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 第6章 沉默,是今日的大秦2

【在先后逼死蒙氏兄弟和秦皇室之后,赵高又将手伸向了前朝。通过排挤陷害前朝官员,来安插自己的亲信,他兄弟赵成当了中车府令,女婿阎乐成了咸阳令,朝中的要职也遍布赵高的党羽。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为免遭羞辱,选择了自尽。】①

冯去疾和冯劫:“……”就知道。

接连不断的冲击下来,秦众人已经麻了。

李信扒拉了一下朝中的要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有的职位是可以自由进出宫廷的,全换成赵高的人,这二世不怕哪天赵高一个不高兴给他也杀了吗?”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赵高哪天要他的命,这皇帝都找不到人求救。

“他哪里能有这脑子?”嬴政看见胡亥就心烦,索性令人将他拖了下去。

也不知道当时生他的时候出哪门子意外了,这东西一点脑子都没有遗传到。

李信轻咳一声,闭了嘴。

嬴政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所困惑的。

“你说秦始皇英明一世,怎么生出胡亥这等蠢货?”刘邦摸着下巴思考。

他还记得当年见秦始皇的那一面,旌旗遮天蔽日,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随侍两侧,太仆亲自驾车,黑甲卫井然有序地守在周围,远望如一片黑云。

君如北辰,为众星所共。

那场景刘邦至今想起,心脏还是会忍不住剧烈跳动。

大丈夫当如是也!

“这,胡亥毕竟是幼子,就是脑子再多,到他那里,也不够分了吧。”韩信道。

“那阿盈怎的不随乃公?”不随他就算了,吕雉可就两个孩子,怎么也没遗传到?大凡刘盈有吕雉一半儿聪明,刘邦都不需要如此苦恼了。

他又问一个送命题。

这下韩信也不吭声了。

【咸阳的人杀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地方了。】

刚开始新一天打工人日常的地方官们呆住了——

怎,怎么还有我们的事?

不是,你俩就不能搁咸阳好好待着吗?

【秦二世胡亥继位的第二年,他也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巡游天下,南到会稽,北到碣石,最后从辽东返回咸阳。】①

什么脏东西模仿朕?嬴政蹙起眉。

感觉巡游这两个字都脏了。

【在巡游途中,赵高建议胡亥把不听话的人全杀了,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唉,大秦的人真多啊,怎么杀都杀不完——赵高或许是这么想的。】

“我没……唔!”

公子高眼疾手快地把一块绢布塞到他嘴里,恶狠狠道:“事实就摆在面前还敢狡辩!你现在最好是一句话都不要说,否则谁都不能保证能克制到最后再处置你!”

赵高还呜呜着想叫唤些什么,在对上四周来自各个官员凶恶的目光后,瞬间消了音。

【中央、地方的官都杀得差不多了,右丞相也已经自杀,那么接下来,还剩下谁呢?】

李斯:“……到我了?”

“嚯。”嬴政轻嗤一声。

李斯小心翼翼地去瞅他的脸色。

嬴政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怒色,不过轻飘飘地觑他一眼,就把视线移开了。

【赵高故技重施,设计让胡亥对李斯产生不满,在胡亥面前诬陷李斯:一是李斯对胡亥心生怨怼,想分立为王。二是李斯长子李由镇压陈胜之乱不够积极,李斯还曾有与陈胜勾结的嫌疑。三是李斯不满足于丞相之位,有异心。】①

“等等,陈胜之乱?”嬴政精准地捕捉到关键词。

【指的就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后面讲农民起义的时候会提到。】

嬴政深吸了一口气。

他现在有点能共情姬发当时的感受了。

这堆破事儿,讲不完,根本讲不完!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不知道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之前谁能想到,平日低头耕作的农民,也能爆发出如此大的力量,”李世民轻叹,“黔首所求所不过存活尔,陈胜吴广能一呼百应,足见二世之暴虐,已远超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你们要引以为戒。”他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李承乾和李泰说的。

两个半大少年点头应是:“儿臣明白。”

秦末之乱象,让李世民联想到了隋末时。

秦时尚有六国贵族虎视眈眈,秦始皇活着,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秦始皇一死,他们便按捺不住了。而杨广,他接手的可是他父亲一手打造的盛世。杨坚当政时,每日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勤勉不辍,在生活上更是朴素到了极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充盈的国库。

结果到杨广上位,一改他父亲和他本人在他父母面前装出来的节俭作风,开始肆意挥霍,在各地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游江都时,更是要求所经州县五百里内要进献食物。他爹一辈子花的银钱恐怕还没他登基几年多。

