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年白月光炒剩饭 > 第80章 盛唐遇李白——孤独里的绝对自我

历史场景中,殿堂楼阁外,雕墙峻宇间牡丹花圃里,一眼中充斥着了无尽怒火的老太监,手里拿着一只靴子,暴戾恣睢的眼神盯着一醉生梦死,随笔墨而摇晃的傲然挺立身躯。眼神似漆黑的夜空深不可测,心里暗暗发誓要让靴子主人付出惨痛代价。一旁绝世美人红袖添香正磨墨,媚眼含羞合娇,丹唇逐笑开,风卷玉色带,日照灿若花。轻罗小扇上锦绣牡丹花,似她的脸庞一样精美绝伦,玲珑腰肢舞天纱,回眸笑靥胜星华。酒精刺激下,执笔前、眉飞色舞看着脚下,恨意满满的高力士俯首半蹲地为自己脱靴,男子灵感瞬间一触即发,挥笔赶出千古名篇。黄衫帝王看着娇艳欲滴的妃子欣喜不已,当墨迹尚未干,龙飞凤舞的字迹,呈现在帝王眼前的时候,更是拍案叫绝。这便是《新塘书》里桀骜不驯的李白,让玄宗令高力士脱靴,才肯动笔的高光时刻,只是自此埋下与高力士擦枪走火的定时炸弹。觉得自己受到奇耻大辱的力士,怀恨在心,于是向杨贵妃进谗,说李白诗中讽刺她,是以赵飞燕的瘦弱,来讥讽玉环肥硕,丛而激怒了杨贵妃。不久,遭贵妃厌弃的李白被贬官出京。

先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这一千年流传公案,使得李白伟岸形象入木三分,却将高力士打入了刘瑾童贯魏忠贤之流,从此一个阴狠狡诈的阉人呼之欲出。首先太监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是一群心理阴暗变态,贪婪残暴之徒,所以人们对他们这个族群是嗤之以鼻的。但高力士却是太监这个群体的一股清流,作为李隆基身边的首席大太监,虽官至一品,淡他识大体顾大局,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当时李隆基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饮皇位之争而倒戈相向,太平逃跑被高力士带人抓住,并亲自押回长安,这一卓然功绩,使得他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后来玄宗即位,他又升至右监门卫将军,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李隆基年老昏庸,将政权交于李林甫,他劝告:国家大势怎么能轻易交付他人,唯有自己励精图治,才能使国运延绵昌隆。而杨国忠为了一己私利,发兵攻打南诏,许多人忌惮杨氏兄妹的权势熏天,不敢直言进谏,只有高力士苦口婆心的规劝,而李隆基沉浸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对高力士的善意提醒,对死伤的十几万人竟然不闻不问,于是席卷大唐十三年的安史之乱如蝗灾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当如同丧家之的李隆基被儿子软禁,成为一个名存实亡失去自由权力太上皇的时候,只有高力士一路追随。后来遭肃宗贬谪,听说李隆基驾崩的消息,他悲痛欲绝、对着长安方向长跪不起,最后吐血而亡,这样的忠义之士,不觉令人肃然起敬。

当时为了当官,李白四处拜访达官贵人,写诗文拍那些达官贵人的马屁,给荆州长史韩朝宗用来毛遂自荐的一句话是这样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赤/裸/裸的阿谀奉承,跃然纸上。最后他不过是个六品翰林待诏,而且还是个虚职,面对权倾朝野的高力士,就是借几个胆,也不敢让一个一品大员脱靴子的。而这位正直无私的太监,以贤良著称,一生安分守己,从不恃宠而骄,他不但不会结党营私,还积极荐举治世人才,不但为开元盛世贡献了一己之力,最后还成了李隆基唯一的陪葬太监。因世人对太监这个行业的鄙视,他光辉伟岸形象,却被钉在小说情节的耻辱柱上。其实仔细想来,他们不过是一群可怜之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自己做主,更别谈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了。而高力士一直拖着残缺的身体,坚持着良知与忠义,生命最好一刻也不忘初心。

