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芳忸怩半天,好不容易等她鼓足勇气准备开口。
正好赶上顾老师出来,让蒋西跟她一块走,她顿时又没了道歉的心气。
看到许文芳也在,顾老师还问她:“文芳怎么还不走?跟老师一块走吧。”
许文芳跟她们不顺路,但她想跟蒋西说话,就答应了顾老师。
刚刚在办公室跟顾老师说话的同志,也跟在顾老师身后出来,蒋西对上他的目光,看到他正微笑看着自己。
微微发窘的跟他笑了笑。
几人一块去车棚,顾老师给蒋西和许文芳介绍身边的同志。
“这是宋老师以前的学生顾宁山,也算是我远房亲戚,你们叫顾师兄就行。”
宋老师叫宋远丰,是她们学校有名的“知识分子”,蒋西以前就听说过。
说是犯了错从首都分到这里干校学习以后,分到青城高中来的。
他为人沉默寡言,经常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大家都叫他老师,但是他是不能给学生上课的,只负责学校的卫生。有时候他们学校搞运动,宋老师还要上去做检讨报告的,在全校师生面前做思想报告。
蒋西不喜欢那种场面,一到这种时候大部分都请假,关于宋老师的事都是听唐贝贝转述的。
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学生都不太尊重他,经常当着面就戏弄他。
背后给他扔纸团是轻的,打翻他的打扫工具也是小儿科……
没想到宋老师还有学生来看他,蒋西忍不住侧眼看过去。
顾宁山看起来脾气挺好,脸上一直挂着笑,蒋西好奇的打量他,他看过来,蒋西偷看人家被抓个正着又忍不住尴尬起来。
转过去想起自己还没做自我介绍,又回过头说:“师兄好,我叫蒋西。”
顾宁山点点头,也跟她问好。
顾老师没注意两个人的交流,庆幸的说:“幸好宁山也骑了自行车来,不然我们仨只能让文芳坐大杠上了。”
四人去车棚推车,顾老师跟顾宁山走前面说话,蒋西跟许文芳走在后面。
许文芳有意想找话跟蒋西说,呵呵的笑了一声说:“顾师兄长得可真俊!”
她这话也不算没话找话,顾宁山是长得很不错。不仅目若朗星,身材挺拔,还一身书卷气,一看就是让人会有好感的形象。
不过蒋西不想搭许文芳话茬,许文芳看她不想理自己,咬咬唇看看蒋西又不甘心地说:“你看他的白衬衫熨的多整齐,还有他的鞋,这皮鞋是3516的牛皮鞋,他肯定已经工作了,工作还很不错!”
蒋西没想到她还挺细心,忍不住多看她一眼。
不过她俩还是没什么默契,许文芳以为她烦自己说话,被这一眼吓得立刻闭嘴了。
骑自行车来学校的人不多,车棚里就两辆。
许文芳不好意思坐顾宁山的自行车,抢着坐了顾老师的。
顾老师只好跟蒋西说:“你师兄晚上在我们家吃饭,你给他指路,让他先带你回家,我去送文芳。”
蒋西点点头应下,赶紧坐上自行车后座,告诉顾宁山怎么走。
学校离发电厂家属院不远,平时蒋西走路只要二十分钟,骑自行车十分钟左右就能到。
顾宁山比蒋西大五六岁,蒋西这个年纪对他正是有些尴尬的时候,他也不好故意找话跟蒋西说。正好蒋西也没心情说话,两人就一路保持沉默。
快到家属院门口,蒋西示意顾宁山停车,她从自行车上下来,给顾宁山指路。
“顾师兄,谢谢你带我回来,顾老师家就在后面这栋楼,三楼上去左边第一户。”
顾老师爱人也是发电厂工人,两人住在蒋宁家后面的筒子楼。
发电厂的筒子楼新建没几年,每层八户由一条外走廊连接,楼梯在中间,一边四户。每户两间房外加一个厨房,加起来没有五十平,楼梯拐角歇台处有两个厕所和一间大水房。
蒋明川调过来正好赶上分房子,他们夫妻俩在厂里累计工作的年限够,又立了功分房子也分了他一套。
顾宁山往蒋西指的地方看一眼,跟蒋西道别,准备往顾老师家去。
踩上车踏的时候,他犹豫一下还是跟蒋西说:“蒋师妹,我知道有位手艺不错的修鞋师傅,要不要给你个地址?”