杨坚若是知道他勤俭节约了一辈子省出来的钱竟是给儿子撒的,不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汉武位面。

“不知秦始皇现在怎么样了,刚周武王看上去快昏倒了。”刘彻无聊极了。

秦朝那堆事儿后面人都知道了,没什么新奇的,嬴棠又不给他们看秦始皇位面的情况。

“那毕竟是他们家的事情,”卫青提醒道,“虽然过去三千年了,但他好歹还姓嬴,说历史是说历史,让人拿他家的事情当乐子,他恐怕是不愿意的。”

“周武王所处的时间段,离他崩逝也就一两年,而听方才秦人对话,这时候秦始皇统一天下没有多久,始皇陛下身子应该还算硬朗。”霍去病紧跟着他舅父的话。

总而言之,就一句,

醒醒,秦始皇的笑话咱是看不见的!

“好罢,”刘彻摊摊手,“那就只好等这段过去了。”

【胡亥听了赵高的话,想抓李斯,但又没有真凭实据,就先派人监视李斯。李斯想先下手为强告发赵高的劣迹,但无奈胡亥对赵高付出了全部的信任,他的自救无疑失败了。后面赵高成功罗织了李斯的“罪证”,胡亥便把他交给赵高审理。赵高对李斯严刑逼供,李斯无法忍受酷刑折磨,只得认罪。】①

【最后,李斯被具五刑,夷三族。朝堂自此成为赵高的天下。】

王绾当机立断:“快快给李廷尉奉药,别叫他晕过去了。”

李斯:“……”好你个老家伙可算给你逮着机会了,刚没提到你的死法是不是?

嬴政听到最后一句话还有些惊讶——

他单知道李斯下场不会好,可也没想到,这么惨。就是不知道那个李斯死前,有没有过片刻,想起赵高曾经在他面前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

“李斯。”

李斯顾不上心梗,俯身便拜:“陛下。”

“看来你也是上了年纪了,竟被一个赵高反噬——他当年是借着你的力量才得以矫诏成功,扶胡亥上位,到最后你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嬴政说到这里,就差“呵呵”了。

倘若李斯将赵高按得死死的,嬴政倒也能宽心一二。

可惜啊,一开始就是错的。

胡亥一心信赖赵高,连自己的安全都可以不注意,李斯那些心计面对此等蠢货,无异于对牛弹琴。

“是,”李斯咬咬牙,“是臣愚蠢。”

嬴政没再看他,只是兀自闭上双目——

大秦,完了。

这是所有秦君主的共同想法。

有些事情是有预兆的,就譬如大厦倾颓这件事。

它的根基断了,还有无数外力蛰伏在暗处找机会摧毁它,你能指望它不倒吗?

文臣武将,宗室贵族……都被屠戮殆尽,还有谁能为大秦效忠?

后面又有那个所谓的“农民起义”。要知道,黔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勉强活下去,是绝不会冒着被夷三族的风险去造反的,而那时候的大秦,居然到了农民都要站出来反抗的地步,可见秦二世对民力的压迫之深。

到这地步,秦若是还能延续下去,才真的是天降神迹。

“我王……”范雎见嬴稷自刚才起,就一直不说话,不免有些惴惴。

“无事。”嬴稷用手撑着脑袋,半阖着目养神。

“六国之君此时恐怕要幸灾乐祸了。”

“幸灾乐祸?”嬴稷一哂,“笑呗,他们也只有这点出息了。”

他们大秦好歹是一统了,而这些家伙,现在被按得爬不起来,日后也只能给大秦当孙子。

“寡人更关心……那位灭六国的秦王,是寡人的哪一代儿孙。”

“既然天幕可以让不同朝代的帝王联系上,您同那位陛下自然也可以,待此事了结,您直接去问他便是。”

“不错,”嬴稷微微颔首,“真想亲眼看到大秦统一的情景啊。”可惜,这个愿望注定无法达成。

【然而,赵高并没有对胡亥这位“听话”的君主心怀感念。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专权,便同胡亥说了这样一段话,意思是陛下年轻,经验不足,为了避免在群臣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如让他们当中间人代为传话,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材”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①

“咳咳咳——”虽然早就知道这段历史,但听到“栋梁之材”四个字,李世民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水呛了一下。长孙皇后连忙给他拍背:“二郎,小心些。”

李世民好容易缓过来,指着天幕,不可置信道:“他居然敢说他是栋梁之材?”真不要脸哦!