翻阅唐代的各种杂记小说,最早记载“高力士脱靴”这个故事的,是中唐文人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作为一部笔记式鬼神小说集,它本身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但因后世的文人墨客,甚至编修史书的士大夫,从《酉阳杂俎》引用、叙述“高力士脱靴”故事的时候,又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以假乱真,让人信以为真。《酉阳杂俎》原文:“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遍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短短几句话,把李白的器宇轩昂神采飞扬刻画的淋漓尽致,连玄宗都为之倾倒。这引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羡慕,从而反复加工雕琢,一个傲睨一世藐视权贵的李白形象脱颖而出。可是小说不是历史,前者需要文字加工后,注入丰富的情节来吸引读者,其中不乏虚构推理神补刀。可能是李隆基发现李白,除了写诗喝酒以外,并无半点政治智慧,也毫无治国理念,“奋其智能,愿为辅周”,虽然李白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从他投靠永王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政治眼光极其短浅之人。

而《酉阳杂俎》也在最后加上了加上了一个“神补刀”情节,故事赋予了一个讽刺性结局,玄宗说:‘此人固穷相”。以示自己对李白的不满,这脱靴的豪横壮举,玄宗皇帝一句“此人固穷相”,一盆熊熊烈火被简简单单几个字而泼灭。任谁看了这最后一句,都不会再争相传颂李白这风流傲岸的壮举了,从这个句子上看,艺术加工的意蕴已经很明显了。写《酉阳杂俎》的段成式,收集资料的时候,或许听到了不同版本,记录的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可能最后的“神补刀”,从另一个人口中听说。而《酉阳杂俎》的叙述中,李白是点得意忘形的,他摆不清自己位置。然而随着这个故事越传越广,艺术加工逐渐替代了历史。再后来的民间传说中,更是加入了李白醉酒写书信退蛮夷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经历确实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严重缺乏真实性。在《松窗杂录》中,又对当时的传说进行精细加工糅合,而《新唐书·李白传》也引录了小说的记载,从而使人们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然《新唐书》是由宋朝欧阳修、宋祁修撰,而他俩一直采用笔记小说中的资料,历史真实度值得商榷,这是学界共识,但小说不是历史,只有丰富情节才能打动人。因宋人对李白武则天一直都是鄙夷的态度,从农业伦理讲,这两个人是离经叛道的,唐朝鼓励青春式的出走,而青春就意味着叛逆不羁。宋朝鼓励回归循规蹈矩的农业伦理,所以宋词中只有小院清风明月各自缠绵,唐诗中气势恢宏的宇宙观很少提及。而宋人苏辙说:“李白诗类其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对于李白,他直接批评了一个体无完肤,所以《新唐书》才有了愤青李白的精彩脱靴故事。

