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 第14章 圣意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第14章 圣意

作者:寻鹿问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6 05:09:56 来源:文学城

沾染了雨水的花香在夏夜更加浓郁靡丽,蛐蛐一长一短地叫着,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偶尔向晚风低语呢喃。

“这是臣妾新作的一首诗,写了一整天呢!陛下看好不好?”

李晏扫了一眼,只觉平仄对仗根本不通,但看郑云舒一脸期待的神情,便笑了笑,夸赞道:“还是不错的!”

“真的吗?”郑云舒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摇着李晏的袖子撒娇道:“陛下教云舒作诗好不好?陛下总能和杨妃姐姐说上许多,对臣妾理都不理了!”

“你底子弱些,可要补上许多东西!”李晏笑着捏了捏她的肩膀:“爱妃有爱妃的好,何必一定要在诗词文章上与杨妃相较?”

“陛下的诗词写得那样好,臣妾若是一窍不通,岂不白白惹人笑话?”郑云舒这话说得诚恳至极,看着郑云舒对自己无比敬仰而依赖的笑容,李晏只觉得心都要化了,无比的怜爱之情随之溢了出来。

“好,朕教你!”

郑云舒出了许多错,有些是她真的不懂,而有些是她故意为之。她一边偷觑李晏的神色,一边装作用心思索的模样。李晏也并无不耐烦之意,见郑云舒卡在一字上,当即大笔一挥,满纸锦绣。

“陛下好厉害,提笔就写,还写得这样好!”郑云舒在李晏怀中雀跃着,小心翼翼地捧了纸张对着烛光欣赏:“莫非陛下是文曲星转世?”

郑云舒又拿着自己涂改得乱七八糟的诗作,李晏接过看了,道:“你能做成这样,算可以了!”

“陛下这夸的勉强,是不喜欢臣妾聪明勤恳吗?”

“喜欢!当然喜欢,跟个小猫似的,谁能忍住不喜欢你?”

“可是离陛下还差了那样远...读陛下的诗句只觉口齿生香,可读我自己的只觉味同嚼蜡...”陛下可不许嫌臣妾笨!”郑云舒乖顺地蹭着李晏的领口,崇敬地仰望着李晏的侧脸:“臣妾也觉得自己比上一首写得进益许多,还得是陛下教得好!”

这几句话叫李晏心中慰贴,笑呵呵地叫她留下陪自己一起批奏折。直至李晏要去兰桂殿,郑云舒从勤政殿离开,才终于得些许松快,她由着碧霄给自己捶肩,疲惫地揉动着写字的手腕。

“娘娘圣眷正隆,哪里还用得着钻研诗词呢?娘娘每夜都熬油似的琢磨那些个字,奴婢看着心疼!”

郑云舒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现在她年轻,皇帝对她还有些新鲜劲,自然不管她做什么,犯什么错,哪怕撒泼打滚都是娇憨可爱的。但事实是,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即便美若天仙,不出一年皇帝也就看厌了。更何况她容貌并不是一等一出挑,甚至不等她人老珠黄,只要等这点子新鲜劲一过,她再撒娇做痴就没有娇,只剩憨了。

即便她擅长揣摩圣心,能抓住的也不过皇帝一时的宠爱和夸赞。可到底自己没有家族撑腰,圣心这种虚无缥缈且又瞬息万变的东西并不能给她最长久的保障。

不过,她出身低微,见识才华不如杨妃,既是短处,也是长处。人总会微自己倾注过心血精力的东西而存有更多的感情。只要是自己雕刻的,即便是一块最普通的木头,也会爱不释手,越看越喜欢。高门贵女在入宫前早就是一个被家族雕刻好的成品,她和高门贵女比,她的一无所知是劣势,但同时也可以是可塑的优势。这种养成的成就感,只有她能给皇帝。

“说本宫曲意逢迎也好,说本宫出身卑贱也罢,本宫都不在乎。现在是,一个能让皇上高兴的人,就能让所有人都发抖。”郑美人抬手抚鬓,戴着金手串的白皙手指,宛如一朵高贵雍容的白牡丹花。

自太子太傅荀粲去世后,其子荀植得父荫而获尚书右丞之职。杨荀两家交好,因此杨茂对荀植亦多有扶持助力。魏昶谋反案中杨茂被削职,不过杨氏一族并未受迁怒,其余子弟依旧占据高位,不过削职一事并未影响杨茂的族长地位,因此大小事务其实仍由杨茂决断,许多事杨茂不便说出口的,皆由荀植代说,两家联系更胜从前。

“陛下,何玄伤感于他与临淄王的情意,即便开坛讲学也时常如此。那些年轻学子,似有为临淄王鸣不平的意思...”

“哦?”李晏抓了把鸟食,扔在地面上了些许,地面豁然掠其一大片洁白,仿佛凌驾于世间尘烟之上的一片皓月清辉。李晏看着这一地的光明皎洁,微微有些出神。

“陛下这些白鸽养得可真好。臣的鸽子一到夏天就生病,毛色也不好看...”

“这养鸽人是个好把式,朕还是皇子时想要讨要他,杨茂说什么都不肯给朕。朕好说歹说,又送了一桶葡萄酒才勉强答应。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小气!”李晏笑着将手中最后一点谷物撒向地面,鸽子低头找寻着,就像春日里雪白的梨花在眼前勃然开放,映衬得周遭似乎都暗了下来,又像是夏日最热烈的白炽阳光骤然照耀于心上。

“这毛色养得好,看得叫人心里敞亮,赏!”李晏高兴地拍了拍手上的细屑:“刚刚说到哪里了?”

