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 第20章 段珪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第20章 段珪

作者:寻鹿问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7 05:50:48 来源:文学城

春寒料峭,草木依旧萧瑟,远远望去只有柳枝上有些许点点嫩绿淡黄,若要仔细看,因着隔了重重珠帘,这点子颜色又看不真切了。院中有一两只燕子婉转轻啼,在屋檐下忙来忙去。

谢明昭在殿中翻着《汉书》,悉悉簌簌的声响在空旷殿室内更显寂静。李维桢倒了杯茶,放到谢明昭跟前,笑道:“我正要叫敏儿喊你,你自己就跑来了。你要盯月竹读四书五经,现在却跑来我这里,月竹那丫头还不得乐坏了?”

“殿下你不知道。”谢明昭放下书卷,恨铁不成钢道:“昨天我叫她读《曹刿论战》,磕磕巴巴半天也没读完。我也是强忍着没发脾气,让她重新读,把不会的标出来,我再讲给她听。这丫头倒好,拿着书本遮了自己半张脸,只露一双眼睛偷摸瞧我。我一看她,她又低头装看书。不到半个时辰,这丫头起身,说自己口渴得厉害,要倒杯水,结果倒好,我去找她,她捧着茶杯对着个瓷娃娃发呆。”说罢,又重重叹一口气:“她怎么开心就怎么来,且随她吧。”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李维桢笑道:“这丫头手巧的很,你要是拜她为师,岂不是要反过来了?”

谢明昭笑着摇了摇头:“是这么个道理。放过她,也算是放过我自己了。”

两人正在摆了棋局说笑间,一丫头进屋行礼:“南诏段珪大人携使者涉江而来,欲求见殿下!”

“知道了,先安排在馆驿歇息!”

“哦?”谢明昭疑惑地望向李维桢:“自前朝一战,南诏与我周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怎就突然前来?”

李维桢把玩着手中的棋子,一颗墨玉被白皙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捻住,沉思道:“段珪是南诏王段珺的同父异母弟,自幼喜我中原文化。因其母亲为我周国汉人,从事至终倒也未参与立嗣之争,现在的南诏王因此对他也并不设防,极其信任他这位异母弟弟。只是以段珪现在这身份地位,亲自来公主府做甚?”

“殿下,我曾听闻西戎首领身体每况愈下,其成年王子均有争储的意思。其中一位王子的娘舅与南诏贵族有亲。据细作回报,近日双方来往日益频繁,属实不得不防。若两国贵族欲联合图西戎王位...”谢明昭微微皱眉道。

“若真如此,两家联合势必对我周国不利!这巴蜀,便首当其冲!”

“只是,段珪亲来周国,不去觐见陛下,却直接来公主府。”谢明昭抿了一口茶水,沉默良久道:“殿下刚刚提及他素喜中原文化,他前来,想必是有与周国交好之意。殿下可还曾记得学宫辩论时我所提的开通商道、互通有无?”

“记得,可这与段珪又有什么关系?”

“巴蜀地处三国交界,成都必然有各方细作。”谢明昭抬眸,目光灼灼,正映上李维桢一双清亮如水的眼睛:“学宫乃公主创办,当中也必然潜伏细作以探听我国虚实。当日殿下为我出头,众人见状,必然以为这就是殿下对南诏和西戎的态度。想必有细作将当日情形一一报与本国。他们拿不准陛下的态度,就先来殿下这里试试水,倒也算事半功倍。”

“不过以上只是我的推测,具体如何还要面见段珪。只是如此一梳理,倒也有了些许眉目。”

段珪虽是南诏人,可通身打扮气度却与周国人无异,觐见时亦行了中原礼节。李维桢与他斟茶,疑惑道:“段大人远途而来,必有要事。只是段大人不找太守,却来找我一不问政事的妇人,不知有何缘由?”

“殿下,珪若找太守,太守必要再上报皇帝,这折子走走停停,珪等上一个月都是快的。中原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珪以为,南诏应与周国交好而非西戎,可西戎已经派了人前往南诏,不日即可到达。殿下是皇帝亲妹,公主号令...”

话说到此,李维桢已明白他意欲何为,摇头摆手笑道:“本宫不过一无权公主,安敢插手邦交国事?先生还是...”

“还请殿下三思。”段珪诚恳道:“两国交好,亦是百姓心之所向,岂可与民心相悖?”

李维桢眉心微动,心中亦有所摇摆,良久,缓缓道:“大人稍待几日,容我快马加鞭送至洛京可好?”

“事不宜迟,岂可再行耽搁?”

“这...”

“殿下,西戎若抢先一步,岂不悔之晚矣?殿下与陛下同出一脉,这周国也有殿下的一份。此事百利而无一害,况殿下是深明大义之人,岂可学坐视不理、袖手旁观?”

