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53章 最后的袍泽

千秋岁·舜英传 第153章 最后的袍泽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08:59:02 来源:文学城

元旭蹙眉回想良久:“我只记得小时候,母后一直仁厚温婉,待所有孩子都很细致妥帖,就连那些宗室大臣的子女,也都关怀备至。何况,当初四哥一登基她便立即放手,并无眷恋之态。”

元璟坐回案后,往池头雕花砚中加了几滴清水,拿起用了一半的龙纹墨条慢慢研着:“昭王庄王父子俩,一个比一个强势、一个比一个聪明,她若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权力欲,后果会怎样?”

元旭一愣。

元璟唇角弯起:“话说回来,她干嘛要与自己亲儿子争权?庄王与她感情深厚,她只要顺利当上太后,信重、家族荣宠……这些东西不必她说,庄王自会送到昇阳冯氏手里。”

他研好一池磨,铺开一张白麻纸,用镇纸压好:“大概是征和二十年的时候,我想带阿英去西市,好多次都约不出来,过后才知道她被召到景和宫,同席的有武焕武煊,还有冯家兄弟……就是没有庄王。”

元旭噗呲一声笑了:“那时候我也在,四嫂武德充沛,将冯家兄弟揍得满地找牙、走路都躲着她,至于武煊,处着处着成了兄弟。”

元璟扶额叹息:“她一直那副狗脾气……”

元旭忍俊不禁:“这一说我倒想起来,母后那两年经常传四哥和阿灿小聚,结果阿灿看上了四嫂……这也没什么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做娘亲的操操心,过后不也只能顺着四哥?”

“不顺着还能怎样?反正后来承陵也娶了臻臻”,元璟取过紫毫笔蘸上墨汁,在纸上笔走龙蛇,长声叹息,“孽缘啊,好好的养女变儿媳。”

元旭蹙眉感叹:“恩爱都是给外人看的,四哥怎么娶到她、咱们都清楚。怎么到头来她非要生死相随?竟连母族和小陛下都不要了……莫非成婚时间一长,假恩爱也能变成真恩爱?”

元璟凉凉叹息:“人非草木啊……何况那还是一国之君。话说回来,只怕当初也想不开,重病缠身卧榻不起,偌大个景和宫就她一个主子,都没人说说话,天天睹物思人,一根麻绳吊死最应景。”

“那些东西没撤走?”元旭猛然睁大双眼,瞳孔急遽颤抖,“当初国丧我回昇阳守孝,亲耳听见母妃跟母后提议,将景和宫旧物收起来,挂些新鲜喜兴的东西。”

元璟抬笔停在半空,怔愣半晌、喃喃道:“何止没取走,我当时进宫去探视她,寝殿里的沉水香浓得呛鼻子,也没个人给端走。”

“这更不可能,熏衣香不利子嗣,四哥从成婚起就不用了”,元旭难以置信地惊呼出声,“我成婚前母妃特意跟我说过,难不成是……”

他惊恐地看向元璟,下意识捂住了嘴。

“新王承陵是她看着长大的,王后出自武氏,她手里还有两个正统的嫡孙。不听话的褚氏、外加嫡孙生母……多余”,元璟扯了扯唇角,挤出凉凉的微笑,右手发着颤、手背青筋根根绽起,“可阿英一直视她为母啊,难道就不会让着她?她何必如此狠绝?”

元旭叹了口气:“当初四哥变革新政,器重褚氏、却对他们结交朝臣十分严苛,逼得他们只能作纯臣;他又明着放话说挚爱四嫂,终他一生只册王后、空置六宫,四嫂和褚氏早就被架在火上了。瞧着显赫荣耀,朝中处处是敌人。他一走褚氏便孤立无援,没有冯氏也会有别的世家大族。”

元璟苦笑摇头:“从古至今,哪个君主不霸道?就算是谦谦君子如建宁王,到了那个位置上也会被裹挟,会身不由己。庄王与我说过,王者,孤家寡人也,要托付中馈,他只信得过阿英。”

“再说,谁人能料想自己英年早逝?”他顿了顿,也叹了口气,笔力渐狂、蕴着无尽丧乱烦闷,“他们两个啊,他若不为王,只与阿英做平凡夫妻也好;他若不娶阿英,只做一国之君也再好不过。”

“可惜了,明明是为权力而生,也已夺得至高权位,却还要贪恋那点痴心。”

龙蛇飞动的笔势陡然一收,字字力透纸背,元旭好奇地探过头去看,被元璟一巴掌拍开:“别看了,写得乱七八糟的,丢人!”

