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乔然而至 > 第9章 求情

乔然而至 第9章 求情

作者:薛定谔的奶牛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24 09:45:10 来源:文学城

七皇子闻言也不辩白,直挺挺地朝地上一跪,额头干脆利落地应声触地,伏在地上一声不吭。

晋平太子最是疼爱这个弟弟,见到弟弟伏在地上,下意识地伸手想把他扶起来。

可是想到方才父皇暴怒的模样,忍了又忍,那手到底也没能伸出去。

这次阿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曲祥年打得满脸是血的事,不到半日的功夫就传遍了京城,惹得满朝文武哗然!

御史们连夜写的弹劾折子,只怕明日一早便会堆满父皇的案头!

那曲祥年不仅是安国公的世子,更身兼户部侍郎一职。阿然这次可闯了大祸!

父皇气坏了,平日里阿然和阿璠打打闹闹,大家可以说是兄弟之间的玩笑,现在堂堂皇子竟在光天化日下、闹巷集市里,故意殴打朝廷命官!

这叫什么?这叫目无法度!

想到这里,晋平太子猛地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目光中流露出浓浓的哀伤。

阿然这是为了他!别人不知道,他却一清二楚,去年建安遭了旱灾,父皇指了他去建安一带赈灾。

朱相等人原定赈灾所需三十万两白银,户部尚书却当朝哭穷,声称国库空虚,只能凑出十万两。

父皇无可奈何只能先拨付十万两,因灾情紧急,命他连夜带着平灾银先行一步。

临行前,父皇又自掏腰包从私库里补贴了五万两给他。

但是!

晋平太子想起赈灾的日子,心中一阵心酸愤懑。

等他千辛万苦带着平灾银赶到建安,才发现其惨烈程度,远超地方官员在折子里写的那般草草。

入目饿殍遍野、尸横遍地!

侥幸活下来的人里几乎见不到老幼妇孺!

井底旱出利爪刨过一般的裂纹,四处没有丛林,只余下光秃秃的看不到一片树皮的树干,更遑论野菜野草!

十五万两的平灾银几乎不到一个月就用尽了。

他亲自监督,没日没夜地精打细算,除了迅速递给父皇的求助折子,他几乎把能想到的人脉、能揽钱的法子都用了!

发动周边各方支援、飞鸽传书太子妃发动民间募捐,可这些在天灾面前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没有法子,那些快要饿死的都是庆国的子民,他不能不救他们。

于是他背着朝廷,偷偷支出了一大笔银钱,他挪动了一笔来自东宫的军费,那是一支只由舅公卢大将军秘密培养出来的、只效忠于东宫的军队!

这支军队所需的军费年年都由东宫秘密送往军中,今年的早已准备好,只是还未来得及送出。

这件事除了他和舅公只有阿然知道。

于是阿然带人秘密出城,亲自将这笔军费送来才缓了建安之急。

终于解决了建安之难,他刚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被宫里的暗线告知他写回京的求助折子是被通政司拦了下来,说是曲世子出面,传达的是六皇子的命令。

阿然一听就火冒三丈,拧着头往外冲着就要去揍六皇子,被他拦住了。

因怕伤及皇族颜面,他没有让御史弹劾六弟,而是私下告诉了父皇,父皇听了之后也只是沉默了许久。

他心里有些不服,可父皇说国库空虚是实话,即便收到了求助折子,也的确没有银子可以拨付,北漠国一直虎视眈眈,若是国库真的一分不剩,那万一外敌入侵,打仗的钱打哪来?

总不能为了一个建安城,把所有子民和祖宗基业都搭进去吧?

父皇说这些话的时候,看起来格外疲惫。

国库空虚一直是父皇乃至整个朝廷的心病和掣肘,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或许父皇的默许,有几分是因为对六弟的偏爱,但他相信,也愿意相信父皇是真的想救建安,只是心有余力不足……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挪用的军费总要补上才行,舅公已经为了他付出了整个后半生,他不能再让舅公为了军费发愁。

可他翻遍了整个东宫,太子妃也悄悄变卖了许多首饰。

阿然甚至把他送给他的铺子都卖了不少,也只凑出了八万五千两。

八万五千两!哪里够!为了这笔军费,他几乎愁红了眼睛,夜夜不得安眠。

忽然有一天,阿然找到他,说他有办法,只不过要出一趟远门,叫他先把八万五千两银子偷运过去,再去信给舅公想法子缓一缓,等他出京不出三五个月危机便可解。

可他不放心。

不放心这个还是少年的弟弟独自外出那么久,于是他硬着声音叫他不要管,自己会想法子。

谁知第二日便传来,阿然和六弟阿璠,在京城最大的伎院馥红院大打出手的消息。

御书房里,原本就生气的父皇被阿然一顿顶嘴,再加上阿璠在一旁拱火,竟直接下令要将阿然逐出京城!

是他苦苦哀求,又拿出建安之功才勉强稳住父皇。

逐出京城之令改成了幽闭半年外加罚俸三年。

阿然当时定时气坏了,不是气父皇,也不是气六弟。

是气他这个兄长,气他破坏了他的计划。

当初挪用军费是他的决定,到现在为止他也从未后悔过,他不能让阿然为他承担这份“外债”。

可阿然不死心,竟又找借口将曲祥年当街打了一顿,一连串儿地闯祸终于惹怒了父皇。

方才他着急从御书房出来时,父皇和众翰林正在拟旨,看父皇之意是将阿然逐出京城,永世不得回京!