李维桢叹气,起身道:“还请大人暂回馆舍歇息,今晚必给大人答复。”

送走段珪,李维桢冲乌木雕花屏风喊道:“出来吧,听了这样许久,谢主簿可有主意?”

“虽说段大人有意图,可他说的不错,殿下,此事百利而无一害,且事不宜迟,应当即刻派人出使南诏,赶在西戎之前说之以利害!”

“此举有越俎代庖之嫌,到底是要派人快马加鞭报知皇兄。”李维桢细细品味着段珪的那番话,忽然抬头笑了一下,对着自己的手心自言自语:“是啊,我与皇兄身上都流着李家的血,为什么我就不能呢...”

谢明昭跪坐在李维桢对面,关切问道:“殿下心中可有人选?”

“我刚刚也正为此事发愁。那些朝廷命官自然是不肯的,若是成了还好,若是不成,他们定要担心为陛下问责,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所以定不肯趟这不知深浅的水。”李维桢摇头,嘴角浮出一抹无奈的笑:“刚刚所想,到底是有些痴人说梦了。我虽受宠,可并不能许诺给他们什么,连自己的人都没有,拿什么去做事...”

谢明昭敛身而拜,李维桢吃惊道:“你这是做甚?”旋即,李维桢明白了谢明昭的意图,制止道:“此去千里迢迢,南诏之心如何尚不可知,西戎也蠢蠢欲动,如此复杂险境,你怎可以身犯险?”

“殿下,”谢明昭再拜道“我娘出身清河崔氏,自小饱读诗书,政治经济无一不通。可仅仅因为她是女人,满身才华无处施展,只得接受家族联姻,嫁给我父亲,从此隐没后宅。她满腹经纶,却也只能相夫教子,为我父亲打理后院,周旋于大族贵妇之间,她虽有满身才干却也只能围着一个男人打转。”

“我自小便比别人想的多一些,我不想重复我娘的人生。家族没落,入府为婢,我本以为自己此生无望自主一回,不曾想得遇殿下,蒙知遇之恩。”谢明昭再拜道。

“我在殿下这里不是女儿,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我是主簿,是使官,更是我自己。知遇之恩,不敢不报!”

良久,李维桢笑道:“好!”

“我叫裴清与你同去!”

“裴典军是殿下亲卫,岂可轻动?”

“此事无须多言!”李维桢斩钉截铁道,当即唤裴清前来交代。裴清听罢,道:“与外族人打交道,或许霍将军比我更合适!”

“只怕霍将军不肯!”李维桢笑道:“他素不与人结交,如何肯做这出力未必讨好的活?”

山岚起伏,江河如带。泸水缓缓东流,白日高悬,映照水面,波光闪闪。

虽是初春时节,但南诏温暖湿润,并不需厚重冬衣。一身轻松的谢明昭掀了船帘张望着沿岸风景,湍急处江水呼啸而过,江畔木屋鳞次栉比。忙碌的女人背着竹桶将一桶桶水倒入平整的田地,谢明昭凝神——全是女子,不见男子。

“段大人,怎么不见男子?”

“哦,这里是摩梭女国!”段珪捋着胡须幽幽道:“女人掌家,从事生产,这里是供她们晾晒的盐田。”

“所以她们背的是卤水?”

“对!方圆数百里,只此一地有盐井。她们要去深数丈的盐井中取井水,再将木桶背出井外,来回百余次,背出的井水倒在盐田中晾晒。她们每天可采集三次盐,第一次盐的成色最好,又称桃花盐,剩下的就是二道盐和三道盐。这三道盐是拿来喂牲口的,男人们背了桃花盐和二道盐沿茶马大道到我南诏,以换些生活所需...”

“哦?南诏王怎不收服这小国?”

段珪正欲回答,沉默许久的霍衡突然发话解释道:“这女国地处上游,泸水湍急,只能顺流而下,哪有逆流而上的道理?况且这女国有泸沽湖和后龙山做天险,要说吞并实非易事啊!”

谢明昭点头,不再追问,只是默默观察着周遭环境,一边啧啧称赞于山川之气韵,一边暗中思量觐见应对之语。

烟波浩渺,一轮月亮悬挂于江面之上,江面跃动着火焰般的点点鳞光。岸边等待的使者将三人接下船,其中一行人引谢明昭与霍衡至馆驿下榻。段珪则骑马回王宫复命。

听闻使者已至,南诏王皱眉,面有不悦道:“是个女人?”

段珪忙解释说:“谢明昭虽为女子,其志胜男儿,广有贤名,是当今周国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公主在蜀中开府治事,倘若真如戎人所愿,南诏联戎抗周,蜀中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彼时便免不了在川蜀与周人交手。召谢明昭前来,也好借此探听虚实,打探公主口风啊!”旋即又深深作揖道:“待见过谢主簿,王上再做决断未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