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补习班很快,虽不舍、时间终归是到了;清风要去杭城上大学了,9月阜城已有些许寒意,青禾身穿轻薄黑色外套,略带疲倦来给他送行,清风其实不想她来,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他心疼她,可青禾坚持要来。车站总是弥漫着离别的伤感,尤其北风吹起来,树叶慢慢落下,触景生情。青禾随手与清风告别,清风不时回头挥手告别,列车缓缓启动,她们用力的挥手告别。后来青木说她哭了,莫名的伤感、无法控制的落泪,也许这是他们第一次长时间不见,交通不便,下次他们再见要到1月放假,虽然时间不长,对于热恋期的恋人确实很长、很长。
他们每周都有书信来往,即便每天都有即时通讯工具都在聊天、视频。仅仅因为青禾说想看到清风的笔迹,故,清风与青禾的书信,第一句总是,见字如面。。。。。。当然,书信有属于它的魅力,它可以大篇幅书写近期的故事,也可以用心去一笔笔的写着彼此的思念,同时有更能含蓄表达爱意。后来清风说也可以提高青禾的作文功底,青禾白一眼他,情书能当作文嘛,真是的?
大学的生活对于清风来说很新奇,这里学校很大,依山傍水而建,周边校区如云,属于大学城。清风宿舍好友来自大江南北,其中最有意思与特色的是来自东北的小哥,那时候我们都叫他小东北,以至于快毕业才知道他叫□□(的确还是小东北好听),他总是操一口标准的东北话,干啥那、咋地了、你瞅啥,总之工作多年的清风仍旧多次被认为是东北人,“遇人不淑”啊!对不起老同学,希望你看到这遍小说的时候不会痛批我。
因清风文笔流畅、口才出众,被文艺部破格录取,清风也很莫名其妙,原因是清风再学校报刊发表一遍散文,才华就是这样被发现。文艺部长自诩,慧眼识珠、伯乐识马,以至于后来刚上大三便被提拔成部长的清风,至今觉得无厘头,他不懂自己的才华到底在哪?
文艺部,才子佳人如云,才华与美貌向来是特色,清风的主要职责写文,各种文、或者以后叫段子,他总说自己是段子手。室友得知消息,瞬间热闹炸锅了,于是,全票(除清风)通过最高决议,以后的情书写、送都归清风,当然了清风餐卡总不用充值,室友们啊,你们很狡猾啊,也很实在!
青禾对于大学文艺部不大懂,直到大学哥哥的提点,青禾要了他们部门的合影照片,她生气了、很生气的那种,其实更多是害怕,是特别的怕。整整三天,72个小时没再联系,多次挂断清风一次次的电话。直到她看到清风的退部申请书,青禾终于回复,说了句,好了,我不生气了,不用退部的。72小时对于清风无疑是致命的,那三天的清风每天只喝白粥,风筝丢掉线、鸟儿失去翅膀、鱼儿离开水,那时候清风才知道,他的生活不能没有青禾,她太重要了,室友们连夜排队买的火车票都已经送来。三天室友军师们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深夜小诸葛坤宁大腿一拍,莫不是,文艺部!一语中的,寥寥一句定乾坤!翌日一早,便提交退部申请书,并拍照给青禾,青禾秒回!部长听后淡然一笑,说同意,需要层层审批,回去等消息吧!清风走后,部长便撕掉申请书,叹气道,情种!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女主,青禾这三天过的也很煎熬,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牵挂、习惯的早安、晚安,三天的不回信息,这种煎熬别提多难受,为了宣誓自己的“所有权”,总之一切都要忍住、坚持住,哪怕再坚持多一分钟!“所有权”得以完整统一,他们的生活回归日常。不过经此一事,清风周边的人对于青禾充满了好奇,尤其文艺部的众多佳人。清风属于那种清瘦、有菱角分明的五官,总是带着一幅简洁的镜框的眼睛,儒雅多识的谈吐,幽默多趣的性格,干净的穿着打扮,谈不上帅气,确有文艺范。刚进来他给大家的印象,挺安静的写手,话不多挺幽默。
人说啊,女人的好奇心总是被吸引来的,清风无意惹尘埃,青禾间接让他出名,或者说成代名词(专情)。那年的大学文艺汇演,让清风一战成名,成为“名人”。以往惯例,文艺汇演有固定模式,属于按部就班,新年的文艺汇演即将定稿,清风提议我们换个思路,发起同学们他们心目中的文艺汇演方式,众人恨意眼光来袭,会议最怕的就是即将定稿,重头再来,部长乾坤独断,一语定乾坤。当然了,后续的事情是清风领衔的。依稀记得那年的汇演很成功,出于自发的活动,创新与新意满满,各系发挥各自特色,水利系伫立水中浮木独唱技惊四座,电子系将科技感与华丽震撼感的完美演绎,文学系百人接诗、呈现我们悠久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总之很精彩,清风的名字随着那次汇演成为经典,当然还有异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