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如何想早些去汤泉行宫也要准备个几日,不只是准备东西,还要安排护卫。顾清滢身为摄政长公主也要对京里和宫里做些安排。
顾漪澜得知二人要去汤泉行宫,阿笙必会随行,立即派来了秋兰。秋兰面见瑞王,禀明大长公主殿下要同去。
即便对姑母心有介怀,顾晨还是同意了。想了想,让海遥去找了庞如意,若是她和钱淳想去,可以一同前往。
庞如意在京中待得厌烦,毫不犹豫的表示要去,然后兴高采烈的去找钱淳。钱淳微微歪了歪头,思索片刻,应下了。
顾晨侧躺在床上,单手支着头,看着清滢对镜梳妆。
这三日,顾清滢会花费很多工夫在梳妆打扮上,反复轻声询问玲珑和灵犀,像是在确认什么,还会时时看镜子。
顾晨见清滢又在询问玲珑和灵犀,有心出言调笑,刚张开嘴,闭上了,脸上也没了笑意。她意识到清滢真出了问题。那日,她只是随口说总生气会变老,会不美了,清滢马上就变成了这样。
顾清滢在镜前不断确认,手不时摸上鬓角,动一下发簪。
顾晨看得胸口发堵,系好寝衣,下了地。
玲珑和灵犀向旁让开。
顾晨拥住清滢,柔声道:“这是哪里来的绝世美人呀!不施粉黛已是艳冠天下,还要这般打扮,可是要去迷了谁的魂,夺了谁的魄?”
顾清滢看着铜镜中的人,道:“油嘴滑舌~”
“咱们清滢天生丽质,美艳不可方物。我若是贫嘴,就让雷公降下一道雷,劈在我……”
顾清滢忙掩住她的嘴,道:“不可胡说。”
顾晨握住她的手,看向铜镜,道:“清滢,你看,我已经老了,头上还有了白发。你如此美,与我在一处,显得我愈发年老寡淡。”亲了一下那光滑的脸庞,道:“我觉得我配不上你了。”
顾清滢摸上顾晨眼角的细纹,又抚过她的长发,道:“若是旁人,或许可说是年老色驰。但你知道吗,偏偏这样的你更显风韵,更加招人。尤其是当你穿上长衫,戴上玉冠,不知会让多少女子倾心。”
顾晨轻笑,“天下女子大多是倾心于男子的,怎么会如你说的这般。你这话的意思是要我女扮男装?难道……其实你是喜好男子的?”
顾清滢嗔道:“你可没少穿男子的衣裳。我是喜好男子还是喜好女子,你不清楚?”
顾晨轻轻把清滢转了过来,然后蹲下,让自己显得弱势,想给予清滢一些安心。仰起头,道:“我清楚。你喜欢的是我这个人。”
顾清滢摸上她的脸,眼含柔情。
顾晨的脸在她的手上蹭了蹭,道:“清滢,你已经很美了。即便再过多年,也是光彩照人,气度不凡。我喜欢的也是你这个人。明日起,我给你画眉吧。”
顾清滢眼眸一亮,“真的?”
顾晨吻上红唇,“真的。”
出行前一日,顾煦极为低调的来了长公主府。
顾清滢命魏瑾请皇上去了书房,然后找到顾晨,意味深长的道:“你去见煦儿吧。”
顾晨放下手中的经书,道:“煦儿现在是皇上,咱们一同去吧。”
“不去。”
顾晨笑了,“怕会忍不住,当着我的面亲手溺死煦儿?”
顾清滢拿起针线,一针扎下去,道:“我要刺绣,没工夫去。”
“你怎么突然想起刺绣了?昨夜还在烛火下做了许久,我也没瞧出你是要绣个什么出来。府里也不缺会刺绣的婢女,喜欢什么花样,让她们做就好了。要是觉得不够好,就找些绣娘来,你何必受这个累。”
顾清滢一针一针的穿过去,不理人。
“你是会女红,可并不擅长,绣出来的东西怕是……”
顾清滢瞪了一眼,道:“谁说我不擅长女红?”
“好好。咱们清滢什么都擅长,女红更是大周第一。”
顾清滢把人推出屋子,道:“你去见煦儿,莫要在这惹人烦!”
