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荟采茶是沿着这一条茶道一直采过去,把这一排茶树采完,到了尽头就折回来采另一排的这一边,等这条茶道来去都采完了就转向下一条茶道,接着采刚刚采过的这排茶树的另一边。
S形前进,两位奶奶也是这么采茶的,不过她们的速度比付荟快很多,所以她们穿过的茶道也比她多。
付荟还是这一茶篓,可是她俩却因为茶篓装满,下去倒了两趟茶。
奶奶们的这个速度付荟是没有压力的,因为她深知自己的能力,明白现在的经验还不够她开发她的潜力和肌肉记忆,只要在进步就行了。
中午如果不是有人在茶叶地外面喊吃饭,付荟都不会意识到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朱奶奶听到喊声嘴上回应就过来,手却没有停下,周奶奶也是一样,付荟是停下来了,掏出手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两只手的这食指和拇指捏合的地方,都黑了。
采茶采的吧,她只是稍微惊讶了一下,就继续看手机,居然快一点了。
能够这么投入,她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
把手机放回口袋,付荟往坡下走,都走出茶叶地了,两位奶奶还不想离开。
喊吃饭的奶奶穿着围裙戴着袖套,头上还带了一个皱皱的太阳帽,是红砖房里烧灶火的奶奶,她冲付荟笑了笑,然后拧着眉头看着山上不愿下来的两人。
“你看这不要钱的茶叶,让她们薅得都不想下来了。”
这位奶奶故意笑道,又仰头喊了一句,快下来我们吃了就扭头带着付荟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付荟跟奶奶聊了几句,对方姓吉,老伴姓廖,两人有好几十亩地的茶山。
“几十亩地啊?人工采?”
“春茶要求高,人工采。制茶也有自动化设备,但是有嘴挑的觉得不对味,所以手工茶的需求在我们当地比较多。我们这种年纪大的人,现在都做本地的生意。小年轻就做什么电商,那个量多,设备划算。”
付荟点头,又问吉奶奶住这多久了。
“在这住了十几年吧,十几年前我儿子上高中就搬县城去了。现在就收茶的时候,回来忙碌一阵。”
两人说着就到了红砖房前面,狗子隔着铁门看着她们,付荟这时发现门口处的地上多了两个大的篾盘,上面晒着新鲜采摘的茶叶。
领着付荟往里面走,吉奶奶示意付荟把茶篓放在进门屋子里废弃的灶台上,付荟听话照做,然后又跟着穿过卧室,走到了院子里,进了厨房旁边的卫生间,洗了手。
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屋子,比较像客厅,里面家具很多,沙发、风扇、电视、冰箱,还有一套餐桌和餐椅。
洗了手发现手指上的黑印都洗不干净,而这边吉奶奶让付荟坐好,自己去厨房端饭了,付荟见状也跟了过去,只见柴火灶台被盖着,盖着的布两边冒着烟,吉奶奶的老伴廖爷爷则在灶台后的气灶台上炒菜。
付荟拿了碗筷出去,吉奶奶说房子里烟多,让她到客厅里盛饭,不要再过来。
筷子摆好,五碗饭装好,吉奶奶的菜叶上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采茶的两个奶奶刚回来,都进洗手间洗手去了。
午饭只有三道菜,虽然样式少但是分量很足,都是用大盆装的,那大盆的容量等于一个小脸盆了。
蒜苗辣椒炒肉,手撕大白菜和土鸡蘑菇汤,这三个菜色相上不是很好,但是都闻着特别香。
奶奶们落座,廖爷爷也拿着汤勺过来了,他话不多,憨憨地笑着,周奶奶终于脱掉防晒的帽子,露出了一整张妆容精致的脸。
“看你这菜做的。茶厂食堂都关了这么多年了,你这做大锅饭的习惯什么时候能改改。”
“多挺好,吃不完,我俩晚上就不开火了。”
廖爷爷笑呵呵地回了一嘴,周奶奶一边摇头一边流着口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大鸡血。
“好吃,好吃。每次吃你做的饭,就像回到了春忙的日子。”
朱奶奶点头感慨,吉奶奶打趣。
“照你这话,我天天吃,就天天农忙了。”
……
老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付荟默默地吃着,遇到有趣的地方便笑笑,后来场面安静下来,付荟想起来进门处的水泥灶台,便问问什么把灶台修那里。
“那是以前蒸饭盒用的。”
周奶奶说道,吉奶奶也跟着解释。
“那都废了二十年了。那是以前采夏茶,镇上的小学会安排孩子过来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
“是啊,那勤工俭学有持续了十几年。就是每年到采夏茶,6-7月份,放暑假之前时候,小学老师把孩子们都带过来帮我们采茶。茶山主每户分几个班,孩子们带了饭,我们得热啊,所以就专门给他们蒸饭用的。”
“后来就不勤工俭学了?”
付荟好奇地问道,廖爷爷笑了笑。
“后来被一位家长给告了。”
他回答道这里就不说了,朱奶奶这个时候推搡了一下周奶奶,周奶奶很避讳这个事情。
“这是我调过来之前的很久的事情了。我又不了解。”
看他们一个个反应都那么大,付荟好奇了起来。
“勤工俭学很好的事啊,家长为什么告,不能说吗?”
