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后我在怡亲王府996 > 第23章 初露峥嵘

清穿后我在怡亲王府996 第23章 初露峥嵘

作者:秦九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9-22 05:04:15 来源:文学城

这的确是最后一个问题。苏晓星的唇角勾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笑。

果然,能混出一个青史留名成就的人,怎么可能是纯粹的温柔君子或者热血笨蛋。

这个问题明面上是在问她做“笔帖式”的本事:怎么看待朝局,知道多少消息,对这些人的态度又是什么。

但要只是这样的话,又何必特地挑出三织造来问呢——这个问题回答之后,她将成为一个彻底的异类:背弃了可以称为自己“母家”的家族,并以他们的秘密作为自己应付的代价;而从她这里听完答案的胤祥,随时可以再找个由头抛弃她。

那么,可以不回答吗?

不行。她苏晓星想要靠近这个本来和她半分关系都没有的地方,总是要付出些什么的。

现在看来,胤祥给她的选择是献上她的见闻、能力、以及忠诚,换取他对自己的更多信任,和那个看上去虚无缥缈的机会。

这个问题她必须回答,不过在回答时,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她应该说多少。

想当年,为了凑够硕士毕业需要的论文篇数,苏晓星还真的水过一篇有关江南织造的论文;而在水那篇论文的同时,苏晓星也去读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红楼索隐考据,和更多有关人员的奏章书信,言语往来。

这些比较基础的史料在苏晓星的时代里,只能够支撑她写出一篇还算像样的论文;但放在胤祥的时代里,这些东西中的一大部分,都是绝对的不传之秘。

别的还好说,她现在要是说出一些织造们奏章上康师傅的批复,再解释不清楚消息来源的话……

那她的结局,大概会变成张明德第二。

想到这里,苏晓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而这样的动作落在正紧盯着她的胤祥眼里,倒是让他多了几分郑重:这丫头,搞不好还真知道些有用的东西。

时间就在这种无声的对峙中悄然滑过。

似乎过了很久,苏晓星才做出了下一步的举动——她提起桌上玲珑小巧的白瓷壶,给两人的茶杯中分别添了一杯热水。

伴着茶叶清香的白色雾气袅袅升起,让胤祥一时看不清对面女子的面容,只听见她沉稳冷静地说着:

“妾所知道的事着实不多,不过管中窥豹,也姑且说上几句,您就当听个乐子吧。”

苏晓星想了想“总述”部分应该怎么说:“您和诸位阿哥是在紫禁城里长大的,虽然去过几次江南,但有些细节,可能并不清楚。

对大清来说,江南是财货赋税的必取之地;但对江南的士绅百姓而言,可能并非如此。

那些读书人里,至今仍有不少常常自命清高,与朝廷命官往来,他们多有不屑;但又不肯屈身与白丁相交……

而这几十年中,江南三织造恒常不变,已经有了几分树大根深之势。自然了,对天家而言,他们只是忠心可用的奴才,不过在江南当地嘛……

既能上达天听,又能财源广进,还称得上书香门第的,那可不一般。”

胤祥此前想到江南三织造,还真就是自上而下的,天家对奴才的关注。

可是今天听到这个江南士人的切入角度后,他颇感新奇,不由得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

“士人清高,当官的可就不一定了。”

苏晓星看着浮在茶水表面的那几片茶叶:“况且,三织造之间一向联络有亲,更借着晚辈的亲事,攀上了许多关系……这些,也是众所周知的。”

“他们的声势,竟然显赫到这种地步?”

胤祥是知道三织造这些年捅出亏空的具体数额的。他看着苏晓星的眼神有些闪烁不定:这些事,她到底知道多少?

苏晓星倒是没注意到他的神情;再说,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没有多少可顾虑的了。

而“我学的专业知识终于有用了”这件事,让苏晓星忍不住就想说个痛快:“庶民望府衙,有如蚍蜉望高山。”

谁让咱是个老百姓呢对吧——苏晓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她很难想到这些才对;可当她说起这些时,她也就不再是那个曹家内侄,举人之女了。

敢这样夸夸其谈的,必须是她自己,一个热爱整活、一心作死的现代人。

于是,苏晓星华丽地无视掉胤祥越来越复杂的眼神,在作死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当然,无论再怎么飘,她还是压住了底线的:她说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广为人知的事情,不存在什么堪称秘密的东西。

眼看着说的话都能凑出一篇小组发言稿了,苏晓星就此打住,开始小结部分:“士农工商,江南三织造以工立业,因商富贵,交好士人……”

她的话说到这里,胤祥猜也能猜出最后一句的意思:“你不必再说了。”

苏晓星唯独没提起织造和“农”的关系,但大清国,可是以农立国的。

胤祥这么说了,苏晓星也就顺势收尾:“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他们最后还是内务府的包衣不是?”

