?”舒心听完觉罗氏报喜,直接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就在乌拉那拉家乱成一团请太医的时候,姜舒月已经利用无性繁殖又种出两筐空心菜来。

冯巧儿望着炕上绿油油的菜叶,问姜舒月:“这么好的菜,卖给印公子能赚十两银子,姑娘真要白送给印四公子啊?”

这个时代冬天的菜确实值钱,却没值钱到两小筐水培空心菜能赚十两银子的份儿上。

姜舒月总觉得印公子厚待原主另有原因。

见色起意应该不是。一则原主年纪小,还没长开,印公子看起来也不是那种有特殊癖好的人。二则几年过去,除了上回见面有些不老实,并没见印公子对原主有过什么表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人会无缘无故地特别关照一个陌生人,在搞清楚印公子照拂原主的原因之前,姜舒月不打算与他深交。

冯巧儿嘟囔了一句没人理,又补充:“白送的话,送一筐就不少了。”

姜舒月看冯巧儿一眼,宽慰她:“上回印四公子买了我挖的山参,这回他又买了一筐叶菜,算是照顾了咱们的生意。菜没了还能种,不需要本钱,白送他两筐也是咱们赚了。”

冯巧儿低下头,小声纠正她:“上回的菜是印公子买的。”

姜舒月失笑:“可钱是四公子出的。”

除了照顾生意,姜舒月还有话想问问印四。

结果两人将割下来的青菜送去围场的时候,守门侍卫听说是给印四的便将青菜收下,又听她们说想当面交接,不客气道:”印四公子也是你们想见就见的?莫说他家里有事告了假,便是人在围场也不会见你们!菜送到了,赶紧走!”

看来印四在这里是个有头有脸的。

也对,他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不是个普通侍卫,难道是侍卫长?

清朝的侍卫还与别朝不同,地位超然。很多名臣的履历往前倒都是侍卫,比如康熙朝最著名的索额图和明珠,全都是御前侍卫出身。

其中索额图还是康熙智擒鳌拜的大功臣。

没见到人确实有些遗憾,可这一趟也不算白跑,因为她们才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被人喊住。

回头见两个面生的侍卫从门里走出来,一个手里拎着两个填白瓷鱼缸,另一个手里拿着竹编的筛子。

鱼缸仿佛是故意做旧的,看似粗糙,其实造型很美,瓷面也实,上面没有任何装饰,越发透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来。

竹筛做工精巧,通体成麦黄色,看上去就很有分量,筛子上孔洞均匀,很适合做水培植物的基座。

姜舒月看得职业病差点犯了。

那两个侍卫拎着东西走出来,对姜舒月二人说话显然比守门侍卫客气许多:“四公子说他从来不会白要人家的东西,让咱们把这两个种睡莲的小花缸和竹筛拿给姑娘,算作买菜的钱。”

宫里冬天缺菜,他们知道,有汤泉的山庄能种出少量的新鲜蔬菜,他们也知道,可用花缸和竹筛……换菜,还是第一次见。

四阿哥又不是没钱,给点银子不就行了,何苦又是找花缸又是编竹筛,还要从宫里一路带到这鸟不拉屎的围场。

花缸不小,却不是很重,姜舒月和冯巧儿一人抱了一个,却没办法腾出手拿竹筛。

有个侍卫几步上前,将竹筛往花缸口上一套,竟然严丝合缝地套上去了,好像竹筛就是专门为花缸量身打造的盖子。

盖完竹筛,侍卫还有话说:“四公子让我给姑娘带话,木盆和柳筐放一起太丑了。”

这句话对带话侍卫来说简直莫名其妙,可姜舒月一听就明白了。

是嫌她种菜的工具丑。

如果印四本人在现场,姜舒月高低得跟他掰扯掰扯。她种的是菜,不是花,菜好吃就行,你管它长在哪里呢。

不过姜舒月看看那两个古朴的花缸,忽然觉得种菜也是一门艺术,一边收获一边享受美,并不矛盾。

于是欣然收下,请那侍卫代她向印四道谢。

其实四阿哥还给了银子,说姑娘若是不要花缸,想要银子就给她银子。结果这姑娘很怪,抱着缸就走,什么要求都没提。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两个花缸做工讲究,抱回家转手卖了,也值些银子。

带话侍卫如是想。

卖花缸是不能的,对于水培植物来说,种在泥土烧制的花缸里,比种在木盆里长得更好更快。

本来打算白送两筐菜,没想到还有回馈。虽然对方有嫌弃她审美的意思,但姜舒月得到了实惠,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真心觉得印四这人能处。

姜舒月并不知道,她才离开,在围场附近转悠的几个人也悄然离开了。

索额图:什么,蹲错人了,那个小姑娘是给四阿哥送菜的?

德妃:什么,太子要纳乌拉那拉家的大姑娘做侧妃?

明珠:把消息汇总,都推给皇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交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