李世民有着“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愿望,就指着科举制能为他多多网罗人才。

可若是所谓的“栋梁之材”都是赵高这种——

朕知道你想来,但你先别来。

李隆基才饮下杨玉环送到唇边的一杯葡萄美酒,一听这话笑了:“赵高在始皇帝那里确实是个人才,但在胡亥那里嘛……呵呵。”

李林甫道:“这人才,也得看用的人,始皇帝足以压下赵高的野心,让其安安分分为秦办事,而到秦二世时,这种‘才’,倒成了催命符了。”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问:“那依你看来,这赵高,到了朕手底下,是什么?”

李林甫指向一旁的侍者:“奉茶奴也。”

“哦?”

“始皇时期,尚未行科举,六国之士亦不肯全心效忠于秦,秦始皇无人可用,才愿意用赵高这等心术不正之辈,若他能如陛下这般,天下有才之士都来相投,秦也能‘野无遗贤’,又岂有赵高的容身之地?自然只能做一个奉茶奴了。”

“哈哈哈哈哈哈——”李隆基被逗得大悦,“说的不错,赏!”

那边的嬴政并不知道自己被“碰瓷”了,他还在关注胡亥是怎么作死的。

【在一次朝会上,赵高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听后就笑了:“这不是鹿吗?”赵高仍说是马,胡亥便问其他大臣。有人惧怕赵高,附和着说是马。有的人坚持说是鹿,有的装聋作哑。事后,赵高把说是鹿的人找借口杀死——这就是成语“指鹿为马”的由来。】②

“嘶——”秦大殿上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胡亥和赵高当真是一个神奇的组合,当你以为他们做的事情已经够惊世骇俗时,他们会不断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这才哪儿到哪儿?

扶苏见嬴政又开始闭上眼揉眉心,低声问:“父皇,您头疼吗?”

“不,朕眼睛疼。”

不止,耳朵也疼。

扶苏:“……”

他还算是淡定的,其他几位公子公主就完全不同了,一听嬴政说眼睛疼,立马围拢过去。

“父皇您没事吧?”

“父皇要不让疾医给您看看吧!”

“父皇您,您别疼……”

嬴政睁开眼,幽幽地看向说这话的十七公子。

“扶苏,让疾医给你弟弟们看看。”

扶苏“啊”了一声,一脸困惑。

“给他们看看脑子。”

他倒要瞧瞧他这群儿子里到底有几个傻子。

【秦二世三年七月,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发动望夷宫之变,令胡亥自杀。刘邦即为后来的汉高祖,汉便是取代秦的皇朝。】

“汉高祖?”蒙毅算了算时间,“秦二世三年,距离现在也就十几年……这汉高祖现在已经出生了。”就是不知道年岁几何,何方人士。

“既然说了我大秦,汉自然也不会被落下,既说了这个皇朝,必然绕不开它的开创者,等着便是。”嬴政倒是不急。

他并不觉得他还活着就有人敢造反。

“陛下,”汉高祖位面,不少臣子都有些担忧,“这天幕已经透露出了您……”

“诸卿莫慌,”刘邦摆摆手,“他沛县刘季和我刘邦有什么关系?”

群臣:好,好有道理……

【胡亥为了苟活,步步退让,乞求阎乐:“我希望能做一郡之王。”阎乐不答应。又说:“我希望做个万户侯。”还是不答应。他又退一步:“我愿意去做普通百姓。”阎乐说:“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你即使说了再多的话,我也不敢替你回报。”后逼迫胡亥自杀】②

气氛又一次陷入了凝滞中。

冯劫碰碰李信:“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信:“我在思考……你呢?”

冯劫:“……我也在思考。”

二人相对无言。

他们这段对话没有压低声音,自是传到了其他人耳朵里。

其他人:巧了,我们也在思考。

他们在纠结,是该先为那句“替天下人诛杀你”而作呕呢,还是应该唾弃秦二世没骨气呢。

一个君主,别的可以没有,至少基本的骨气要有。

如果君主自己先跪下了,那么这个国家,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我大秦几代人的脸,都被这孽障丢尽了。”嬴政有点后悔刚才让人把胡亥拖下去了,应该把他留在殿上的,不再抽他一顿实在难解心头之恨。

先祖襄公因护卫周王室有功,而被正式册立为诸侯国,但秦最初只是一块位于边陲且气候恶劣的小国,还要时常面对外族的侵扰,生存所需,秦人个个尚武善战,在几代明主贤臣和秦人的共同努力下,方有了秦如今的强大。