也不待元旭反应,一把扯住他袖子,连推带拉往外薅:“走走走……吃饭吃饭……”

洁白如雪的白麻纸上,墨迹正逐渐干涸: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姜嫣跪坐在宛平城西郊的陵墓前,呆呆注视着面前一沓厚厚的白麻纸。

每一页暗旧发黄的纸张,都写着这样两句话,下笔迟疑涩滞,一笔一画都是提笔少年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绪。包裹着这沓白麻纸的是一件褪色的丝麻骑装,三十多年前昇阳流行的款式。

一张张拿起来,纸页之间夹杂的梨花也已泛黄发黑。

姜嫣怔了半晌,唇角勾起疲惫的笑,支起火盆,将纸张和衣袍放进去,注视着它们一点点化作灰烬。

“阿晞,跟你说个好消息,从阊江送来的粮草很及时,眼下已入冬,我们又撑过去了一年。”

“刚开始那两年,北宛骑兵像是杀不尽一样,一波又一波……我跟承赟每天对着一点点见底的粮仓,听着城外的厮杀,不敢睡觉,不知道一觉睡下去,第二天还醒不醒得来。”

“承陵没了,笙儿也没了,七月份在怀阳战死的,要不是荣国玄甲营驰援,还不知下一个战死的是谁。”

她唇角笑意变得嘲讽:“玄甲营啊——四年前攻破昇阳的玄甲营,母后还真是有本事,血海深仇转眼就又拉拢成盟友。你、阿英、承陵、武氏满门、阿旭……她总有法子让人心甘情愿在冲在前头,她干干净净坐在那运筹帷幄。”

“就算她支援粮草,我也不会对她有半分感激,不过是远远地养着咱们这支骑兵,等时机到了再收回去。若是为了阿旻、承陵、阿英,我乐意替他们守着,可若是为了她,我不乐意!”

她眼神逐渐渺远:“起初承陵听阿英的话,绝不轻启战端,去了她那一趟就改主意了……军营还没摸熟,急吼吼要打荣国。等到苻洵打过伊河,朝中那么多舍生忘死的将领,她偏又让一堆文人在大朝会颂扬阿旻‘君王死社稷’,激得承陵主动站出来死守昇阳。”

“我就算愿意听阿英的,守着三郡二州保全骑兵,也要拥护承赟为王,伤不了她、恶心恶心她也是好的。”

“她已经着手在宛陵建军马场,等过几年她养出自己的骑兵,咱们这些人也该被抛弃了——可我不在乎。”

“我累了,承赟也累了。我甚至想,干脆什么时候倾巢出动,跟冯栩打个痛快,赢了就赢了,死了一把火、连骨灰一起扬了……睡个踏实觉,乐得解脱。”

北风一阵比一阵紧,说话间灌进嘴里,吐出一阵阵白汽,地上已落了层薄薄积雪。雪地里放着一罐烧刀子,姜嫣揭开罐盖灌了几口,将剩下的浇到墓碑前。

火一样的烈酒滚进肺腑,激得泪水模糊了视线,姜嫣视线逐渐飘远:“想当年,我们一大家子在朔北多好?就算有个什么变故,死也是死在同一个战场,尸骨血肉混在一起,团团圆圆、永不分离。为什么要回昇阳?”

她颤抖的手抚摸过墓碑,像是握着多年前与自己相携的那双手:“你啊,就是傻……又不贪恋权柄,为什么要回去,当劳什子国尉?”