“回陛下,何玄开坛讲学,为临淄王鸣不平。”

“何玄是先帝假子,与临淄王一同在宫中长大,为他悲鸣也是人之常情。他身子骨不好,且让他放下学馆的事歇歇吧...”

李晏突然停了手中的动作,转头似笑非笑冲荀植道:“这几日,朕耳朵里刮过几阵风,说是有几家子弟结了诗社,品评天下人物文章...”

见荀植垂首立着,李晏笑了笑,不再言语,又挥了挥袖子,示意他退下。

“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李晏对着荀植离开的背影,将金枝递与苏玉,接过高盛双手奉上的食盒,一边给鸟雀喂食,一边自言自语道:“你们师傅王德也是这么教你们的吧!”

“陛下说,何玄可以歇一歇了。”荀植落了一颗白子,抬头冲杨茂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不过这事还要慢慢谋划,毕竟他是学者大儒,又是文坛领袖,动了他,只怕难以平天下学子之心啊。”

杨茂夹起黑子,墨玉在烛光下隐隐闪着令人难以捉摸的光泽:“贤弟在明,我在暗。贤弟已做了许多,这脏手的事还是交给愚兄来办吧!”

“既如此,那就有劳了!不过派何人呢?”

“妻弟钟垚倒是合适。”

荀植点头,又落了几子后道:“陛下还说世家小圈有人结了诗社,可之后也没再说什么。荀家几个子侄参加了那个诗社,这我是知道的,只是今天陛下突然提及,不知是何用意...”

杨茂眉心一动,拈了黑子在指尖把玩着,片刻后笑道:“这有何妨,不过是小辈们交游玩乐罢了。陛下自己也喜好诗文,应当是觉得新奇,所以多问了一句,贤弟且放心!”

晚上送走荀植后,杨茂当即唤人前来,吩咐道:“明日一早到各个府上去,就说是我这个族长的意思,但有去诗社品评人物者,家法伺候。”接着又唤一小厮,道:“明日请钟垚到府上来一趟。”

每月初一何玄于崇文馆讲学,李晏本对儒学无感,可突然大驾光临,崇文馆的官吏一时间都乱了手脚。李晏不以为意,只是随和地问何玄讲到了何处。

李晏笑着指了指跟在自己身后的钟垚:“二位以为,北海应当派何人治理啊?”

何玄拱手施礼道:“回陛下,袁丰为人忠义孝悌,臣以为可堪此任!”

钟垚讥笑反驳道:“就是那个为宋襄公写赞文的袁丰么?这种人,可与他适道,但不能与他共权变。”

“听说足下曾经治理河内郡,政事松散,人民流散,你的权变在哪里啊?”何玄轻蔑:“尔不过假借姐丈之名,在御史台谋了个差事。尔有何才干,也敢在此大放厥词?”

“汝不过书斋里的一掉书袋,可知书生误国?”

两人互相攻击对方长短,直到李晏出言,何玄和钟垚才止了争吵。李晏苦笑摇头,也没再继续追问其他,看了看学生的诗文后就摆驾回了宫。隔日,钟垚上书,言何玄狂妄傲慢,不宜为人师表,应当予以罢免。

王德在朝堂上朗读出这封奏疏后,李晏好言宽慰了钟垚,希望二人关系能和睦如初。次月初一又写了信送去学馆,命小侍从当众朗读。

“朕听闻,彭宠叛乱,起自朱浮恶语中伤;邓禹威望受损,失于宗歆、冯愔相互争斗。由此来看,喜怒爱怨,祸福所由,不可不慎重对待!在往昔,廉颇、蔺相如是小国之臣,尚能够克己奉公,相忍为国;寇恂、贾复是乱世英豪,还能够屈身事君,显示谦让之德;齐桓公不计管仲射钩之恨。胸怀大志,谋大事者,岂能够斤斤计较于纤细小过!怨毒越积越深,只能是相互伤害,令闻者怃然,中夜而起。那日发问不过一时兴起,不料却引起你二人的嫌隙,到底是朕之过错。朕愿人相好,不愿人有伤和睦,所以衷心希望你们能放下这些小过节,重修旧好。”

“蒙陛下惠书赐教,告诉我考虑问题还有欠妥之处。我与袁丰很早就已经认识。我赞赏他有嘉美之德,欲以宽厚之心相待。但只是厚于见私,信于为国,而不是为他隐过掩恶,有罪不以为罪。我的忠诚比不上屈原,向朝廷建言献策比不上晁错,而窃居高位,已有过错,我幸而得以免罪,殊感庆幸。您为我列举过去的事,令我感到惭惧。朱浮为当世之英豪,彼此之间因好恶不同而结怨,成为国家之忧。至于卑微之人,犹如昆虫之间相互厮咬,只会自取灭亡,实在不会到达那种程度。晋国师旷以为,与其相互争执,不如在德义上相互竞争。我性情舒缓,为人散漫,不敢与人无故争拗,即使蒙受榆次之恨,我也不会以为这是受到贬损,只能看作被蚊虻叮咬一口。我知道您对待钟垚和我一样亲爱,训诲出自衷心。即使像惠伯、懿伯那样不和,尚且不得追念,何况我与他是旧交,怎么能自绝于贤吏呢!在此,我袒露腹心,愿与钟垚重修旧好。您苦言相劝,我终身诵之。”

一时间,这两封信为学馆学子传为美谈。钟垚虽心中不忿,但当面还是要与何玄握手言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