廖爷爷和吉奶奶没作声,周奶奶看着不想说,朱奶奶看付荟这么想知道,便打开了话匣子。
“因为学校给孩子们都定了任务,每一个年级一个学生你这一周得摘多少茶叶,没摘满就要交钱,要你一周摘二十斤,没摘满,就这算成钱,要家长交。”
“孩子们问家长要,后来有一个家长就不服气,觉着勤工俭学本来就是自愿的活动,哪里还有要自己贴钱的道理,就告到教育局,后来学校被整顿,这摘茶活动就被禁止了。”
朱奶奶说道这里,带着一声叹气,吉奶奶听到这里也立即解释。
“我们可没收孩子们的钱,我们还给了学校钱。每一斤茶叶几毛,我们都算了价格的。也是后来家长举报了,我们才知道学校还收了孩子们的钱。”
“为这事换了校长。”
周奶奶悠悠地补充,语气里有点打脸,吉奶奶一个劲儿地摇头。
“你不知道,七月份多热啊,你说二十多年前的农村,大家条件都没这么好,有的都家里没有冰箱,而且家长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下地农忙,哪有一大早给你做饭的,所以孩子们带的饭菜都是前一天晚上的,然后用饭盒装着,再将饭盒浸在冷水盆里,就这样第二天早上都得嗖。”
“所以我给他们烧火蒸饭的时候,热气出来,那蒸笼里的馊味,满屋子都是。”
吉奶奶说道这里,带着懊悔和歉意。
“都怪以前条件都不好,我们忙,顾不了那些孩子。采完茶,着急忙慌地回来给老师们做饭。”
朱奶奶听到这里,也想起了什么。
“有一次我从广东打工回来看你,门口,大太阳的,一排孩子靠着墙蹲在地上吃饭,一个个的晒得满头大汗,有个水瓶里没水的孩子,问另一个孩子要水喝,不给。心疼得我哟。”
“记得你还特意跟我们说了,后来老廖每次都会煮两缸茶,放到茶山上的树荫下。”
“你说那些老师,自己躺在树荫下的折叠椅上,打着小伞,拿着蒲扇,吆喝着孩子们不要偷懒,换现在估计都要被开除了。”
“那些孩子现在都三四十了吧,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也难怪咱们这很多孩子都不愿回来呢。哎~”
周奶奶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可能她自己是老师,对这些事情的内幕更了解、痛心吧。付荟看大家心情都那么沉重,便想起了另一个话题。
“朱奶奶你说你打工回来,你以前在外地打工啊?”
“是啊,我两个孩子都给他们我妈带的,我爸是老师,所以方便。后来我妈身体不好,大的读到初中,我和他爸爸才回来。”
“我家两个孩子一直在县城读书,所以也没经历勤工俭学。”
……
勤工俭学的那个话题让大家都心情沉重。
唯一的欣慰是如今时代进步,社会对于教育的问题更加重视,孩子们也在制度更加健全的教育环境里成长和学习,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的。
三人采茶组,吃完饭接近两点。
两位奶奶没有还要继续采茶的意思,她们打算明天上午再战。
付荟的茶叶最少,所以就把茶叶都给了朱奶奶,朱奶奶接过,说等把茶叶都制成后给她送一些过来。
坐着三轮摩托车回去,经过镇上的时候把周奶奶放了下来,付荟跟着朱奶奶一起回村,到家就倒在躺椅上睡午觉。
醒来快五点,正打算做饭,就接到了朱奶奶的电话,让她过去吃,说杨奶奶买了烤鸭带了酒过来,让她过去吃晚饭。
现在跟三个奶奶混熟了,付荟都不客气,开心地答应,然后又回椅子上躺着,掏出手机,才发现宿舍群里炸开了,还有@自己的消息。
付荟点进去,都是催她去看她的破站数据的。
“采茶回来,睡了个午觉刚醒。”
她在群里解释自己没能及时出现的原因,得到了汪满金的吐槽。
“五点多我都快下班时间了,你跟我说你在睡午觉。”
付荟:羡慕去吧,我睡饱看数据去了,一会还有饭蹭呢。
故意挑衅,付荟退出微信,点开了玫红色的小破站,果然,右上角显示100 的提醒。
点开个人信息,进入自己的主页,昨晚数据不错啊,涨粉两百个多个,再看昨天更的养鸡视频,点赞居然有一百多,浏览几千,弹幕和评论也有七八十。
馄饨做饭的视频数据稍微差了一点,点赞和评论都是个位数。
黑麻鸡成了她的流量了。
付荟感慨,看了一下评论,百分之六十笑黑麻鸡被渔网困住,百分之三十笑付荟给它买的精装小公寓,还有百分之五对她的渔网围栏不满意,觉得有虐待鸡的嫌疑,还有百分之五的建议付荟把黑麻鸡杀了,下次把它做成美食吃播篇。
美食吃播的过分了,这样的评论让付荟嘟了嘟嘴,不想看。
谴责她虐待鸡的,她自己也觉得,但是她没时间改造,再说黑麻鸡上次被困,以后应该长记性了。
对于笑她给母鸡买精装鸡窝的,有个粉丝在哈哈哈之后,不忘加一句:我奶就直接在柴垛里,踹上一脚,踹出一个洞来,我家鸡就在里面下蛋。UP主还专门给买了个一百多的鸡窝,这一百多都可以买一群孵出来的小鸡了……
接这个评论的楼很高,不过都是嘲笑她付荟、粉黑麻鸡吃苦耐劳的。
……
说实话,看完这些数据,付荟并没有群里的人那么激动,因为在这些粉丝的言语里,自己好像智商有点堪忧,甚至有一部分粉丝现在就断定,她肯定会拖村里人的后退。
不过那个说她拖后腿的粉丝给她投币点赞意见三联,她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感动还是该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