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和珅借钱

乾隆四十八年 第二百六十九章 和珅借钱

作者:一万只熊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3:44:46 来源:转码展示1

就在北海镇发布了第一个地方条例的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一日,乾隆命在京的王大臣们各自上折子,要求对如何征剿北海镇的方略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孙士毅的请罪折子在八月初抵达北京后,朝野震动。清廷没想到原本视为固若金汤的珠江口巡防体系居然如此不堪,粤省水师官兵竟然如此懦弱无能!虽然孙士毅的做法有些操切,但通过这次军事行动也试探出了大铁船的底细。光靠几条缯艍拖风类的船型根本打不过。

在乾隆和一干军机大臣们看来,赵新炮轰燕子湾英国人的货栈也好,炮轰澳门的葡人炮台也好,跟自己无关,乐得他们去狗咬狗;可炮轰关前寨那就不同了,属于寇边。

而在京王大臣们对此事的看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再让赵逆这么折腾下去,今天北边一下,明天南边一下,早晚要出大乱子。

老而弥坚的乾隆决心在自己登基六十年之前,彻底解决赵新的问题。于是中秋节后,一连串的谕旨接连发出,让群臣目不暇接。

扩编京营,定额从一万增加至两万名。之前京师九门外到直隶州界址以内,设马兵四千、战兵三千、守兵三千,共一万人;增员后,马兵增加到六千、战兵一万,守兵四千。

裁撤老旧战船,打造同安船;通过理藩院,派专员向暹罗国订购英式三桅大帆船五条,每船配新式滑膛炮64门。

之前被罢免一切实职,只保留了嘉勇侯爵位的福康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思过后,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钦差前往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查看各地驻防满兵和绿营,审查各地兵马钱粮,甲胄器械,进行整顿。

在河南治理河工的阿桂被调往西北,接替庆桂署理陕甘总督。

署理陕甘总督庆桂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同时授予经略大臣印信,经略吉林、黑龙江军务。庆桂在给乾隆上的第一道折子中,请求在珲春和宁古塔两地设立大营,先稳固局面,确保堵住赵新西进和南下的图谋。待屯兵十万后,两地大军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乾隆此时也明白赵新装备的火器实在霸道,再想凭一两万八旗战兵围剿根本不可能。没有十万战兵的规模,恐怕很难剿灭。为今之计,只有先实行围堵。

富尔丹城一战后,八旗的火炮和鸟枪等军械损失过半,就算全力打造也需一两年。根据福康安在请罪折子中的陈奏,除了永固大将军炮外,其他各类小炮的射程很难对赵逆造成伤害。而即便此时京城和吉林等地全力造炮,几百门大将军炮也需要几年的准备时间。

而在一连串的谕旨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命令内务府选秀。七十多的乾隆还要选秀,而且是大张旗鼓,这让群臣瞠目结舌。以董诰、钱沣为首的清流上书劝阻,竟然被乾隆严词训斥。

这事一开始只有和珅看出了乾隆的意图,他也乐得看清流派吃瘪。

而十五阿哥颙琰也想上书劝谏,可却被他的老师朱圭阻止。朱圭告诫颙琰,皇帝之所以选秀,其真正用意是告诉天下人,他没有老!

不过和珅虽然冷眼看笑话,可他的麻烦也不少。无论是增兵、扩建珲春城、调拨军械粮草、造炮乃至选秀,背后都需要银子。而乾隆这一番布置,前期至少需要八百万两银子的开销,这可愁坏了和珅。所以当庆桂回京找和珅要军费时,和珅只得从崇文门税关上预支了五十万两给他,并说其余的军费会陆续调拨。

庆桂一看这点钱根本不够用,于是便来找和珅诉苦,试图再多要几十万两。

“致斋兄,您是去过珲春的,那里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城墙。修建城池、军营、屯田的种子、农具,这五十万两投进去就跟打水漂一样。”

和珅抚着额头,无奈的叹道:“树斋兄,难办啊!主子天虑深远,我们做奴才的自当竭力体会实行。可眼下到处都要用钱,我到哪去弄银子呀!不说别的,河南的灾情、河工、漕运,几百万两银子投进去连个水花儿都看不到。我今天实话跟你讲,眼下户部除了压库大钱,一个子也拿不出来了。就连主子的日常开销,也是我这里腾挪周转在竭力维持。”

庆桂大吃一惊,连忙道:“致斋兄,皇上知道这些情形吗?”