此后李白虽然官场不得意,但是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篇篇千古名章从酒中打捞上来,带着湿漉漉的醉意,散发着酒香的清凉月色,洒向千年后,有时他举杯敬竹林七贤!有时敬先秦明月。千年前一个晴朗午后,大唐最顶尖的两位诗人坐在酒肆里,畅聊着别后思念。瘦削的杜甫拉住李白的手,眼中泛着泪花:“这些年、兄长过得可好?让小弟仔细瞧瞧……”李白:“白天喝酒晚上喝酒,不亦乐乎?不用记挂我,只要有酒有肉,我必悠哉乐哉,只是你许久不见,又消瘦了些许,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又如何?何苦杞人忧天为难自己。来、喝酒才是硬道理……”杜甫:“兄长的洒脱不羁,是我学都学不来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何等的气魄,我自叹不如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看来终究是小弟遥不可及的旧梦一场,如今我报国无门,想做到与兄台这样豁达开阔,奈何刚要放下,便涌上心头,百无一用是书生啊!”说完垂头。李白劝慰:“我在翰林院的这几年,除了跟在天子后面吟诗,记录他们的吃喝拉撒,陛下也只是询问一下朝政大事,起草一些重大诏书指令外,我并无任何功绩了。这与我为国尽忠、为民请命、安邦兴国的凌云壮志差之千里,如今我也看透这世道了,什么“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我想成为管仲和晏婴那样的杰出宰相,有朝一日辅佐天子,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如今从忙碌和喧嚣中解脱出来,日日将自己交付与酒,我得以在这个瞬间将自己完全交给内心,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感受那份无与伦比的平静。把遗憾揉碎,塞进心里,而后酝酿一壶酒,醉一世红尘,也算是不枉人世走一遭,来、对酒当歌、你我今日得见,又不知何年何月再遇,不醉不归方不负美酒。”杜甫低头:“你看泯泯众生尚在水深火热中,让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着实不忍心啊!”《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祖在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都不能出手相救,因为他无法介入别人的因果。而你我终生忙忙碌碌,一辈子转眼即逝,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皆为过眼云烟,又何必执念太深,这样拯救不了别人,也不放过自己何苦呢?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与知己举杯畅饮,方不负人间一场惊鸿宴。”富有的家庭,从小他就极其挑剔,他认为喝酒固然很重要,但喝酒的地点和一起喝酒的人更重要。喝多了,才能真正忘我,进、是万物之神,总要找一个出口,撒撒酒疯恰好游走。刚好他又是一个文字表达圣手,在酒精的神助攻下,酣畅淋漓的大气宇宙观,倾泻而出,酒饱饭足一觉醒来,他所有的愁苦,都消失不见。杜甫特别喜欢他这种特立独行散发出来的光芒四射,自己活在泥土里,而李白高高在云端,所以杜甫彻底沦陷在他的人格魅力中。在长安里、他看到李白酒后趾高气昂桀骜不驯的样子,更是顶礼膜拜。

“喝酒也不等老夫一道?是何居心?”贺知章的声音传来,(贺知章大约是唐朝最好命的诗人,36岁高中状元,官运亨通。告老还乡时,天子亲自出城相送,为人臣子所求荣耀不过如此。他还是难得一见的长寿诗人,一直活到了80多岁,别说是唐朝,历代都算罕见。)两个人起身:“老丞相等你许久了,没有您我二人岂敢碰酒……”“还有我呢?不等等我“酿王”吗”一个声音传来,俊美儒雅的汝阳王李琎大步走进来。(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因聪慧无争,一直深受唐玄宗的喜爱 ,又因其嗜酒,曾有“酿王”的称号。)贺知章一见他大笑:“老夫许久不见酿王殿下,您可清醒着?据我所知每次去朝见天子,路上若是碰到装载酒曲的车,便被酒香引得口水直流,有时候回忘记朝见事宜吧?”李白也跟着大笑:“据说酿王殿下,一直恨不得将自己的封地移到盛产美酒的“酒泉”。(“酒泉”一向是嗜酒之人心中的圣地,李白也曾提过“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看来都到齐了吧,今日别推辞,敞开肚皮吃喝,老夫做东、酒水管够……”边说边笑,罢相在家李适之大步而入,他是唐太宗长子李承乾之孙,和唐玄宗是堂兄弟关系,曾任宰相。贺知章笑呵呵道:“都知道您豪奢,每日为了饮酒不惜花费万钱,酒量之大更是:鲸鱼吞纳百川之水。不说自己好酒,倒给自己戴高帽称:“衔杯乐圣”在下佩服啊!佩服……”李适之哈哈大笑说:“老夫生来愚钝,沉醉酒中还不是为了避免案牍劳形,以便让贤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治国才能……”门外一阵声响,李白起身,迎面一英俊少年,风姿宛如玉树随风摇曳,来者乃名士崔宗之,他的父亲曾在神龙政变中立下汉马功劳,因此被封为五侯之一的齐国公。李白一看与自己交情匪浅的俊美小老弟也来捧场,大喜过望抬眼看去,后面还跟着常年吃斋念佛的苏晋。唐朝人因为自由奔放,躲在深山里参禅悟道的诗人不在少数,而苏晋也是与他们并无不同。但他有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虽然常年吃斋念佛,可一旦闻到酒香味的时候,佛祖彻底抛掷脑后。所以盛唐的青春叛逆,在这群人身上淋漓尽致的发挥,只有青春才可以这样有恃无恐。