谁知末了竟出了这么个没骨头的东西。

汉昭烈帝位面。

刘备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教育刘禅:“秦二世,无骨之虫尔。一个国家的王,可以死,但绝不能跪,知道吗?为父不指望你将来有什么大出息,但求你能保持一个君王应有的气节,莫再现秦二世之事。”

刘禅喏然应声。

【胡亥死后,赵高又立秦宗室子婴为王——敲重点,是王,不是皇。】

“他敲的不是桌子吗?重点在哪里?”司马衷茫然地望向他的父亲。

司马炎抚了抚自己的胸口,而后拍拍他的脑袋,和言道:“……没你的事,去玩吧。”

“哦……”司马衷听话地跟着侍从出去,被早已候在殿外的贾南风牵走了。

“我真希望他敲的是这孩子的脑袋!”司马炎对杨骏道。

可还不等杨骏回话,他便又自顾自地说了一句:“罢了,敲了也没用。”

【赵高为了自己之后篡权做准备,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经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实际掌管的地方过于狭小,已经不配称皇了。】②

“哟呵!”杨端和踢了踢赵高,“你还想当皇帝啊?”

“他还有脸说!”内史腾一把揪起赵高又狠狠摔在地上,如此重复了好几遍,赵高被摔得骨头都要裂了,“老子们四处征战打下的地,他三年作没了!!!大秦啊!”

这话说到了所有秦臣的心里去,怒不可遏的同时,又不禁悲从心来。

几代人的心血,就这样没了。

嬴政恍惚间想起了庄襄王死前的场景。

他拉着嬴政的手殷殷叮嘱:“政,以后大秦,和历代先君的愿望,都在你身上了。”

少年嬴政垂目颔首,掷地有声道:“我大秦男儿,至死不忘东出。”

望着儿子尚显稚嫩的面孔,子楚心中忽地涌上了一阵名为难过的情绪,不由伸出手,去抚摩对方的鬓角,口中喃喃唤了一声:“我的儿……”可这温情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他的时间不允许他再以父亲的身份同那个孩子好好说说心里话,“那个王位是你的,你要稳稳坐在上面,不要给任何人拉你下来的机会……要做一个好王,做一个能让秦国,更加强大的王。”他最后一句话逐渐被狠意所浸染。

不给任何人机会,做一个能让秦国强大的王。

所有要害大秦的人,

都是他的敌人。

包括他的母亲,他的弟弟,他的儿子。

庄襄王应当也在看着天幕。

不知道有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

毕竟庄襄王死时,嬴政才十三岁,现如今,他已经快四十了。

【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玉玺。斋戒五天后,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宦官韩谈商量杀死赵高的办法。】

【后子婴假装生病,不论赵高怎么派人请,他始终不肯露面。于是赵高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②

“彩!”群臣迭声喊道。

“这东西可算是死了!”

“夷三族!他不是害别人夷三族吗?这就是下场!”

“这子婴,倒也是个可造之才。”王绾道。

“只可惜事已至此,除非那里的陛下活过来,否则就是无力回天。”蒙毅轻轻叹了口气。

【十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屯兵灞上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大厦已经倾覆,子婴孤立无援,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并献上玉玺等物件。自此,秦朝灭亡。之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刘邦拒绝,反而想让子婴担任国相】②

“拒绝下属杀子婴的提议,又敢任用这位曾经的秦王当国相……刘邦,不简单啊。”冯去疾若有所思。

“子婴素有贤名,又奉上玉玺,不杀他比杀他带来的用处更多……”蒙恬这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就听得嬴棠接着道: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杀子婴,焚烧秦宫室,血洗咸阳城。】

秦众人:“!!!!!”这个项羽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冯去疾:“莫不是楚国项氏一族的后人?”

“又是楚国人,”嬴政冷哼一声,“这些年,就属他们最不安分了。他能做出这事,难怪日后会输给刘邦。”

秦虽灭,可秦人还在。这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屠杀,谁人不畏?

况他杀子婴时完全没往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上考虑,只杀人泄愤。这样的人,称霸一方可以,但若要一统天下……恐怕便是成功了,也难以守住江山。

“不可不防啊,”内史腾思及先前提到的,始皇一死,六国贵族纷纷起事,“这些六国余孽……此次陛下一定要保重身体,莫叫他们再有一丝可乘之机。”既然皇孙当了神仙,还开了天幕告诉他们未来,难道不会给陛下一些能调理身体的仙方?

“你这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嬴政盯着天幕,“既然现在距离那刘邦起事才十几年,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身边的一些贤才,此刻正是我秦人?”

众人:“……”对哦!