和珅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庆桂叹道:“我这一年多在陕甘,只知道自己如何艰难,哪知道致斋要艰难千百倍!不过说句心里话,这如山一般的担子,也只有您才能担得起!”

这话让和珅大为意外,也极为受用。满朝皆知,庆桂是一个极为谨慎,甚至近乎于迂腐的老实人;平日里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更不说。看来这点钱是真不够用,庆桂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和珅笑着对庆桂拱手道:“树斋公此言,和某愧不敢当。这样吧,您再给我几天时间,我再想想办法。”

“那我就敬候佳音了。”

两天后的傍晚,位于前门外煤市街路东的致美斋酒楼被人包了场。等到天擦黑的时候,三顶轿子先后如约而至。来的这三人里,除了两淮盐政外,还有一个负责滇铜外运的委员,一个池州负责铜矿的委员,都是回京述职的五品官员。

和珅如今权倾朝野,他下帖子请人吃饭,还真没人敢不来的。等到进了二楼包间落座,酒菜上齐,和珅这才道:“中秋太忙,腾不出空来。今天和某做东,请诸位在此小聚。以咱们的交情,不必拘泥礼数,随意就好。”

“好好好!”在场三人纷纷点头赞许。

说是这么说,可和珅如今位极人臣,天天忙的忙的后脚跟打后脑勺儿的人物。他摆宴请客,三人哪敢随意,两淮盐政全德开口道:“我这人不拘礼数,不过这第一杯酒要先敬和中堂。谁都知道,我等三人,当的都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可这也是最让别人眼红嫉妒的差事,不明就里的一个个跟乌眼鸡似的盯着,多赖中堂大人这些年的回护,否则我们几个早就灰飞烟灭了。”

和珅盯着全德,笑呵呵的道:“你老兄这话我可不赞同。你们三位的差事肥的流油不假,可倘若诸位都是吃斋念佛的,丁点儿油腥不沾,纵使别人再如何眼红,又能奈你等如何?”

全德三人一愣,脸上挤出笑道:“中堂这话说的透彻,透彻!”

和珅继续道:“可话又说回来了,你们若是真做了什么不检点的事,被人抓住了把柄,别说我了,天王老子也回护不了的。是不是啊,诸位?”

三人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凛,知道今天的正题要来了,连忙点头称是。

和珅呵呵一笑,端起酒杯道:“来,都先喝一杯。平日里总被皇上他老人家教训,现在说话里不自觉就带了那么股子味道。都别往心里去,我先干为敬!”

全德三人忙道:“哪儿的话,中堂大人教训也是为了我等好,该是我们敬中堂才对。”

一旁伺候的刘全耷拉着脸,端着酒壶给四人分别满上。和珅瞥了一眼,出言训斥道:“今儿难得高兴,你摆着一张苦瓜脸给谁看呢?”

刘全斟完了酒,抱着酒壶道:“我这会儿满脑子都是银子,替爷担心呢!”

和珅道:“国家大事,哪就轮到你个奴才操心,少提这些扫兴的话!”

刘全道:“那么多银子呢!爷这些天愁的天天都睡不好觉,我这当奴才的能不担心么。”

和珅闻言面色一变,放下酒杯叹口气道:“你这狗奴才,扫了爷的雅兴!”

在场三人都是粘上毛比猴还精的人物,和珅主仆二人这番表演是什么意思,都是心中雪亮。匆匆对视一眼后,全德首先微笑道:“中堂不必如此,您平日里待我等恩高义厚,如今有了难处,我等说什么也不能袖手旁观。眼下朝廷虽然对盐政和铜政卡的很紧,可我等就是从犄角旮旯地缝里往外抠,也定然能凑出些散碎银两报效。中堂,您就给个数儿吧?”

“好!”和珅面露笑容,抬手伸出一个巴掌。

“唔。”全德一皱眉,试探着问道:“五十万?”他犹豫了一下,艰难的点点头道:“好,盐政上出二十万。”

另外两人也连忙道:“我们两地铜政上各出十五万。”

可三人说完后,却见和珅的巴掌仍旧伸着。全德道:“中堂,您这是要......?”

一旁的刘全冷笑道:“五百万!”

“啊!”三人一听都傻了。

全德哭丧着脸求道:“五百万!中堂,您就是把全天下二十七盐道收的银子加在一块儿,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啊!朝廷万一要是查账,卑职如何交待啊!”