顾晨哈哈大笑,道:“清滢,冷啊。”
顾清滢拿来狐白裘,往她怀里一塞,关上了门。
刘淮见王爷来了,立即跪地,道:“奴才叩见王爷。”
顾晨温和的道:“刘公公,快起来。”
“谢殿下。”
顾晨叹道:“刘公公年岁大了,天儿冷,可要仔细着身子呀。”
刘淮感动不已,红着眼,喉间发哽的道:“老奴谢殿下关心。殿下,皇上正在里面等着见您呐。”
顾煦一直看着书房的门,随着寒风吹入,终于见到了一直挂念的人。
那日在镇国公府,他只匆匆见了顾晨一面。后来为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出殡,他才有机会仔细看看顾晨。当看到顾晨头上夹杂的银丝,险些像孩子一般哭出来。
顾晨躬身行礼,道:“陛下。”
顾煦忙站起身,“王姐……瑞王免礼。”接着躬身,道:“煦,见过王姐。”
顾晨笑着道:“坐吧。”
刘淮为皇上换了一盏茶,又为瑞王奉上茶,退了出去。
顾晨打量一番,道:“几年不见,煦儿已是翩翩君子,玉树临风。”
顾煦脸颊微红。
“不像王姐,已经老了。”
“王姐莫要如此说。王姐还和以前一样风姿绰约,气度傲然。”
顾晨笑了笑,“煦儿是为了国事而来,还是来看王姐的?”
顾煦抿了抿唇,道:“王姐身体欠佳,我一直未能来看望。得知王姐和皇姐要去汤泉行宫,我便想来看看王姐。”
“嗯。我听你皇姐说,这几年你很好,虚心纳言,明辨是非,爱民如子,已能独自料理朝政。”
顾煦不错眼的看着眼前人,道:“我一直记着王姐的教诲,要做个好皇帝。”
顾晨满意的颔首,“你就快要行冠礼了。日子过得可真快呀……煦儿,和王姐下一盘棋吧。”
顾煦的眼神闪了一下,道:“好。”
顾晨吩咐下去,不多时,棋盘摆好。二人相对而坐,顾晨主动拿过白子。见状,顾煦拿出一枚黑子,落子。
下了一会儿,顾晨语气轻松的问:“煦儿,你何时成亲呀?”
一枚黑子掉在了棋盘上,顾晨抬头看向他。
顾煦捡起掉落的棋子,犹犹豫豫的道:“王姐……可是听皇姐说了……”
顾晨不言。
顾煦略显慌乱的道:“王姐,我留着那枚棋子只是……只是想时刻记着王姐的教诲,时时让自己警醒。我……”
顾晨看向棋盘,道:“王姐知道。”
顾煦这才敢看向顾晨。
“煦儿,你应知道,王姐喜好女子,和你皇姐成亲,注定不会有子嗣。王姐曾说过要过继子嗣。你不成亲,王姐要如何过继子嗣?难道王姐要过继静王的孩子?”
顾晨示意顾煦下棋。
顾煦定了定心神,落下一子,道:“王姐以女子之身承袭王爵,成为我大周第一大将军,威震天下。由此可见女子不比男子差。王姐若是看中了静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可选来过继。王姐若是选女子过继,我也会……”
“啪”的一声,顾晨将一枚白子定在棋盘上。
“煦儿,你身为帝王应知子嗣的重要。太后和你皇姐都在为你着急。”
顾煦看着棋盘,许久未言。
顾晨耐心的道:“王姐可以过继静王的孩子,但会有隐患。即便你在位时无事,以后呢?”
顾煦默默落下一子。
“若是你没有子嗣,待你归于宗庙,便是静王或是静王之子,或是恭王继承大统。若是如此,王姐当年何苦扶持你登上皇位。静王如何,他的子嗣如何,恭王又是如何,王姐不做评价。但王姐想从你那里过继子嗣,有朝一日执掌怀朗军,护卫大周。”
顾晨落下一子,继续道:“当年,发生了太多事。天家无父子,最终可能走向何方,你也亲身经历了。这还是亲父子。若是王姐过继了旁人的孩子,手握重兵,你说将来会如何。再者,身为帝王,你要有子嗣,有储君,才能让一切名正言顺,少起祸端。”
顾晨看向他,道:“你能一直保有赤诚之心,能一直记着王姐,王姐很高兴。你是最小的皇子,你母妃又常年礼佛,致使你咸少感受到亲情,甚至颇受冷待。王姐送过你从宫外带来的木鸭子,给过你牛乳糖,教过你射箭,还抱你上过马车。你对王姐有孺慕之情,很是正常。”
“如今,你已经长大了,是大周的君王,许多事要好好想明白,分清楚。”
顾煦捏着棋子,久久无言。
顾晨道:“你看这盘棋,只等你再落下一子,王姐便能算到终局。终局会如何,全看你这一子下在何处。煦儿,你能看明白吗?”