看着这个女人云淡风轻的微笑,胤祥的心里突然有些不自在——她究竟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的?

也罢,无论如何,她所说的这些话,还是很合自己的心意的,说一句“同道中人”,貌似也不为过。

抿了口茶,胤祥又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人:她的容貌,最多也就称得上一句秀丽,很难算得上是什么绝代佳人,倒是那双眼睛……

她之前装了快一年的麻木无神,直到今天说起这些事的时候,眼中像是燃着两团火——

在她之前,胤祥从未见过哪个女子会有这样的眉眼;他的母亲、姐妹、妻妾们,走的都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路子。

而在这群宛转蛾眉的美人中突然跳出个她,就像是在一队鸿雁中猛然看见一只海东青一样,让人愕然不已。

苏晓星却并未发觉,自己的眼神比起这个时代的淑女们来说有多大的攻击性,她现在更关心的是这场谈话的结果——

结果就是,在她被胤祥盯得心里发毛的时候,她听到对方这样说:

“等过了年,我会吩咐前院的下人,给你收拾出一间屋子来……想看什么书,也可以随时去书房取。”

好嘞!

苏晓星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就像是参加了那场并未经历的答辩,最后被一锤定音“通过”时一样兴奋。

只是,答辩通过的她可以开开心心地大声说一句“谢谢老师们”然后下去拥抱每一位老师;但现在的她要是采用类似的做法,嗯,就,很不合适吧。

她就这样被卡在了“致谢”环节,最后想了又想,还是对着胤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谢谢您?”

前一刻还像个海东青,这一笑起来,却又和树上的小麻雀似的。

看着她有些茫然无措的模样,胤祥不知为何就生起几分捉弄的心思:“你说什么?我刚才没听见。”

……故意的吧,这人绝对是故意的吧!

苏晓星无语凝噎地看着这个男人,只见他伸出手,像平日里自己捏念儿的脸蛋那样,捏了捏自己的脸。

末了,还加上一句评价:“再怎么穷,一口饭总是有的……过年多吃点,听到没有?”

这天晚上,苏晓星魂不守舍的状态让凝绿有些担心:怎么今天十三爷走了之后,自家格格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她想着旁敲侧击地问一下自家格格,却没想到是苏晓星先开了口:“凝绿,你说我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格格?”凝绿知道自家格格这几天在求十三爷一件事情,但苏晓星这句话问出来,她还是如坠云雾。

苏晓星拉着凝绿的手,再没有说什么。

她想到以后的日子。

以后,或许会有不理解她的人对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或许会有被她的行为影响到,利益大损的人,将她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或许会有因为她的一念之差,而付出巨大代价的人……

扪心自问,她真的准备好以一己之力扭转这段历史了吗?

摇了摇头,苏晓星将这些杂念都赶出脑袋,决定还是先好好睡一觉再说——

自从她穿到这里,这里的世界线就已经被改变了;既然已经改变,那么她能做的,大概就是尝试着在这样的变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曾设想的道路,也许,就是从今天开始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康熙五十一年腊月十八那天,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发生;即使是凝绿她们,也将胤祥和苏晓星的谈话视作和往常一样的闲聊。

大家这段日子,还是在为过年而忙碌着。

腊月二十三,宫中祭灶;二十五,皇帝封印,各级官员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休假,除了急事大案之外的公务,一律停办;之后又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几天,在紫禁城光华璀璨,声响震天的花火爆竹声中,康熙五十二年如约而至。

今年过年时的各种庆典,在有心人的授意下更添了几分隆重喜庆;至于原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今年,可是皇帝的六十大寿。

1.本章参考文献:韦庆远:《江南三织造与清代前期政治》,《史学集刊》1992年03期。

(学术参考,文内情节与措辞均为原创)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句出自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这一章真的太难产了……十三和星姐,他们真的,我哭死(误)

此外,这一章告诉我们,捏人脸者终被捏脸,天道好轮回(不是)

3.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听说当年筹备拍摄87版红楼梦的时候,姐姐妹妹们都被王导说“眼神太大胆”,最后训练化妆双管齐下才解决问题。

所以,十三没见过星姐这样的眼神也是很有可能的叭(我猜)

4.预告:星姐谋士马甲上线中(2/?)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初露峥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