蒋西红的像兔子眼的眼睛一亮,赶紧答应下来:“谢谢顾师兄!麻烦你给我写一下地址。”
说着打开身上侧背的书包,从里面掏出本子笔递给顾宁山。
顾宁山接过去,把她的本子垫在车把上写字。
“这个师傅现在不怎么给人修鞋,你去找他到时候,跟他说是我介绍过去的就行了。”
能修好鞋,蒋西心情一下好了不少,感激万分的接过纸笔:“好的,师兄让你费心了。”
顾宁山笑笑没再说什么,跟她挥挥手踩起车踏走了。
蒋西心情好起来,回家的脚步也松快些。
上楼上到一半,想起爸爸给自己买小皮鞋,妈妈还不知道,她立刻停下来把裹在包袱里,放怀里抱着的鞋塞进包里。
看到鞋就想起只穿了一次就变成这样,又忍不住难过起来。
不过现在可没有哭的时间,不然到家肯定被她妈看出来。
蒋西整理了一下心情,从楼梯拐角出去。
李群芳嫌在家里焖饭把房子弄得太热,天气好起来以后都是直接把炉子拎到门口,在门口焖饭。
楼里的人家几乎都这样干,住在最边户的还能把自己家那块的走廊围起来,不拘隔个什么出来,能多放点杂物之类的。
蒋西穿过两户人家,才走到自己家门口。
厨房的窗户对着走廊,李群芳在厨房听到动静从窗户伸头出来看是蒋西。
“我早就看你上楼了,怎么才到家门口。”
蒋西尽量若无其事的回话:“跟晓梅姐说话耽误了不行啊。”
晓梅姐是他们一栋楼的邻居,比蒋西大两岁,平时也这个点下班回来。
李群芳没有疑心,她跟蒋西说话总是说不了两句就呛起来,一听蒋西这语气就立刻把头缩回去。
等蒋西进门她才从厨房里出来说蒋西:“你说你什么毛病,我就问一句也不行。”
蒋西平时嫌她重男轻女更疼蒋北,心里带着气说话时的语气也发硬,听起来就跟要吵架一样。
现在听她妈这样说,又不自觉嘟起嘴:“谁让你总挑我刺,你就关心你儿子就好了,干什么问我。”
她是有点子气人的功力在身上,李群芳被她两句话气的胸口发闷,发了狠说:“好好好,你当我想问呢,我吃饱了闲的!要不是你妈,你走路上我都不看一眼。”
说着说着又吵了起来,蒋北正蹲客厅叠画片,听他妈姐说不了两句又要吵架,大气都不敢出,猫着身子鬼鬼祟祟的往餐桌后边移。
今天是吵不起来的,蒋西没理她妈的话,“哼”了一声甩着辫子回自己房间去了。
李群芳有气没地发,一转身看蒋北一双小手在地上摸的黢黑,顿时有了发泄口。
“蒋北,你看你那双手!黑的跟什么似的,还不快去洗洗!整天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蒋北哭丧着脸被李群芳赶去水房洗手,蒋西在屋里却偷偷松了口气。
把包里的鞋拿出来藏到床底,还没到吃饭时间,蒋西不想出去,就在屋里看书。
才看了一页听到外面有动静,知道是蒋明川回来了,蒋西立刻放下书跑出去。
蒋明川正在听李群芳说家里两个孩子的不是,看到蒋西出来,轻轻咳嗽一声给媳妇提个醒。
李群芳往蒋西门口瞥一眼,收了声音回厨房做饭,蒋明川举起手里的油纸包给他闺女看。
“给你带了好吃的。”
蒋西露出一丝笑意,上前接过油纸包,还没打开就已经闻到烧鸡的味道。
“是烧鸡!今天什么日子?还能吃上烧鸡!”
“今天就是吃烧鸡的日子呗。”
蒋明川今天路过副食品店,恰好碰上最后半只烧鸡,这种碰上肉的日子不常有,都没犹豫就带回来了。
还没等蒋西高兴一会,李群芳又探出身子嚷道:“马上天都黑透了,再不吃饭就要拉着灯吃了,快把蒋北叫回来。”
蒋北去洗手一直没回来,估计又跑谁家玩去了。
现在电费不便宜,要一毛一一度,不省着点用每个月电费就要好几块钱。能不开灯吃饭,最好是不开。
她家虽然是双职工家庭,但是也没有大手大脚过日子的。
蒋西才跟她妈斗过嘴,听到她妈吃饭的命令也不敢怠慢。
跑出去站在走廊上梗着脖子喊:“蒋北——回家吃饭!”
洗个手的功夫,蒋北就又跑下楼,在筒子楼旁边的空地跟人玩纸拍子。
听到要吃饭立刻把自己的东西收好,要回家吃饭去。
蒋北的小伙伴在后面叫他:“蒋北,赶紧吃了饭出来继续玩。”
“知道了——”
蒋北嘴上说着,两条短腿却没停,一转眼就跑到楼梯口。
等他哼哧哼哧跑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围着蒋明川转两圈!
蒋北趴在蒋明川身上乱嗅,气的蒋明川拍拍他的头说他是小狗。
“爸!我闻到肉味了,你肯定带吃的回来了。”
蒋明川每次下班回来,总爱从食堂或者国营商店带点吃的回来,就是一颗糖、一根麻花蒋北也能高兴半天。
“去厨房,别围着我转。”
蒋北毫不在意他爸的嫌弃,又往厨房跑去。
“有烧鸡!”
蒋明川正在洗手,听厨房里的惊呼心里好笑,怎么俩孩子都是馋嘴娃,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不过也没办法,城里吃米烧煤,没有不是需要分配的,喝水都要交水费呢。家里两个孩子总缺嘴,可馋呢。
原本晚上的菜只有蒸红薯,冬瓜汤和油渣炒白菜,蒋北还不高兴。
现在多了烧鸡他立刻开心的乱转,两只眼都弯成了月牙。
他站在桌子前盯着烧鸡,蒋西立刻把端着的菜放下了,坐到桌子前盯着他。
“你看你这手,才洗过又脏了,快去洗洗!”
蒋北不敢不听他姐的话,恋恋不舍地看了烧鸡一眼,迅速跑出去在门口洗菜的盆里草草洗手,生怕他一回头烧鸡就只剩骨头架子了。
李群芳是会过日子的,他们家虽然是双职工,但是拖家带口两边都有老人要供养。
每年给的钱不多,不过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学,开支也不小。去年又开始给蒋西留意工作,请人吃饭送礼总少不了,所以今年一家人更是紧巴巴的过。
好不容易吃半只烧鸡也要拆出肉,撕成块。骨架留下明天又兑水和冬瓜一块炖汤喝,这样明天也能沾些荤腥。
而且烧鸡拆了,家里两个孩子,也不用争着谁吃鸡腿。
不然给了大的,小的嫌她偏心,给了小的,大的嫌偏心。
给人当妈可真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