顾煦怔怔的看着棋盘,理不清。
顾晨把棋子放了回去,道:“今日就下到这吧。”
“王姐……”
顾晨看着他,温和而笑。
“王姐已经将这局记在了脑中。等王姐从汤泉行宫回来,咱们再继续下吧。你如今的棋力很是不错,应是没少与棋待诏对弈。这个棋待诏堪称国手,善于设局,有耐心。但总与一人下棋便会看不到旁的,一叶障目。你不防再找几个棋待诏,既可以取长补短,也能找到适合你的棋路。你将这盘棋记下,回宫后好好想想,与棋待诏继续下下去,看看会有几种结果。”
顾煦琢磨着王姐的每一句话,有些烦乱。他暂时压下心中所想,记下棋局。
顾晨慢慢饮茶,待顾煦记好了,放下茶盏。
“煦儿,虽然你皇姐还在摄政,但你已可以独自应对朝政。你对大周的以后,对这天下,可有好好想过?”
顾煦正襟危坐,恭敬的回道:“这几年再未起战事,堪称天下太平。北齐对我大周称臣,国力略弱。但北齐的国君很是贤能,韬光养晦,以待来日。南魏富庶,圣皇更是有雄才大略,国力蒸蒸日上。纵观前史,三国早晚还会有战事。父皇当年发兵南魏是想一统天下,却……经过这几年,我大周终于缓了过来,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我不愿再起战事,让百姓受苦。可我知道,早晚有一日,三国必会再次开战。”
顾晨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当年南疆之战虽然败了,但父皇的想法是对的。只有一统天下,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再不用经历战事,还天下以太平。我自认并无大才,恐难以达成此等宏图伟业。若是王姐,定能……”
“煦儿,不要妄自菲薄。王姐也没有你想的那般无所不能。单说南魏的圣皇,王姐便难说可以匹敌。一统天下,更不是哪个国君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个王朝几代人的努力,秉持一脉相传的信念,励精图治,积累雄厚的国力,才能达成。”
顾晨转着扳指,道:“天下总会有大一统的一日,但,是由我大周、南魏、还是北齐,未可知。也许,真正统一天下的并不是这三国中的任何一个。”
“煦儿,我大周夹在两国之间,最是凶险。你要做的是让大周兵强马壮,国富民强,不惧战事。若是时机成熟,可以大胆的去达成圣祖、太祖、太宗的遗愿。若是时机未到,可将此事交给下一代。”
顾煦认真的听着。
“王姐的身体不好,恐再难上战场了。北境的王将军和南疆的徐将军都是名将,但他们也会老去。英雄迟暮,不可避免。王武和徐勉都有将帅之才,不逊其父,且忠心耿耿,你可以重用他们。怀朗军中的庞将军和钱将军也都是名将,将来可以重用他们的麾下,还有靳忠。钱进和甄衡也有将帅之才。”
“你若真认为女子不输于男子,有王姐在前,可以试着让庞将军之女入军营。她也是熟读兵法,一杆长枪可横扫一众男子。她的性子虽与王姐不同,但在大事上不糊涂。你若有心打破成规,甚至可以考虑让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但这怕是比女子称帝都要难。”
顾煦听了这番话,道:“王姐又要离开吗?”
“王姐不会再离开。王姐还要尽心培养过继的孩子,让怀朗军后继有人。但今日,王姐想先和你说说这些。”
顾煦松了口气。
“王姐只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可能撑不了太久……”
顾煦的心又提了起来,忙道:“不会的!北齐已经送来了药墨,以后每年还会送来雪参雪莲,王姐的身体必会好起来。”
顾晨没有多言,点了点头。
“煦儿,你记着,若是国力允许,要主动出击,不可等待。保不准哪一日,北齐和南魏会率先联手,攻打我大周。你要想法子诱使北齐率先向我大周开战,顺势反攻,灭掉北齐。可用北齐太后写的那封手书,让北齐先内乱,再趁机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北齐。但不论用哪种法子,一定要和南魏交好,想办法稳住南魏,避免南北皆战。”
“再后面的事,王姐也无法谋划,要看时局会如何变了。”
顾煦站起来,躬身道:“王姐的话,我都会谨记在心。我定会遵照王姐的想法,励精图治。我会……尽快成亲,立下贤能的储君,用心教导,将一统天下的信念传承下去。请王姐好生调养身体,勿要再多思多虑,劳心伤神。”
顾晨看着眼前的少年,似是看到了他幼时的腼腆模样。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