他当时心里一片冰凉,这是所谓的眼不见心不烦?命阿然永世不得回京,是当没了这个爱惹祸的异族儿子?

不!阿然已经够苦了,父皇不要他,他这个兄长说什么也要护住他!

为今之计唯有让父皇先息怒,方有后话。

晋平太子深吸了一口气,拉起七皇子就朝外走,七皇子不防备被他拉得一个踉跄。

两人来到御书房前,不待吴珃反应,晋平太子便迅速摘下九旒冕,脱下衮龙袍,只着里衣笔直地朝着御书房门口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父皇!儿臣不肖!儿臣身为兄长,却未能约束管教好幼弟,实为失职,父皇若要罚,儿臣愿领同罪!

“只求父皇暂息天子之怒!以安社稷民心!”

七皇子呆呆地看着晋平太子。

兄长为了他竟当众宽衣除冕,堂堂太子!

七皇子立即上前捡起地上的衮龙袍要为兄长披上,晋平太子却一改往日的温和有礼,猛地打掉七皇子的手,一把扯过他一同跪下。

又趁七皇子歪倒之际麻利地拆掉他头上的金冠。

一头微卷的头发顿时披散了下来,冲散了七皇子原本精致锐利的面孔,而多了几分可怜。

再加上因愤怒而泛红的双眸,更平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艳丽之色。

御书房当值的几名侍卫只看了一眼便垂下头去,这位七爷的脾气,和他那犹如天人的面容可完全不相符,只怕再多看一眼,就要被这位爷用鞭子抽个半死。

两人这一跪就是一夜,直到第二日天微微亮时,皇上身边的盛大伴才轻手轻脚地打开御书房的大门,说奉了官家之命请太子和七皇子进殿。

七皇子斜着盛大伴,错咬着牙,按了按麻木的双腿,伸手扶起同样双腿麻木几乎站起不来的晋平太子。

御书房内,皇上坐在南面上首的官帽椅上,正慢慢喝着一盏参茶。

这是皇上还是王爷时就有的习惯,用早膳之前先饮一盏参茶,再看两篇佛经静静心。

见到两个儿子进来,皇上将茶盏重重地放在案几上,目光冷冷地盯着七皇子。

不等两人跪好请安,皇上就率先语气不佳地开口道:

“既已不听朕的教诲,又何必作出这副可怜样?朕这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为难臣民,偏生了你这么个孽障!

幼时便惹是生非,目无尊长,整日里没个安宁,长大了更是劣性不改,为非作歹!如今竟敢当街殴打朝廷官员!如此目无律法,朕岂能相容!”

晋平太子吓得冷汗直流,拉着七皇子咚地一声跪在地上,语带戚戚道:

“父皇息怒!七弟自小丧母无人教导,虽顽劣了一些却丝毫不敢违逆朝廷律法!望父皇念他年纪尚小,一时冲动,从轻发落!”

皇上冷哼一声,微眯着眼看着晋平太子道:“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宽衣除冕跪在朕的书房外,是想威胁朕?”

晋平太子膝行两步,伏到皇上脚边,声音哽咽着答道:

“阿爹!都是儿子的错!阿爹日理万机,儿子帮不上阿爹,也没有管教好阿然,是儿子无能,心中有愧,又怕阿爹一时之怒下断了今后的父子情分,故才宽衣除冕请罪,今后儿子一定会约束好阿然,还请父皇饶了他这回吧!”

见皇上面沉如水一言不发,晋平太子暗暗攥紧了双手。

“求父皇收回永世不得回京的旨意,派阿然去重塑建安城,儿臣愿意替阿然担保,只要阿然一日不把建安城重塑好,一日就不得回京。”

晋平太子知道他这个弟弟有多倔,不遂了他的心意,他还会一直一直惹祸,直到顺理成章地被逐出京城。

建安城气候独特,宫里用的龙凤团茶大都是建安特产的北苑贡茶所制,这次因旱灾北苑贡茶几乎寸叶未收,使国库损失了好大一笔银子不说,宫里的龙凤团茶也变得十分金贵起来。

建安城重塑的事情成了皇上的心头大事。

故而听到太子的请求,皇上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点了头。

不过去建安城之前要先去安国公府致歉,再去皇陵跪三个月,待反思好了再行出发。

傍晚,永乐宫里,六皇子正和母亲曲贵妃说着早上的事儿。

想到太子和老七满身满脸的狼狈,六皇子笑得一脸快意,曲贵妃歪在美人榻上以袖掩唇,也是轻笑出声。

曲贵妃出身安国公府,虽年近四十,却容貌姣美,笑起来脸靥露出两点酒窝,因保养得宜,眼角没有丝毫细纹,甜美娇俏得宛如二八少女一般。

六皇子其貌不肖其母,更似皇上,也算得上是仪表堂堂。

“阿娘没看见,太子自诩温文尔雅,昨天从御书房里出来的时候,啧啧,那样子真是!披头散发!衣冠不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