我的陛下,咱有新人干活儿了!

嬴政立即喊了一声:“棠。”

嬴棠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臣在……啊不是,我在。”

不对劲,这很不对劲。

“不是吧,三千年过去了,始皇喊一声,还跟耗子见了猫一样啊?”刘邦惊奇,“你们说,乃公将来在儿孙们面前,有没有始皇帝这样的威信?”

“陛下的儿子们都很孝顺陛下。”萧何道。

“不……这是两码事。”刘邦摇摇头,但也没再接着说下去。

嬴棠这反应也出乎嬴政的意料之外,他也有些不解:“朕难道对你很凶么?”

嬴棠挠头:“不好意思,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我猜我那些叔父应当也不比我好多少。”独独他老爹最头铁。

“这样……”嬴政偏了偏脑袋,突然正色道,“高!”

“咚”地一声,公子高跪下了。

嬴政:“……”

公子高方才反应过来,讪讪摸了摸鼻子:“儿,儿这是……”

“行了,”嬴政摆摆手,“那汉高祖,身边可有什么良臣贤将?”

刘邦:“!!!!!!”好你个浓眉大眼眉清目秀的家伙想挖我的墙角?

不过转念一想——那世界他大概率也当不上皇帝了,有什么好着急的?

于是又心安理得地躺下了:“回头和我大侄孙讲,让他和他大父说说,要是能给那个世界的乃公一个大官儿当当就好了。”

汉众人:“……”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这就“大侄孙”了?你不怕那个世界的秦始皇赏你个“具五刑”吗?

刘邦理直气壮:“乃公就比始皇小了三岁,如今也是一国皇帝了,怎么就不能和始皇帝一个辈分了?”

再说了,刚天幕可是说了,他不但没有杀子婴,还想任用他当国相,是给足了这最后一位秦王体面的。焚毁咸阳宫室,进行屠杀的是项羽。

始皇帝要是能继续用李斯,也就敢用他。

毕竟这位陛下要是活得好好的,应该没人会想不开造反。

这点自信始皇帝应该还是有的。

嬴棠立即道:“有的有的,现在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待会儿我单独列个名单,把他们的出身、做过什么事情也写上去,私下里发给您,到时候您就可以选自己想用的人了。”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做事倒也有点儿章程。”

嬴棠拱拱手:“谬赞,谬赞。”这种活儿他干了三千年了,能不“有章程”么?

至于六国贵族,在听到那句“私下发给您”的时候就坐不住了。

尤其是项氏一族。

项梁能猜到这个天幕所提及的“项羽”,大概率就是他侄儿籍,一时不知道是该欣喜于侄儿未来的成就,还是该为他们日后的处境感到忧心。

现在倒是不纠结了。

因为六国残党一个都溜不掉。

谁知道他除了名单之外,还会不会把其他东西私下里发给始皇啊!万一直接把他们的下落和以后做的事情全说出去了,他们不是惨了?

老嬴家你不讲武德!

经典安慰人的方法:

我疼,你别疼;我难受,你别难受;我好伤心,你别伤心;我害怕;你别害怕。

①:《史记·李斯列传》

②:百度百科

赵高的下场下章会提,始皇没打算杀李斯,因为他对秦还有价值,比赵高多得多。

关于杨广:我从来不赞成把他和秦始皇汉武帝放在一个等级,有人说他和秦始皇一样只是步子迈太大了,也有说他是失败了的汉武帝。我个人想法是,不合适。

高句丽之战是他自己骚操作频出,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时间是在唐代,隋实行的仍是察举制(具体见何忠礼之《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进士科是否在隋形成也存在争议。

大运河前人一直都有挖,且杨广开的是隋唐大运河,南宋时期就已经差不多废弃。

隋文帝时期人口最盛时有八百多万户,四千六百万余人,而到武德五年,就只剩下约两百万户两千五百万人。

李世民吃隋朝老本这个事情——我相信李二应该比任何人都希望隋朝有所谓的“老本”可以给他啃,可惜事实是他前期穷得叮当响。《贞观政要》中提到的“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指的是隋文帝的末年,指杨广接手了一个大好局面。

且隋唐时期,粮食的保存期最多就是三到九年(《天圣令》:诸仓窖贮积者,粟支九年;米及杂种支五年。)

隋留给唐的是一堆烂摊子。

杨广或许没有那么的一无是处,但是要把他和秦皇汉武放在一个等级,还直接说唐宗是吃他的老本。

嗯……难评。

至于龙凤猪个人功绩,后面人物篇会提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沉默,是今日的大秦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