“活着的时候,天天操心军改头发都白了,还被朝中那帮故旧骂。一个你还不够、承陵接着操心……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承陵战死的消息传来,我居然松了口气。终于不必像阿旻那样时刻绷着一根弦,成天如履薄冰,事事身不由己。”

雪越下越大,落满她发丝和睫毛,间杂丝丝缕缕花白,她站起身来,拂去墓碑上的积雪,弯了弯唇角。

“我去看笙儿了,过几天再来看你。”

“对了,刚才说的倾巢出动……吓唬你的。”

“我和承赟会一直守着这里,直到完全守不住的那天,虽然这很累。不是为了她,仅仅因为我在洺州长大,你我和孩子们在宣庆府度过了最快乐的十几年。”

姜嫣唇角带笑、两眼含泪转过身,忽然愣住了,脸色大变,霍地拔出佩剑。

朔北的风漫卷着鹅毛大雪,在空中凌乱飞舞,雪地里静静伫立着一名年轻男子。一袭玄色貂裘,身披银灰披风,乌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唇边噙笑,乍一看去却是满满的孤寒和萧索。

他左手随意搭在佩刀的刀鞘上,右手提着两壶酒,见她转身,扬了扬右手的酒壶:“外臣苻洵,特来祭奠元晞殿下,告慰永平一年龙门行宫惺惺相惜之心。”

姜嫣满眼阴沉盯着他,抿了抿唇,没有说话,默不作声退开半步。

苻洵解下佩刀放在地上,走上前去揭开壶盖,将酒一瓶接一瓶浇在墓前地上,侧头看向姜嫣:“殿下方才说,乐意为褚舜英守着这三郡二州?”

“在下不才,想请教一句,是只想为翊庄王之妻而守,还是也想为袍泽褚舜英而守?”

姜嫣冷笑:“说什么绕口令?还承陵命来!”长剑掠起一道雪亮的闪电,刺向苻洵。

苻洵微微侧身,长剑贴着下颌掠过的刹那,他闪电般伸出双掌一合,将长剑钳在手中,寒声道:“请殿下回答。”

姜嫣咬牙切齿,将剑往外抽,苻洵一双手被割得鲜血直流,却面不改色,直勾勾盯着她:“请殿下回答,是为庄王之妻,还是为袍泽褚舜英?”

他的目光犀利如鹰隼,盯得姜嫣不禁一怔,手头力道略松了松,忽觉一股力道牵引着长剑向前一送,那柄剑笔直地刺入他左肩,深入寸许,他却只是轻轻蹙了蹙眉:“现在,殿下可以回答了么?”

姜嫣心神一凛,无意识脱口而出:“结识她是因庄王之妻,信她却是因袍泽之谊。”

苻洵唇角弯了弯,身子略略前倾,长剑又深了寸许。正在此时,宛平城内传出嘈杂的呼喊声、混乱的脚步声,人声鼎沸,紧跟着,南郊方向黑烟滚滚。

“苻洵,有本事莫使那些阴谋诡计”,姜嫣咬牙往外拔剑,却发现他绷紧了肩胛肌骨,竟一时拔不出,“拿起刀,咱们堂堂正正打一场。”

“在下不愿在亡者灵前大动干戈、想必殿下也不愿”,苻洵眉心剧烈颤抖几下,声音却依然冰凉沉稳,“第二个问题——”

“永平一朝,贵国几度北伐,将草原二十八部屠了一遍又一遍;永平三年九月,褚舜英随庄王御驾亲征,杀俘十万;永平四年夏,褚舜英授意临梁、上阳两郡淤堵伊河,致使水患泛滥。桩桩件件,是否为穷兵黩武、草菅人命?”

姜嫣僵持不下,冷笑:“国与国之间,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总有人要满手血腥,谈何草菅人命?”

苻洵笑意带了些许欣慰:“可如此满手血腥,也未能换来几年和平,反为逆王冯栩做了嫁衣,丢失三大盆地与关隘,意义何在?”

姜嫣眼神坚定:“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还提得动刀剑,为此多坚守一天,哪怕战死在半道,也会离‘止战’更近一些。”

苻洵表情愈发轻松,眼眶泛起轻红,却漾着笑意:“第三个问题——若褚舜英有朝一日归来,殿下可还愿率三郡两州,与她并肩作战?”

冯太后啊,下棋高手、布局高手,更是情感操控高手,养的每个孩子都有对应用处。

可惜人非棋子,都是有心的,长大后各有际遇和选择。比如大哥大嫂先婚后爱,男二会偏执地喜欢用来联姻的义妹,元晴会背叛自己的阶层选择大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3章 最后的袍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