铜陵的委员也急道:“铜陵出十五万,卑职已经是要砸锅卖铁了,要是再出,卑职只好上街讨饭了!”

滇铜委员也忙道:“是啊!上次铜矿上闹事,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银子也赔了个精光!这事儿中堂您知道啊......”

和珅面色渐渐冷了下来,看着对面三人在尽情发挥表演。可三人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

“说啊,继续说。装穷叫苦,怎么都不说了?”和珅冷笑继续道:“还真看不出啊,乔模乔样的一个个还都挺能做戏,都赶上双庆部的魏长生了!”

“啪!”的一声,和珅拍案而起,吓了三人一跳。

“你们三块料以为自己是谁?!嗯?居然敢糊弄到我头上来了!”

和珅抬手一指全德:“你!官卖私盐,两头儿收钱,这两年收了至少三百万两吧?别以为不做账我就办不了你!七月十九在苏州没收的那笔私盐到哪去了?见面分一半儿的话是你全德说的吧?光这一笔就是二十万两银子!你还真以为这事做的天衣无缝?

上个月二十二你在苏州喝花酒,和一个叫爱奴的婊子睡觉,一晚上你就花了一千六百四十两银子。真有钱啊!全老兄,你还跟我这儿装什么吃斋的苦样儿!”

全德冷汗哗哗直冒,心说私盐也好、爱奴也罢,他自认做的隐秘无比,这种事和珅怎么会知道的?

和珅说完全德,怒视另外另个委员:“还有你们这两块料!合伙私贩朝廷的铜矿,把朝廷的铜矿当成自家的菜园子了,萝卜拔了就往外卖!两个月前沉船的那五万五千斤滇铜是怎么回事?还要我继续再说吗!真是肆无忌惮,混蛋加三斤!”

他饮了一口刘全递上的茶水,沉声道:“现在要你们三个吐出五百万两,真是便宜了你们!平日里总想着大伙儿同朝为臣,总要顾着彼此脸面,这才没把事情撕掳开。”

和珅再次一拍桌子,全德三人吓得浑身一哆嗦。“可今儿个,你们三个简直是给脸不要脸!索性今天就闹个没趣儿!”

全德三人“噗通”就跪在了地上,冒着冷汗苦求道:“中堂,您千万别发火千万别生气,别跟小的一般见识。您老人家洞明万里,说的都是实情,下官赖也是赖不掉的。不过盐政也好,铜政也好,都是一笔陈年糊涂账啊!中堂您不能把前任的亏空算在小......”

全德瞥见和珅脸色越来越冷,一咬后槽牙道:“您看这么着行不行,这钱我们出了!不过,我等就是砸锅卖铁,变卖家产,也真是凑不出来。要不,您打个借条?我们两淮盐政出两百五十万,他们两位各出一百二十五万,您看?”

和珅这才面色一转,微笑道:“成,怎么着都成!只要能筹到皇上要的钱,别说借了,就是杀人放火我都干!”

他一转头对刘全道:“全儿,给他们开借条儿!”

等刘全开完借条,和珅接过,笑眯眯的叠好放入自己袖子里。户部是他自己在管,朝廷向两淮盐政和铜政司借款,对于和珅而言,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事。

全德三人被和珅这一番操弄,搞的腿肚子都转筋了,此刻跪在地上,一个个面色极为难看。

和珅哈哈一笑,上前将三人分别扶起,口中道:“三位何必如此,来来来,喝酒。朋友在一起,图的就是个高兴。这是朝廷向你们借银子,有什么可怕的。”

全德三人此时强挤笑容,比哭还难看,端起酒杯敬了和珅,随后一饮而尽。

两天后,庆桂从和珅那里拿到了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不由感慨万分。他没想到和珅竟然真能搞出银子来。

看着庆桂欲言又止的表情,和珅也不难为他,嘱咐道:“树斋兄,赵逆狡诈,我是深有体会的。此番北上,一定多加小心。银子不够,尽管找我!”

庆桂胸中一酸,他没想到最支持自己的竟然是和珅,连连拱手致意。

又过了几日,等庆桂北上后,刘全带着二十万两银票南下了。他此行是要去花鸟岛,向赵新他们再次订购一批珍珠、大块平板玻璃和怀表。话说上次马八十三带回去的那批两万两银子的货,在江南和京师两地引发轰动,供不应求。这些来自所谓“阿伊努国”的商品,成了在京王公大臣和各地富豪趋之若鹜的抢手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