草圣张旭随后而来,杜甫惊喜到:”稀客稀客,张兄的草书,太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誉为“三绝”啊!可惜今天少了裴旻。”“少了他不是还有我吗?天气晴好、酒水甘美,市井小民焦遂前来讨酒喝……”张旭道:“一阵风吹过,焦老弟拂衣而来……”李白开口:“今都到齐了吧,那就开宴吧……””都是老相识,彼此了解彼此的酒风,老夫不再客气啦!”贺知章话音未落,捧起酒咕咚一声,一碗畅快入喉。接着杜甫敲箸,李白放声高歌。张旭几碗下肚,便脱帽露顶,挥毫落笔,如云烟舒卷自如的草书倾泻而出,大家不仅大声喝彩。古人尤其是文人都十分注意礼仪形象,而张旭即使在达官贵人面前也不拘礼仪,“脱帽露顶”,是何等的倨傲?他狂放不羁的表情令杜甫十分敬佩。焦遂在五杯酒下肚后,便觉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语出惊人,惊艳了四座。桌子上聚集了八位好酒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姿,或风流缊藉芝兰玉树,或朗目高鼻,或洒脱不羁 ……个个令人拍案叫绝。雪花飘洒在空中,深巷静谧无声,白雪覆盖下的豪华酒肆显得宽广而令人倍觉闲适。银烛高照,金炉燃烧着温暖的火焰,佳肴美馔在玉盘中摆放得十分精致,其中嫩绿的葱芽像玉簪一般,羊肩则被精心切割成薄片,呈现在食客面前。沉香炉冒着金色的火光,惹一场风花雪月的冬,歌姬娇美的身姿与琴声清扬相得益彰,重逢生波澜横划,八个人不拘小节,开怀畅饮 ,喝酒喝到不知不觉通宵了,依旧意犹未尽。

醉了我就是自己永远的王,“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或许只有像杜甫那样的知音,以客观应对浪漫,才能真正理解李白的魅力是那:毫无无掩饰的天真未琢。还有他常常一个人独自离开人群,在山水间与大自然对话,于名山大川的孤独险峻世界里,面对绝对自我。所以他喝酒时融入世间浮华,声色犬马,酒醒后、一个人做笃实沉静的自我,寻遍山河与四季美景,让自己的灵魂生香。?长安那一场盛宴过后、杜甫折梅相赠,梅花不只可以入诗成画,还可以谱曲成妆,在历史长河里摇曳生姿。东晋名士桓伊曾为陌路相逢的王徽之吹奏《梅花三弄》笛曲,客主未交一言,听罢潇洒归去,道尽名士风流,成为千古绝唱。还有陆凯赠范晔的那枝梅,是一份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纵使陆凯戎马倥偬也不忘惦念他的知音范晔。而李白不只是惦记梅花,更怀念与他剪烛临风、西窗闲话的梅下佳人。辞别一众好友,入吴地会吴姬,他又端起了酒杯……

《 对酒》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

芙蓉帐底奈君何,青黛画眉红锦靴。

后世很多人欣赏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哈喇子直流,美酒美色加赠,将吃喝玩乐玩到这种高度,夫复何求?青黛色的眉毛下,耀如春华的脸上清眸流盼,红红的锦缎靴,一双美足玉软花柔。她虽然吐音不准的歌唱着,但娇滴滴的吴侬软使人**荡魄,女子朱唇皓齿,娇艳欲滴、妩媚淘气。或许这就是妖媚与正色女子,男人往往倾向其一的原因吧。微醺后,尽态极妍的女子栽进李白的怀抱,在温柔乡里,谁舍得把她推开呢?入芙蓉帐底,让人浮想联翩……他不但会玩,而且妙笔生花,这首诗极其会撩,撩得人心猿意马,仿佛一杯杯美酒,一个个娇俏美女豁然于眼前,哪怕隔着千年依然有人意淫不断。对李白来说,酒的味道,就是生命中最完美的的味道,因为嗜酒如命,他爱上了女孩们的“酒晕妆”。或许恍惚间,他想起年少时那个清澈的女孩吧,惊鸿初见,曾引思遐无数。游历了蜀川吴地后,带着玄宗赐予的黄金万两,他再次来到山东,遇见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